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权威的 *** 理论家,他的 *** 思想是他政治启蒙思想中最闪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一生矢志追求 *** ,其主要目的是用 *** 来反对封建君主制。他不光重视理论的研究,还积极投身到 *** 运动中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 *** 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梁启超的 *** 思想及其 *** 活动,使大家能够正确认识梁启超的 *** 思想,并对当前我国的 *** 提供一定的参考。
  梁启超不但是近代中国“法治主义”的重要倡导者,同时也是近代中国 *** 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是重要的立 *** 治活动家。但是大多数研究者或者是把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同起来看作是戊戌维新派的代表,只讨论他们的君主立宪主张,而忽视了梁启超自戊戌之后旅日期间在思想上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 *** 观点上与康有为的差异;或者虽然把康梁区分对待,但是却把梁启超看作是与革命派对立的一方来研究他的 *** 思想和活动,从而忽略了梁启超的 *** 思想及其 *** 运动是促成和推进辛亥革命浪潮发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事实。
  一 梁启超 *** 思想一般
  何为 *** ?这是研究梁启超 *** 思想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所谓 *** ,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 *** 和人民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使 *** 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允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态” ,可见,梁启超认为 *** 的实质就是确立宪法的至上性。
  对于宪法,梁启超提倡狭义的宪法概念,即指有议会的国家的根本大法。他指出:“宪法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据,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而不许离其宗也。”宪法“为国家一切法律根本之大典” .
  梁启超特别强调宪法的以下几点特质:
  首先,宪法是政治法,是行使民权和限制君权的武器。梁启超指出:“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和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经验而得之也。”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立宪必须以民权为基础,而立宪本身又可以保障民权。因此梁启超极力主张在中国兴民权开民智,进行民主启蒙教育。
  其次,梁启超强调宪法的至上性。梁启超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无宪法不足以为国。”梁启超据此把“世界之政”分为两种,“一曰 *** 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 ,并把有无宪法看作是西方资产阶级先进国体与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国体的根本区别。梁启超还指出宪法之所以具有至上性还在于宪法是一国产生其他法律的依据,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为社会上所有个人、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梁启超还对宪法的稳定性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宪法的稳定性,主要指宪法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他指出:“宪法与寻常法律异,宜有永久之性质,非可以朝令而暮改,此人人所同知也。” 梁启超还深刻揭示,若宪法没有稳定性,必然造成恶果。他针对袁世凯上台执政一直到曹馄贿选,期间体制多变,宪法频繁更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大抵一制度之颁,行之平均不盈半年,旋即有反对之新制度起而推翻之,使全国国民仿徨迷惑,莫知是从, *** 威信扫地尽矣。”
  梁启超 *** 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宪法以定“一切法度之根源”
  梁启超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考察与研究,指出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与法律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把宪法看作是“国家根本法”,是其它法律得以产生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梁启超认为,“采定政体,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欲维新中国,必以立宪法……为第一要义” ,认为“无宪法不足以为国”。
