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愿力成熟 七岁证罗汉果

愿力成熟 七岁证罗汉果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增长国王率领军队,灭了释迦族。阿难尊者的妹妹、妹夫不幸往生,留下两个小孩流落在迦毗罗卫城的街头。这时候从舍卫城过来一位施主,看见孤儿沿街乞讨,便认出是朋友的孩子,就带他们到舍卫城找他们的舅舅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了解到这两位父母双亡、无处可依的外甥,是特地来投靠他的,心里很忧愁。其它比丘见阿难尊者闷闷不乐,便关心问道:"尊者为何心情如此沉重?"尊者说:"这两个小孩是我妹妹的孩子,无依无靠,特来投靠我。但我是一个苦行僧,自己无资生之源,三宝的财物他们不能享用,不抚养又不行,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比丘们劝阿难尊者:"尊者,还是好好照顾他们吧。世尊曾说过,如果对僧众作利益事,可以对其布施,是不违因果的。就让这两个孩子为僧众洗钵、洗水果、供花,这是被允许的。"于是阿难尊者便收留这两个可怜的孤儿。平时,比丘们把剩下的饭菜布施给这两个小孩,阿难也将自己化缘来的饭食分一半给他们,自己仅食用半钵。日子久了,尊者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世尊看到后,问其它比丘是什么原因,比丘们照实说出事情的经过。于是,世尊问阿难:"你收养的两个小孩要不要出家?""世尊,这两个孩子以后是要出家的。"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说:"阿难,如果出家的话,这两个孩子就可以享用僧团的财物。还没出家以前,为僧团做些供花、供果等事,也是可以享用僧团的财物。"世尊这样开许后,这两个孩子的生活获得改善。过了一段时间,世尊问阿难尊者:"您那两个外甥为什么还没出家呢?"阿难说:"世尊,因您早已规定:不满十五岁不能出家。他们尚不满十五岁,所以,还未出家。"世尊又问:"他们能在僧众晒粮时,做驱赶乌鸦的事吗?如果能做,那就可以出家了。""他们早就能做驱赶乌鸦的事情。"阿难很肯定地回答。"若能驱赶乌鸦,七岁就可以出家了。"世尊开许后,二个小孩便一起出家,生活也变得比较好。但是他们却因此变得懒惰,白天顾着玩乐,晚上长时睡觉,根本不闻思修行。目犍连尊者看到这两个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就对阿难尊者说:"不该让这两个孩子虚度光阴,应严加管教。"阿难坦承因慈悲,管不动这两个孩子,于是便请求目犍连尊者代为教导。刚开始目犍连尊者严厉督促这两个孩子,但渐渐也因过于慈悲,而无法再严格要求。阿难尊者问目犍连尊者:"您现在怎么也娇惯这两个孩子?"目犍连尊者说:"这两个孩子已经了解到我很慈悲,因而一点都不听话,实在拿他们没办法。"阿难尊者说:"您可以用方便法使他俩生起厌离心啊!"目犍连尊者答应了。有一天,目犍连尊者带着两个孩子外出。尊者用神变幻化出一个很恐怖的地狱,并要这两个孩子过去看。他们看见地狱里的众生正在遭受烧 ... 煎熬等各种痛苦,再转到一个非常大的铁锅旁,锅里正煮着滚热的铁水,但却没有人在里头,他俩觉得奇怪,就问狱卒:"为什么这个铁锅里只煮铁水,有什么意义?""因为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天天不修行,却享用僧众的财物;等他们死后堕入地狱,将会受到铁水熬煮之刑,这个锅正是为他们所准备的。"狱卒说道。听了以后,他俩非常恐惧,很快地回到尊者身边。尊者问他们看到什么,他们说:"尊者,我们亲眼目睹地狱之苦,可怕极了。我们若再不精进闻思修,将来必定会堕入地狱,现在我们很害怕。"从此,这两个孩子日以继夜地精进修学,若在早上没吃饭前,想起地狱的痛苦,就不想吃了;若是在饭后,忆起地狱的惨景,便将食物全部吐出。就这样,茶饭不思地精进修行,渐渐地变得体衰无力,面色萎黄。阿难看了觉得很难过,便去询问目犍连尊者其中的缘由。目犍连尊者说:"大概是他们见到地狱的景象,吓得不敢吃饭吧!"阿难尊者担心这样下去会拖垮两个孩子的身体,又请求尊者想办法以善巧方便安慰孩子。过了几天,目犍连尊者告诉他们要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两个孩子又跟着尊者出游。尊者幻化出一个美妙的天堂,再叫他们去看。他们看到很多的天子和天女以珠宝装饰自己,过着快乐美好的生活,心里很羡慕这种天人的生活。接着,他们看到两个狮子座,旁边有很多天女围绕,还演奏各种乐器,供养美丽的鲜花。两个小孩便问:"为什么这两个狮子座上没有天子呢?""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因为害怕下地狱受苦,每天精进修行。以这样的功德,未来会转生天上,这两个狮子座是为他们准备的。"众天女告诉他们。他们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如果现在能精进修行,以后还可以转生天上。"于是,欢天喜地回到尊者身边,把天上的事告诉尊者。尊者慈悲地说:"你们已亲眼看到天上与地狱的苦乐,你们一定要精进修行啊!"此后,两个孩子特别精进修持,他们终于发现,无论生于地狱、饿鬼、傍生、人、阿修罗或天人中,皆没有任何安乐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一切的本质都是苦的,因而生起真实的出离心。于是,他们更加精进修持,最后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证果后,他们以神通飞到各处采集鲜花、水果等来供养僧众。僧众感到这两个小孩很稀有,都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有些年长的比丘自觉惭愧,看到仅七岁的小孩就有这样的功德与境界,也开始努力精进修行,很多比丘因而也成为阿罗汉。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这两个孩子以什么样的因缘,能在七岁的时候就证得阿罗汉呢?请世尊为我们开示。"佛陀告诉他们:"这是缘于他们前世的愿力。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佛陀率领僧众出游鹿野苑的情景五百位青年人在花园里看见,都生起无限的欢喜心,很多人觉得如来出世的机会难得,因而想发心出家;有些人则认为应趁年轻好好享受人生,等老了再出家;还有些人觉得可以等到生儿育女后再出家。后来,这五百位青年人一直忙于生计,日久年老,逐渐雕零,皆没有机会出家。剩下最后的两位老人,眼见伙伴一个个地死去,才醒悟:'年轻时我们就发心出家,现在已年迈体衰,再不出家,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故而,他们将自己的财产上供下施后,跟随迦叶佛出家。佛陀规定新出家的人必须承侍先出家的上座,因此二位老人虽较年长,但仍必须作很多事情,有些僧人更借机欺负他们。其中一位老人很生气,另外一位心胸比较开阔,便对生气的伙伴说:'不要生气啦!如果我们早点出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错还是在我们。'于是,生气的老人诚恳忏悔,没有受到报应。他们在临死前发了一个愿:'我们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欢喜心,希望以这些功德,未来能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童贞入道,灭尽烦恼,成为阿罗汉。如果出家的年纪太小,希望佛陀能为我们特别开许。'比丘们,当时在迦叶佛前出家的两位老人就是现在的这两个孩子。因为他们前世的愿力,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以七岁之龄得到我的开许,让他们出家,获证阿罗汉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愿力成熟 七岁证罗汉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2. 太平公主的黑化之路,从「 ”单纯少女”成长为搅动风云的掌权者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往往是以男性为主角的,在这场历史大戏中,女性多半只能饰演配角,少有参政的机会。

