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血烧山水画

明朝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江南才子唐伯虎与祝枝山分别客居于浙江的杭州城内外。这年初春的一天,唐伯虎突然收到祝枝山的来信,邀他晚上去祝府切磋画艺,品茗小聚。唐伯虎欣喜之余,吃罢晚饭,趁着夜色便匆匆上路了。

从唐府赶到那里,尽管路途不远,但途中必须穿过一条僻静的小巷。唐伯虎刚拐进巷口,只见朦胧的月光下,站着一个身穿白袍,高大魁梧的中年汉子。唐伯虎正与他擦身而过,这汉子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架在了唐伯虎的后脖子上,厉声喝道:“唐伯虎,你站住,否则要你的命”

唐伯虎一惊,便站住了。他不明白,在杭州城里,他一无冤家,二无仇人,这汉子为什么要对他行凶滋事呢这汉子命唐伯虎转过身来,说道:“只要你肯帮我作一幅画,今晚我决不为难于你”

“我答应。”唐伯虎道,“只是此地没有文房四宝,怎么办”

这汉子不无讥讽地微微笑道:“你真是愧为才子,难道你不明白,我既然在此恭候大驾,怎会不备文房四宝”说完撩起长袍,从腰间解下一个布袋递给唐伯虎。

唐伯虎从布袋里取出纸墨,心想,今晚是在劫难逃。与其是反抗无望,倒不如顺水推舟,然后再见机行事。这样想稳当后,他便在地上铺开宣纸,蹲下身来开始低头磨墨。

汉子一见唐伯虎如此顺从,心里不免一阵得意。就在他得意之时,猛见得唐伯虎将砚台朝他头上砸来,汉子本能地侧头要躲,可为时已晚,只听见“嘭”一声闷响,砚台已不偏不倚砸在他头上。与此同时,唐伯虎飞起一脚,把他的匕首也踢飞了。

汉子眼看不是唐伯虎的对手,便双手掩面,伤心地“呜呜”哭了起来。

打劫不成,反而哭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唐伯虎心生疑窦,便向汉子打探缘由。汉子如泣如诉地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汉子名叫田永昌,家住离城十里的田家宅。由于他妻子长得美如天仙,便被村里一个有财有势的田远望抢了去,硬是要他妻子作小。他的妻子至死不从,几次 ... 都未成功。消息传到田永昌的耳朵里,他心如刀绞,找田远望要人。田远望说,要人可以,但必须拿一幅唐伯虎的画来交换。无奈之下,田永昌救妻心切,便来到城里对唐伯虎无礼了。

说到这里,田永昌更加伤心了:“唐相公,你无论如何要救救我的妻子啊。没有她,我也不想活了。刚才我对你无礼,还望你大人大恩大德,网开一面。”

唐伯虎被田永昌叙述的真情打动了。他望着被墨汁浇得一身一脸的田永昌,便从兜里掏出大印,在田永昌的白色长袍上按了一章。这一举动,田永昌开始感到不可思议,但当他低头细看,不由暗暗叫绝。原来,唐伯虎把砚台掷向他时,点点滴滴的墨汁已在他的白袍上制成了一幅风景秀美的山水画。田永昌欣喜之余,抱手一拱,破涕为笑道:“多谢唐相公,小人这就告辞”

说完,田永昌走了。唐伯虎收好印章,才匆匆朝祝府赶去。祝枝山在家里等得不耐烦了,见唐伯虎这么晚才来,正要开口埋怨几句,唐伯虎却抢先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把他刚才在路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对祝枝山说了一遍。祝枝山不听则已,一听便埋怨他道:“哎呀,唐相公,你被骗了”

“我被骗了此话怎讲”

祝枝山道:“这田永昌根本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良家农夫,而是这一带赫赫有名的财主田远望身边的管家。”

“你怎么知道”

“前些天,这田永昌也到我府上来过,向我索字不成,结果被我赶跑了。”祝枝山说到这里,见唐伯虎将信将疑,便又说道:“我说的千真万确,你如不信,我这就带你到田远望家去瞧瞧。”

“不只是瞧瞧,我还要让田永昌尝尝耍我的滋味呢”俩人说着话,便疾步走出祝府,直往田远望的家里赶去。

此时虽然已近子夜,但田远望的府上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只见在大堂正中的墙壁上,高高悬挂着一幅由唐伯虎泼墨绘制的山水衣画。年逾花甲的田远望坐在太师椅上,望着刚刚被邀而来的各位宾朋,笑容满面地缓缓笑道:“今天,我邀你们深夜来此,就是让你们欣赏欣赏这幅由唐伯虎亲手绘制的衣画”

说着,他站起身,正要对衣画大夸特夸,这时,一个家丁匆匆来报:“老爷,唐伯虎与祝枝山要登门求见,你看是……”

