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修行的人,环境愈是艰苦,道心愈是坚固。老和尚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1  上虚下云老和尚的惜福事迹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开始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时一天多达百多封,他老人家都要一一过目。若是重要的函件,他便亲笔回复;若是一般书信,他说明意思,就由我们代覆。平常都要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翌日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约三点半,才起床洗脸。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漱一口水,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他说这样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加视力。洗过脸后,就到佛前礼拜,之后又回到床上打坐。那时,我们就开始上早殿了。早殿后稍为休息一会,闻打梆声大众就往斋堂过早堂了。当时,山上的生活很艰苦,开发的田地不多,收成的谷子也很少。因为红薯粗生,收成较多,每年七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吃红薯的季节。而红薯的叶子和枝干,就是我们的小菜了,有时连蕃薯根和叶也没有,就只有炒咸盐,加进稀饭里吃。每天过早堂吃的稀饭,只是一点点的米,混了多多的红薯一起煮的。中午吃饭呢?虽然当时师傅们吃饭吃得很多,也只是随便弄一点小菜,有青菜已算是很好的了。晚上,是没有饭或面的,只有煮一些蕃薯或是马铃薯,放在斋堂里面,要吃药石的就自己去弄一点,但是吃的人很少。  老和尚吃的稀饭和菜,都是由我们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傅们吃的一样。如果没有客人的话,他从不多加一道菜。他老人家那种节俭简朴的生活,我们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   云居山地势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冬天气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收藏在地窖里的红薯,经不起寒冷的空气,皮都发黑了,煮熟后吃起来很苦的。有一次,我和齐贤师一起在老和尚那里吃稀饭,吃到了那种又苦又涩的红薯皮,便拣出来放在桌边上。老和尚看到时默不作声,待吃过稀饭后,他老人家却一声不响地把那些红薯皮捡起来都吃掉了。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吃红薯皮了。事后,我们问他说:“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而那些红薯皮好苦啊!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这是粮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塌呀。”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始终是个在家人,不懂得惜福。当他在吃饭时,掉了好几粒米饭在地上,老和尚看见了也不说话。等吃完饭后,他才自己弯下腰来,一粒粒地把那些米饭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口里吃下去。使得那位张处长面红耳赤,很不自在。他一再劝老和尚说:“老和尚,那些米饭已掉在地上弄脏了,不能吃了。”老和尚说:“不要紧啊!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塌的。”处长又说:“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老和尚答:“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老和尚的身体很好,早上除了吃两碗稀饭外,有时还会吃一点马铃薯。中午吃两大碗米饭。晚上有时吃一小碗面条,或者吃一点稀饭。听他说:他晚上开始吃药石,是从云门事件发生后才开始的,在此以前,他老人家一直都是过午不食的。他的牙齿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有个居士送了一些炒熟的蚕豆上山。老和尚看到我们在吃,他也要吃。我们说:“这东西很硬的,你老人家牙齿行吗?”他一言不发,拿起蚕豆就吃起来了,吃得比我们还要快,我们甚感意外。他老人家是很节俭惜福的,他睡的草席破了,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不久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实在补无可补。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那时,一张草席只不过是两块人民币左右,不料他老人家听后,便大声地 ... :“好大的福气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我们都不敢作声了。  无论是冬天或夏天,他老人家都只是穿着一件烂衲袄,即是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禅和子们叫它做百衲衣)。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夏天里面只穿一件单褂子而已。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功,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他经常训诫我们年青的一代说:“你们要惜福啊!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但是你们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所以老和尚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福报太大了,生活上,衣、食、住、行各方面比过去不知道充裕了多少倍。因而,我们在这个福报当中,要更加注意惜福。有福德的人,修行起来也会比较顺利。如果没有福德,无论修那一种法门,都会有种种的障碍。古德说:“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是真实不虚的。老和尚在云居山,不但时常上堂为大众师傅讲开示,更在种种生活细节中以实际行动来以身作则,教育大众。现在我们回想起来,真是感到惭愧万分。所以说善知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后人的榜样。(绍云法师)  2 印光祖师惜福的事迹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摘自《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3 宣化上人惜福的事迹有三个台湾省青年比丘来万佛城挂单,因为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已开始变质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上人说万佛城的宗旨是:人取我予,人弃我取。有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台湾省比丘忽见宣公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嚼过吐出来的几口莱,问道:“菜不好吃吗?”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硬了些,嚼不烂。”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嚼过的菜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嚼过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就餐巾纸的使用来说,上人使用时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将用过的部位叠起来,下次使用时从叠起的地方使用,然后再叠起来,再使用时仍是如此,直到用完。有时一张纸用两天也是有的。当师父问上人为何要这么节省时,上人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敢浪费。又有一次师父曾见病中的上人在弟子劝说下喝过半玻璃杯麦片粥之后,两次用开水涮杯后喝了下去,最后又加上一点开水涮杯漱口后又咽了下去。当问上人为何将漱口水也要咽下时,上人说牙缝里也可能有粮食,不可以浪费,自己的口又不脏。 4 弘一大师的惜福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红薯来到中国的传奇历史:千辛万苦「 ”偷”进中国 造福亿万百姓

