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寇谦之简介

  寇谦之(365-448),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人。出身北方士族,年轻时修习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至华山修道。之后,宣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辅佐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他对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所创建的天师道教义进行改革,清整教团组织,史称其教团为新天师道。他实现了道教与政权的结合,使道教成为北魏政权之国教,将道教的发展推至一高峰。

  寇谦之自幼喜好仙道,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少年时修习张鲁(?-216)所传的道术,但无效果。因至心慕道,感动上天,而有仙人成公兴下降人间,带领他入华山、嵩山修道。七年之后,寇谦之不敢服食成公兴托人送给他的药物,嫌其恶臭。成公兴因而告诉他,无法成就仙道,但在政治上可以当帝王之师。寇谦之自称两次得遇神仙并授与他天书。第一次,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五十一岁时,太上老君亲自降临嵩山,授予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要他宣扬此经典,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此外,又授他服气、导引的口诀与方法。《正统道藏》收录的《老君音诵诫经》,主要内容为天师道的戒律及授箓规范,陈国符认为可能是《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残本。

  第二次,在泰常八年(423),寇谦之五十九岁时,太上老君的玄孙牧土上师李谱文降临嵩岳,赐给他太真太保宝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和继天师等四录,又授《天中三真太文录》,也号称《录图真经》,共六十余卷,用以劾召百神,传授弟子。并令他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兴造静轮天宫。

  泰常八年,因宰相崔浩(381?-450)的推荐,寇谦之得到北魏太武帝重用。寇谦之为太武帝祈福于中岳嵩山(440),据载,其精诚感通天地,太上老君冥授太武帝「太平真君」之号,及赐帝冠服并授予符箓。遂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元年。两年后,寇谦之奏请兴建静轮天宫。太武帝亲自登坛受箓。此后的北魏帝王即位,都进行此一盛大的宗教仪式。446年,崔浩建议太武帝灭佛,而寇谦之反对。寇谦之死于太平真君九年(448),享寿八十三。他辅佐太武帝达二十四年,是新天师道最为昌盛的时期。

  寇谦之对神仙之说见于《魏书。释老志》。其载上界有三十六重天,每一重天各有一宫,宫中都有一神主持。其神仙谱系和五斗米道的信仰完全不同,诸天尊、神仙间的等级和从属关系更加明确。他所信奉的神仙也和南方的葛洪及稍后的陶弘景(456-536)《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提及的神仙不一样。

  寇谦之把道教的养生成仙思想和佛教的轮回观念结合,提出了新天师道的成仙之路。道教主张炼形,注重今世的修炼,但寇谦之把轮回观念引入道教,认为人的前世所作所为对今世的修炼颇有影响。寇谦之的主张使信徒对修道成仙多了一分希望,即这辈子的修炼即使成不了仙,功夫可以累积到下辈子。使道教由今世成仙,增多了累世成仙的理想。寇谦之强调成仙需得仙人传授方法与赐神药,此正可理解其劝太武帝建造静轮天宫,必须达不会听到鸡鸣狗吠的高度,乃是为了方便天神下降,与神交接。

  历史上称寇谦之所改革的道教为「新天师道」,相对地,称他自少年即修习的天师道张鲁之术为「旧道教」。他改革旧道教,建立新道教的基本内容,可分成下列五点﹕

  一、整顿教团组织

  在天师道教团组织中,「天师」是天师道领袖的称号,由张道陵子孙世袭。而「祭酒」则是天师道各级干部的名号。他反对天师及祭酒世袭,不承认张衡、张鲁的天师地位。这对他自己的天师地位的合理性,提出了有力的说明。

  二、废除租米钱税制度

  寇谦之在废止祭酒世袭的同时,宣布祭酒私自收租米钱税,是三张伪法,必须除去。道官祭酒传授治箓符契,为信众治病、消灾祈福时,不可收取财帛。寇谦之这种措施不仅是合乎统治者的立场,也能更正道官索财的不良风气,减轻道民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教团正常的发展。

  三、反对男女合气之术

  道教人士修习的男女合气之术,又称为「房中术」或「黄赤之道」,本是一种讲求节制 *** ,留下善人种子的优生法,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养生法。寇谦之反对男女合气之术的理由,则着重在社会风气的维持。由于有些道士假借房中之名,将男女合气的养生法变成淫秽之术,使房中术失去了节欲宝精的积极意义,而沦丧成伤风败俗的东西。某些道官妄传张道陵所授黄赤房中之术,授人夫妻,淫风大行,损辱道教。因此,寇谦之决定废除男女合气之术,禁止男女官箓生修习黄赤之道,改修清异之法。

  四、增订戒律、提倡礼教

  寇谦之的新道教专以礼度为首。他为维护教团的纪律,吸收了许多儒家的礼法,主张父慈、子孝、臣忠。关于道官与道民应守的种种诫律,有详细的规定。在众多的诫律中,寇谦之严厉反对以下犯上的作乱行动,尤其是人民兴起的反 *** 行动。寇谦之的戒律内容除了有宗教上的修行的准则外,也包含了符合统治者所要的尊君礼法。

