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傅山草书轴傅山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原字青竹,更字青主,又字仁仲,别署公它,又号石头、石道人等。他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对书法界影响重大。后人多有论及,甚至有些人曲解傅山的理论,为自己写不好字找到“理论”依据。明人草书多作连绵大草,一泻千里,气势很盛,傅山也是其中的代表书家之一。傅山作字拎的起笔,故笔画细尖如游丝;又落的下笔,甚至出现墨色块面。
[专家点评] 清傅山 草书轴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原字青竹,更字青主,又字仁仲,别署公它,又号石头、石道人等。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说他“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同时他还是名医,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对书法界影响重大。后人多有论及,甚至有些人曲解傅山的理论,为自己写不好字找到“理论”依据。
我们只要看一下傅山本人的书画作品也就不难理解“四宁四毋”了,还有一个关键字,那就是“宁”,这个“宁”是宁可、宁愿的意思。
明人草书多作连绵大草,一泻千里,气势很盛,傅山也是其中的代表书家之一。他虽活在康熙中期,但他的书法还是明人书风,这一点不会改变。这帧草书写的左顾右盼,气韵流走,不作规矩行间处理,因此生动活泼,天真自然。傅山作字拎的起笔,故笔画细尖如游丝;又落的下笔,甚至出现墨色块面。这件作品倒没出现太大的反差,但笔势翻转、腾挪还是一以贯之,这就是书法风格。
点评:远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