  2.设国会以确立“法治国家”之基础
  梁启超认为国会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他说:“天下无无国会之立宪国”。他认为国会是人民行使立法权的重要机构,也是保障人民权利不受 *** 侵害的重要权力机关。在专制时代,法自君出,其“立法权专属于君主”一人,“则所立之法必利一人”,这种“自顾其利益”的法律,“以今日文明之眼视之,其为恶法” .而现代要使多数之国民能得到幸福,只能“以立法权属于多数之国民”,尽快设立国会,以立法权还之于民。这样,法治国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对于国会的性质,梁启超认为可以从法律和政治两个方面来界定。在法律的视角下,“国会者,为限制机关以与主动机关相对峙。”这表明,国会是作为国家的立法和监督机构而存在的,只有法律上享有对行政机关进行权力限制的机构才可以称之为国会;而从政治的角度看,“国会者,代表全国人民之势力者也” ,国会是反映全体国民意愿的民意机构。
  其次,梁启超还详尽地论述了国会的组织机构。梁认为在当前的中国设立议会,应仿效英国,实行两院制,并将上院称为左院,下院称为右院。梁启超十分明确的指出中国未来的左院不能代表平民,也不能代表贵族,而应包含更多的成分。而右院则“平等代表全国国民,故必以人民所选举之议员组织而成” .
  3.关于选举制度
  梁启超把各国的选举制度划分为普通选举和限制选举。“普通选举者,谓一切人民皆有选举权也;限制选举者,谓以法律指定若干条件,必合于此条件,或不及于此条件,乃得有选举权也”,并认为两者的分界就在于财产。那么在中国应该采取哪一种呢?梁启超坚决反对限制选举制,尤其是反对财产限制。因为“财产与政治能力,决非能常相一致”,所以“财产与选举决不容有特别的关系。”他还深刻地论述了用财产限制选举权的危害,认为最终“使大多数人,不能感国家与己身之利害关系,则将流于少数政治,其反于立宪之本意甚明。” 接着,梁启超采用比较分析的办法,详尽论述了选举的方法,如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选举手续等问题,其中着墨最多的是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见解。对于两种选举方法的优劣,梁启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结合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一方面,梁认为直接选举能反映多数人意见,而且选举人直接面对选举,能直接感受其利害,故能热心负责的投票,所以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而另一方面,梁启超又认为间接选举为“组织最良之国会”的必备条件。因为“第二选举人地位较高,交通又广,对于议员候选人较易周知”,故“能鉴别被选人之才能性行,择最良者而举之” .
  4.关于政党政治
  梁启超认为政党政治与 *** 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在专制政体下,决无容政党发生之余地。政体既归于立宪,则无论其国体为君主,为共和,皆非籍政党不能运用……非真立宪之国,不能有真政党,然非有真政党之国,亦不能真立宪。二者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对于政党的作用,梁启超主要认为可以“增进国民程度的作用。”他主张在立 *** 体下,应该组建堂堂正正的政党,有了这个政党,就可以通过垄断议员多数,组成独揽大权的政党内阁,从而取代封建地主的官僚统治。
  5.关于三权分立
  梁启超完全接受了西方洛克、孟德斯鸿主张的三权分立制度。认为三种权力如果掌握在同一个机关或个人手中,则公民的自由就会遭到毁灭,就会使人们时时感到君主专制的存在,三权分立就是要通过相互制约以达到防止国家机关变为专制工具保障人民权益的目的。梁启超主张在中国,立法权由国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而司法权由独立的司法审判厅行使。不仅如此,梁启超还进一步阐述了要在中国实行的三权分立的不同之处,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而分别行使的三权称为“用”,认为“体”是不可分的,可分的只是“用”,这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然而,梁启超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又赋予了君主,这样最终将三权又归于君主,将君主立宪的“体”重新导向了君主专制的“体”。
  6.行司法独立以为“立 *** 治之根本”
  梁启超根据资产阶级政治学者关于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并结合中外历史实际,提出要建立近代法治,必须充分认识“司法独立为立 *** 治之根本”的原则,实行司法独立以防止高度集权的专制和权力的滥用。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和王权腐败,与政治体制上的行政与司法合一,行政权力支配和左右甚至垄断司法权力的制度是分不开的。在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法律就只能处于极不健全和极不发达的状况。他在《 *** 大政方针宣言书》中指出:“今之稍知大体者,咸以养成法治国家为要图。然法治国曷由能成,非守法之观念,普及于社会焉不可也。守法观念如何而始能普及,必人人知法律之可恃,油然生信仰之心,则自凛然而莫之犯也。故立宪国必以司法独立为第一要件,职此之由。” 因此,他说:“司法独立为立 *** 治之根本” ,也是中国建成法治国家的前提。
  二、梁启超在 *** 运动中
