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有多大?此地图为何显示1278万平方公里?如何知道中国之大?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秦朝,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如果,我们穿越到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秦始皇和亚历山大大帝想要了解自己建立的帝国面积有多大时,我们该怎么回答?在没有卫星、飞机和遥感技术的情况下,如此广袤的土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测量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代地图里隐藏的数学知识。 中国地形图 欧亚大陆最初的五大文明,除了古希腊文明,均诞生于大河附近,即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这些河流会定期泛滥,洪水肆虐之后,耕地与耕地之间的界限已经分不清楚了,重新划界,必须首先要知道自己家的田亩面积有多少,于是,最早的测绘技术就诞生了。 第一:乘法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3个苹果和5个苹果放在一起就是8个苹果,3+5=8。那么,如何向人类的小孩解释3×5=15的实际意义呢?3乘以5为什么就等于15呢? 农业生产需要测量土地的面积 人类通过数数,认识了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通过测量土地,认识了乘法的实际意义。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数学专著之一,成书于西汉时期,但是,里面的很多内容,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九章算术》一共有「 ”九章”,分为「 ”方田”、「 ”粟米”、「 ”衰分”、「 ”少广”、「 ”商功”、「 ”均输”、「 ”盈不足”、「 ”方程”和「 ”勾股”。其中的「 ”方田”和「 ”少广”有很多内容是关于面积计算的,所记载的一些数学题目,在今天的人看来是十分简单的。 《九章算术》里的第一道题是: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 一亩就是广十五步,从十六步组成的一个平面 第二道题是: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这两个问题都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古代则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定义,第一道题其实是定义了「 ”亩”的概念,一亩就是长十五步,宽十六步的一个平面,用今天的数学语言来表达,1亩就是240平方步。第二题实际上是定义了乘法的意义,12乘以14,就表示长度为12,宽度为14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是168。 中国古代表示面积,没有「 ”平方步”、「 ”平方尺”的说法,而是用「 ”亩”、「 ”顷”来表示土地的面积,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即为一亩,百亩为一倾。 那么,5×3=15的实际意义就是,一个长为5,宽为3的矩形的面积。何谓一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米的一个平面。为什么5×3=15呢?如果我们用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那么,15个平方米,就是15个方格的排列,一共有3行,每行5个,所以,5×3=15。 因此,乘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两个数相乘所得到的另外一个数,就是这两个数围成的一个平面。 第二:古代的测绘工具 古代最简单的测绘工具就是圆规和直尺,我们所说的「 ”规矩”一词,就是指圆规和直尺,孟子说:「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画圆要用圆规,画正方形要用直尺。 对于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可以用尺子测量长度和宽度,并得到面积。那么,对于田亩应该怎么测量呢?世界上没有那么大的尺子可以用,怎么办呢?测量土地的长度和宽度,用的是绳子和步数。 绳子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但是怎么知道绳子有多长呢?在绳子上打结以表示刻度,横向的拉一次绳,再纵向的拉一次绳,这块土地的面积就测出来了。 小范围内的土地,可以通过绳索测量 田亩的面积可以用绳子测量出来,那么,一个村庄、一座城池的面积,如何测量呢?总不能 ... 一根长度为30公里的绳子吧。测量城池的面积,用的是步数。人们用走路的方式,丈量大地的面积,正如荀子所说的那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古人测量版图的面积,其实就是靠走路,秦始皇和亚历山大大帝想要知道帝国有多大,只能派人去走路。人类走路,每一步的长度都不是很均匀,但是,只要不跑步,坚持走几十公里、上百公里,平均下来,其实每一步的长度都是很均匀的,刚开始走,不均匀,走多了,就均匀了,人类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人类才能用走路的方式来测量大地。