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单国玺简介

  单国玺,公元1923年12月3日生于河北濮阳(现属河南),幼年与家人一起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圣名保禄。濮阳属于大名监牧区,当时是匈牙利籍的耶稣会士在此传教,隆其化(Caspar Lischerong)神父对他影响甚深,使其以新教友之姿,对于神职人员的服务牺牲,心生向往。公元1944年入若石神哲学院念哲学,公元1946年8月入耶稣会开始初学,因国共内战,河北乡间已经陷共,遂辗转从北平迁往上海,再经香港、澳门到马尼拉,直至公元1955年在菲律宾碧瑶祝圣为司铎。

  单国玺富语言才能,在菲律宾念书时又与各国修士同住,得有机会勤练法文、西班牙文、义大利文及德文。晋升铎品后,耶稣会在公元1959年送其至罗马圣额我略大学念神修学,公元1961年获神修学博士,先至越南西贡耶稣会初学院担任理家及初学导师,公元1963年来台,担任耶稣会初学院暨避静院院长,并兼初学生导师,其地在彰化静山。除了培育耶稣会初学生外,单国玺亦在静山与天主教大专青年多所接触,与郑爵铭、贾彦文神父等人,鼓励并培育这些青年人的使命感,日后组成一个天主教的教友团体,名「基督服务团」。他注意培养教会中的青年领袖,为他们翻译Douglas Hyde《献身与领导》一书,在公元1970年出版。

  由于他的组织及行政能力被耶稣会历任会长发现,公元1970年开始担任徐汇中学的校长。他虽未学过大众传播,但1976年被任命为光启社社长。他在从事这些不完全熟悉工作时,都先虚心学习,因此都能发挥领导长才,多所建树。未曾在教堂中直接做传教工作的单国玺,公元1979年11月为教宗若望保禄第二,任命为花莲教区主教。在得知必须服从此命令后,他请教廷暂缓发布任命消息,返回濮阳老家探视,抵家后方知母亲已去世3年。

  公元1980年2月,单国玺就任花莲教区主教,他以「在基督内重建一切」为其牧职座右铭。公元1987年以花莲教区主教身份当选中国主教团主席(隔年4月更名为台湾地区主教团),此后连任5届共18年,可见其时台湾各教区主教们都认识他的领导能力。公元1991年若望保禄第二,调其任高雄教区主教,除了更加繁忙的教区工作外,还平均每周一次到台北处理主教团工作,其任主教团主席时期,主教团的功效及能见度皆佳,由此可见其处理教会行政举重若轻的能力。另外自公元1992年至2006年间,除短暂一年多时间,皆由其担任辅仁大学董事长,积极推动设立辅大附设医院。

  1980年代后期开始为台湾民主转型之际,教友对教会以往较僵化的立场颇有微词,他开始逐渐改变这些印象。教会并不与某些政党连结,而是以其信仰为基础,提出适当的政治主张。他与高雄及台北的政治人物皆保持友善关系,但也不避讳提出教会立场,例如:反对堕胎,赞成废除死刑。他在选举时,也在教会刊物上公开支持他认为适当的教友参选人,他认为这是宗教对社会的适当参与。

  在教廷与中华民国外交关系方面,他是继于斌与罗光之后,第三位教会重要的人物。教廷中常有人不了解 *** *** 特性,因为其对基督宗教打压,期望藉由与 *** 建交,减少这些迫害。单国玺并不反对教廷与 *** 改善关系,但其总能不断提醒教廷官员,中国 *** 始终无意改变其控制宗教的政策,不必对他们有太多的幻想。在此情况下,教廷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 ,始终维持正式外交关系,因此外交部在公元1996年颁授其「一等外交奖章」。在中华民国 *** 与教廷间,单国玺一直扮演此促进者之角色迄其于公元2006年退休为止。

  由于其领导台湾教会的杰出表现,教宗若望保禄第二于公元1998年擢升其为枢机主教,是台湾教会于公元1978年于斌枢机去世后,相隔20年再有枢机主教。公元2000年10月1日,他促成教廷宣布120位中国殉道圣人,是首先有中国籍神父及教友宣圣,不料引起中国 *** 的强烈反应,此举也使教廷对中国 *** 性质更加理解。