  (一)梁启超通过言论和著述进行立宪启蒙,为立宪造舆论
  鉴于宪法在 *** 中的重要地位,梁启超专门研究了各国的宪法,阐述了中国宪法的精神原则及相关问题,系统地论述宪法问题的就有《各国宪法异同论》、《立宪法议》、《宪法之三大精神》、《立 *** 体与政治道德》、《宪法起草问题答客问》等等。梁启超提出“制定宪法为国民第一大业”,有没有一部好的宪法是区分立宪与专制、文明与落后的标志。实行 *** ,首先必须树立宪法的至上权威,“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信守之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而不许离其宗也” ;其次必须由专门机关来立法,他认为应该由议院制定宪法,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无权擅自修改宪法;同时他还提出,在中国制定宪法,必须根据“三大精神”,即:“国权与民权的调和”、“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调和”、“中央权与地方权的调和” ;并且他还就各国宪法订立、颁行、修改的程序、方法等一一作了比较和介绍,为中国制定完善的宪法、并为宪法的实施提供了理论环境和舆论支持。不仅如此,民国成立后,他又亲自起草了“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共11章95条,对国体、政体、总统、国会、法律、司法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综合反映了进步党和梁启超本人在民国初年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另外,他首次在中国提出了“预备立宪”的主张,认为中国实行 *** ,必须参照日本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做准备。1901年他即以日本为参照系,设计了中国从预备立宪到实行完全 *** 的次第程序:“第一,涣降明诏,普告臣民,定中国为君主立宪之帝国,万世不替;第二,派重臣三人游历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考其宪法之异同得失;第三,所派之员既归,即当开一立法局于官中,草定宪法;第四,各国宪法原文及解释宪法之名著,当由立法局译出,颁布天下;第五,草稿既成,未即以为定本,先颁之于官报局,令全国全民皆得辩难讨论,……如是者五年或十年,然后损益制定之。定本既颁,则以后非经全国人投票,不得擅行更改宪法;第六,自下诏定政体之日始,以二十年为实行宪法之期” .事实上,清 *** 后来的预备立宪,基本上是按照梁启超设计的这个程序推出的,只是因为辛亥革命的到来,立宪的过程中断了而已。
  (二)梁启超通过组织政团和创办报刊来促进 *** 运动的开展
  (1)1907年,梁启超把各地在日本的立宪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成立政闻社,明确宣布政闻社的宗旨为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 *** 、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独立等等。政闻社成立时有300多人,后来发展到1500多人,在梁启超的安排与授意下,大批成员纷纷回国,广泛联络国内知识分子、士绅和青年学生、青年官兵等等,大造立宪舆论,宣传 *** 思想,通电 *** 敦促 *** 从速召开国会,实行 *** 。
  他又通过徐佛苏等人的活动,组织了国内声势浩大的立宪 *** 运动。1909年各省谘议局成立时,梁策划派徐佛苏等人到国内活动,将各省驻京绅商代表联络成一体,使各地立宪首领人物如汤化龙、谭延恺等都聚集在梁启超、徐佛苏的周围。清 *** 迫于形势宣布立宪期限缩为五年后,梁启超立即撰文指出这是假立宪、没有诚意的表现。在梁启超的指导下,各地立宪代表聚集北京,集议决定联合全国各界 *** *** 废除立宪年限,立即召开国会,拟订宪法等等,并且梁启超还建议他们在 *** 后要持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 ***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国会 *** 活动。关于这一点,徐怫苏有这样的记载:“余即于宣统元年冬赴京,启发朝野,共谋立宪救亡。梁先生闻余北上,欣慰无极,指导余进行之手札,约计三日必有一通” .立宪运动的发展,使清 *** 借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的动机进一步暴露,革命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于是一触即发,清 *** 的统治迅速瓦解。从这一角度说,梁启超对于推翻清 *** 的政权,确实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徐佛苏本人记述的那样:“辛亥革命之一举成功,无甚流血之惨祸者,实大半由于各省议员根据议政机关,始能号召大义抵抗清廷也,又大半由于各省谘议局之间有互助合作之预备与其目标也。而各省议员之能决心合作,实大半由于谘议局之领袖曾受清廷驱逐 *** 代表之耻辱,及经宪友会密谋地方革命之激动也,而昔年国会 *** 之能监促清廷,设立各省谘议局,与人民以议政之权力者,实大半由于梁先生能以精神及著作领导余等之奋斗也。此可知民国之成立,梁先生实有间接之大力” .
  (2)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民丛报》,不仅是进行国民性启蒙、探讨新思想、新学术的阵地,同时也是宣传立宪思想、进行 *** 启蒙的主要舆论阵地。对从亚里斯多德到霍布上、孟德斯鸠、卢梭以及近代日本的法学家、政治家的学术、思想、观点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点评,大力宣传三权分立、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宪法和近代法制理论等。此外,还连续发表《各国立宪史论》,宣传、剖析立 *** 体,“使一国中大多数人知立宪,希望立宪,且相率以求立宪” .正是从这种 *** 的启蒙和指导中,中国人开始有了系统的 *** 和法制观念。
