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霞客奇遇灵隐寺

“千古奇人”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霞客为其号。他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卒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他写的《徐霞客游记》被人称为“千古奇书’’或“古今一大奇书”。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讦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徐霞客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理想,立志游遍祖国的锦绣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幼年就博览古今史书、舆地志和山海图经,酷爱地理。22岁开始外出旅游,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历时30多年。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陜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云南等16个省区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可以说,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徐霞客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么大,条件多么恶劣,每天都坚持把旅游的经历和考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据他自己说:“余日必有记”,从未间断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疾病缠身,双足不能行走,才由云南知府用轿送他回家乡。徐霞客回家后,卧病在床,无力整理自己的游记手稿。临危前,不得不委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来实现这一心愿。后经季氏、王忠纫共同努力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着,也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学佳篇,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山山水水,自然界的千奇万景,在他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水,或碧波蕩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凡此种种,美不胜收。全书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爱不释手,不愧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游浙江的时间是明崇祯九年(1636年)。他从家乡江阴出发,由锡邑(今无锡市)、姑苏、昆山、青浦至杭州,再取道余杭、临安,下桐庐、兰溪,游金华三洞……西行过衢州、常山,再进入江西省境。九月十九日出发,直至二十五日才人浙境,一路行程匆匆。十月初一登西湖北岸的宝石山,游历飞来峰、灵隐寺、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明崇祯九年十月初一日,天气晴朗爽洁,然已有寒意,西北风刮得颇为厉害。他同静闻法师登上宝石山巅,站在山顶上,俯望山下的西湖,西湖周边的山脉,宛如一幅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宝石山有落星石,由巨石堆架而成。他在书里写道:“西峰突石尤虮臬,南望湖光江影,北眺皋亭、德清诸山,东瞰杭城万灶,靡不历历。”在山上盘桓了大半日,下山五里,即到岳王坟。再过十里,至飞来峰,并在山下吃了饭,随即上峰进入各个洞壑。观察之后,详细地记录下他的所见:“大约其峰自枫木岭东来,屏列灵隐之前,至此峰尽骨露;石皆嵌空玲珑,骈列三洞;洞俱透漏穿错,不作深杳之状。昔黥于杨髡之刊凿,今苦于游丐之喧污。”飞来峰倒成了游丐的憩息之所了,他们拄着拐杖,坐在风景名胜之处,若有好心人,便可得饱食终日。但凡到了灵隐寺进香的游客,心地善良,看见乞丐必会以食相舍。游丐摸透了他们的心思,所以坐而待等。而徐霞客到达飞来峰时,几位乞丐寂然无声地坐着,因时至冬日,山间石爽,毫无声闻之溷,整个飞来峰宁静得能听到落叶的声音。“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虚空静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徐霞客上上下下爬遍了飞来峰,又在各个小山头察看地形,得出一个结论:“洞顶灵石攒空,怪树搏影,跨坐其上,不减群玉山头也。其峰昔属灵隐,今为张氏所有矣。”留留恋恋地下了山,涉过涧,徐霞客一行就到了灵隐。灵隐寺与飞来峰是两番景致。飞来峰静寂无声,而灵隐寺则香火鼎盛。明末之际,社会动乱,人心不定,人寺进香者就更多。寺内香客摩肩接踵,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包括一些衣着艳丽的妇人,十分招眼地在寺里走动。逸出尘外的寺字,也难免沾染上世俗之尘埃。令徐霞客大为惊奇的是:在这众多的香客当中,有一老僧,“拥衲默坐中台,仰受日精,久不一瞬”。在寺庙里见到这么多衣着光鲜浓妆艳抹的女人,已让徐霞客叹为“惊遇”了,而在中台上,见一老僧拥袖默坐,完全沉浸在佛家的禅定境界中,对身边的“艳香流转”、世俗尘寰的喧闹浑然无觉,人在此世界,而心早在彼世界了。“坐日忘空”、“仰受日精”,久久地一动不动,如同一根枯木,这景象让徐霞客大为感动与震撼。时局纷扰,人心思乱,谁能像老僧那样将世俗摒之于外,处世俗而不为世俗所累,保持佛家的清静本色,心境之纯净,涵养之高深,怎不令徐霞客为之感慨!徐霞客是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 ... 不满,尤其对宦官魏忠贤一伙深恶痛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以“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J恤孤怜寡,拯弱救饑”。可他所到之处,所见之人均与此老僧不同,徐霞客赞叹不已,在老僧身旁“徘徊久之”,不忍遽去。事后,他把灵隐寺的所闻所见记到了当天的日记里,称之为:“奇遇矣!”那一天,他在灵隐寺参观了 ... 殿,殿东新构罗汉殿,止得五百之半,另一半正在构建当中。下午,从包园西面登上枫树岭,到了上天竺,随后又到了中天竺、下天竺。沿着下天竺的后面一条路朝西走,就看到了“三生石”。三生石骨态嶙峋,颜色清润,不像传说中那么古老。大约估计了一下位置,正好是灵隐寺的南面。从下天竺走了五里路,到茅家埠坐船时,日落西山了。到达昭庆寺时,天已黑透。读着隔了367年的文字,仍然亲切。好像徐霞客昨天才来游过灵隐寺、飞来峰。他所经历的“奇遇”,我们能够想像:静寂无比的飞来峰,群峰沉默,诸丐寂然;灵隐寺里,善男信女、艳俗妇人与那人定的老僧,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风尘仆仆的徐霞客立在老僧前,默默地看着他,内心时时涌动着激越的情愫,赞叹、徘徊、难舍这老僧的佛家本色,更感慨自己孤身飘零的独特感受。朝廷之昏暗,让他心生寒意,不愿踏人仕途半步。他宁愿将身许之以山水,让大自然来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曾想,在这老僧面前,他震撼了。人心定,百事便可定矣!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霞客奇遇灵隐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也许是唯一!徐霞客圆照寺的记录,为老昆明留存了一段珍贵史料

