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宰相裴休送子出家(图文)

民间故事《白蛇传》里镇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据史载,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而流传民间的《白蛇传》中那个神通广大、干涉青年婚姻的法海和尚只是托名讹传而已,与法海禅师无涉,也算是“身后是非谁管得,满场听说蔡中郎”的另一个版本。 裴休送子出家 1、裴休送子出家 法海禅师之父裴休,是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唐代河内(河南济源)人。进士出身,官至宰相,虔信佛法,尤好参禅。裴休在禅宗史上,与当时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大夫等居士齐名,均为著名的大居士。他与沩山灵祐同门,精通《华严》教旨与禅宗心要。 裴休在宰相任上,操守严正,著述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裴休在任“宽惠仁厚、屏息贪欲,更不贪恋钱财、不弄权术、不食荤腥”,常散私财用于施舍、兴学、修寺等善行。武宗灭佛时,裴休以重臣之职,尽抛功名利禄,赤心一片,卫护圣教,使佛教在短短几年内复兴。 裴休送子出家的因缘是由于皇子重病,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有高僧点拨:远离红尘,可得性命。裴休闻知,便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一来解皇上之忧,尽臣子之忠;二来可使自己的孩子解脱红尘之苦;三来也了却自身入佛门修行之愿。对此举动,皇上大为感动,以重礼相待。裴休亲自送子入住沩山密印寺。住持灵祐闻讯大喜,曰:“宰相之子代皇子出家,功德无量,出家敝寺,为山门大壮颜色。”遂赐号“法海”。 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学士。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便利用代皇子出家的机缘送子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劝勉其精勤向道,莫荒废出家修道的大好机缘。 汝及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莫容易。 烧香换水要殷勒,佛殿僧堂勤扫拭。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说处去。 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 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争闲气。 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 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 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 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点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 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细读这首《警策箴》,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在孩子出家前略显絮叨的叮嘱:在寺院中要勤快,烧香换水、扫洒殿堂、修学诵经,不要偷懒。举止要从容文雅,不要顽皮嬉戏。出门办事,应当向寺院执事说明去处。与人相处,要尊老爱幼,谦恭礼让,不要因为自己出身显贵而自大逞强。其中,“莫在空门争闲气”一句说得真是既亲切又智慧。 考虑到儿子过惯了好日子,一入佛门肯定会有所不适应。裴休告诫儿子在佛门中过的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日子,应该随缘随分,不可贪求衣食的享受,要看破“紫罗袍”与“黄金贵”这些世间荣华的虚浮,应该真正用心修道,精勤用功,礼拜如来,求得智慧,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若能如此,则天龙八部都会欢喜赞叹。 2、裴休的佛法修学境界 裴休的佛法修学境界,草堂寺的宗密法师是这样评价的: “吾与裴公交佛道久,已知其入佛门、到佛境;及览《劝发菩提心文》,知其为佛使、行佛事……今裴公所得、所行、所演、所劝……所谓洞了自心、德等于佛,非心外求也。洞了形识、空如幻化、非自计我……” 虽然如此,但作为有情众生,在送子出家这件事上,裴休仍与世间任何一个父母一样,内心充满了不舍之情。在作为佛弟子的裴休看来,出家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但作为一个父亲,当他真正送子出家时,面对父子亲情,裴休的心情仍然是复杂的。他一方面希望儿子能够虔心修道,求出轮回,广度众生,报答父母之恩;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父亲,将儿子送入佛门,仍然难以割舍这份亲情。在另外一首诗中,就反映了他这两种心情。 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犹称尊。 “含悲”二字在此处显得非常真实,真所谓“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在这首诗中,裴休仍是苦口婆心地劝诫儿子要常怀善念,种下善根,切忌身在佛门,心随世间之财色名利,辜负了自己出家修道之本意。在修道方面,应当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贞不屈的品行。勉励儿子立大志、成大器,修行证果,报答国土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 裴文德毕竟是宰相之子,状元之身,出家之初,面对寺院的苦行生活,不免发发牢骚。有一天,估计是挑水累了,就随口吟诗:“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寺院住持和尚灵祐禅师听了,微笑着随口说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担粮。”裴文德听后,深以为愧,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 裴休还有一首诗是谈到送子出家的事情: 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穷山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 在江南江北鹧鸪啼鸣的时节,裴休陪同儿子到江西庐山东林寺参访,诗中是以“虎溪”代指庐山东林寺。后两句“行到水穷山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颇具禅机,于山穷水尽的绝境之时,自然会得个峰回路转的消息。与其说这是在鼓励儿子在修道的路上坚持不懈,不如说这是裴休在参禅悟道中的心得体会,所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裴文德堪称大器,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片苦心。他在离开庐山之后,又来到江苏镇江市俘山的泽心寺修禅。当时建于东晋时期的泽心寺濒临倾毁,破烂不堪。法海发誓要修复寺庙,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筹资修庙,并精研佛理。一次,法海在修寺挖土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他不为金钱所动,将其上交镇江太守李琦。李琦将此事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敕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裴休的儿子法海禅师也成了金山寺的一代祖师。(文:灵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宰相裴休送子出家(图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有说有笑 梦见有说有笑什么意思