家丁等着他发话,田远望一捏山羊胡子,暗暗思忖:他们来干什么呢难道这唐伯虎要来索回衣画不成这画既已在我府上,我手下十来个打手不是吃素的想到这里,田远望便对家丁说道:“来得正好,我正有话要问他们呢”

家丁出去没多大工夫,唐伯虎与祝枝山便走进大堂来了。田远望没多客套,便冲唐伯虎道:“你唐相公有个宗旨,豪富巨商,恶霸财主向你索画,你一概拒绝,可你这幅衣画在我手中,这又如何解释呢”

“这个……”唐伯虎把手指伸进嘴里,故意不答。

站在田远望身边的田永昌以为唐伯虎被问住了,便得意洋洋地嘲讽起来:“唐相公,你应该说田老爷足智多谋,而我演技不错,是吧”

唐伯虎咬破手指,仍不答话。在场的宾客看到这里,以为唐伯虎气极了,无计可施了,纷纷你一句我一句地嘲弄起唐伯虎来了。

唐伯虎突然从嘴里拔出手指,冲衣画一甩道:“你们别说了”

大堂里的人顿时不作声了,所有的目光都盯着唐伯虎,等着他说话。可谁也没发现,刚才唐伯虎冲那衣画甩血指,有两滴绿豆般大小的鲜血溅在衣画的下端,状似火花。唐伯虎冲衣画轻轻一扇,口中喊声“烧”字,只见字画下端的血迹蹿出火苗,“呼”地一下,衣画燃起熊熊火焰。

田远望一看衣画着火了,心说不好,忙唤手下奋起扑火。可是那火越烧越旺,顷刻之间,整幅衣画烧为灰烬。

田远望气得咬牙切齿,冲手下喊道:“快把唐伯虎拿下”

“是”

十来个手下同声应诺,齐刷刷地朝唐伯虎围拢过来。唐伯虎伸着手指,不慌不忙地告诫他们:“听着,别来送死我的血可以烧掉衣画,也同样可以烧死你们烧毁这整个房子”

田远望一听这话惊呆了,十来个手下惊呆了,所有的宾客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唐伯虎与祝枝山扬长而去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血烧山水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代著名才子祝枝山竟有一位河源好友,还为他写了10多首诗

    东江、新丰江、浰江、秋香江上,风帆点点,电轮突突,不知有多少乘客凭栏而眺,对江河两岸美景留下深刻印象。

  2. 他九岁语犹不甚了了,53岁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胜利。唐寅16岁时即以童子试第一名考中秀才,29

  3.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唐伯虎字画欣赏

    在五百多年前的苏州城外,一位身着破旧青衫的男子遗世而立。春风吹起,花瓣漫天飞舞,仿佛下了一场落英缤纷的花雨。

  4. 小学课本中最「 ”没水平”的诗,不少人觉得土得掉渣,读一次就难忘

    提起唐伯虎,不少人会想到一个词:癫狂。曾经的唐寅,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和众多文人一样,希望通过仕途走进官场。但29岁那年的科场舞弊案,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从此苏州名才子下线,浪迹江湖的一代画师上线。唐伯虎的画有多值钱,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也能想象,都是以千万为单位。那么他的诗又如何?

  5. 唐伯虎和王阳明,自那场科举舞弊案后,各自走向了命运的两极

    故事的开始,先从王阳明讲起。学习圣贤首先就是读书,在王阳明那个年代,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和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作。二程和朱熹,是北宋理学的宗师,他们的学问被称为程朱理学,是当时读书人都必须学...正统学问。王阳明在少年时代就是在这些宗师的指引下发心做圣人,但同时他也面临着现实障碍。他能看得见的目标是程朱理学宣扬的人生境界和修行目标,但是却不懂其中的修行功夫。

  6. 解密历史真相: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么?

    唐伯虎,又名唐寅,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7. 唐伯虎有9个老婆,还娶了秋香?别逗了,真实的他穷困潦倒得很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给我们留下了唐伯虎风流倜傥、才华卓著的公子哥儿形象,和秋香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增添了才子佳人气息。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确跟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相差甚远。他没有妻妾成群、腰缠万贯,更没有娶秋香。相反的是,他一生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唐伯虎,字伯虎,名唐寅,出生于一般商人家庭。29岁参加应天府乡试,又是第一名。30岁那年,唐伯虎和江苏的举人徐经一起赶赴京城参加会试。

  8.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负唐伯虎的坎坷人生

    按这个分类,那么唐伯虎就应该算是相当出名的一个。提起唐伯虎,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真实的、颠覆认知的唐伯虎的坎坷人生。天才的诞生唐伯虎,本命唐寅,伯虎是他的字。他的好友自然清楚他的实力,表示赞同。果然,结果出来了,唐伯虎考了第一名。不久考试结束了,唐寅很自信,因为他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徐经也很自信,因为钱是万能的。结果这么一查,唐寅没查出问题,徐经被查出来了。

  9. 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被「 ”周文宾”调包,但并不能掩盖他的光芒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在近年来的影视剧中,人们会发现这四大才子中并没有徐祯卿这个人,影视剧中有潇洒风流的唐伯虎,有四绝全才之称的文征明,有草书天下一绝的祝枝山,而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个人,是长相秀美的周文宾。至于徐祯卿,虽然在历史上有着「”吴中诗冠”之称,可惜却鲜为人知。这个因唐伯虎名气太大而被淹没的才子,到底有

  10.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

随机推荐

  1.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巅峰权势有多大?看看乾隆有多恨他就明白了

    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兵巡缉查私,督饬将吏水陆巡查,打击盐枭整顿盐政。这项工作也做得让雍正帝十分满意。

  2. 中国大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工农群众运动的新 ...

