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可顺带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因此,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三伏天时,人的阳气最旺盛且向外开散,毛孔张得最开,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部。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受天地规律影响,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所以夏天要顺养体内的阳气。 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可顺带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因此,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 三伏天时,人的阳气最旺盛且向外开散,毛孔张得最开,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 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部。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 ”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 膀胱经在中医经络里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重要经脉,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堡垒,那么膀胱经就是守护这个堡垒最忠诚的「 ”战士”,可以为人体抵御各类病邪的侵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这条最重要的膀胱经。 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 ”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和太阳光来个亲密接触,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 ”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都可以排掉。 晒背的要点和禁忌 最适宜人群: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 ●晒背饮水、饮食、药品: 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有的小伙伴夏天没胃口,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若不吃午饭,晒背出汗加上气温高,很容易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晒太阳的过程中会流很多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喝点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同时携带温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便应急之用。 ●晒背禁忌 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晒完出汗期间,禁止吹风、直接进入空调房。很多朋友中午晒背,下午2点赶着上班,刚晒得热火朝天,一进入空调办公室,整个阳气就会被闭着,立马胸闷恶心呕吐,这是暑热闭阻而无出路导致,可立马刮痧、放血泄热。 晒完背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准备一件外套,再进入空调房。 晒背不可以直接暴晒头部,头部属阳,晒久了会头晕、中暑、胸闷。建议打伞或者用帽子遮挡头部。 END 朱镇华: ... 党员 副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耳鼻咽喉疾病,擅长内窥镜下行鼻、鼻窦、咽喉、耳等微创外科手术,对耳鼻咽喉科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造诣,能充分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咽喉炎、感音神经性聋、慢性鼻炎、鼻窦炎、小儿鼾证等耳鼻喉科的疑难杂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5项,曾获湖南省科技厅进步二等奖,主编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20余篇。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供稿:湖南中医附一耳鼻喉科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朱镇华 编辑:陈双 校对:胡翠娥 审核:黄娟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督脉中医三伏天养生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