    梦见有说有笑,是个典型的反梦,有说有笑,看似平静,在梦中就象征著暗涌,预示会有平静的事情发生。梦见和父母快乐地有说有笑,表示家中将起波澜。梦见和家人有说有笑,表示会和家里人吵架。梦见有说有笑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昨天晚上梦到老公和别的女人有说有笑的,我在一旁听了有点不高兴,他还说我不懂事什么的,我非常生气啊。

  2. 放下评优的念头

    放下评优的念头学校里每个学期在每个教研组选两名老师作为优秀教师,每年在全校要评出十来名教师为年度优秀。下一次评优,她已和好友商量好准备互投。高考前,我把组内推荐的评优名单上报,有她的名字。他说,由于上学期期末我请假,语文组没有选出评优名单。尽管她俩有些倚老卖乖,但她们都是教学骨干,工作态度认真。我把推选的结果告诉了她俩。她俩原本僵硬的表情竟舒展开来,说话的语气竟和气委婉,而且竟还肯定了这一堂课!

  3. 闳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闳章英闳淑丽闳怡畈闳芳萍闳炳娟闳永霞闳子悦闳跃萍闳晶洁闳睿莹闳之玉闳谦文闳淑玉闳万秀闳芷茹闳孟瑛闳茹羽闳燕子闳悦鸣闳玲熠闳怀娅闳增霞闳珊娜闳月芬闳欢嫣闳翠娟闳桓琴闳婧鑫闳旭燕闳红梅闳宏洁闳海茹闳玫怡闳佩艳闳丽瑛闳鸿燕闳海玲闳婧尹闳楷文闳友倩闳睫妍闳雨燕闳郦莹闳若梅闳芳芳闳松英闳嘉悦闳沛颖闳晴悦闳红萍闳伯文闳昶蓉闳逸倩闳琬美闳睛颖闳湘怡闳胜文闳妤文闳秀珉闳莉寒闳腊梅闳茹雪闳泶婷闳培花闳佼妹闳莹丽闳端

  4. 梦见飞碟盘旋屋上

    周公解梦梦见飞碟盘旋屋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飞碟盘旋屋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络縸】的意思是什么?【络縸】是什么意思?

    ★「络縸」在《汉语大词典》第13350页第9卷833参见:络縸络縸的拼音luòmò络縸是什么意思络縸luòmò见「络幕」。

  6. 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

    >>郗超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的谋士。桓温屡屡想强迫东晋皇帝禅位给他,郗超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包括废了皇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皇帝,即晋简文帝。不过最终桓温没能成功篡位就去世了,其子桓玄后来短暂篡位建立桓楚,就是后话了。总之,桓温很不招人喜欢,特别是郗超父亲郗愔这些忠于晋朝的大臣。设想一下,假如桓温真的篡位成功,郗超以功得以拔擢成为开国元勋,其父郗愔又会作何感想呢?

  7. 选购饼干蜜饯小常识

    3、选购标识说明完整的产品。因果脯通常含糖量较高,可高达70%,对于糖尿病患者等不宜过多摄入糖的人群,最好选择那些以功能性甜味剂代替蔗糖的低糖果脯蜜饯产品。

  8. 爱情留言大全 有些爱,当时无论如何也放不开-感人的情话

    于是就有了爱的盲区。有时候你觉得离不开某人,只是离不开你爱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别人也有。这世界上,有一种心情叫承重,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但是,也不要忘记,认清昨天的去向,不忘今天的来路。有多少的爱,如今都只道是寻常。

  9. 救亡图存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ùwángtúcún【解释】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出处】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更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例子】【近义词】存亡继绝,吊民伐罪,拨乱反正【反义词】闭关自守【相关】百度“救亡图存”

  10. 梦见梨花开满树

    周公解梦梦见梨花开满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梨花开满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