    昆明「”三碗水”农庄内的一座寺庙说起来,徐霞客来到昆明省城之后,在他晚年西南「”万里遐征”的征途中,算是过了一段舒心、舒坦的日子。在昆明,徐霞客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唐大来、有处处流露真性情的同乡吴方生,当然还有唐玄鹤、阮氏家族……。昆明西山徐霞客纪念馆内徐霞客与吴方生在昆明街头场景油画但徐霞客终究还是要启程的。徐霞客要去赴一场「”滇西之约”,为他自己的梦想,也为了他一路背负、已是一捧骨殖的静闻和尚

  2. 古人怎样出门旅行|大象公会

    你可能以为古人生活质朴,所以出行带的东西不多。其实,古人出一次远门,不亚于一次搬家。普通人出门远行,往往会带上一袋子炒米或炒麦。古人在这方面早已形成了共识——旅行最佳座驾,非牛车莫属。直至元代,牛车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旅行用车。最好有个助手,帮忙搞掂一切古人出门旅行,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就是语言不通。因此,古代出门旅行,特别需要一名通晓各地方言的助手。

  3. 云游贵州49天徐霞客慕名访张三丰,37000字日记为何却只字未提?

    藜峨道院冠黔南高贞闻名始张仙缘起:徐霞客的贵州梦明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纵情山水,云游四方,足迹遍及今大半华夏热土,所到之处,探幽寻秘,「”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细微末节,风物地理,均穷尽文字,可堪旅行百科全书。贵州,偏隅西南,人们相信这是一块有神秘气场的土地。史上,不少志士置身这里,闭关潜修,终成大道。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贬谪龙场,三年苦学,终成一代巨擘。在他之前,太极宗师

  4.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逝世

    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卒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卒于崇桢十四年正月二七日。网络配图徐霞客从21岁开始游历祖国名山大山,30多年间足迹遍及除东北、西北外的大半个中国,将实地考察写成《浙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滨游日记》等等。后人把这些游历日记整理汇编为《徐霞客游记》,首刊于177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记载岩溶地貌的巨著。

  5. 翡翠蕴涵的质色美

    翡翠蕴涵的质色美翡翠被再次发现和应用时正处于玉文化高度发展的后期,和田子玉开采了三四千年,蕴藏日趋减少。翡翠的“翡”字即指像鸟羽上的红色那般美丽的颜色,遗憾的是,我们迄今很难见到所谓的翡。有的翡翠商和爱好者往往将翠璞表层的氧化铁染色称为翡,这是不妥的。研究翡翠的绿色是当今翡翠研究家最为关注的目标,也是翡翠价格上扬的主要条件之一。

  6. 明代徐霞客开始游历大山名川

    1613年5月19日,中国明代大旅行家、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自浙江宁海出发,开始游历大山名川,足迹遍及现今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19个省份,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网络配图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研究中国山川地貌、探寻明代社会历史、启迪人们开拓旅游事业的宝贵财富。

  7. 「线性文化遗产38」徐霞客嵩明游线――法界寺

    嵩明法界寺嵩明法界寺嵩明法界寺灵云山位于嵩明县城西郊,外形如半朵莲花含苞待放。依据徐霞客纪行,能够看出法界寺昔时的寺院,为释教、道教古建筑群,如今依然是,具有传承性。徐霞客寻游嵩明的点滴,传为美谈,至今法界寺存有碑文,谷内建有徐霞客泥像。徐霞客游览的灵云山,法界寺就建筑于此。法界寺为县级文物珍爱单元单子,现为嵩明丛林公园,其进口的烈士陵寝为县级文物珍爱单元单子。