  五、改进宗教仪式

  寇谦之非常重视斋醮仪范,他认为单是修链服饵、辟谷、导引等方术,只能够有治疗病痛,不能获得长生。要得长生,必须诵经礼拜。想要修学长生的人,要好好地共同在诵诫下功夫,建立斋功香火,等斋功练成后,感动天地,便可以长生。针对诵经、守诫与修建斋功香火,寇谦之订定了一系列的斋醮仪式,如道官授箓的斋仪、道官道民求愿的斋仪、道民犯律解度的斋仪、为人治病的斋仪、为亡人超度的斋仪、举行三会的仪式等。

  此外,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岳嵩高灵应碑〉,一般以为是寇谦之所撰,记录了寇谦之修祀中岳庙及宣扬道教的事迹,对世人研究中岳庙极具历史价值。

  寇谦之凭借着北魏拓跋氏政权的力量,改革张道陵所创立的天师道。北魏帝王登道坛受箓,以象征其即位之符合天命,道教因而成为国教。这是寇谦之的宗教实践成绩,也是其在道教发展史上的成就。然而,「新天师道」随着他的死亡,也跟着没落。

寇谦之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计安汉朝,为大汉延长至少五十年的时间,最后却下场悲惨

    主父偃的推恩令这条建议,武帝只用了一封诏书,就直接的削弱了藩国的势力,完成了诸侯制到郡县制的过度,可以说让汉朝延长了至少五十年的时间,而建立朔方郡,使得汉朝边疆有人把守,扩大了汉朝的边界,为匈奴进犯中原提供了障碍,也为出击匈奴提供了保障,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落得了身死族灭的下场,可悲可叹,也验证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司马才人代代出,汉赋风流传今古

    都知道司马相如最擅长作赋,他所作的辞赋在当时可谓一鸣惊人,还一度成为汉代辞赋创作的范式。司马相如是富有传奇性的才子。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脱俗的风流才子。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奖基人。

  4.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5.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6. 汉武帝刘彻为何封女奴卫子夫为皇后,最后又诛卫家九族?

    约公元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离开皇宫,按例到渭水畔举行开春祭典。酒到酣处的武帝荷尔蒙和肾上腺素飙升,一眼相中了那个一头长黑发的歌女。姐姐心领神会制造了机会,于是这个平阳公主府的家奴卫子夫被及时送上了回皇宫的武帝车队。被遗忘的卫子夫意外怀孕,成为卫家荣耀的开端。遣散宫女这天武帝突发神经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卫子夫。

  7.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8.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9.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10. 嘉靖朝臣:夏言的前半生出彩,后半生糊涂,一步对、步步错的官途

    金碧辉煌的议政大殿,在皇帝以及诸位大学士眼中极为平常,甚至深感厌恶,但对于那些未曾见过世面,还在以此为目的挣扎的穷酸书生,则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随机推荐

  1. 防微虑远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ángwēilǜyuǎn【解释】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例子】【相关】百度“防微虑远”

  2. 梦见切生日蛋糕梦到切生日蛋糕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切生日蛋糕好不好

    做梦梦见切生日蛋糕好不好?梦见切生日蛋糕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切生日蛋糕的详细解说吧。所以梦到切生日蛋糕,代表着一种主动出击、使难题被解决的态度。梦见切生日蛋糕,可说是一个好兆头,暗示著转机即将来l临。业务员梦到切生日蛋糕,意味着自己的业务将会越做越好,而各种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3. 国学大师钱穆是这样讲中国文学史的!

    国学大师钱穆是这样讲中国文学史的!  用看惯了集中大批专家合编之文学史教材的眼光,来读钱穆先生(1895——1990)的讲课记录本《中国文学史》(天地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一定会觉得有两大问题。  钱穆的讲课有何问题?  一是讲述太简单,从上古讲到清朝,一共只用了不...

  4. 告别车匿和犍陟

    悉达多太子告别熟悉的土地,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驰而去,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太子从马上跳下来,抚摸着坐骑:“犍陟!你已经载我到了我所要到的地方。”太子又向车匿说道:“车匿!你对我已经尽了忠勤,我无论怎样也不会忘记你。我到哪里,你都跟随着我,没有表示一点怠惰或疲倦...

  5. 兴兵动众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gbīngdòngzhòng【解释】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兴兵动众”

  6. 谁比较爱谁(图文)

    儿女的欢笑,是父母的冬阳。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大,随着儿子和媳妇来花莲看我。有一次我对他们说:「不要说谁怕谁?要说谁比较爱谁?」>从此,这对夫妻如果有冲突时,就会同时想到「谁比较爱谁?」而互相有爱的竞争,能够彼此礼让、体谅对方,因而相处得很好。

  7. 歌于斯,哭于斯是什么意思?

    【拼音】gēyǘsī,kūyúsī【解释】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例子】【相关】百度“歌于斯,哭于斯”

  8. 怀孕梦见没捉到蛇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没捉到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没捉到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一个西沙群岛守边老兵的往事回忆,追溯真实的历史故事

    -风物君语-"一入西沙千帆醉,从此马代是路人!"▼西沙群岛,第一次被中国人熟知,缘于发生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

  10. 梦见庙宇被拆

    周公解梦梦见庙宇被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庙宇被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