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欧洲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反犹排犹活动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末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曾创立了犹太教。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公元前935年分裂成北部以色列国和南部的犹太国,后分别被巴比伦王朝和亚述王朝先后征服。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此后的2000余年中,犹太人四处颠沛流离,散居欧、亚、美许多地方,多次受到所在国排犹、反犹活动的极不公正的对待。本文仅介绍欧洲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排犹、反犹、灭犹活动。

  一

  在逃离巴勒斯坦的过程中,许多犹太人来到了欧洲,散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形成众多的犹太人居住区。据考证,在10—11世纪,法国和德国的每个较大的城市都有一个古老的犹太居住区。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着商业和手工业,一代又一代犹太人在欧洲定居、繁衍。

  但自15世纪末以来,从西班牙开始,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驱逐犹太人的浪潮。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天主教王国,决心清除这个国家的异教和异教徒,在1492年下令将全部犹太人逐出西班牙。最后一批犹太人在8月21日离开了这个国家,就在同一天,哥伦布从加的斯起航去新大陆探险。越来越多的德意志地区和城市也开始驱逐犹太人,以至于在16世纪初,犹太人几乎从所有大城市中绝迹。在这次驱赶浪潮中,几十万犹太人被从整个西欧赶了出来,从这时起,众多的犹太人被迫逃亡波兰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欧洲犹太人的处境十分艰难,而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对犹太人的描述无疑使他们雪上加霜。1543年,路德写下了《犹太人与他们的谎言》一文,文中,他抓住仇犹这个普遍动机,并大力强调“金融犹太人”的丑恶形象:“这些异教徒的金银臭不可闻,普天下没有哪个民族会比犹太民族更加吝啬的了,他们过去是,将来还将永远是该诅咒的高利贷盘剥者。”他进一步写道:“是的,他们将我们基督徒困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他们让我们汗流涣背地劳作,他们却获取金钱和好处;他们坐在火炉后面享受清福,无所事事,奢侈贪婪,狼吞虎咽,酗酒作乐,轻松生活;他们的幸福是由于我们的奉献才获得的,而他们却通过该诅咒的高利贷俘获了我们的善良;他们成了我们的主人,而我们倒成了他们的奴仆。当局绝不能允许基督教被犹太人这个暗藏的主人盘剥和奴役!” 紧接着,路德向世俗当局提出了对付和驱赶犹太人的七条恐怖性建议。虽然路德是从新教神学的观念而非种族生物学的立场出发来反犹的,但路德描绘的害怕劳动,寄生虫式的、靠投机买卖获取金钱的“金融犹太人”形象,在以后数百年间极大地毒化了犹太人的生存环境。

  二

  18世纪末欧洲犹太人再次出现了大规模外迁的趋势。19世纪30—40年代,外迁的犹太人大量增加,从这时起,犹太人一直没有停止外迁。大部分犹太人迁往西方,在西半球出现了一些新的犹太人中心。犹太人在英国及其自治领(主要是加拿大和南非) 、阿根廷,首先是美国定居下来。

  19世纪犹太人大量迁出欧洲是欧洲反犹太主义潮流所引起的后果。在这时,反犹太主义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它的基础是种族学说。德国种族主义认为,拉丁语、日耳曼语和斯拉夫语都起源于雅利安人,同时指出全褐色皮肤、蓝眼睛、北方人模样是雅利安人的相貌特征。法国外交官约瑟夫·德·高比诺伯爵最后推断出:雅利安人是一切文化的鼻祖,这个种族的代表现在定居在中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德国人是这个原始的最纯的种族的代表。同时根据血统也可以确定,德国人比身材矮小、黑发和乌黑眼睛的犹太人优越。

  在林林种种的种族学说中,不能不提及英国人豪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他虽是英国人,但却是德国帝国主义的理论家。1899年,张伯伦出版了《十九世纪的基础》一书。书中他引用了动人的资料追溯日耳曼种族的历史,提出了日耳曼种族优秀的荒谬思想。张伯伦指出:“最初发源于北欧,今天在这个世界的重要地区,不同程度地战据着统治地位的文明和文化都是日耳曼民族的创作……”他认为,犹太人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种族,它的任务是破坏日耳曼种族的纯洁和“繁殖一群假希伯来人混血儿,即一个在体质、精神和道德上无疑都发生了蜕化的民族。”张伯伦的这种对其他民族的仇恨和蔑视,起初是被小心翼翼地引用并受到了法律和社会制度等向的制约,可是后来,它被法西斯主义所接受和利用,在20世纪上演了一幕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屠杀的悲剧。

