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考古系大师姐 编辑/一条咸鱼 在某些特定的时代,家世未必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但家学可以!—— 怀念童恩正先生 引子 西安,阴天,让我想起1997年4月的成都。也是一个阴天,九眼桥旁边的殡仪馆内,灵堂的照片上是一张温文儒雅的面容,老师们一脸悲戚。窃窃私语中,我听到一句话:「 ”童老师是累死的”。 同年夏天,四川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组成的「 ”长江流域文化调查队”开始在川西地区的汶川、理县和茂县附近展开考古学调查。这一带是现代羌族的聚居地,也是王明珂先生所说的「 ”汉藏之间”。 川西考察地形图 带队的是当时川大考古专业的卢老师和小李老师,他们是川大考古专业80级的同班同学,也是童老师的弟子。后来读到范勇先生回忆童老师的文章,才知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童老师曾经在汶、理、茂地区调查发掘过石棺葬。卢老师和小李老师看起来是在追随童老师的步伐。 岷江上游石棺葬分布图 图片来源:《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冯汉骥 童恩正 但是,这个中日联合调查队的工作进展并不是那么顺利,调查的主要方向也从历史考古遗迹变成了民族学或者社会学的调查。在完成理县桃坪羌族地区民族学社会学综合调查报告之后,我从本科生升学到硕士研究生,继续在调查队参与工作。调查的区域北上到甘肃白龙江流域,南下到四川的凉山彝族地区、云南的中甸地区(现在叫香格里拉)。已故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作为调查队的顾问,卢老师作为调查队的领队,工藤元男教授作为早稻田大学的主要参与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 ”童老师当年……”。 童老师何许人也? 一、「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1956年,童老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选择了一门神秘的专业:考古专门化。在那个举国学习俄语的时代,童老师也不例外,不过他的俄语不是在学校学的,而是患肺结核病休在家的时候自学的,并且一举学到大学一年级就免修俄语的水平。类似的生病休学自学成才的故事,也曾经发生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奇才王建新老师的身上。 四川大学考古专门化第一届毕业生留影 右一为童恩正先生 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真的「 ”学霸”,能力往往是八面玲珑的。1959年,童老师追随川大考古专业创始人冯汉骥先生到三峡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童老师一定是一位想象力爆棚的大二学霸,在那个没有键盘的时代,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一部科幻小说《古峡迷雾》。「 ”三峡工地”是我们那几代考古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为了配合三峡水库的建设,几乎全国所有大学的考古专业都在三峡库区占据着一块地盘,长时期进行考古发掘。来来往往几百个学生,再没有一个人,写出《古峡迷雾》这样的科幻小说。不过多年后,网络上多了一位笔名「 ”猃狁”(xian yun)的历史科幻小说家,据说就是卢老师。 网图侵删 真的「 ”学霸”,学习起来是忘我的,对周遭的不公、环境的恶劣都可以视而不见。文化大革命期间,童老师背着「 ”白专”帽子(跟「 ”又红又专”相对应,只搞专业不抬头看革命形势),发掘大石墓,清理石棺葬,撰写了系列西南地区考古学研究文章,协助冯汉骥先生开创了西南考古的篇章。甚至,在关牛棚期间,翻译了美国人类学家乔治·彼得·穆达克的人类学著作《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童老师虽然没有对自己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留下只言片语,但我们似乎可以从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中找寻到类似的情节。 童恩正先生与冯汉骥教授合影 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冷战时代带给学术界的影响是全方位反帝国主义。然而,真的「 ”学霸”,战斗指数不会受到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影响。1980年,童老师作为第一位公派访美的考古学家到了美国,猛地接触到隔绝多年的世界考古学的前沿理论研究,该是什么样的惊喜!童老师的弟子罗开玉先生这样写到:「 ”他如饥似渴地搜集、阅读西方文化人类学各流派的著作,参加他们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讨论。”「 ”如饥似渴”这个词,一定不是学生对老师的官方恭维,因为童老师在美国的勤奋和能力,同时得到哈佛大学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的称赞,计划联合童老师在四川大学设立考古学实验室、C14实验室、考古动物学实验室、考古植物学实验室、地质考古实验室这五个中国当时还没有的实验室。遗憾的是,这五个实验室因为狭隘民族主义的阻挠,没有建成。张光直教授含泪留下一句话:「 ”如果1982年与四川大学合作的计划能够如愿实现,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 童恩正先生与张光直教授合影于哈佛大学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 遗憾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1989年童老师不出离至美国,1997年最阴沉的一天也许不会到来,我也许可以得到年届62岁的童老师的亲自指导,那该是怎样的幸事! 二、不叛逆,枉少年 2012年6月,川大考古专业的大李老师赴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出席第五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川大青年才俊吕红亮提交的论文是《「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反思——童恩正以来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童恩正 大李老师在 ... 