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和观音菩萨的尘缘与感应

我和观音菩萨的尘缘与感应> 今天我怀着感激之情来和有缘的你,分享我在学佛道路上得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和感应的真实故事,祈愿我的种种殊胜故事能激发广大还在佛门外徘徊或还没有正信的师兄们能深信因果,树立正信,佛法真实不虚。现在我就把我一年多以来学佛时种种殊胜故事和大家分享。 一、学佛缘起 由于父母都是乐善好施,心地善良之人,从小就教育我们“多做善事,不是自己的东西决不能拿,能帮人一把就帮一把”等等行善教育。父母更是以身作则、行善积德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姐弟五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行善积德帮助别人。但是由于没有闻到佛法,父母都在60岁左右就去逝了,在没有学佛前我一直迷惑不解,心想:父母这么好的人怎么也没有长寿呢?直到我学佛以后才知道,原来都是 ... 生造成的。因为在50-60年代的农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 ... 鸡宰猪,鱼塘捕鱼 ... 生来欢度春节。我父亲是热心人,谁家 ... 猪宰羊,鱼塘捕鱼请他,他都热心相助,所以长年累月就范下了大量的 ... 生罪过, ... 业累累又不懂佛法,忏悔 ... 业,造成壮年早逝。 二、机缘成熟 也许是机缘成熟了,困绕我多年的迷惑不解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因为我学佛了。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善知识,每天工作之余必看《中国佛教网》、《守月亮》、《福安古观音阁》等等关于佛教故事、佛教文化的善知识,如醍醐灌顶,法喜充满。2014年儿子大学毕业考公务员,入围进入面试差一点未果,当时就希望儿子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因为我和丈夫都在机关工作),带着这种目的在网上浏览,有一天看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被观世音菩萨庄严、殊胜的法相深深打动,心生欢喜。同时还在网上看到《不肯去观音》的电影,被剧中莲妹的大悲心所打动,就想念念观世音菩萨的经、咒,就选了260字的《心经》,每天工作之余念念,直到2个星期后背上来,我的浮躁之心也被调伏了,不再好生气、好热闹,更喜欢宁静了。对一切名利也看淡、放下,不再执着。 学习佛法后,才知道父亲 ... 业深重,正所谓“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 同时,也使我们广大善信惕励,千万不能再 ... 生害命再造罪业了! 学佛后,多次梦到父亲穿着旧衣服在老家,见到我冷脸刮达。我上网搜索得知:父亲知道我信佛了,想让我念经、持咒功德回向给他,超度他能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圆证菩提。我自己就把每天念经持咒功德回向给他,又到我们当地慈云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请师父超度他,晚上我梦到父亲在老家烧火、做饭给我吃,很暖和的样子,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上网搜索,网上说:有这种现象说明到好的地方去了,我这颗想表达尽孝的心才踏实,也开心。 三、慈悲示现 2014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生,我在这天皈依三宝,成为一名在家佛门弟子。惭愧的是没能精学佛,没定早晚课,想念就念(在这里忏悔),直到去观音道场回来后才坚持早晚课。在去普陀山前求观音菩萨有一段感应故事:我当时想:既然这么深信观世音菩萨,何不去她的道场看看、拜拜呢?正好国庆节放假,我想利用此机会去看看,但是又从没有出过远门,心里有点不踏实,晚课时诚敬一柱香求菩萨开示,说明想去您的道场看看,不知适不适合去?如果适合就祈请您梦中示现,否则就算了。哪知道梦里真的做到:在老家院子里我和丈夫在吃饭,我朝天空望去发现有一尊足见二米多高的观世音菩萨站在空中,穿着象电视剧《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那样的白纱蔓裙,在空中看着我,我兴奋地叫着:“你快看呐,观世音菩萨来了”!丈夫不解的说:“在哪呢”?我说:“你看马上就来”。正说着,观世音菩萨又一次示现,丈夫这次看到了,我醒了。醒后我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他,观世音菩萨已经示现了,看样子能去。心里还有点不踏实又让丈夫写去与不去抓阄,抓了三遍,二遍是去,一遍不去,我知道能去,于是毫不犹豫地去旅行社买票。在去之前我求观世音菩萨加持我,3天旅游都能风和日丽的,不要下雨。正如我所求的那样,去的3天都是风和日丽、不冷不热的天气。而且当时还想等几天去参加观世音菩萨9月19出家日法会,但那样就需要向单位请假,左右权衡还是定在10月3日去,之后从网上新闻中得知:9月19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普陀山刮起11级大风,有2万多人滞留岛上,看后很庆幸,诚蒙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护持,拜了普陀山普济禅寺、圆通宝殿、慧济禅寺、海天佛国、不肯去观音寺院等,是一次殊胜的愉快之旅。 四、善愿达成 记得去年夏天,我到汇通市场香店请香,正值夏季多雨,,我请好香准备回来,看到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就要倾盆而下,我当时未带任何雨具,卖香人说:“你要遭雨了”。我说:“没事,我求观世音菩萨!”于是我一边骑电动车往回赶,一边求观世音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我没带雨具,请您帮帮忙暂时不要下雨,等我到家再下好吗?”我就这样一路祈求,还真灵!天空虽然雷声振振,雨点一会漂2滴,但始终未下,等我到家上楼,把早晨洗的衣服收进来,刚关上窗户,只听“哗”的一声,天空像划开一道口子,雨水倾盆而下,当时我只能用震惊这词来形容,观世音菩萨的大威神力太不可思议!还有许多感应事情就不一一细述了。 五、学佛的改变 通过一年多的学佛,我的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心情变的宁静了,不再浮躁好生气、好热闹,更喜欢安静了。待人处事也宽容大度、理解了;对一切名闻利养也看淡、放下了,不再执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开始早晚持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名号等定课,开始持五戒、念经、放生、吃素,每天下班吃完饭,不再抱着电视剧看,而是看从慈云寺请来的各种经文,善知识,看《中国佛教网》、《守月亮》、《福安古观音阁》等善知识,每天都精神抖擞、法喜充满。发愿以后我要每日持之以恒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部,好好念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名号,多做善事,供养三宝,弘法利生,好好报佛恩。以我真实的感受告诉那些还没有正信的善信们,遇事赶紧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吧!观世音菩萨是唯一能救你的。“於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真实不虚。 敬请常念---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如果我这篇感应文章能有些功德,愿意以此功德,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以此功德回向儿子考公务员之事,祝他心想事成,金榜题名,六时吉祥! 于 2015年9月21日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和观音菩萨的尘缘与感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朱德弥留之际嘱咐 ... 一句话改变国人命运

