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对写文的人而言,这两位也是当仁不让的流量担当。上官婉儿生于罪官之家,还在襁褓中便被没入宫廷,按着一般的命运,她长大之后,就是洗衣做饭的宫女。她的人生,因武则天则改变。《新唐书》云,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后来死罪虽逃,活罪却不免,在脸上刺字,以让她长记性。我们前面讲,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是人们最喜欢讨论的,因为她们身上的争议太多了,太有话题性了。

演武则天的电视电影很多,顺道说上官婉儿的也就不少。对吃瓜群众而言,又有才又漂亮的女子,向来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对写文的人而言,这两位也是当仁不让的流量担当。 上官婉儿生于罪官之家,还在襁褓中便被没入宫廷,按着一般的命运,她长大之后,就是洗衣做饭的宫女。 然而,上天封了她家的门,却给她打开了一扇窗。 《旧唐书》中如此写到—— 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文采飞扬,办事干练。办的不是女工刺绣,而是男人们要操心的天下苍生。 《新唐书》则如此记载—— 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 ... ,若素构。 (上官婉儿剧照) 说白了,就是个文章天成妙笔生花的人精,察言观色,那是一把好手。想来,是家中的悲惨境遇,使得她特别早熟吧。 她的人生,因武则天则改变。 《旧唐书》写,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 ... ,但黥其面而已。自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 《新唐书》云,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 ... 也。然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 也就是讲,尽管上官婉儿是个人精,但在喜怒无常的则天大帝面前,仍然免不得差点掉脑袋。后来死罪虽逃,活罪却不免,在脸上刺字,以让她长记性。 她为何敢不尊圣旨?估计是觉得自己深受女皇信任,所以有些忘乎所以吧。 说白了,就是她跟武则天还没有磨合好。一个是恃才傲物的才女,一个是说一不二的女皇,总得多点时间,才能好好相处。 我们前面讲,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是人们最喜欢讨论的,因为她们身上的争议太多了,太有话题性了。 然则,不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上官婉儿的形象,都有些「 ”黑化”,说白了,正史上记载的,基本是她的坏事。 《旧唐书》写,婉儿既与武三思 ...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儿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 《新唐书》则在以上之外,更加上了「 ”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 也就是说,她引导天子玩乐,要对朝廷的奢靡之风负一部分责任。如果她是男儿身,那就会被归入弄臣佞臣一类。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剧照) 至于推崇武家而排抑李家,那倒是很正常的,不止她一人那样做。 至于她的私生活,我们就不讨论了吧。 史书里还记载,她曾被唐中宗封为昭容,成为九嫔的第二等;在母亲死后,她自请降位替母服孝,于是成为婕妤。没多久,又复位为昭容。 大唐皇后妃子那么多,能记入正史的并不多,上官婉儿算一个。可以说,尽管史书里她风评不佳,但也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然而,2013年,随着陕西出土了上官婉儿的墓志,却平添了更多争议,使这个女人更为传奇。 墓志中写到,年十三为才人……神龙元年,册为昭容。 这就怪了,她十三岁的时候,做过才人?那时可还是唐高宗时代啊。难道,她也像武则天一样,嫁过两个皇帝? 为何正史上不载此事呢? 到底是墓志上的记载为真,还是正史上的没有写错? 有专家就说了,应该是武则天为了免除她的罪奴身份,而给了她一个名分。这就能解释正史之所以不说,只因此事不过是件小事而已。并非她真的成为才人。 (上官婉儿剧照) 可,以武则天之尊,要让一个奴婢变成平民,不是很容易的事?有必要大张旗鼓还给个才人身份,让她一步登天? 而且,墓志内容,比《旧唐书》早出现230年,比《新唐书》早出现350年,按着越接近现场的资料越为真实的定律,显然是上官婉儿同时代人更为了解她。 不管是武则天有意提拔她还是唐高宗瞧上了她,对罪臣之女而言,脱离奴籍而成为皇上身边人,绝对是她人生中的大事件。比跟武三思私通之类的事,可大得多了。 正史上没有记载这件事,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本文标签:上官婉儿唐朝历史武则天新唐书旧唐书二十四史中国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