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传说写作《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周文王姬昌。他笃行仁政,尊老爱幼,招贤纳士,因此深受周族人民拥戴,在商朝也有很高的威望,同九侯、鄂侯并称为三公。所以民间将周公称为是“演《易》”和“解梦”的大圣人,有“周公圆梦”的说法。“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在政治稳定、管理国家的体制基本完备后,周公于摄政第十年还政于成王。
其实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父子。传说写作《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6年,殷帝乙去世,帝辛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当时的西伯姬昌是周族人的领袖。他笃行仁政,尊老爱幼,招贤纳士,因此深受周族人民拥戴,在商朝也有很高的威望,同九侯、鄂侯并称为三公。纣王即位后,起初也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立志做一个有为之君,但在位二十多年之后,随着国力的强盛,纣王开始变得专横残暴。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说姬昌在国内积德行善,又时常流露出对纣王的不满,说不定会夺取殷商的天下,便把姬昌抓来,囚禁在羑里的国家监狱。据说,为了断绝姬昌与外界的联系,殷纣王不仅在羑里驻有重兵,还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层层设卡。姬昌的儿子想看望父亲,也没有得到批准。 在羑里被囚禁的时间里,姬昌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与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相融合,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对每卦与每卦的六爻,按照象数的内涵和有关缘由,分别配以具有吉凶利否含义的卦辞和爻辞。《周易》就这样诞生了。姬昌还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和惧梦等六种,他认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上天想给做梦的人一个启示,让做梦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所以民间将周公称为是“演《易》”和“解梦”的大圣人,有“周公圆梦”的说法。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陜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之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时成王还很年幼,根本不懂治国之事。在周朝初建、百废待兴之时,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营建东都雒邑,讨平三监及东夷之乱,制礼作乐,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绝的功勋。在政治稳定、管理国家的体制基本完备后,周公于摄政第十年还政于成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