  公元2006年教宗在其多次请辞后,准许他自高雄教区主教职位退休,其时他已83高龄,超过主教退休年龄8年。中华民国 *** 亦颁授其「大绶一等景星勋章」,表彰其各方面的贡献。但退休后未久即发现罹患肺腺癌,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即将此当作宣传基督信仰生命价值观的机会,经过治疗后,自2007年展开「生命告别之旅」。在多元生命价值的台湾社会,这个以自己残余生命做为见证的旅程,对社会大众有相当正面而广泛的影响。

  单国玺曾想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返回老家做最后一次探视,但中国宗教当局安排其赴北京,为免不必要联想,他在公元2011年放弃了这个愿望。对教会中人而言,他在去世前20天所写的「掏空自己,返老还童,攀登圣山」更感动人,这时的他已借自己的失能,再一次剥去身上的荣耀及骄傲,成为一个真正实现基督信仰生命价值观的人。公元2012年8月22日去世,葬于高雄教区天主教公墓。

单国玺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693 年的巴黎街头,突然出现了一位中国来的公主?

    中国的公主、王子们穿着什么样的服装?就在此时,从巴黎街头传来一个消息:有位中国女子竟然来到法国!这一说可不得了,夫人们连忙惊呼我的老天鹅啊,原来这是一位中国的公主来着!德国无忧宫中国楼外的中国人雕像,落难巴黎的中国公主说不定就长这样。然而,差不多就在公主进入巴黎时,另一个从中国来的人也默默在法国海边上岸。

  2. 大明延续之最后的希望:西洋火器与战法在战争中的应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的首都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前,崇祯皇帝仍在努力引入西方的火器,他曾找到在中国的耶稣会士,德意志人汤若望,让他铸造大炮。汤若望起初是拒绝的,因为作为一名传教士,为战争制造武器是不符合其身份的。该书详细论述了各式火器的制法,并有诸器图40幅,《火攻挈要》的出版也对西洋先进火器及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康熙为什么禁止洋人传教?或许答案跟你知道的不一样

    话说,1721年,也就是清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道圣旨一发,就划了一道界线。从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住着可以,但是不能传教了。这个政策一直到...战争,这都是清朝的基本国策。过去,我也多次看到这个材料。中国闭关锁国啊,排斥外来文明啊,拒绝和欧洲交流的铁证啊。这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4. 西方传教士是如何,从难以融入到改变我国的历法的呢

    近代传教士带着传播「”福音”的目的来到中国,想用罗马天主教来改变这个强大的、根基深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大国。他们从最初难以融入到后期改变了中国的历法,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网络图片从晚明到清初,北京宫廷里的耶稣会士,一直想用罗马天主教来改变中国—这个强大的、根基深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大国。但这批耶稣会士失败了。他们的追随者—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随后也失败了。仿佛唯物论的共产主义注定要改变渐趋腐

  5. 鸡同鸭讲系列:利玛窦在明朝遇到的文化对冲

    所以,利玛窦在决心正式进入之前,是下定决心不再离开的。在澳门期间,利玛窦根据汉语的特点,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记忆之术。利玛窦还准确的意识到,汉字是表意系统文字,单个词只用1个符号表示,符号本身又与发音无关。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利玛窦也意识到明朝的傲慢和敏感。为此,他们剃了光头,换上了明朝官员给他们送来的和尚装。之所以冒充佛教僧侣,是要降低明朝人对葡萄牙的警惕心。

  6. 给官员送礼:明清之际在华天主教士的礼物策略

    方济各会士石铎琭的第一次送礼经历1677年底的一天,晨光熹微,风飘进方济各会在福建宁德的教堂中,平添了几分清冷。福建三都镇上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石铎琭自1676年与同伴傅劳理[MiguelFlores]入华后,他们便一直和利安定[AgustíndeSanPascual]在宁德及其周边地区传教并学习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在以礼仪著称的中国十分重要。他害怕自己讲不好中国话,也担心弄错拜访官员时的各种礼仪。

  7. 李天纲:德国和中国的早期相遇

    近代中国人有太强的功利主义,哪一国家能够搞大搞强,就学习谁,而不论错和对。

  8. 他是中国留学第一人,比容闳留学还早200年,更在国外大学当教授

    从历史看,容闳对于近代海外留学运动影响深远,他所倡导的运动,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不少有用人,称他为海外留学第一人实至名归。不过如果从前往西方国家的时间看,容闳并非中国第一人。早于容闳200年,中国就有了第一位出洋留学生,此人就是澳门人郑玛诺。他们修订历法、改良农业、制造火器,使中国发展得与跟西方同步,没有出现晚清落后西方列强,被迫卷入世界浪潮的命运。