  8. 雪窦禅师:无求品自高

    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大师住到雪窦寺后,庄严佛土,气象一新,成为禅林云门宗法的新祖庭。当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太守曾会先生。可是雪窦禅师到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命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9. 一无所求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陆沈在大众中过了三年。吾人若能精勤修学,一日自然瓜熟蒂落,龙天推出,所谓“何患无位,患所以不立”耳。

  10.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三

    珠儿与芝草传说的灵隐寺房檐上,有一只不知织了几千年网的蜘蛛,有一天,佛对蜘蛛说:“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甘露诧异的看着珠儿,说:“你美丽,可爱,很讨人喜欢,但未免想像太过丰富了吧?”

随机推荐

  1. 世间第一美女出家证圣

    世间第一美女出家证圣>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鹿野苑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的。当时,尾随而来的人,看到嘎希美女真的出了家,并证得果位,都觉得非常稀有。那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嘎希美女以什么样的因缘能出生在帝王之家?又是什么样的因缘身相庄严,并能对如来教法生大信心,速证圣果呢?请世尊为我们演说。”

  2. 草偃风行是什么意思?

    【拼音】cǎoyǎnfēngxíng【解释】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草偃风行”

  3. 梦见内室空无一人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历史认知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梦见熟石灰梦见自己爬上屋顶梦见走廊笔直整洁梦见从工厂大门走进去梦见家里灯通明梦见上厕所大便梦见在别人的内室和女人调戏,事事会不如意。梦见自己的内室有许多女人,是不祥之兆。梦见内室空无一人,会失去爱人。小伙子梦见姑娘家的闺房,爱情成功。梦见城市的废墟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好不好有什么征兆老年人梦见姑娘的内室,不久要升天。

  4. 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作家吗?他的内心充斥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自韩愈《调张籍》中的名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并称之后,千载之下,李杜二人文名长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人影响不同,但无可否认的是,李白杜甫二人的创作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巅峰。当代的中小学课本中将李杜并列,并将李白视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实际上,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就曾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被历代批评家奉为圭臬。自清代

  5. 意大利国中国圣马力诺,二战时为何向英国和德国都宣战?

    咱们都知道,二战时期,意大利站在德国阵营,给德国拖后腿。那么,作为意大利的国中国,圣马力诺对二战又是什么态度呢?咱们还知道一件事,意大利内部还有两个的国中国,一个是位于首都罗马的梵蒂冈,一个就是圣马力诺。事实上,圣马力诺在二战前期属于中立国,二战后期变成了参战国。圣马力诺的宣战对象,是全世界所有国家。而圣马力诺之所以参战,是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误炸。

  6. 又大又红又无味:西红柿为什么失去了味道

    消费者抱怨现代西红柿没有什么味道。然后,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由100人组成的消费小组,根据感官质量,包括“总体喜好”和“口味强度”,对160个西红柿进行了抽样调查。黄说,通过一个统计模型来确定西红柿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科学家们确定了33种风味化合物。更重要的是,较小的番茄含糖量较高,质量也很大,科学家们发现,商店购买的西红柿往往是缺乏的。

  7. 【脸嫩】的意思是什么?【脸嫩】是什么意思?

    ●茅盾《路》:「可不是杜若说的很对,不要太脸嫩!」★「脸嫩」在《汉语大词典》第9370页第6卷1387参见:脸嫩脸嫩是什么意思脸嫩liǎnnèn犹言脸皮薄,易害羞。

  8. 国中之国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guózhōngzhīguó。

  9. 溥仪童年有什么癖好,宫女听完都羞红了脸?

    溥仪童年时有一特殊癖好:宫女听完羞红了脸,太监听完笑出了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新知小编一起看下去。已至溥仪在九岁时还有一特殊癖好,让当时的宫女听了羞红脸,太监听了忍不住大笑!而正是因为溥仪在心理上对乳母王连寿极其的依赖,所以导致溥仪在童年时有了一特殊癖好,那就是在自己九岁的时候仍还没有断奶。可以说溥仪一生怀念的人并不多,宫中所有的妃子、继母们,都不值一提,除了虐待自己,没有印象。

  10. 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 比萨塔下什么都是斜的

    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蜂拥到比萨城,都是慕斜塔之名而来。比萨斜塔修复工程耗资约合2500万美元,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专家认为,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300年内不会倒塌。>比萨斜塔高约60米,塔体由8个层面组成,在直径16米的塔体中心有可以上下的螺旋形台阶约300级。每年5月至8月间,比萨斜塔晚上也向游人开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