    中国大革命史第四章大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第七节工农群众运动的新...一、工人运动的新...及其特点“四·一二”之后,以武汉地区为中心的两湖工人运动出现新的...。太平洋劳动大会和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相继召开,是新...的一个重要表现。5月20日至26日,太平洋劳动大会在中国革命中心——武汉举行。大会通过了《童年和青年劳动问题案》、《中国革命进行中之职工运动案》、《致中国劳苦民众书》以及《太平洋各国...组织原则》等。

  3. 乡愁・古宅档案|云和县小岗村“南峰拱秀”古宅

    名称:“南峰拱秀”古宅地址:云和县朱村乡张兰村小岗天然村43号年月:民国四年(1915)家眷/来历:小岗村蓝家“南峰拱秀”古宅位于云和县朱村乡张兰村小岗天然村43号,屋主蓝璧辉于民国四年(1915)建,坐北朝南,二进七开间两厢式楼房,面阔33.O1米,进深34.47米,占地面积1137平方米。石库大门,门额框内砖浮雕行书“南峰拱秀”四字。蓝璧辉(1873―1931),光绪三十年(1904)科试准补

  4. 2019年3月出生的宝宝起名大全–宝宝起名

    2019年三月出生的猪宝宝为人乐观快活,十足的乐天派,财富对于这个月出生的肖猪人来讲特别的随意,他们对于钱财似乎看得不太过重,其中原因是他们的身边从来没有缺过金钱。猪年出生的人的命理生年地支:亥年生。三月出生的猪宝宝富有热情,有很大的梦想及联想,喜爱勇猛果断的行为而往往不顾一切地行动,但却有自私自利及轻举妄动的缺点。

  5. 学佛、放生、诵经、吃素后人生变化

    没有更多更好的语言来表达我学佛之后的心情,感觉整个人生都变了!我诚心诚意的感恩老师释迦摩尼佛祖,感恩老师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与帮助,让弟子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及时改正,并认识到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道理,让弟子的人生逐渐走向正途,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表达此时此刻的感恩之心,感动之情,唯有更好的修行,努力的学佛,改变自己,改变人生。感恩释迦摩尼佛祖、感恩观世音菩萨对弟子的加持!

  6. 给同窗好友的毕业赠言

    给同窗好友的毕业赠言1、欢声笑语留在大树的土壤中,我们欢乐的歌声留在路边的小草上……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蜜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7. 景点点评:我们的查茨沃斯之家和花园之旅-值得一游吗?对。

    每一个嗜英者都有他们一生中至少一次想去的地方的列表。我的名单比我想承认的要长,但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热爱英格兰。但我名单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查茨沃斯,去年春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参观了它。事实上,我们千方百计地去看,这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已经写了详细的关于我们的春季旅行-看这里的档案-但一个重要的信息值得回顾,我们选择了基地在中部城市利希菲尔德3天。我们选择它是因为它是我们想去的几个地方的中心位置。离我们想去

  8. 姓真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真嘉怡真卉怡真云霞真屁英真悦菲真佳萍真汶芳真楚悦真洁瑶真嫣真佩美真獭婷真芗颖真娟妮真茹馨真柯莹真小芳真亚琴真香梅真耀文真燕诒真伟娟真得文真杜红真灵艳真康婧真宗瑶真忠萍真咏艳真焱琳真凯文真海娜真宗芬真光瑛真一莹真雪莉真绮文真虹梅真国丽真韵洁真露婷真华英真俪芬真美燕真峰媛真悦岑真梅真泠妍真梓艳真银梅真春梅真梓颖真心萍真溯英真月娥真红艳真林琳真琴珍真璋婧真少婧真姝妍真子倩真云芳真嫣儿真富娥真颖婷真精英真

  9. 中国古代的家具都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开始出现家具以后,一般家庭里,最主要的家具有床、席、柜、屏风、镜台、桌、椅等。  在中国古代,床还没有发明钱,席就出现了。席就是现在大家普遍用的席子。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

  10. 为什么古人称代人作文章为“捉刀”?

    为什么古人称代人作文章为“捉刀”?  在古书典籍中有时我们会看到,文笔极佳的人代人写文章,就被称为代人“捉刀”。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于归后,为其婿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