  3. 当时演霍元甲红极一时却出家当苦行僧,妻子苦等16年痴心不改

    历史上的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这一人物形象也被很多明星大腕出演过,不过要说到最经典的一位霍元甲,黄元申绝对名列其中。

  4. 顺治皇帝出家之新版本,康熙皇帝亲笔御赐「 ”四字碑”为证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这是顺治皇帝的一首赞僧诗,即著名的《出家偈》。江山美人,帝王英雄,千秋功业,黄卷青灯,清世祖顺治帝的一生堪称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作为大清帝国

  5. 段誉有众多妻子,最后为什么还要出家为僧?连金庸都不好意思说

    历史上的段誉跟金庸写的段誉是相吻合的,后来出了家。让人很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段誉当上了皇帝,而且在有了很多老婆之后,还要出家。据历史记载,但是段誉统治的大理在当时发展的很好,百姓们安居乐业,那为什么他后来还要出家,到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6. 唯有袈裟披肩难,看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尘缘

    在中国,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抛妻弃子出家15年,画价不降反涨几百倍,如今一幅画卖1012万

    抛妻弃子,本该是人们所唾弃的行为,但在当代画坛中,却有一位因此名利双收的画家,他抛弃妻子与儿子长达15年,归来之后画作价值不降反增,反而成为了中国画僧传人,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一幅画高达上千万。

  8. 告别婚姻世俗,出家24年,他以慈悲渡众生,妻子:为何独独伤我?