  9. 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

    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利玛窦从小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读书,理想是成为传教士。但是19岁时,利玛窦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加入耶稣会,并决定终身不娶。利玛窦在印度待了4年,被调到澳门,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利玛窦便以和尚的模样,传教6年,有了一些信徒。

  10. 下次和朋友喝酒时,聊这个!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以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吗?这句话放在学历史这件事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随机推荐

  1. 以名言志周易起名法_姓名测试

    在...名字中,这种汉开边,功名万里的雄浑阔大的气派,扑面而来。宋人柳开,少年时仰慕唐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于是名肩愈,后又自为能开圣道之门,改名为“开”。拆姓周易起名法_姓名测试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出席党的一大后,因更加向往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改名尽美,并为此作诗:“贫富阶级上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淮水泥沙统人海,乔有麓下著沧桑”。

  2. 数奇命蹇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指命运不好,事多乖违成语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数奇命蹇,遂无望于高门,日往月来,竞消声于下邑。”

  3. 北周、隋朝、唐朝一家亲,四张图看清三朝皇帝们的关系

    北周、隋朝、唐朝一家亲西魏时期,宇文泰、独孤信、李虎等八人受封为柱国大将军,成为当世显贵。后来,随着北周、隋朝、唐朝相继建立,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皆被封为了皇后。北周时期,杨坚又把大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周宣帝宇文赟。于是,在众家族政治联姻的大背景下,北周、隋、唐三朝皇室产生了复杂的亲戚关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北周皇帝世系周孝闵帝宇文觉:557年在位,被权臣宇文护拥立和废黜。

  4. 今天是世界儿童日,愿世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世界儿童日时间:每年的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其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旨在就儿童问题促进国际共识,提高全世界儿童的权利意识,改善儿童福祉。节日起源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836号决议,建议所有国家设立世界儿童日,并在每年选择合适时间、以各国自己的方式庆祝儿童日。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以每年11月20日为"世界儿童日"并举办活动,来纪念上述两份文件的通过。

  5. 袁老太太念佛心静预知未来

    袁老太太姜常静女士是汉口市人,皈依清德法师,曾于圆照寺受在家五戒,持长斋念佛。民国三十三年,她每天清晨四点钟,起床念佛,不论寒暑从不间断,白天念佛音声也从不离口。民国三十三年一月,她染病在床,忽然哭道:“汉口发生大灾难了!”

  6. 亲,我们需要界限感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能结束这种因关系引发的痛苦。

  7. 此人深得朱元璋器重,却不想是个草包,竟把皇帝坑的无路可退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却很怂,名副其实的草包将军,把建文帝坑到无路可走。由于朱元璋的在世的亲人不多,他对李景隆非常器重,先后让他负责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原本胜券在握的建文帝,却因为错用了李景隆,最终不但失去了帝位,且下落不明,消失的无影无踪。

  8. 诡异的朱厚照之死:到底是意外,还是文官集团的反扑

    一、武宗生平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且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并进行了沿海「”市舶司”改革,强化市舶司的收税职能,增加外贸收入,打开了解除海禁的第一步,扩大了...税源。二、武宗的幼年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又早夭,是孝宗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两岁被立为皇太子。可以说朱厚照是除了他太太爷宣宗,是在明朝中唯二收到了完整的皇家教育的人。

  9. 唐朝初年人口为何比隋朝锐减80%,唐朝是怎样恢复人口并崛起的

    隋唐交接班:隋朝末年的动乱,使国家经济建设和人口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全国人口只有180万户,照比隋炀帝大业五年的890.7546万户,消失了700多万户,锐减将近80%。可惜,当时国家的经济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10. 他是大唐陌刀高手,号称第一猛将,可惜遭受意外而亡

    李归仁事先留下的精兵,在东部埋伏,想要从侧背袭击唐军的后方。李嗣业每战身先士卒,立下的战功,位于众将第一位。伤势逐渐痊愈的李嗣业突然听到发令的钟鼓声,李嗣业情绪激动,在床榻上大喊...敌,竟然致使伤口破裂,流血过多身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