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提起三国时代最毒之人,估计很多三国迷都会有一个公认的答案,那就有「”毒士”之称的贾诩贾文和,这么评价这位数一数二的谋士,倒不是说贾诩有多么阴狠毒辣,十恶不赦,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他,因为如果说他是三国第一谋士,估计还有不少人反对。即使抛开诸葛亮的小说形象,历史上的诸葛亮未必能有贾诩智谋更出色,这一略带争议的话题,就曹魏阵营来说,郭嘉的智谋,就与贾诩很难比出高下。可问题是,如果说贾诩不是

提起三国时代最毒之人,估计很多三国迷都会有一个公认的答案,那就有「 ”毒士”之称的贾诩贾文和,这么评价这位数一数二的谋士,倒不是说贾诩有多么阴狠毒辣,十恶不赦,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他,因为如果说他是三国第一谋士,估计还有不少人反对。即使抛开诸葛亮的小说形象,历史上的诸葛亮未必能有贾诩智谋更出色,这一略带争议的话题,就曹魏阵营来说,郭嘉的智谋,就与贾诩很难比出高下。可问题是,如果说贾诩不是三国第一神机妙算的军师,似乎也不太妥当,毕竟贾诩那么多成功战例在那摆着,郭嘉也未必有贾诩那么强的判断力,如果一定要找到两者的区别,只能说贾诩更加工于心计,而郭嘉的眼光更加长远大气,但在计谋效果上讲,算是各有千秋。 如果从他们的前辈古人身上找模板,作对比的话,郭嘉的谋略属性更像是辅佐刘邦开国的功臣张良,而贾诩则靠陈平更近一些,又比陈平更强——尽管曹操对荀彧的评价是「 ”吾之子房”,可老乐看来,荀彧更像是曹魏的「 ”萧何”。总之,在曹魏两大超级谋士的对比中,工于心计,与陈平相似的贾诩,用毒士来形容,也许就是最「 ”不离谱”的选择了。否则,换成其他的说法,总有些不合时宜的感觉。那么,贾诩之「 ”毒”,到底体现在哪呢?在老乐看来,贾诩身上一共有五「 ”毒”,而这五毒,正是他这一生安身立命的最大资本。 第一毒,当然就是这「 ”毒”字本身,因为他用计狠毒, ... 伤力大,设计除掉典韦,宛城大败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正是因此,即使他后来成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但也始终没能得到曹操完全的信任,只能是量才选用而已。第二毒,是孤独的「 ”独”,纵观贾诩一生,都是孤独的,重用他的人,如李傕郭汜之辈,并不懂他,也不听他,因此难逃失败的下场;懂他的人,当然是曹操,但是,对他的重用有限。可见,贾文和要么身体在流浪,要么灵魂在流浪,总有一个方面是孤独的,无法安定的。 第三毒,应该是舐犊情深的「 ”犊”,这个犊严格地说,不属于贾诩,但贾诩一生最离不得的,就是这个犊,曹操的「 ”犊”,曹丕。因为贾诩明白,在曹操身边,自己的前途有限,安全性恐怕也不高,只有对未来投资,选择更加精准,才能保障他一生的平安,因此,贾诩最终与曹丕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事实证明,贾诩又对了。第四毒,就是竹简木牍的「 ”牍”。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累积,没有足够的学识与思考能力,再怎么有主意,都是小聪明,因此,只有读书足,经验丰富,才能成为顶级谋士。可以想象,贾诩的一生,必然是读「 ”牍”无数的,在他生活的时代里,虽然已经有了蔡伦改良的纸张,但很多书籍,还离不开竹简木牍做最基础的载体。 既然第四毒提到了贾诩的「 ”牍”,那么必不可少的「 ”读”,也就是贾诩的第五毒,而这个读却不仅限于读书,更重要的是,这个第五毒的核心,读懂人心,洞悉人性才是贾诩最强的天赋,仅从他跟曹操的关系上就能看出一二。不管怎么说,贾诩和曹操是有大仇的,因此有人分析过,曹操之所以任用贾诩,是因为他虽然怨恨贾诩毒害典韦之仇,但毕竟用一个死典韦换一个活贾诩,实在不值当,所以与其 ... 了他为典韦报仇,不如留下此人,为自己所用。但老乐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毕竟曹操用人除了要发挥他的长处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即使无法使用此人,宁肯养着吃白食,也不能让他为敌人效力,贾诩深明一点,自己如果不能离开曹操,那就为他效劳,但效劳也要讲究个分寸和尺度。所以,贾诩在归顺曹营后,远没有他在与曹操为敌时,贡献的良谋妙策更多,因为他摸清了曹操的心意,却不像杨修那样,四处炫耀,而是选择了有距离的,低调的明哲保身。 由此可见,贾诩的五「 ”毒”已经非常明显了,用计毒是他被重视的直接原因,但也正是因此,他注定孤独,但是孤独的他,更明白「 ”犊”的价值,果断地选择了站在曹丕这一边,而这一切又离不开他丰富的学识和睿智的头脑,否则曹丕这等读牍甚多的清高公子,也不会对贾诩多么器重。然而,这位五毒俱全的「 ”毒士”,归根结底还是靠着他读懂人心,洞悉人性的天赋,最终才能得到善终的人生结局。
本文标签:贾诩曹操三国善终典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