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美国学者鲁恩·本尼迪克特夫人在《菊花与刀》一书中写道:“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既是顺和温良、彬彬有礼的,又是崇尚武力、坚忍不拔和具有爆发力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日本是一个民族构成比较单一的国家。全国人口大约1.2亿,居世界第七位,除了约2万阿伊努族人外,其余99%以上都是大和民族。如此单一的民族构成,确实是非常罕见。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在客观上加强了日本文化的同质性和作为一个单一大家庭的日本集体主义意识。日本不仅没有天然资源的恩赐,而且没有灿烂的文化根底。但是,近代日本人依靠其强悍的民族意识,在自卑与自大的情愫中徘徊、挣扎,奋力前行。狭小的国土、匮乏的资源、频繁的灾害铸就了日本人对民族、国家的使命感。每一个日本人从小就牢牢树立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在日本人看来自己似乎不是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是作为日本人、作为大和民族的一分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留学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位日本青年,仅仅因为没有获得优胜奖,就遥对富士山,纵身于太平洋的波涛汹涌之中。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情绪,同时也孕育了日本人的向外意识和掠夺性,以走出本土、扩张掠夺别国领土以弥补本国领土的狭小和资源的不足。

1.等级与服从在日本人心里,人从来是不平等的。日本人在每一次寒暄、每一次相互接触中都必须表示出双方社会地位的性质和程度。任何两个陌生人碰面,首先要迅速确定彼此间相对的地位高下,用日语来说,就是“目上”还是“目下”(即应往上看还是往下看),然后决定用什么方式说话。每当一个日本人向另一个日本人讲“吃”或“坐”时,都必须按对方与自己亲疏程度、地位尊卑使用不同的词汇。“你”这个词就有几个不同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必须用不同的“你”;动词也有不同的词根。概而言之,日本语像许多其他太平洋上的语言一样有“敬语”和“谦语”,这是每一个学习日本语的人必须掌握的语言艺术──因为这种语言的艺术在无形中强化着日本人对等级观念的认同感。除了语言之外,日本人还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对彼此地位高下的认同──所有这些动作都有详细的规矩和惯例。例如,地位较低者面对地位较高者时,除了必须使用“敬语”之外,还必须伴有适当的鞠躬和跪拜──不仅要懂得向谁鞠躬,而且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鞠躬的方式很多,从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跪拜礼,直到简单地动动肩、点点头。对某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适度的鞠躬,在另一位和鞠躬者的关系稍有不同的主人身上,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无礼。

每一个日本人都必须学习在哪种场合该行哪种礼,而且从孩提时期起就得在家里学习礼仪并细致地观察礼仪。母亲背着婴儿时就应当用手按下婴儿的头、教婴儿懂礼节;幼儿摇摇晃晃会走时,要学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尊敬父兄;妻子要给丈夫鞠躬,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向哥哥和弟弟鞠躬。鞠躬并不是徒具形式,它意味着“鞠躬的人承认对方有权干预己方的事务、受礼的一方也承认要承担与其地位相应的某种责任”。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日本人一直生活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依照年龄、辈分、性别、阶层决定着自己适当的行为。一旦有人逾越被划分得十分周详的等级体系,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平民,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只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地生活在等级关系中,日本人才会由衷地感到安全和踏实。在由日本人组成的所有组织中都极其讲究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被简单地还原成“上级”与“下级”这种单一的军阶式的关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下级对上级只有义务。日本人从小便懂得: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皆由上级决定,必须小心谨慎地按上级的旨意行事,必须始终权衡自己的行为是否在纪律的允许之内。

