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苏东坡谪官黄州以后,常来黄梅五祖寺礼佛,并曾在师戒墓塔建了一座亭子,与文朋诗友组织文学团体,评论诗文,后来把这座亭子命名为东坡亭,苏东坡的《游五祖寺》至今脍炙人口。一日,苏东坡沿圣母殿西行,来到讲经台右侧的山间旁,见这里是五祖寺“法泉”水源处,历代五祖寺僧人饮水,都由此架竹简引进。后人依照东坡的手法进行石刻,使东坡“流响”成为五祖寺一景。
苏东坡与黄梅五祖寺宋朝大中祥符8年至宝元2年(公元1015-1039),五祖寺住持师戒禅师,他是陕右(今陕西)人,弘忍大师第十代嗣孙,他眼瞎一只,少年出家,走访名师,于北宋大中祥符8年来黄梅五祖寺住山,他在住山期间,重振祖庭,僧侣多达800人。苏东坡谪官黄州以后,常来黄梅五祖寺礼佛,并曾在师戒墓塔建了一座亭子,与文朋诗友组织文学团体,评论诗文,后来把这座亭子命名为东坡亭,苏东坡的《游五祖寺》至今脍炙人口。诗云:“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一日,苏东坡沿圣母殿西行,来到讲经台右侧的山间旁,见这里是五祖寺“法泉”水源处,历代五祖寺僧人饮水,都由此架竹简引进。“法泉”水晶莹透亮。水落寺右溪潭,声响如琴,苏东坡来到潭边,掬起一棒水渴了,顿觉神清气爽,劳顿全消,他立即命随从拿来如巨笔,在溪潭壁上,题写了“流响”二字,字迹丰腴端庄。后人依照东坡的手法进行石刻,使东坡“流响”成为五祖寺一景。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