  三

  希特勒的反犹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919年9月他就主张应采取法律步骤去限制和消灭犹太人。1920年2月宣布的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也包括了不少反犹主张。在1930年3月举行的德国国会上,纳粹党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凡致力于与犹太人混居而败坏德意志种族者应以背叛种族罪逮捕入狱。”纳粹头目们叫嚷“犹太人是德意志民族的祸害”。希特勒还恶毒地咒骂犹太人是“一种瘟疫、一种精神瘟疫,比过去的黑死病还厉害”。戈培尔在1932年发表的《民族社会主义者问答》中,把犹太人比作害人虫,扬言必须加以消灭。

  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的迫害成为正式国策。纳粹政权宣布:“在德国不但不允许有一个犹太人存在,而且要让整个犹太民族在地球上消亡”。1933年3月,法西斯政权宣布开展 *** 犹太商人的活动,随后又下令从国家机构中清除犹太官员和从文化领域中驱逐犹太艺术家。1935年9月,希特勒颁布“纽伦堡法令”,公然剥夺全体犹太人的公民权,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和与雅利安人通婚。1938年11月9日深夜,在当局指使下,德国全国范围内掀起暴力迫害犹太人的活动,在这个“水晶之夜”里,共有90多个犹太人被打死,2万多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7500余商店被捣毁,28家犹太教堂遭焚毁。在反犹 *** 冲击下,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迫放弃一切财物,流浪他国,其中包括20世纪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和文学巨匠亨利希·曼等人。

  从1939年开始,纳粹当局开始将犹太人大批驱逐出境。1942年1月,纳粹德国更是制订了“最终解决犹太人”方案,转而对犹太人进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究竟有多少犹太人死于非命,至今也没有一个精确的数据。据世界犹太人大会统计,约有572.1万人遇难。另一种计算方法是,1939年时欧洲约有920万犹太人,而二战结束时仅剩310万人。

  在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历史上的暴君、酷吏及 *** 政客虽然残暴,但他们并未有从肉体上灭绝整个犹太民族的计划,只有纳粹德国,只有在卍旗下,对犹太人的迫害才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转载于《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30期,第67—68页。

欧洲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反犹排犹活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牧羊人发现一洞穴,里面有几个破陶罐,竟装着耶稣时期的手抄圣经

    这位牧羊人将完整的三卷收回,拿到当地市场出售。死海古卷的发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中世纪定本之前近700年的《圣经》真容大白于世后,许多当年教廷定本中的篡改和欺骗,也大白于天下了。唯灵论为基督教奠定了哲学基础,耶稣基督的独一性和神性为基督教奠定了神秘主义基础。

  2. 散居世界却仍能捍卫传统,蒙古人在欧洲的后裔,卡尔梅克人的历史

    提到卡尔梅克人,大家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英明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身体里也流动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族的鲜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慢慢拓展到了伏尔加河,在此生活的土尔扈特人、和硕特人和卡尔梅克人,均受到了沙俄帝国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影响。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自己的养马场委托给土尔扈特人管理,并极力想从草原猛士中挑选为他卖命的士兵。

  3. 二战的谣言:真的是犹太人搞坏了德国吗?

    想起犹太人,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不同的画面。纳粹包括纳粹的粉丝,都以这个为出发点,声称犹太人是将德国经济变坏的罪魁祸首。许多人也认为犹太人被屠...是因为他们本身太过贪婪的缘故。本文将从逻辑、人性角度出发,还原历史上真正的犹太人形象。

  4. 历史上从未被攻破过的城堡,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行宫

    如果你留意过德国的城市,就会发现不少城市名称里都带个「”堡”字。德国确实是个城堡众多的国家,现存城堡和古堡遗址多达2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城堡之国”。打开德国地图,有不少地名都以「”-berg”或「”-burg”结尾,前者意为「”山”,中文音译成「”贝格”,例如「”班贝格(Bamberg)”,但在德语中音为「”班堡”;后者意为「”城堡”,音译为「”堡”,例如「”海德堡”。德国名为「”XX堡”的城