无论日本如何坚持不懈地从外部输入文化,其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始终未曾被动摇过。尽管日本近百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染,但是其本质依然是一个等级社会。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世界观是日本文明的支柱,并被赋予了“神性”,否定这套等级观念意味着对日本文明本身的否定。因此日本人从来没有设想过放弃等级体系的价值观,他们习惯了按照“尊卑、贵贱、上下、长幼”这样的“天道”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组成日本社会。“以天皇为中心的等级式道义社会,以层层的恩义为砖石,维持其稳定与和谐。每个日本人都不再是单独的个人,他是这个恩义大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他本身和邻近的人也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恩义宇宙。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他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其身份地位,不能越界。”2.同质化与集体无意识日本人十分强调个人与集团的“一体化”,即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通过鼓励成员的全身心投入营造出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归属感,从而强化集团的作用。这是日本被贴上诸如“集团动物”、“团队精神”、“不事二主”、“从一而终”标签的根本原因。正是日本人的这种集团主义和服从意识使日本社会高度同质化,并由此派生出日本社会的独特性。在中国社会中,血缘的凝聚力是构成社会组织结构的核心。

而在日本,地缘的凝聚力则在构建社会组织机构中居于主导。由于近代之前的日本社会缺失姓氏制度,使其难以建立起依托姓氏的宗族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对地方权力长官的效忠。这种制度在现代日本社会则演化成为对利益集团的效忠,这是日本集团主义的历史渊源。集团主义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日本社会最为明显的文化特征。它指的是一个集团的全体成员在感情上相互依赖,在行动上休戚与共的社会价值和行为模式。集团主义的价值观强调:当个人在处理与集体(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之间的关系时,个人应当多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避免因为个人的喜好而伤害到整体的利益,要做到相互协调、灭私奉公。因此,在这样一种“集团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引导下,个人与集体之间虽然也强调“以和为贵”,但是如果个人的言行与集体定下的规范不符,就可能成为被人指责和孤立的对象。任何与“违规者”相关的亲朋好友,乃至于其所属的集团,也将会因此而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正是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的长期作用培养了日本人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一员、个人应该属于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以集团为本位的日本社会从根本上否定了具有独立人格之个体的存在。

日本人有着怕被排除在集团之外的“先天”忧虑,因此并不过分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尽可能地和周围的人步调一致,即使有意见分歧也愿意圆满解决。作为“集团本位”之社会心理的无意识表现,日本人在被征求意见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反问:“大家是怎么说的?”日本人不愿意固执己见、突出自己,更喜欢赞同大家的意见从而达到统一的目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日本人十分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被人瞧不起、或遭到拒绝,特别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时,会感到一种耻辱。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日本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日本人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一千多年以来,日本社会一直以集团为中心,因此形成了许多不用言传、只用某一动作即能互相理解的表达方法,某些想法甚至需要在不言自明的沉默中传递。只有能够做到相互间心领神会的才是自己人,反之视为外人,并以“客”待之。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日本人就像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如果有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队列,它们就会转变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游去;无论怎样变化,它们始终保持队列整齐、成群游动。

日本人普遍有一种悲剧情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面对妻子遭日军 ... 丈夫要冲出拼命 被人按在地上 不要害死大家

    日本军官要求日本士兵到门口给他把门,自己将房门一关对这名中国女子进行了...。在日本军官将房门关上的一瞬间,被赶到门外的这名漂亮中国女子的丈夫,看到房间里发疯一样在日本军官面前挣扎的妻子,急得要冲上去和日本人拼命,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妻子在自己面前遭受日本的...,而自己却无动于衷。但就在这名丈夫要冲出人群的时候,旁边的其他难民却将他死死按住,并压在身下叫他不要冲动!

  2.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3.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4. 伪满洲国娼妓为何屡禁不止? | 地球知识局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NO.1254-伪满洲国娼妓作者:克勒鸡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5. 广场协议的真相:日本经济死于他 ... 还是走火入魔?

