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的遗教与涅盘

佛陀的遗教与涅盘◎张家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初转四谛 ... ,度化乔陈如等五比丘,从此开启了他四十九年弘法的历程。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佛陀不辞劳苦四处弘法,足迹遍及恒河两岸,度化众生不计其数。直到八十岁那年,佛陀觉得自己的体力、精力都不如以前,他回顾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该说的法也已经说了,觉得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佛陀在拘尸首那城跋提河中洗了澡,然后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身体染了疾病,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盘。于是继续前行,途中经过波婆村,接受金匠淳陀的最后供养,病势日益加重,于是走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作为入灭的地方。佛陀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盘。”在佛陀入灭之前,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是外道中很有道德学识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将要涅盘,想到慧灯将熄,法船将沉,他不得不鼓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当时,阿难在佛陀身边侍奉,见来者是外道,怕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盘。”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盘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阿难再三辞谢,须跋陀罗再三请求。佛陀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对阿难说:“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弟子,让他来见我,我会去除他的疑惑。”须跋陀罗见到佛陀便欢喜地问道:“佛陀!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其他是邪教;自己是行解脱,别人是邪路。这样互相非难,究竟如何分别呢?我们应当如何得到解脱?”佛陀微笑着回答道:“须跋陀罗!世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就不能认识诸法根本;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须跋陀罗!唯佛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法门。你当依此而行。”须跋陀罗听过佛陀的教诫,疑团顿释,欢喜赞叹,顶礼佛足,成为佛陀最后的弟子。佛陀将入涅盘时,众弟子都很难过地围绕在他身边。其中有的弟子还因佛陀的入灭而伤心落泪。佛陀如慈母般地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能依照着去实行 ,就是我法身永远在人间了!”佛陀还告诉弟子,你们对我所说的教法有甚么疑问或不懂之处,可提出来,我为你们做最后的解说。阿难和大众听说佛陀即将入灭,顿时泪流不止,众僧认为佛陀入灭,哭没有用。应当马上就一些令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大家一致推荐阿难向佛陀请教。阿难即向佛请教了四个问题:第一,佛住世时,大众依佛为师,佛涅盘后,大众应当依谁为师?第二,佛陀住世时,大众依佛陀安住,佛入灭之后,大众应当依甚么安住?第三,佛陀住世时,凶恶的人由佛陀来调伏,佛陀涅盘之后,凶恶的人应当如何调伏?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众易生信解,佛陀涅盘之后,经典的结集,如何令人起信?佛陀分别对这四个问题作了回答。佛说:“在我涅盘之后,大众应当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于恶人,佛陀告诉阿难,应当以墨摈的 ... 来对待;在佛涅盘之后,为了使结集的经典令人起信,应当在一切经首加“如是我闻”四字。佛陀在回答完阿难的这四个问题之后,还为大众说了最后的遗教。佛陀遗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佛陀涅盘之后,大众应当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戒律),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 ... 中燃起明灯。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二、佛入灭后,大众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三、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四、应该节制六根,不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如管理恶马,要用辔制,不然,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佛子应当谨慎。五、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以心为主,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境界。六、接受到饮食供养,当作服药之想,好坏都不增减。不起贪嗔之心,饮食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七、如有恶人前来伤害,当自摄心,不起嗔恨念头;更要护口,不说恶毒语言。谨防嗔心之过,以免障道坏名。不要有骄慢的心、谄曲的心、欺诳的心和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八、当知多欲之苦,少欲安稳。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凿石穿山,进入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不能得火。九、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利剑,知世间生灭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十、生死海中,撑好智慧法船,渡过愚痴爱执浊流,燃着智慧灯光,走过无明闇冥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进入三摩地。大众当牢记我之说法,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佛陀在为弟子作了最后遗教后,于中夜时分,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此时风息林静,鸟兽无声,树皮出水,百花凋零。一片寂寞萧条的现象。佛陀枕着右手侧身而卧,头朝北,脚朝南,背朝东、面朝西,闭目敛容,安详得进入了永恒的涅盘。佛陀入灭之后,由弟子大迦叶主持了葬礼,火化荼毗,八国君王均分舍利,归国后各自起塔供养。为了纪念佛陀的涅盘,后人将二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佛涅盘节”。但因南北传佛教说法不一,故在时间上有多种说法。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佛涅盘之年是公元前543年,并以此作为佛历之始,并由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现在的佛历皆依此说。而北传佛教则以公元前485年为佛纪元年。中国、 ... 、日本等国将佛涅盘定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改用为公历二月十五日。每逢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盘纪念日,丛林中都要齐整地备好香、花、灯、烛、茶、果馐,进行供养,同时还要举行隆重的纪念释迦牟尼佛涅盘法会,追思佛陀的弘法业绩。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的遗教与涅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梦见画家在绘画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如果梦见自己成了艺术家,则预示会有好运气,收入增多,生意兴隆。梦见画家,带有神秘的意味。梦见画家在绘画,预示你的收入会增加。我拿着画具,到野外去绘画,梦中的我画得还不错。梦见艺术家在绘画,是告诉你做事要有时间观念,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虚度年华。梦见自己在绘画,则是提醒你做计划时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做出脱离现实的计划。

  2. 行崄侥幸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íngxiǎnjiǎoxìng【解释】指冒险行事以求利。同“行险徼幸”。【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行崄侥幸”

  3. 张承业简介 张承业有后人吗

    张承业张承业原本姓康,自幼入宫为太监,被张泰收为养子而改姓张,后成为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宦官。张承业著有《财计书》,于公元922年去世,追赠左武卫上将军,赐谥号贞宪。张承业简介>张承业,本姓康,字继元,太原府交城人,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有后人吗>张承业因是自幼净身,没有直系后裔,近支亲属只有几个侄子。>还有一位供奉官张奉珪自称是张承业之子,但真伪难辨。

  4.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

  5. 一身两役成语故事_成语“一身两役”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一身两役 【拼音】yīshēnliǎngyì 【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个广陵人叫戴渊,年轻时游手好闲,常常惹是生非,甚至有时纠集一些人在长江、谁水之间骚扰过往的商人,抢掠财物。有一回,平原内史陆机休假结束...

  6. 历史典故:不识车轭

     历史典故:不识车轭  车轭是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一种木制驾具,略微弯曲有点像个“人”字形。  一天,一个郑国人走在路上捡到一个车轭。因为他从未套过牲口驾车,所以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回家后,他拿着车轭去问邻居说:“这是个...

  7. 肚脐是重要的养生穴位!保养肚脐的3个 ... 快学起来

    在肚脐部位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是神阙穴,中医认为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根本,肚脐周围的皮比较薄,没有皮下脂肪组织,容易受到寒气入侵,所以要做好保养措施。夏季晚上睡觉时尽量盖好腹部,注意饮食上的卫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洗澡时不能过度的抠肚脐部位,一旦出现腹泻和腹部疼痛,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8. 孕妇梦见黄杏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黄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黄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巫师作法

    周公解梦梦见巫师作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巫师作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一毛不拔成语故事_成语“一毛不拔”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主人公】杨朱 【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