古人用走路的方式测量的面积,与今天人们利用遥感技术、卫星测量的土地面积,误差不是很大。 人类的步伐不是很均匀,骆驼走路则是慢慢悠悠的,非常均匀,所以,古希腊人曾经通过数骆驼的步数测量了地球的周长,测量地球的周长,带着骆驼绕地球一圈,进行环球旅行,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的。古希腊人知道地球是圆的,通过观察太阳光线的倾斜角度,其实就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周长,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找来了皇家测量员,想要通过测量塞因市(今埃及的阿斯旺市)与亚历山大港之间的太阳光线的倾斜角度的差异来估算地球的周长,皇家测量员带着骆驼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走了一圈,通过数骆驼的步数,测得了两城之间的距离是5000个场(1场约为157.5米),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周长的五十分之一,那么,这样一来,地球的周长就是25万个场,折合成现在的公里,就是39375公里,我们的地球实际的赤道周长是40076公里,与数骆驼的步数,测量出来的结果,误差只有701公里。 地球的实际周长是40076公里 由于文献的散佚,我们已经很难知道秦始皇到底派了多少人去测量秦朝的版图面积,也不知道他派的是谁或者究竟有没有派人去测量。然而,西方的文献则留下了亚历山大大帝是如何测量亚历山大帝国的面积的,亚历山大大帝每征服一个地方,就有大批的「 ”皇家测量员”跟随,这些「 ”皇家测量员”就是通过走路的方式测量每一座城市与每一座城市之间的距离的,并最终测出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面积,误差仅为5%。 第三:圆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不是一个规则的矩形,从最南边走到最北边,再从最东边走到最西边,两个数相乘,并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面积,而是一个近似值,而且是一个与实际面积相差很大的近似值。 那么,不规则的图形,如何计算面积呢?今天的我们学了数学之后,很容易知道,圆形的面积是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圆周率是固定的,测量出圆形的直径,就可以得到圆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再除以二。但如果我们不知道面积公式,如何计算三角形和圆形的面积呢? 三角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从根本上说是基于矩形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是底乘以高再除以二呢?相同的三角形复制一个过来,与原来的三角形拼接在一起,肯定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矩形。本质上来讲,三角形就是矩形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再除以二。 其他一切不规则的图形,都是基于三角形和矩形的切切补补的结果,面积公式不是人为定义的公式,而是人们在测量土地面积的过程中,用切切补补的方式发现的。 不规则的土地,可以通过切切补补的方式计算 一个圆形也可以将其切割为若干个等份的三角形,然后将这些三角形拼接起来,就会组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高就是圆的半径。 第四:圆周率是什么? 圆周率是人为定义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就是圆周率,圆的周长就是圆周率乘以直径,那么这样一来,已知半径,就可以求得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就是圆周率乘以直径除以二再乘以直径的一半,简单概括,圆的面积就是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 《九章算术》有一道题:「 ”又有圆田,周一百八十一步,径六十步三分步之一。问:为田几何?答曰:十一亩九十步十二分步之一。” 为了解这道题,中国古代的数学家花了上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圆周率,人们将圆周率定义为周长除以直径的值,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定义,实际生活中,是需要测量的,测量往往有误差,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无论怎么测量,也测不到周长的准确值,而只是近似于3.14米。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周长呢?这就涉及到了圆周率的估算。 若干个等份的三角形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但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真正的平行四边形,而是近似平行四边形,它的边长有弧度,切割的三角形越多,就越能将这个弧线拉直,但永远不能拉直,三角形的数量越多,得出的圆周率就越精确,所以,人们是通过对圆的切割,来推导圆周率的值的,并进而认识了微积分,有了极限的思想,从而开启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是球体,但每一块土地实际上都是方方正正的 正多边形的边长越多,越接近圆,正12面体比正20面体,更接近于球形。