    关于广场协议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正是这一纸协议让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陷入「”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人吉川元忠写在《金融战败》中甚至认为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事实真是如此吗?我看未必,提出两个问题:第一:签署广场协议的国家除了日本美国还有德国英国和法国,这几个国家汇率都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为何唯独日本失去了二十年,而其他国家却欣欣向荣呢?第二:广场协议签署于1985年,

  6. 「 ”挟天子令诸侯”,日本人坚持了几百年的政治体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政治体制一直比较奇怪。

  7. 民国英雄吴佩孚被称「 ”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竟惨死日本人手里

    作为直系军阀的后起之秀,从对南作战迅速占领湖南,到直皖战争中以偷袭俘虏皖军第二路总司令,取得战争决定性胜利,到直奉战争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吴佩孚的卓越...才能展露无遗。可以说,在民国时期,论带兵打仗无出其右者。

  8. 古代日本人为何这么矮?中国一本古书上有详细记载,说得挺有理的

    古代日本人真的很矮么?

  9. 他辅佐张作霖成海陆空大元帅,逝后胡适说:此人不死东北必不会失

    文/徐永超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张作霖手下有着这样一位被称为"小诸葛亮"的能人,他辅佐张作霖成为海陆空大元帅,他死后,胡适说:曾说"此人若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当时,袁世凯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取消帝制。张作霖得知消息后,一方面假意派人护送,一方面马上让人把消息通知给冯德麟。张作霖得知后大为恼火,找了个理由撤销了杨宇霆的参谋长职务。当晚7时许,杨宇霆以妨碍新政,阻挠统一的罪名,被当场枪决。

  10. 历史上日本人有多矮?这些老照片暴露了,惨不忍睹

    一提起日本人,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很矮!日本人都把他们的古代、近代的英雄豪杰塑造成高大威猛的形象,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以下为日本历史书上的一些名人他们的身高吧!拉弓的日本武士有很多日本学者都说成吉思汗就是逃往蒙古的源义经,但源义经身高只有131CM,这是个没有马凳就上不了蒙古马的选手。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身高170厘米。

随机推荐

  1. 司马懿死后,为何把大权交给了司马师,而非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这句话应该没人没听过,语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注》,意思是司马昭要篡权的用心十分明显,恐怕路人也看得清楚。但在司马懿死后,真正奠定司马家篡魏之路的人是司马师不是司马昭,连司马昭都说这天下是我哥哥的。司马师在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中是长子,与司马昭同为张春华所生。据说司马师为人沉稳,当司马懿将高平陵之变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后,晚上查看两个儿子听到此事的反应,司马昭担心得

  2. 去 *贪 * 则 *清 * 凉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贪钱、贪色、贪吃…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我们回答:「是。」这位法师接着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

  3. 赵普既然不认可皇位,为什么还能善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普始终不认可皇上的皇位,为何能在宋太宗一朝得以终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为了不让赵光义做继承人,赵普可是没少打击赵光义的势力。虽然不愿意让赵光义继位,但是赵普还是勤勤恳恳辅佐赵光义。所以赵普最终获得了赵光义的尊重,终老余生。

  4. 首足异处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ǒuzúyìchǔ【解释】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受...戮而死亡。【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首足异处”

  5. 文革三大干将人生命运 一人曾是“中央首长”

    王力、关锋和戚本禹三人曾是“文化大革命”中响当当的知名人物。王力成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之一。“文革”中发生的著名的“七二O事件”,就是王力捅的大“漏子”。周恩来通过王力在8月7日约见外交部造反派的讲话,认定王力是坏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对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案重新进行审理,对王力的问题也进行了审理。

  6. 怀孕梦见去世的爷爷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去世的爷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去世的爷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折节下士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8. 拭目而待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mùérdài【解释】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例子】朝廷旧臣,册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相关】百度“拭目而待”

  9. 向若而叹是什么意思?

    【拼音】xiàngruòértàn【解释】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出处】《庄子·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例子】【相关】百度“向若而叹”

  10. 索比斯基简介

    s戋bukley/Shutterstock职业:女演员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睁大眼睛,起义出生日期:1983年6月10日出生地:纽约,美国年龄:36岁一代:千禧年中国生肖:猪星星座:双子座婚姻生活2010-08-31女演员李莉·索比斯基(27岁)在意大利结婚时尚设计师亚当·金梅尔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女演员查理兹·塞隆简·怀亚特朱莉安娜·马古利斯罗斯·麦高文罗珊娜·巴尔娘娘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