里回忆起这次会议,说有一个「 ”纪念童恩正先生专场”,著名考古学家罗泰用英语发表了对童老师的长篇溢美之词,可惜当时没有录音。「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是童老师1987年发表的文章《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提出来的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发表25年、童老师离世15年之后,他和他的理论仍然得到世界考古学界的缅怀和认可,大李老师觉得这是世界考古学界对童老师科学治学精神的肯定。 第五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童恩正纪念专场 图片来源:://seaa-web.org/conferences/past/fukuoka-2012 然而,童老师在学术界的出场,却是以批判开始的。同样是在1959年,在读大二的童老师不仅写成了著名小说《古峡迷雾》,还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批判银行家、古钱币收藏家郑家相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名字颇具时代特色,叫《评郑家相「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在货币起源问题上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概而言之,童老师在文内告诫一位比他年长47岁、有名望有地位的老前辈:亲,凡事要讲依据,学术研究要严谨,学点科学的 ... 好吗? 在另外一篇批判郑家相的文章里,最后一段话让我十分汗颜。大二学霸童老师写到:「 ”一个考古学家在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研究时,是受着他固有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支配的。「 ”古代的贝化”一文中所暴露出来的错误倾向,显示出郑先生在观点和 ... 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二的时候,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观和世界观吗?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不迷信权威,勇于反叛「 ”唯心主义”的研究 ... ,背后是一位少年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棱角的抹平而暗淡。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 ”老少年”的童老师从美国访问回来之后。最关注的问题从西南考古转移到中国文明的起源。在1988年发表的《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一文中,童老师指出当时中国原始社会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至今还在沿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年)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原始社会史发展序列、他对原始社会各种现象的解释、他所创造的名词术语、他所遵循的推理 ... 。该文尖锐指出当时我国原始社会史理论长期封闭、停滞的现状,实在是太落伍了,该更新系统了(后两句是我加的)。 摩尔根 美国人类学家 民族学家 直到1989年童老师出离到美国,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思考仍未停止,尝试与安志敏先生商榷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我想斗胆学学张光直教授的语气,问一句:「 ”如果1989年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理论和文明起源的讨论能够持续下去,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 三、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是什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肯定地认为:童老师赢在了起跑线上。童老师的弟弟童恩文先生曾经写过一个回忆录,回忆了祖辈和父辈的经历和子女教育问题。童恩文先生是我从小每天喝的「 ”菊乐牛奶”的创始人、董事长,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成就都可以归功于湖南宁乡童氏在近代史上的书香和军衔。这个家族在清代诞生了「 ”一门三进士,祖孙两翰林”,同时还有五位举人。 《潇湘晨报》曾经报道过宁乡童氏家族 童恩正的奶奶,是湖南省第一位女公务员,这位女公务员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自己的儿子童凯(童老师的父亲)自费送去美国留学。1928年,童凯从哈佛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归国了,与曹曼殊(童老师的母亲)相恋并组成了家庭,胡适是他们的证婚人,童老师的恩师冯汉骥先生也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如果要说赢在起跑线,童老师显赫的家族会为他带了财力和人脉的优势,父亲与恩师的英语水平则奠定了童老师翻译英文著作、访问美国、得到世界考古学学界认可的基础。也说明了不管在任何时候,学好多门外语都是人生赢家的必备选择。 但是我忘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拥有过分炫酷的家世可能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关于童先生和他的家人在风雨飘摇的时期经历了什么,已经是耄耋老人的童恩文先生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根据那个时期旁人的故事进行猜想。育儿专家大李老师在 ... 里说,如果非要评价家世为童老师带来的优势,我觉得是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执着。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枉为人母了。 感谢四川大学李永宪老师口述