    说到红薯大家都不陌生,基本每个人都吃过烤红薯。当然叫的名字有些不一样,有的叫地瓜、有的叫番薯、有的叫山药。大人小孩都爱吃的烤红薯其实有一段传奇的历史!

  2. 康乾盛世被称为「 ”番薯盛世”?并没有那么夸张

    所谓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3. 此人把番薯引入中国,为康乾时期的人口暴涨奠定了重要基础

    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地瓜等。

  4. 红薯和玉米为什么能救清朝的命?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社会,农业不仅决定着古代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无形地决定着中国历史的命运。而作为农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人口和土地——一旦出现比例失调,王朝的统治就会出现危机。如西汉、东汉、唐朝、北宋、明朝,人口最多的时候都不是出现王朝盛世,而是出现在王朝的末期或大变局时期。

  5. 红薯:美味又营养

    ANNGUYEN|Shutterstock)甘薯真正符合“美味和营养”的描述。这些美味的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营养,吃起来很甜。尽管有名字,但甘薯与白薯并不密切相关。据威斯康星大学称,白土豆属于茄科植物,包括西红柿、茄子和辣椒。另一方面,红薯是牵牛花科开花植物的一部分。虽然橙色品种在美国最常见,但红薯也有白色、黄色、粉色和紫色品种,据国会图书馆称。烹调带皮的红薯也有助于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包括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

  6. 饥饿的时候记得别吃这6种食物,否则很伤肠胃

    在太过饥饿的情况下,如果不正却饮食,会给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太过饥饿的情况下不能吃哪些食物呢?

  7. 25年,走遍25个国家,长寿学家揭露长寿之谜

    有这样一个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走遍全球25个国家,寻访61个长寿地区的饮食秘密。他就是日本著名的长寿学家、世界卫生组织循环器官疾病专业...家森幸男博士。用他的话来说,这20多年的时间,终于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导致人与人之间寿命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就一个字——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怎么吃,才有助于长寿呢?

  8. 吃红薯是否真的防癌?看看肿瘤专家怎么说

    也有很多人常吃红薯,以此来帮助自身的调理。近些年由于癌症的高发,就开始流传出了红薯能防癌的说法,那么吃红薯是否真的防癌?吃红薯是否真的防癌?红薯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对身体的作用是非常好的,但是并不难起到抗癌的作用,可能红薯中会有一些抑制癌症的成分,但也是很少很少的分量,但是身体发生的癌症单靠这一点点是起不到防癌的。

  9. 空腹不能喝豆浆、吃香蕉?医生却说,还真有4种食物不能空腹吃

    网上也有关于空腹不能吃的食物,例如说牛奶、豆浆、酸奶、西红柿、香蕉等食物,说是会引起肠胃的不适,造成蛋白质浪费,还会打破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状态,对健康很不利。更不会造成蛋白质浪费,蛋白质本来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最后,空腹不能大量吃红薯,红薯虽说一种健康的食物,可空腹状态下吃红薯会引起胃酸增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反酸、烧心的现象。

  10. 抗癌的五种食物终于找到了,大蒜排在第三位,排在首位的你很少吃

    我们都知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诱发癌症的发生,比如长期进食腌制和烟熏的食物,容易诱发食管癌,胃癌,长期酗酒,容易诱发肝癌,胰腺癌,长期进食油炸食物,容易诱发大肠癌,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容易诱发肝癌,长期进食过烫的和粗糙的食物,则容易诱发食管癌。与这些不健康的食物所对应的,也有一些能够抗癌的食物。遗憾的是,红薯虽然位列抗癌食物排行榜的榜首,但是愿意吃它的人却很少。