    朱德在向红军官兵讲话世纪伟人朱德的若干“最后一次”1976年春天安门事件后,“四人帮”借机大肆镇压革命群众,使国家局势变得很复杂,国民经济遭到更严重的破坏。那几天,朱德一有空就给家人讲解这两首词的内容,介绍有关井冈山的情况。此时,尽管朱德不能见到...,但是,他仍时常挂念与他共事50年的老战友。这是朱德生前的最后诗作,也是他和...最后一次诗词酬唱。

  2. 职位越小越自由

    听到隔壁桌两位的对话,听起来有一位是年纪较长的学长,另一位则是年纪轻轻、刚毕业的小学弟。年轻人说,“我的结论是,越找工作,越觉得自己好无力,怎么试,都觉得自己好‘小’。”>然后,还有社会地位的问题──你不可能再去做一份新的工作,被逼着和一群比你小10岁的人互为伙伴,仿若一个留级生。>可以说,职场官位越来越大,越失去对人生的掌控权。>职场上,当你最小的时候,就是最可以胡乱伸展的时候。

  3. 关于元宵节的灯谜

    元宵节临近,元宵节猜灯谜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今天,太平洋电脑网就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元宵节的灯谜的文章内容。喜欢元宵节灯谜的朋友可以看看。

  4. 鄂托皇冠的疯卫士

    因为,按照希特勒的理由是:既然鄂托皇冠是德意志国王鄂托的东西,早就应该完壁归赵,还给德国了。他不敢相信任何人,他悄悄躲进密室,照着鄂托皇冠的式样仿制起来。>艾泽内再次辩解说,鄂托皇冠是奥地利皇家珠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室成员还没最后拿出具体意见,他无权把这无价之宝交给德国。

  5. 它会思考问题

    >一天,阿凡提在集市上转悠。阿凡提觉得有些奇怪,想了想跑回家,把家里那只大花母鸡抱来,心想:一只小鸟能卖两元钱,我这只大母鸡肯定能卖二十元钱。>买主过来问他卖多少钱?买主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一只老母鸡要二十元,真是笑话,一只母羊才要二十元,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阿凡提,那是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当然能值两元钱。”>>“它只说话,我这只鸡会思考问题,还会报晓呢。”阿凡提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6. 大唐盛世的皇家御膳:唐玄宗也是个吃货,而且是懂行的大吃货

    大唐盛世的皇家御膳:唐玄宗也是个吃货,而且是懂行的大吃货大唐盛世的皇家御膳:唐玄宗也是个吃货,而且是懂行的大吃货说起盛唐时期的御用美味,不得不提及唐玄宗的餐桌,上面的美味佳肴,不但能拴住唐玄宗的胃,而且还能俘获杨贵妃的心。每年的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生日,当时称“千秋节”,举行的庆贺宴会上,有一碗面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唐玄宗爱吃的“生日汤饼”,就是现在所说的长寿面。

  7. 【凉菲】的意思是什么?【凉菲】是什么意思?

    ●宋陈亮《廷对策》:「朕以凉菲,承寿皇付托之重,夙夜祗翼,思所以遵慈谟,蹈明宪者,甚切至也。」●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襄阳始末》:「朕以凉菲云云,师相岂可一日而轻去朝廷?」★「凉菲」在《汉语大词典》第7860页第5卷1405参见:凉菲凉菲是什么意思凉菲liángfēi才德微薄。

  8. 不要人夸颜色好

    不要人夸颜色好不好人夸颜色好出自王冕的《墨梅》全诗:《墨梅》作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好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我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不好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9. 设心处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èxīnchǔlǜ【解释】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同“设心积虑”。【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设心处虑”

  10. 月旦春秋造句_月旦春秋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月旦春秋yuèdànchūnqiū月旦春秋的意思和解释: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月旦春秋的出处《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月旦春秋的例子月旦春秋造句月旦春秋造句相关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这和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是相同的。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