我们的地球是个球体,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土地面积,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地表曲率,因为地球太大了,缩小到一亩地的范围,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平面,这就是极限思想。地图上犬牙交错、曲折曲折的线路,落实到实际的土地上,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直线了,越精确,越接近于直线。 第五:计里画方 前文已经说了,一切不规则的图形,都是基于矩形的面积,用切切补补的方式可以计算出来,正多边形的边长越多,越接近圆,正12面体比正20面体,更接近于球形。 那么,同样,不管什么形状的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等份小方格组成的。 幅员辽阔的版图,形状是不规则的,为了测量版图的面积,中国古代的学者想出了一个妙计,那就是「 ”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绘制的地图 把地图绘制在方格上,数一数小方格的数量就可以得出这张地图的面积了。 中国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地图集是西晋时期的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西晋以前的地图集都散佚了,只有部分地图被带入墓葬中而重新被考古学家发现,如甘肃天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放马滩地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之地图集,实际上也已经散佚了,只留下了序文,所以,研究中国古代的地图一般缺乏实物证据,也就无法知道秦始皇测量土地面积的相关细节。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之序文中得到相关的历史信息。 裴秀在序文中提出了「 ”制图六体”,即「 ”分率”、「 ”准望”、「 ”道里”、「 ”高下”、「 ”方邪”、「 ”迂直”。其中的「 ”分率”表示比例尺,「 ”迂直”是指实地距离与平面距离的折算。 有了比例尺、实地距离与平面距离的折算,人们就可以通过地图上的面积推算出实际的土地面积。 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时,当时天下的地图,比例尺一般为1比1800000。按照比例尺,可以推算出这些地图上的实际的土地面积。而裴秀绘制的地图,则是以「 ”以二寸为千里”,地图上的二寸,就代表一千里。 与此同时,裴秀还提出了「 ”计里画方”的制图法,计里画方就是以方格为网络绘制地图,地图上一般标有「 ”每方折地百里”、「 ”方括十里”的说法,这就是比例尺,「 ”每方折地百里”就是每一个方格的边长代表一百里。 现存最早的用「 ”计里画方”的 ... 绘制的地图,是南宋时期的《禹迹图》,此图刻于南宋绍兴六年,《禹迹图》上的水平方格为70格,垂直方格是73格,共计5110个方格,「 ”每方折地百里”,古代的1里等于现在的2公里,每方折地百里,就是每方折地50公里,5110个方格,即是1277.5万平方公里。因此,《禹迹图》所涵盖的总面积约为1278万平方公里。 《禹迹图》刻在石头上,此为拓本 古人想要知道地图上的土地面积,直接数小方格就可以了,整个地图有多少个小方格,就代表天下有多大。当然,《禹迹图》里的天下,指的是「 ”九州”的范围,而不是南宋政权的疆域图,实际上当时的南宋是个偏安政权,中国还有西夏、金、大理等政权。 古人想要知道一座城池有多大,首先要绘制地图,把实际的地理要素,一点点绘制在地图上。绘制地图,要实测距离,地图上的城池,界限虽然是犬牙交错,曲曲折折的,但是,落实到实际所代表的每一块土地,则是标准的直线,这和计算圆的面积是一样的,将圆分成无数个等份的三角形,三角形的数量越多,圆的弧线越接近直线,这就是数学当中的极限思想和微积分的概念。古代行军打仗,首先要看地图,有了地图就知道实际的地理要素了,知道每座城池的大小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际上也不需要重新测量秦朝的土地面积,只要把每个地方的地图收集起来,就可以计算出秦朝有多大了,把秦朝的每一个郡县的面积相加,就是秦朝的面积。当然,任何的测量,都是有误差的,所以,历朝历代都需要重新绘制地图,重新测量,数据的误差也越来越小。 清朝人绘制的地图 计里画方的制图 ... ,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国古代的「 ”计里画方”是不考虑地表曲率的,忽略了地球作为一个球体的实际情况,明清时期,地图投影法和经纬制图法传入到中国,中国人开始在地图上加入经纬线,康熙皇帝曾经命令西方传教士按照经纬制图法绘制了《皇舆全览图》,对全国的各个地方进行了实测,后来,乾隆年间绘制的地图,则更加全面和准确,实测的范围更大、更广、更细致。 数学源于生活,「 ”万物皆数”,因为测量土地面积的需要,而诞生了几何学,几何是数学最重要的分支,数与形相互发展,为了计算圆的面积,而产生了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并诱导了微积分的产生。如果我们在历史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会发现数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而不是充满了各种定理、公式的枯燥无味的学科。