随机推荐

  1. 梦见婆婆患病 公婆生病

    周公解梦梦见婆婆患病 公婆生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婆婆患病 公婆生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对你的消化系统健康要有勇气

    每个月,我们都会专注于一个不同的目标,7月份的目标是“勇敢地对待你的消化系统健康”。我们总结了我们最好的报告,为您提供有关消化系统健康的详细信息,从常见情况的简单解释者到肠道领域的最新研究。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或手术。乳糜泻与儿童肺炎的高风险有关。采取措施保持肠道健康也很重要。科学家们现在知道益生菌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益生菌通常出现在商店货架上的产品中。

  3. 華裔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卻以天價賣給中國!

    對他後來央視所推出的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的播出,使得人們對於自己國家文物的認知感和自豪感不斷的加強。在中國各大省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中,有不少文物都是來自於私人收藏家所捐贈給博物館的,這才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些國寶文物。然而這也讓一名美籍華人近日再次受到民衆關注,他因自己去年無償將183件國寶捐給了美國當地博物館,而受到不少人的指責。他就是翁萬戈。翁萬戈是翁家後人。祖上翁心是兩朝重臣,與兒子翁同龢一

  4. 别让减肥药和保健品伤害你的肝

    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邵铭昨天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因长期服用保健品、减肥药而导致肝损害的病人日益增多。随意乱用减肥药,会出现黄疸、肝区不适、腹胀、转氨酶增高等肝损害的症状,如果不治疗,还是继续服用减肥药,病人的症状就会持续加重,最后甚至可能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肝脏不太好,转氨酶升高。相关数据显示,有关部门曾对国内11个城市进行监测发现,减肥产品和保健品的销售规模逐年增长。

  5. 横眉怒目是什么意思?

    【拼音】héngméinùmù【解释】形容怒视的样子。【出处】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例子】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怒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老舍《茶馆》之一幕)【近义词】横眉竖眼,...气腾腾【反义词】慈眉善目,和颜悦色,和蔼可亲【相关】百度“横眉怒目”

  6. 忧国奉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ōuguófènggōng【解释】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例子】【相关】百度“忧国奉公”

  7. 渭南之战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  是年,以骁将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于是年八月,亲统大军进抵潼关,两军夹关对峙。为诱使关中军集中于潼关,造成河西空虚,从正面佯攻潼关,...

  8. 虎口姻缘

    老头儿说他馋老虎肉了。原来这只千斤老虎,凶猛异常,屡伤人畜,猎人们使尽各种猎术也不能捕获。猎人们总结老虎能屡屡脱逃的原因,发现这只老虎不愧虎中之王。因此猎人们求了狐仙,找来胡少东家做外援,他身上的味是铜锈味,老虎闻不出。他把豹皮堵在洞口,老虎以为是同类,就没攻击他。他遵照老头儿的叮咛去了,敲门时不说求亲,而说为庆祝除掉凶虎登门送虎肉。

  9. 求天神赐财富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贫穷的人起了一个念头:‘我应当到天神庙去祭拜天神,祈求上天赐我财宝。于是,他告诉弟弟:‘你要勤劳地耕作以维持生活,不要让家里有所短缺。’说完,他便带着弟弟到田里,对弟弟说:‘这一区播种胡麻,那一区播种大小麦,那边播种禾谷及大、小豆。’交代完毕,他便前去天神庙举办大斋会,以香华供养、香泥涂地、昼夜礼拜天神,祈求天神赐福,使今生今世财宝丰足。天神看到哥哥这般虔诚祈求,便思惟:‘我看看这个人

  10. 同为欧洲战神 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大帝哪个更厉害?

    欧洲四战神可以说是在欧洲历史上,战功最为显赫,战绩最为耀眼的四位,他们分别是——拿破仑、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其中尤以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大帝为著,不少欧洲人对于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大帝究竟谁更厉害也是吵翻了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下这两位的战绩。从战绩方面而言,亚历山大大帝的战绩无疑更加显赫,这一方面亚历山大稍胜拿破仑大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