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远古的神话,灵动,惊艳;远古的历史,神秘,叵测。这个时候的黄河流域,在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初步发展之后,已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这时,在经历了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喾之后,随着各部落实力的增加,关于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争夺开始激烈起来。

远古,一个悠远而神秘的时代,注定存在着诸多的故事与传说!远古的神话,灵动,惊艳;远古的历史,神秘,叵测。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神话,他们中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切,都在过往的烟尘中消失! 历史,总有一些特殊的时间与特殊的人物令人记忆深刻,甚至在千万年后也会令人想起。历史上,有很多记忆深刻的时间,但有时,即使不是记忆深刻的时间,也可能会发生影响历史的大事。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故事,我们并不能知道,只能努力预测,过往,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也可以努力去探索,去追寻! 公元前1920年,或者其左右的某个年份,一个看起来好似平凡的,如果不仔细了解历史,可能并不知道的年份,也就是距今4000年前左右。这个时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这个时候的黄河流域,在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初步发展之后,已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此时的华夏诸民,已经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大规模转型,在农业或者早期的各种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以说,此时的中国,此时的黄河地区,正处在黄河古文明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代,黄帝已经不在,炎帝,黄帝,蚩尤,这些上古的部落领袖,已经不复存在!这时,在经历了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喾之后,随着各部落实力的增加,关于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争夺开始激烈起来。虽然历史上是说所谓的「 ”禅让”,但根据现在的分析,特别是《竹书纪年》等文物的出土,仔细分析,可能这个时代的「 ”禅让”实质上更可能是被粉饰的 ... 民主。唐尧、虞舜在发展本部落实力之后,先后依靠本部落强大的实力,获得部落联盟首领地位,并主宰着黄河流域,接受四方部落的进贡。当然了,这时可能也有一些诸如共工、刑天等领袖的部落为了夺权,而不惜挑起战争。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了。 因为二十一世纪初,齐家文化青海喇家遗址的出土,这场地震逐渐被我们熟知。如果有人看过相关的纪录片或者资料的话,一定会知道,那里出土了4000年前的面条。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处遗址的发展,完整的记录了当时地震灾难场面的惨烈。由于当时的通讯不便,以及各大部落之间的竞争,对资源的抢夺等等。从而使得当时的人们以为,或者根据加以神话之后认为,这场地震,是在当时经历了战败后向黄河上游败走的共工恼羞成怒,从而撞断了西边的天柱——不周山(今昆仑山)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共工怒触不周山。 由于地震的强大威力,所以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并且根据分析,可能在甘肃省积石峡附近形成了一个纵深1.3公里、高于当时的古黄河河道185——210米的超级堰塞湖。虽然此时的黄河上游被拦截,但由于黄河的各大支流,比如渭河等支流还在正常注入黄河,因此,黄河中下游的部落,此时只是发现黄河流量锐减和旱季的延长。由于农耕的土地得不到充分的灌溉,导致后来大面积作物枯萎。 中国古代,一旦有灾难发生,便可能有人借机起事,此时,同样不例外。眼看就要造成大范围的饥荒,在远古的图腾崇拜中,一些崇拜太阳的部落便借机散布言论,谣言声称是因为首领帝尧的品德不够,从而导致太阳震怒,要惩罚人类,并妄图以此逼迫帝尧退位。部落首领自然拥有自己将领,此时的帝尧,命令善射的大羿带领军队制服了太阳崇拜部落的 ... 哗变,而大羿得到了帝尧的赞赏,同时帝尧的统治也为之加固,这也可能就是后羿射日的传说来源之一。 在堰塞湖形成,黄河水被拦截6至9个月后,此时的湖水蓄水量可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0——170亿立方米。这个水量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根据测算分析,此时测算的峰值为40万立方米,要知道,即使是长江1998年的大洪水,当时峰值也才6万左右,而长江带有记录的,历史上最大的洪水,可能是1870年的洪水,当时峰值是10万,而这已经是万年一遇的标准了。 随着最后一缕河水的注入,湖里的积水终于漫过了堰塞湖坝顶,并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迅速形成了溃坝洪水。灾难的一天终于到来了,人类历史上,很多民族都曾记录洪水,此时,华夏的洪水到来了。此时从上游奔流而下,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威力巨大的泥土岩石,沿着黄河倾泻而下,给黄河沿岸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给我们新兴的中华文明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的巨量洪水,几乎横扫了能够到达的整个黄河流域。古代的部落城池大多依水而居,而正由于此,沿河的众多部落聚居地,在强大的威力之下,顿时化为鸟有,造成「 ”九州阏塞,四渎壅闭”的局面。 如果翻阅人类的历史,有关洪水的历史神话是其中最久远、最广泛的主题之一。几乎古代的各大洲、各地区都有类似似的故事世代流传。中国的洪水神话,几乎涉及到中国的40多个民族。华夏之外的其他文明和民族讲述的洪水来源大多数是连续数十天的降雨,比如最著名,最典型的诺亚方舟,而中国的传说中,却从来不提暴风雨,这说明,可能华夏的洪水根本就不是暴风雨能够造成的大洪水,而更有可能是由于某些地质原因与河流作用之后的结果,比如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黄河中下流,由于巨量的洪水,已经陷入了一片汪洋。幸存的人们纷纷认为,这是由于共工撞断不周山之后,导致天破了,所以水泻不止。经过在各大部落经过紧急磋商之后,所有部落决定联合起来,首先解决补天的问题。于是,四方部落开始进贡五彩玉石以及各类祭品,共同祭祀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泄洪,黄河的流量已经逐步恢复正常。人们以为是这是女娲显圣,纷纷感谢始祖女娲的功德,并广为传扬。 然而,黄河下游河道早已经被洪水冲毁,河水依旧一直泛滥,身处于黄泛区的诸多部落人口,仍然不堪其苦。部落首领帝尧,在一番考虑之后,打算命令鲧去治水。然而鲧采取了筑坝的方式,但一到雨季,由于季风区雨量的巨大,黄河一旦降水过多,就会冲毁堤坝,也就是说,此时的洪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由于问题没有解决,再加上帝尧年龄的增长,以及去其他掌控力的降低,他也因此失去了部落的拥戴。一番实力的比较之后,另一个部落的首领虞舜,当上了部落联盟酋长,也就是华夏各大部落的联合领袖。洪水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才能彻底稳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虞舜命令鲧的儿子,也就是大禹临危受命,继续治理黄河水患。由于父亲的失误,因此,大禹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最终,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黄河的水重新回归河道。从现在科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洪水的自然退却以及采取恰当的泄洪措5施,就是说,黄河找到了一条新的河路,但大禹在这条新河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并做了大量开凿河道、引导洪水的工作,为黄河流域的农业以及各项生产的恢复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英雄和水利鼻祖。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遍阅各种历史文献与传说故事,可以说,中华文明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曲苦难辉煌的乐章。这场大洪水发生的时间点,可能与黄河中游夏文明范围内的「 ”陶寺文明”晚期接近,而位于"二里头文化”形成的早期。 在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面前,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也就是我们华夏的先祖们,充分展现了战天斗地、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性格与精神。 历经了长达数十年的文明灰暗时期后,华夏的先民开始休养生息,华夏民族也开始逐渐步入正轨。此时,大禹开始率领华夏联盟的部落群民由山西南部渡过他一手驯服的黄河,并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夏。从此,中国历史发生了改变,并在取得了一定发展之后,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本文标签:黄河历史神话大洪水长江洪水现世华夏军事历史历史学玛雅甲骨文周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