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魏最令人惋惜的名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败于街亭,第二次北伐又再次受阻。曹真不愧为名将,当诸葛亮退兵会汉中的时候,已经料到了他再次出兵必走陈仓故道,于是在陈仓给诸葛亮预备了一个难啃的对手——郝昭。>>这次,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诸葛亮都没能拿下郝昭驻守的陈仓城。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实际上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他连秦岭都没能出去,直接被人堵家里啦!这场战役用陈寿的话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当然诸葛亮是有收获的,一个回马枪干掉了“猛将”王双,具体操办的可能是魏延:“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三国志?诸葛亮传》)但是王双究竟有多厉害应该谈不上,最多是个中郎将级别(少将级)的将领,至于比较他和谁打了多少个回合,那更是罗贯中的游戏,不用跟着他的规则去玩铁锅炖自己。另一种是:“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三国志·曹真传》)这里面的王生很可能就是王双,说明他只是郝昭的副将而已。而且更说明曹真看穿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割占陇右,意图自强。那么就派人守在你去陇右必经的道路上,等着你来。其他汉中去往长安的地方,曹真并未主动派兵把守。这才真是料敌如神的一代名将,可惜在《三国演义》里被人黑出了翔。>>这里有必要为曹真说几句公道话,曹真其实是曹魏帝国第一个被授予“都督中外诸军事”职衔的大将,也就是曹魏帝国的第一任执刀人。授予他这项权力的是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到曹丕死的时候曹真还加了“给事中”职衔,这个职位看起来只是让曹真有了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研讨的权力,但是曹真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等同于曹魏军总司令。他去参与大政方针的研讨,他的意见你是听还是不听?这才叫执刀人!可见,曹真在曹魏帝国的分量之重可以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等到击退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之后,曹真更是获得了大司马职衔,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地位之崇高甚至超过了诸葛亮。要知道谋朝篡位第一步就是获取“都督中外诸军事”权和“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而且曹真这个人还有道德,他的两个兄弟曹遵和朱赞早年和他一起在曹操手下打工,两个兄弟早亡,曹真后来富贵了并没有忘记兄弟,反而准备把自己的食邑分给两人的兄弟:“遵、赞早亡,真愍之,乞分所食邑封遵、赞子。”(《三国志·曹真传》)大得时人赞许。结果,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连这两个早死的兄弟也被拉出来涮了一把,被写成了赵云、魏延的刀下亡魂,何止是黑出了翔,简直是黑出了天际。同是三国时代执刀人,曹真和诸葛亮后世的境遇怎么会差距这么大呢?当然,曹真是不认识罗贯中的,如果认识的话,一定会啃穿棺材板,叫上曹遵、朱赞去砍死他!>>因为曹真是个行动派,击退诸葛亮两次进攻的他,已经准备还击啦!>蜀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曹真为进攻蜀汉做了最全面的准备。但战争首先是以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开场的:“七年,亮遣陈戒攻武都、阴平。”(《三国志·诸葛亮传》)这位攻略武都、阴平二郡的陈戒是《三国志》作者陈寿之父,本名叫陈式,陈寿为避父亲名讳,在他的大作中改“式”为“戒”。诸葛亮自己则带领蜀军主力进至建威,郭淮本来想带兵先打败陈式,结果冷不丁发现是诸葛亮带领的蜀军主力,郭淮没有胜算,只得把部队带回上邽坚守,等待曹真的命令和支援。>曹真却下令郭淮撤守两郡,这是因为在班固的《汉书》里武都郡:7城,户10120,人口81728;也阴平是从广汉郡中分出来一个县,原来是广汉郡的一个外藩属国,实际人口数量可想而知;就是说这两个郡本来就是无主之地,地广人稀又是穷山恶水,曹真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兵力去争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赶快将雍州地方军主力向上邽、陈仓方向集结,控制陈仓故道,对汉中形成军事压力。>>同时,曹真以“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职权下令在上一次战争过程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的司马懿荆州军团,以原来孟达盘踞的新城郡为根据地向西沿汉水西进:“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配合自己攻略汉中;八月,曹真自己率领驻扎在关中的曹魏中军主力部队从子午谷攻击前进:“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谷道南入”,关中其他部队完成集结后沿褒斜谷和武威郡(会宁县,红军会师的地方)南下汉中,具体来说雍州部队走斜谷,凉州军团走武威:“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道入”(《三国志·曹真传》)。>曹真这个作战计划和后来司马昭的灭蜀作战计划有些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曹真的计划是企图集中兵力于汉中方向,夺回汉中,进而将蜀国压制在成都平原一带,结果却差强人意。司马昭的方案则是拖住姜维,迅速攻入汉中,利用蜀国战略纵深浅的弱点,迅速灭蜀,结果一举成功。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是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主力还集中在汉中一带,魏军的进攻必然面对蜀军主力,而且诸葛亮的战略就是据地于国门之外,他兴建“汉城”和“乐城”就是为了堵住山谷的出口,把曹魏军团挡在蜀国大门之外,曹真统帅的虎豹骑再厉害在山地和蜀军作战也施展不开;司马昭面对的姜维却改变了诸葛亮的战略,企图“敛兵聚谷”诱敌深入再围而歼之,加上姜维被猜忌,带兵出屯沓中避祸,因此蜀军主力部队没有配置在汉中第一线,给了对手突入核心的机会。>另外从客观角度来讲,曹真运气也很不好。八月份大军开拔之后,在子午谷曹真碰到了 一个月连绵不绝的大雨,导致山体滑坡,架设在山梁上的栈道都被冲垮,魏军狼狈不堪:“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三国志·曹真传》)司马懿的部队也在进入鄂西山区后被山势和雨水所阻挡:“军次丹口,遇雨,班师。”(《晋书·宣帝纪》)这时的曹真已经丧失了先机,一个月时间之内,诸葛亮已经集结了包括李严部在内的蜀军主力约10万人:“亮命严将两万人赴汉中” (《三国志·李严传》),在汉中地方以逸待劳,只等曹真前来挑战。>>望着这下不完的大雨,曹真只能撤军了。他一定想起了当年和魏武帝曹操一起出征汉中和曹休一起击破吴兰的情景,想当年,他还只是一个虎豹骑的将军,却可以统帅天下最精良骑兵在战场上拼 ... ,而今他已经是这千军万马的统帅,却被这霖雨所困,不能遂行大丈夫之志,何其郁闷奈尔?>曹真这次对汉中的攻击是曹魏帝国立国后第一次进攻蜀汉帝国,之后这样的大规模进攻还有两次,一次由曹真的儿子曹爽主持,一次又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主持,最终司马昭取得了成功,一举消灭了蜀汉帝国,当然这是后话。曹真仰天长叹,今生终不能见天下一统,九州归一啦!于是传令撤兵。自己回到洛阳后,就发病身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对手贬低成弱鸡。仿佛通过 ... 对手 ... 可以证明自己智商高一样。其实自己想想,你战胜的对手都是弱鸡,你不过也就比弱鸡强一点而已,相反凯撒的《高卢战记》里面从没有夸过自己英明神武,反而说自己的敌人都很聪明强大,但最后都被自己摆平了,结论嘛!自己去琢磨吧!同样的道理和诸葛亮对峙数年的曹真绝非蠢材,他和诸葛亮一样有着一统天下的伟大志向。南征汉中之战对少年丧父的曹真而言,是他身前实现曹操一统天下梦想的最后一次尝试。那个时候曹真很可能已经病入膏肓,回去后不久便死了。和诸葛亮一样,曹真这位曹操最信任的族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忘记养父一匡天下的大志,为此不惜以生命为赌注,企图冒险博得成功,虽然功败垂成,但英雄之气仍令人神往。三国的确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啊!>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魏最令人惋惜的名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子婴是谁?赵高为何让子婴继位成为秦三世?