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到底是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2.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3.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4.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5.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6.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7.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8.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9. 古墓发现蒙面女尸,忽然涌出大量液体,老专家大喊:危险,退后

    内蒙古的一个通辽墓室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离奇事件,这起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作业人员立马上报当地的考古专家,专家听闻这个消息后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勘测。考古专家打开棺椁时,发现墓室主人穿着极为华美的丝绸服装,脸上盖着厚厚的蒙面黄纱,在发掘蒙面女尸衣物时,女尸身体里突然冒出了大量不明液体。这个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立马喊到:危险,退后,大家停止发掘,快去穿上防护服!

  10. 九千年前的古笛被发掘出,可吹奏现代曲调,中华文明史是否提前?

    但是,1961年,舞阳县博物馆馆长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时,他发现了这个村落与众不同,认为其历史沉淀极其深厚。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这样,从1983开始,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式对贾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截止到2001年,一共进行了7次科学发掘。贾湖古笛的发现,发生在1986年5月初的那次发掘。那是第4次发掘,主要负责人是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张居中。

随机推荐

  1. 关于“鬼打墙”现象的案例 如果遇到“鬼打墙”要怎么做?

    把这样的经历告诉别人时,别人又难以明白,所以被称作“鬼打墙”,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意识朦胧状态。可奇怪的是,正当你打算放弃逃离时,这种神秘现象也许就会突然消失,好像有看不见的力量在捉弄自己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鬼打墙”。关于“鬼打墙”现象的描述,多以民间传闻的形式流传。

  2. 故道白云 33.不会褪灭亡美

    迦鹿荼离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女子。他才刚受了比丘戒一个月,一时间不知道应否目视美人。她替他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戌博迦。为了这些诬捏,阿摩巴离的自尊大受伤害。佛陀告诉阿摩巴离她怎样可以重新安排她每天的生活、修习呼吸、...、留心专注地工作和遵守五戒。他知道舍利弗这个问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比丘而问的。

  3. 张行成与唐高宗君臣情深 反驳唐太宗开“地图炮”

    张行成是隋唐时期人物,他在隋朝做过官,也在唐朝任过职,主要经历唐太宗和唐高宗二朝,深得两位帝王器重,尤其是唐高宗。张行成曾任太子少詹事,成为李治的东宫属官,为拥戴唐高宗继位做出了不少贡献。唐太宗>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提及山东人与关中人,疑似开“地图炮”。张行成当场反驳道:“天子应该以四海为一家,不应有地狱之别,这样显得您狭隘。”

  4. 胡思乱想的意思

    胡思乱想的意思答案: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但~还可指“思想杂乱”;“异想天开”;指“想得离奇、荒唐”。[近义]胡思乱量、痴心妄想、游思妄想[反义]确信不疑[用法]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 剩菜

    剩菜大肠在铁板上吱吱作响,他品尝着亲手烹制的菜肴,异常满足。>然而,每天过后,餐厅里总会积聚些许残羹冷炙,但他从不浪费,每天傍晚都把剩下的菜送给附近养猪场的老板作食料。>养殖场老板为了巴结他,也总是挑选最好的食材卖给他,也正因如此,用那些食材...出来的菜肴让人更加食指大动。>他怕影响自己的名誉,于是把女朋友分割成更小的肉块,烹熟后混在剩菜当中送给了养殖场老板,让猪帮自己毁灭证据。

  6. 女皇武则天与她身后的三千男宠

    女皇武则天与她身后的三千男宠  李治解下所佩九龙羊脂玉钩给她,曰:“即不讳,当册汝为后。”从此之后二人便不由自主地私下往来。这样,武则天做为皇帝的贴身使女,偷偷的同这对父子一明一暗交往起来。  皇帝父子的情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女皇帝...

  7. 天狼星系与多贡人的渊源:一段地外文明与远古文明接触的历史

    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令他们得到了多贡人的信任,也使得他们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从多贡级别最高的祭司那里了解到一个惊人的秘密。多贡人口口相传的宗教教义在多贡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教义中竟然蕴藏着关于一颗遥远星星的详细描述。

  8. 《傲慢與偏見》:經典名著教給你,百年適用的婚姻觀

    很多人讀完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都會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雖然輕鬆愉快,但是如果作爲世界名著的話,好像少了一些重量。就這樣一本情節簡單的小說,憑什麼可以成爲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呢?其實評價一本書的好壞看的並不僅僅是一本書的故事情節,而是要看到情節背後,給人們所帶來的思想啓迪,還有一本書的文學價值。不得不說,這本《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比較早期的作品,從故事情節上來看,很簡潔流暢。他們的愛情故事既不可

  9. 我现在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文献里面老提 | 历史新知网

    我现在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文献里面老提到单分散性是什么意思?一开始也觉得是粒径是否单一的,但随着学...深入,发现其实不是我理解错了,而是单分散、多分散的概念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目前来看,单分散更多指的是分散粒子的粒径是否连续,比如单峰的对数正态分布、伽马分布等等,但是也看到过部分文献把双峰分布的颗粒系统归为单分散颗粒系统。

  10. 小李杜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是小李杜

    所谓的小李杜,其实就是李商隐和杜牧。除了和杜牧有“小李杜”这样的称号外,他和温庭筠两人组合,还被称之为温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