中国有多大?此地图为何显示1278万平方公里?如何知道中国之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3.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4.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5.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6.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7.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8.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天赋毋庸置疑,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韩信也因为超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兵仙”,不过韩信除了超高的...天赋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韩信的一生曾留下两道著名的数学题,至今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第一道数学题就是韩信点兵的故事,一次,韩信率军碰上了龙且的军队,双方

  9. 高斯不敢发表的数学原理,他发表后被权威打压,死后十二年被承认

    1823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数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何学原理》,当这篇论文被送到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审读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评价——狗屁不通。托西蒙诺夫、古普费尔和博拉斯曼纷纷对此表示惊讶,随后就给予了全盘否定。他的名字,他学校的名字,他研究的课题,被全天下的人知道了,罗巴切夫斯基、喀山大学、非欧几何。

  10.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随机推荐

  1. 孕妇梦见抬棺材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抬棺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抬棺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曾国藩的三点做人之道,若能做到,成功自来!

    曾国藩的资质并不是顶尖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庸,但是他却能在之后被人们称之为圣人,而他的成功之道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未来不迎>曾国藩的做人遵旨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要想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未来会得到什么样的报酬,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好每件事情,如果只是为了报酬而去做事情,那么一旦到最后要是失败了,你就很有可能会接受不了,甚至有人还会想反正此事没有什么报酬,那还不如不做。

  3. 佛教故事:地藏灵感

    (二)不久前,有一个二十八岁的男子去世了,八十岁的老爸爸伤心欲绝。他为爱子诵《地藏经》,诵着诵着,他看到地藏菩萨锡杖顶端有个明晃晃的光圈,光圈里,地藏菩萨手里抱着他的儿子,把他交给了阿弥陀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中,释迦牟尼佛将称佛名号的...付嘱地藏菩萨,以度脱未来众生,满足大悲本怀。念佛一法,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当谨遵佛语,专心行持。

  4. 拉加德陆军/海军医院

    拉加德医院建于1941年,是为了缓解二战期间其他地区军队医院的拥挤状况,如路易斯安那州派恩维尔的博雷德营地和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的谢尔比营地。医院被指定为“豁免站”,意思是它独立于一个更大的军营。拉加德医院于1941年4月开业,为术后病人和急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康复者提供1650张病床。1946年3月,退伍军人管理局(VA)医疗中心迁入拉加德综合医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湖边的商业和住宅建设停止了。19

  5. 明朝最大的卖国贼,连吴三桂都甘拜下风,现如今快被洗白了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大一统中原的王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历经四年起义,一举灭了元朝统治,改国号大明,都城定于应天府。在明朝统治的276年内,先后继位十六任帝王,也经历了永宣盛世。而这个伟大的王朝,在崇祯皇帝在位的第16年被满蒙统治政权的清朝所取代。据史料记载,这与吴三桂引清入关有着直接联系,吴三桂也成为后世心中明朝最大的卖国贼。但真正的最大卖国贼,恐怕连吴三桂都要甘拜

  6.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皇帝们的工资有多少?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皇帝们的工资有多少?  古代中国,高高在上的皇帝需要工资吗?答案当然是要了,虽然天下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但人总不能没有钱吧,特别是一国之主的皇帝,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的是呢!以北宋为例,自太宗赵光义以降,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rdq...

  7. 梦见烫衣服梦到烫衣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烫衣服好不好

    做梦梦见烫衣服好不好?梦见烫衣服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烫衣服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你在烫衣服,表示你的家庭生活美满,工作也顺心。如果梦中在烫衣服时,把手烫伤了,表示可能会有疾病,或者是别人的猜忌而影响你平静的生活。梦见死了好多人梦到死了好多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死了好多人好不好如果是把衣服烫一个洞,表示有个竞争对手让你很生气。

  8. 29条情侣间的幽默小笑话 很有情趣!-感人的情话

    情侣间的那些小幽默,有爱才幸福!-感人的情话96条女孩子的小秘密男生们中枪吧-感人的情话关于闺蜜的说说心情短语朋友,一直忘和你们说一声谢谢-感人的情话感悟情感的经典短语送礼物的含义大全,不要错过爱你的人!

  9. [专家点评] 明 程君房百爵图石绿墨

    [专家点评]明程君房百爵图石绿墨明代制墨家程君房自幼专研制墨,自诩:“我墨百年,可化黄金”。在今天,已可证明程君房所言不虚。此墨为程君房制百爵图石绿墨,直径12.3、厚1.7厘米,重314克,现藏安徽省博物馆。顷余墨苑收名笔,却看百爵图中出。墨背雕缕百雀图,右侧隶书“天启元年程君房制。”丁云鹏为明代著名画家,徽州歙县人。刻墨模者为歙县虬村黄氏。评价不可谓不高。

  10. 仅次于秦始皇墓的考古发掘——倗国大墓!

    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