  继《新民丛报》之后,梁启超又主持创办了《时报》,很快成为宣传 *** 的著名报纸。1907年作为政闻社的机关报《政论》创刊,以“造成正当舆论,改良中国政治”为宗旨,大力呼吁速开国会,实际推动 *** 步伐。1909年他又派自己的学生创办《国民公报》,自己“每三、四日便寄去文章一篇,畅论国民应急谋政治革命之理由,言论精透,胜于《新民丛报》” ,以言论和思想指导 *** 运动的开展。
  1910年3月,《国风报》在上海创刊,梁作为总撰稿人发表了《立宪九年恭跋》、《 *** 浅说》、《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等系列文章,继续灌输 *** 常识,精心设计指导立宪的每一个环节。《国风报》是当时中国立宪理论和舆论的主阵地,其中“半数文章皆为梁启超所撰写”。
  1912年梁启超归国后,又创办了《庸言报》,倡导以政党政治推进 *** 实施,继续为 *** 摇旗呐喊。
  (三)梁启超以其丰富的 *** 理论和知识来指导 *** 运动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中 *** 理论和知识最丰富、最系统的人,他不仅精通各国 *** 实施的进程,系统比较研究过欧美德日各国的宪法,还对中国当时的 *** 环境、 *** 模式、实施程序等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一系列关于 *** 的论述。粗略统计,梁启超系统论述宪法与 *** 的各类文章共约65篇。 在1910年、1911年两个立宪 *** 运动的 *** 年里,梁启超总共发表了87篇文章,其中专题谈 *** 的就有30多篇,占了1/3,《中国国会制度私议》、《 *** 浅说》、《责任内阁释议》等一系列设计和规划中国立宪的著名篇章都是这时候发表的,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立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辛亥前夕梁启超关于 *** 的论著,不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辛亥以后的 *** 实践也有着筹谋草创之功” .
  正因为如此,清 *** 中奉命从事筹备立宪的官员也奉梁启超为 *** 权威,也要向梁启超请教办法。考察各国 *** 的五大臣归国之际,因不了解 *** 理论,加上各国情形复杂,不知道如何向清 *** 汇报,便暗中通过联络向梁请教,梁于是代为起草了考察 *** 报告、奏请立宪、赦免党人、请定国是等奏章,洋洋洒洒约20万字,直接影响了清 *** 的决策。另外,当时的法部尚书戴鸿慈、 *** 编查馆的官员等都曾通过各种途径向梁启超请求 *** 学理,希望梁能“开其闭塞”,梁启超借此灌输立宪主张与设计方案。
  三 梁启超 *** 活动的意义
  梁启超对 *** 的宣传和影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近代中国的法治思想的内容,而且开阔了近代知识分子的眼界,传播了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和法制理论,更重要的是,为 *** 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政治和社会环境。
  辛亥前夕的 *** 运动是近代中国有理论、有目的、有组织、有理性、有影响的全民政治运动,“为吾国历史上以平民呈请君主颁行大法之创举” .梁启超作为 *** 理论和运动的灵魂,他的言论、宣传和活动是当时轰轰烈烈的 *** 运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仅把近代西方的权利、政党、政团等概念引进中国,成立并联络各种民间社团呼吁、督促 *** ,鼓舞民气,开启民智,还在民国初年为了实现 *** 理想而组织进步党参与政治,实际开始了在中国进行政党政治的实验,这一切都是难能可贵的。更重要的是,立宪报刊和团体的活动,使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绅更加了解了清 *** 假立宪的本质,直接促成了辛亥革命浪潮的汹涌壮大。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2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 *** 模式的选择》,《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3丁伟志等:《中体西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黄敏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湖北教育出版社
  5张友渔:《 *** 论丛》,群言出版社1986年版
  6吴嘉勋,李华兴《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版
  7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版
  9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版。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 *** 运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澡字开头的成语