  5.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有三个历史人物既是一个国家的亡国皇帝,同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越南的阮福晪、中国的溥仪。溥仪退位后得到优待仍住在皇宫,1917年在大清遗老张勋扶植下短暂复辟大清王朝,随后段祺瑞打败张勋而被迫再次退位,并被赶出皇宫,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因此溥仪既是中国大清王朝亡国皇帝,也是伪满洲国开国皇帝。

  6. 一纸和约分裂了一个偌大的神圣帝国

    导读「”得到”《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的第七讲「”体系的成型:...平等原则是如何出现的?”结束后,很多朋友想了解更多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我在课程中提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对神圣罗马帝国的重创”这段历史有关的知识。而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出版、詹姆斯·布赖斯著)的部分书摘,就旨在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德意志的影响”出发,进一步探讨导致神圣罗马帝国衰落的深层

  7. 民族主义消灭了历史,也消灭了人性

    民族主义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意识形态,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少数的时候,它代表着民族平等、不受压迫、文化自主,而当它代表的人群居于多数的时候,它代表的就是主体民族的权力、民族压迫、强制的主体民族化。是的,民族主义之所以到今天还没有变得和另一个意识形态一样臭名昭著就是因为它编造了一个横跨三个世纪的民族主义谎言。

  8. 毁誉参半的黎塞留:为法国开启现代国家制度之门的一代枭雄

    孔西尼随着他的恩人的遇刺死亡,黎塞留也失去了权力。接到任务的黎塞留迅速地调解了国王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随后法国的危机包括胡格诺派的叛乱等,使得黎塞留几乎成为国王不可或缺的顾问。1624年,红衣主教黎塞留取代了国王的首席大臣。为了进一步巩固法国的权力,黎塞留试图压制封建贵族的影响。法国集权的另一个障碍是宗教分裂。一代雄狮拿破仑一世黎塞留的成功对路易十三的继任者路易十四国王同样极为重要。

  9.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提起庄园,人们首先会想起繁忙而充实的农业生活,其次会假想出一副惬意无穷、无拘无束的美丽画面来。挺着肚子、挥起粗壮手臂耕作的农夫和英俊潇洒、金发碧眼的优雅少爷都是庄园社会的组成部分。想知道真实的欧洲中古庄园是什么样吗?欧洲庄园的雅致和简单,让人心生出一阵又一阵的神往。

  10. 二战的真实照片,没有胆寒的场景,却有细思极恐的可怕

    说到了二战,我们的记忆似乎就被带到了过去,看到了过去的英雄们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确,二战曾经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痛的伤害,让不少的中国百姓都死在了这场战乱。但除了我们国家曾经因二战受到伤害以外,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的人在二战中流了不少的血,这个民族就是犹太民族。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的主要发起国,中国是受到日本的侵略,而犹太人则是被德国人压榨。这一张张的真实照片,能让我们深深切切的感受到二战带来的伤害。

随机推荐

  1. 摩诃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是个莫大的支持。后来目犍连就成了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老头老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长大成人,老爹死了。双亲都没了,目连便出了家,后来成了如来十大弟子。成佛的目犍连一日闲逛,在天堂看到了父亲,但是没发现母亲。目连没有办法,捶胸顿足。

  2. 白云亲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áiyúnqīnshè【解释】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例子】【近义词】白云孤飞【相关】百度“白云亲舍”

  3. 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òbìshàngguān【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例子】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近义词】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坐观成败,冷眼旁观,坐视不救,置身事外【反义词】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相关】百度“作壁

  4. 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

    音乐是我们心灵寄托的一个地方,欢乐的时候可以用轻快的音乐来渲染所有的人,下面是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介绍,来看看吧!所以,如果婚礼上会播出新娘新娘温馨VCR的话,这首曲子是首选的背景音乐哦!作为你们婚礼的开头背景音乐一定也不赖哦!

  5. 国际不再恐同日:别怕,爱本是无罪!

    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为纪念这一行动,每年的5月17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过尽千帆,皆不是吾心所爱;弱水三千,只有你知我冷暖。

  6. 旅顺口这个名字的由来,与胶东和辽东之间的一次航行有关

    大连市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古人渡海北上,大多从旅顺口登陆。而旅顺口这个地名,实际上也来源于胶东和辽东两地之间的一次航行(旅行)。

  7.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圣严法师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念头。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

  8. 梦见旅游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独断独行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duàndúxíng【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出处】【例子】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相关】百度“独断独行”

  10. 虽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虽”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