    自此,子婴为胡亥兄长的儿子的说法成为后世主流观点。于是,子婴为扶苏之子的说法也成一家之言,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在这里,子婴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秦始皇的弟弟。>子婴的孩子应该已经成年。>再者,《史记》中对子婴即位前的称呼是公子,如《秦始皇本纪》中叙述赵高立子婴为王时,原文写道:“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正因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是另外一支,所以赵高才会立他为王,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

  2.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_成语“按图索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按图索骥 【拼音】àntúsuǒjì 【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的伯乐很善于鉴别马匹。他把自己识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

  3. 戴高乐简介

    职业:法国总统国籍:法国为何出名:二战期间自由法国领袖,1944年至1946年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首脑,1959年至1969年任法国总统。以“不”英国进入欧洲共同市场而闻名。1944-08-26年,戴高乐将军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尽管遭到了攻击。

  4. 新学说声称「 ”吴国、越国在长江以北”?当代有一个铁证不同意!

    近些年来,有一种历史观点开始流行起来。这种观点认为,春秋时代的吴国和越国,地理位置并非在江南的苏杭、浙江一带,而是在江北的淮河流域。

  5. 元代的驱口

      元代有明确的良民和贱民之分,“驱口”是贱民的一种,其称呼有多种:部曲户、奴隶、奴婢、家奴以及“驱口”,名不同而实则一。“驱口”的来源有三;一、蒙古贵族和色目地主在战争中掳掠来的中原人民以及战俘,...

  6. 1分钟轻松读历史之,好羨慕北宋公务员

    在宋朝当公务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当文职干部,另一个是当兵,众所周知北宋重武轻文,所以咱们先说文官。

  7. 梦见钱包失而复得 梦见钱包失而复得什么意思

    梦见钱包失而复得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钱包失而复得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钱包丢失了,预示梦者不久会买房置地。梦见钱包失而复得,钱包与安全感、价值观有关,最近你是不是太过在意钱财方面的问题,或者是缺少安全感?钱包失而复得,表示找回属于自己东西,暗示不会失去自己的东西,就算失去也能复得,会有意外收获。

  8. 欢喜讚歎自利利他

    一日,佛陀与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前往舍卫城弘法。舍卫城的国王、大臣及人民见到如此瑞相,知道佛陀将要进城,大众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欢喜扫地、散花或燃香,也有人以布舖地、解髮覆地、持举幡盖,或演奏音乐、表演舞蹈,欢迎佛陀的到来。日常中,若能隐恶扬善,欢喜讚歎他人,即是以言语行布施。

  9. 【旄敦】的意思是什么?【旄敦】是什么意思?

     【旄敦】的意思是什么?【旄敦】是什么意思?  【旄敦】的意思是:旄敦máodūn旄丘与敦丘。●《汉书•叙传上》:「今子处皇世而论战国,耀所闻而疑所觌,欲从旄敦而度高呼泰山,怀氿滥而测深呼重渊,亦未至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尔雅》:前...

  10. 古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竟到南赣与匪徒斗智斗勇

    1517年正月,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一年后,他写信叮嘱门生们要全身心“存天理去人欲”。为了让门生对祛除人欲的难度有深刻熟悉,信中有如许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贼天然是“人欲”,而山中贼则是南赣区域的匪贼。他说破山中贼易,只是为了衬托祛除人欲有多灾,实际上,破山中贼远没有他说的那么轻易。1517年正月初六,王阳明达到南昌。南昌官员向他递交了南赣区域的地舆和匪贼的具体资料。资料说,南赣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