    指刻意寻人过错。澡身浴德——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2. 半夜失踪的 ... !

    ......所以详细叙说!!".......我妈妈操著台语问我!......我发现一件事情!!........"我的...不见了!!.......(是指我乾净的...!!.....可能是刚刚开瓦斯时放在那儿了!!.....先穿穿旧的那件......等拿到新的再换吧!!(注明一下.....我没狐臭!!)想到这.....我便直接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到房间拿另一件洗好的...吧!!.......你刚刚不是在那儿拿一条去洗澡吗??".......请注意这句话!!这是我自己心中的感觉没说出来......."啊某....

  3. 古老的图腾崇拜——水与火的崇拜

    )原始的波斯人有崇拜火与水的习俗,追溯其原因,是与波斯人曾为游牧民族有关。水是游牧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所以波斯人对掌管江河的女神阿尔维德·苏拉·阿纳希塔怀有无限的崇拜。对于崇拜阿尔维德·苏拉·阿纳希塔的信徒来说,每天祭祀和祷告是必须的仪式,祭祀品为动物的乳汁和两种植物的汁液。于是,火也成了波斯人的一种图腾崇拜。波斯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琐罗亚斯德教也被称为拜火教。

  4. 梦见咸鸭蛋梦到咸鸭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咸鸭蛋好不好

    做梦梦见咸鸭蛋好不好?梦见咸鸭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咸鸭蛋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咸鸭蛋被打碎了,会有官司惹身。梦见饺子水饺吃饺子梦到饺子水饺吃饺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饺子水饺吃饺子好不好梦见吃皮蛋、松花蛋,表示自己会克服逆境,得到很丰厚的收获。梦见吃咸蛋、盐蛋,表示自己会受到生活的压力,使得自己会想通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

  5. 直撞横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ízhuànghéngchōng【解释】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出处】《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例子】无【相关】百度“直撞横冲”

  6. 梦见“前男友”是什么意思

    女生梦见和前男友在一起的梦,说明内心隐藏着对现在生活的某些不满,或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梦见和前男友结婚的一句话解释,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的一个心理弥补,仅此而已。

  7.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为何后继无人?只因这一境界他人能以复制

    不过想要练成黯然销魂掌起点要比降龙十八掌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这套掌法会后继无人的原因。杨过并不是不想把黯然销魂掌传给后人,而是能有杨过这般境界的人实在太少了。杨过虽然最后如愿和小龙女重逢,但这中间却经历了难熬的16个年头。黄药师就曾说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恐怕只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能够比拟,这份肯定已经说明了一切。杨过的一生有幸运之处,但也有不幸之处。

  8. 订婚礼金_求婚订婚

    若诚意不够,女方会托人把订婚礼金退还;若诚意满满,那女方家长便会开始筹备订婚宴会事宜,并邀请男方来家里,举行订婚仪式。

  9. 梦见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_周公解梦梦到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好不好

    周公解梦关于"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到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相关的周公解梦:梦见被淹时得到别人的帮助的吉凶:基础安定,成功运佳,财利名誉俱得并大发展之势,健康、长寿、幸福之兆,唯若人格或地格若凶数,恐因好大,喜功,行事亦易招败,若无凶数,则可免忧虑。

  10. 梦见和婆婆吵架哭了

    周公解梦梦见和婆婆吵架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婆婆吵架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