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康熙第17子允礼(胤礼),因年幼避开了险象环生的九子夺嫡,更兼其人平素淡薄,唯笃诗文游学,这为他顺遂的人生埋下伏笔。

康熙第17子允礼(胤礼),因年幼避开了险象环生的九子夺嫡,更兼其人平素淡薄,唯笃诗文游学,这为他顺遂的人生埋下伏笔。雍正从心底欣赏这位知进退明本分的老十七,故而即位后,立即加封「 ”果郡王”。凭四哥雍正驱使,果郡王允礼指哪打哪,为人处事尽心尽责,但点到为止,从不贪恋权势,不培植羽翼。 1年的观察之后,雍正惊叹老十七的睿智,下旨内务府按照亲王的规格发放果郡王府粮米薪俸,可谓不薄。雍正六年,雍正再次擢升老十七为「 ”果亲王”,在恩赐的圣旨中写道「 ”十七阿哥甚属尽心,敬谨效力”,「 ”敬谨”二字,道尽了老十七的处世之道。截至雍正十三年,兄弟二人从未生过嫌隙,允礼也成为托孤之臣。 然而在允礼波澜不惊的人生背后,却是难言的失子之痛。允礼与诸位阿哥都不同,他比较长情且专一,故而府中仅有嫡、侧两位福晋,在清代,民间富庶的人家通常还有三四位妻室,更别提身为帝王贵胄的允礼。然而,就是这两位福晋,还仅有侧福晋孟氏一人得允礼之心,嫡福晋钮祜禄氏是指婚,与允礼并不和睦,钮祜禄氏至死没有子女。 奈何侧福晋孟氏是个福薄之人,她虽与允礼情谊甚笃,先后生下一子一女,但是全部夭折,最大的也只活了2岁。孟氏由此伤身,再无所出,身后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老十七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乾隆三年,允礼壮年早逝,果郡王府一脉由此断绝悬空。在老十六允禄的张罗下,雍正幼子弘曕被过继到果亲王名下,继承果亲王一爵。 如此,弘曕虽非亲生,却成了允礼唯一的儿子。弘曕虽说成了果郡王之子,却是乾隆的幼弟,加之颇为顽皮,深得疼爱。弘曕长在圆明园,在乾隆的关照下,习得满腹诗书,成年后搬进果王府居住。允礼生前由于雍正的厚待,府中积累巨量家财,这些全部由弘曕继承,而且乾隆又给弘曕安排了油水很足的造办处差事,故而弘曕小小年纪,却「 ”每岁盈余矩万”。 果亲王的头衔及滚滚而来的财源,令弘曕变得愈发贪婪,他四处开办产业收敛钱财,竟然「 ”银充栋宇”,家财多到填满了楼阁,以至于时时有人弹劾,但乾隆还是给予偏袒,一直容忍了十余年没有发作。乾隆二十八年,弘曕暗中兜售人参获取钱财,又置办蟒袍,还试图鬻爵获利,这令乾隆忍无可忍,将弘曕痛斥一番,降为贝勒,关在府中思过。 谁料,自小生活在蜜罐,从未受过苛责的弘曕,竟然因此大受打击,一病不起。此后两年间,任凭何种汤药,都不能使弘曕康复,他昏昏沉沉的躺在王府,最终步入弥留之际。乾隆闻讯,伏在弘曕榻前痛哭流涕,颇为后悔,并下旨加封果郡王,以挽救病危的弘曕。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弘曕带着满腹的悔恨死去。他若能像继父允礼那般恭谨,必不至如此。
本文标签:乾隆果郡王中国古代史清朝历史雍正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