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梁实秋书画作品赏梁实秋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然而,梁先生的书画却鲜为人知,徐伯璞先生捐赠的三幅梁实秋书画作品,充分反映了他在书画方面的修养和技艺。有时,梁先生在徐氏书画作品上题跋,或诗、或词、或句,有时亦作书画赠送徐氏。落款为“壬午秋录陈克菩萨蛮以应伯璞吾兄雅属即求正腕,梁实秋时客北碚。”下钤“梁实秋玺”白文印。此“壬午”为1942年,是梁先生在北碚雅舍的作品。
梁实秋书画作品赏
梁实秋(1903—1987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他学贯中西,一生著述无虚日,约有2000万字的文学作品问世。他的散文以简洁典雅的文字,纯正节制的笔调,幽默温厚的情怀,具有一种无法言妙的美感,在海内外拥有千百万读者,是华文世界的一代宗师。然而,梁先生的书画却鲜为人知,徐伯璞先生捐赠的三幅梁实秋书画作品,充分反映了他在书画方面的修养和技艺。
徐伯璞(1902—2003年),山东肥城人,早年和梁实秋结识于青岛,后因出国留学而奔赴各地。抗日战争期间,二人相聚于重庆,同在国民 ... 教育部任职。是时,梁先生服务于国立编译局和教科书编委会,客居于北碚;徐先生任职于社会教育司,居住于青木关等地。抗战胜利后,二人又同时到南京。是时,梁先生主持国立编译局,徐氏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一职。工余之时,二人常在一起游玩,谈天说地,交流思想和书画技艺。梁先生散文集《雅舍小品》,曾对此作了深情的描述,有许多友人和细节为徐氏所知。有时,梁先生在徐氏书画作品上题跋,或诗、或词、或句,有时亦作书画赠送徐氏。这些书画都是梁先生所赠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中可以窥见梁先生书画技艺。
《菩萨蛮 行书立轴》,纵67厘米,横11厘米,纸本。书录南宋词人陈克《菩萨蛮》一词。其词云:“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澹邑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瓮杨花转。儿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此幅字迹秀逸妍美,点画圆润,结体狭长,章法疏朗,骨力雄劲,通幅透出文人书卷气,风格得二王之法,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作品。落款为“壬午秋录陈克菩萨蛮以应伯璞吾兄雅属即求正腕,梁实秋时客北碚。”下钤“梁实秋玺”白文印。此“壬午”为1942年,是梁先生在北碚雅舍的作品。
《望岳 行书诗轴》,纵81厘米,横22厘米,纸本。书录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一首。其文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幅字体饱满,遒劲有力,一气呵成,淋漓尽致,表现了梁先生在书法上的深厚功力。落款为“丁亥腊月写奉伯璞吾兄雅正,梁实秋。”下钤“梁实秋玺”白文印。此“丁亥”为1947年,时梁先生定居于南京。
《墨梅图轴》,纵67厘米,横30厘米,纸本。此图作于重庆北碚。1942年的一天,梁先生到青木关拜访,见徐伯璞正在习画梅花,看其落笔迟疑,踌躇不定,便笑道:“这有什么好难的,我也画一幅给你看看。”第二天就送来了此图。此图上画梅花一枝,花朵白描圈线,不加晕染。刚笔轻快洗练,生动洒脱。枝条挺拔奔放,生气盎然。粗干则用飞白的手法,干湿、浓淡互用,虚实相间。其枝条上梅花点点,错落自然,疏密有致。或独立寒冬,含苞怒放;或傲霜斗雪,竞艳争奇。展现出奇丽冷艳的姿色,仿佛在寒气中发出幽香,使人想起“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句。特别是枝干上的浓墨点苔,看似不经意中,却似有韵律,达到破醒的效果。画上题诗云:“湿云压地雪花干,一日狂风十日寒,不管春光满邻屋,却从墙角错来看。”诗画巧妙配合,给人以疏枝简花、幽香冷艳之感。落款为“抚汪近人稿并录题诗以应伯璞吾兄雅属,梁实秋。”下钤 “梁实秋”朱文印,“伯璞”白文收藏章。从落款来讲,此图虽是抚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画稿,但巳不是汪氏所擅长的密枝繁花,而是疏花瘦枝,属水墨写意之类,典型的文人画风格。笔者虽不是专业画家,但从此画来看,其行干、圈花、点葩、剔须,篆隶行草,法度井然,具有一定的笔墨功夫,书画造诣不浅。
来源:收藏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