    从一代风流才子到艺术大家,最终遁入空门,半世繁华半世僧,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不喜经国济世,爱上戏曲艺术1880年,李叔同降生于天津故居李宅,家族几代经商,到李叔同这一代,李家已经是名门望族。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嫡亲兄长,母亲不得父亲喜爱,在家中伏小做低,谨言微行。李叔同五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的二哥对他严加管教,从小就让他学习书法、金石篆刻等技艺。

  9. 天龙八部里的历史,大理皇帝段正淳你知道多少

    但金庸老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对段誉这个人物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不过现实历史中,段正严百分百是段正淳亲生。(崇圣寺又称三塔寺,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在高升泰夺权的三年后,段正淳登上了皇位。(三)处境艰难的段正淳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风流潇洒活的轻松惬意。特别是大理国后期,几乎每个当皇帝的段氏人。这也导致了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大理国,居然有二十三位皇帝。

  10. 女隐士比男隐士还多,她们为何出家?

    女性隐士居其半说到隐士,大家一定会想到「”隐而不仕”,或者会想到身为隐士,应该都是男的吧?其实都不是。隐而不仕确实有,比如许由、巢父不接受尧帝的传位,而避至于箕山;比如伯夷、叔齐相互谦让不就君位,而逃亡于首阳山;再比如秦末汉初的著名学者「”商山四皓”,就曾经隐而不仕,而避居于商山等等。商山四皓至于女隐士,代不乏人,而今特别多。20年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写了本《空谷幽兰》的书,就解开了中

随机推荐

  1. 送你一条短信,点缀我们的爱情

    送你一阵轻风,带着我的祝福;送你一缕月光,映着我的影像;送你一片白云,让你感到温馨;送你一条短信,点缀我们的爱情!

  2. ios简历项目经验怎么写范文

    利用Struts和JSP编写系统表示层的相关代码。简历项目经验填写时要注意,面试官看简历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0秒,在写好简历项目经验范文,就需要用简洁、重点突出地说明自己的项目经历,会为个人简历增色。

  3.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于是,武帝调拨精骑6000、步卒数万,由李广利统率,浩浩荡荡开赴西域征讨大宛。李广利在给武帝上书汇报失败原因时称:“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也就是说,这次战争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士兵不能打仗,而是路途过于遥远,粮草供应不上,大多数士兵被饿死了,所以导致了失败。汉宣帝为了完成统一西域的大业,开始屯田于车师前部地区。

  4. 聪明的法官

    后来他决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向法官告状。可是这村庄的真正法官到汉城去了,要在那里待很久。因此居民让一个老头子代替他做法官。>不过他的公正和聪明是有名的,所以人民都很尊敬他。>农民们都惊奇起来:他们的法官是不是发疯啦?不过跟法官不能争辩。>大家于是只好赶快走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法官是说到做到的。日落的时候,三十个人在法官脚边放下三十卷绸缎。

  5. 薛万彻与丹阳公主闹矛盾 唐太宗是如何解决的?

    薛万彻薛万彻出身将门之后,是隋唐时期的名将,即使原本为李建成心腹,唐太宗依然赏识其勇猛英武,对他很是器重,将妹妹丹阳公主下嫁给他。>丹阳公主>贞观十八年,薛万彻当上了左卫将军,唐太宗将妹妹丹阳公主许配于他,加封为驸马都尉。唐太宗得知后,哈哈大笑,于是设宴,将薛万彻和其他的一些驸马召入宫中。唐太宗在角力游戏中故意输给薛万彻,丹阳公主一看丈夫如此神勇赢了皇帝,心里高兴,于是夫妻二人矛盾迎刃而解。

  6. 健康饮食需知的五大要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是头等大事。为了身体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健康饮食的五大要点。不但对胃的消化系统有帮助,对于食物的营养吸收也有很好的提高。也就是说按照脂肪含量适中而热量又不高的饮食计划进食者,比无脂肪饮食进食者更有利于减肥。

  7. 通风报信是什么意思?

    【拼音】tōngfēngbàoxìn【解释】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出处】【例子】【相关】百度“通风报信”

  8. 梦见女人站着上洗手间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站着上洗手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站着上洗手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在上课_周公解梦梦到在上课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在上课好不好

    梦见在上课是什么意思学生时代的最大任务就是学习,取得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下面,带您一起解梦梦见在上课是寓意。梦见在上课,意味着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梦见在上课,学生梦见在上课是一个好的征兆,学生梦见自己在上课,预示著读书运正渐入佳境,将有指点迷津的同学出现,以此为契机,你的读书欲将大增,你将会有很大的干劲和精力。小学生梦见在上课,会挨饥受饿。求学者梦见在上课学业方面成绩好。

  10. 偃武休兵是什么意思?

    【拼音】yǎnwǔxiūbīng【解释】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出处】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例子】无【相关】百度“偃武休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