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诗享书局原创文章在「”三国”的故事里,刘备的儿子刘禅最为出名的事估计就是他投降魏国后,说的那句「”乐不思蜀”了。但这毕竟只是一句话,又没有详细交代他在魏国的生活状况,那么作为亡国之君,「”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后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带领曹魏军队直捣成都,刘禅没有过多的抵抗,开门投降。本来投降至少可以求个安稳,但带兵在外的姜维见大势已去,便假意投降了

诗享书局原创文章 在「 ”三国”的故事里,刘备的儿子刘禅最为出名的事估计就是他投降魏国后,说的那句「 ”乐不思蜀”了。 但这毕竟只是一句话,又没有详细交代他在魏国的生活状况,那么作为亡国之君,「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后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带领曹魏军队直捣成都,刘禅没有过多的抵抗,开门投降。 本来投降至少可以求个安稳,但带兵在外的姜维见大势已去,便假意投降了曹魏,私下串通钟会想要谋反,以求「 ”曲线救国”。结果没想到事情败露,钟会部下发动动乱,将姜维钟会全部 ... 死,这期间蜀汉不少大臣遭受池鱼之灾,如蜀汉前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也被乱军所 ... 。 虽然刘禅没有受到波及,却也受到了惊吓,昔日一同降魏的旧臣也少了许多。 再后来刘禅带着少数几个旧臣前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在中国古代爵位等级里,公爵是最高等的,看起来似乎待遇还不错。 但司马昭显然不是那么好的人。一次宴请刘禅的时候,奏完魏乐奏蜀乐,显然想故意试探或羞辱刘禅。 这时在场的一些蜀国旧臣纷纷哀伤流泪,刘禅则表现的喜不自禁。于是「 ”乐不思蜀”的由来便发生了。 王问禅曰:「 ”颇思蜀否?”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 显然,这是司马昭的一种试探,也是羞辱,刘禅若回答不好会有何结果都不一定,极有可能会引来司马昭的猜疑,甚至连累自己家人和其蜀汉旧臣。 而他直面羞辱说出这样的话,或许心里也不会好受。 后来在吴国的末帝孙皓投降时,对司马炎就十分不服,没有像刘禅一样「 ”乐不思蜀”,司马炎给他封的爵位和待遇就比刘禅差了一些,而且正值壮年的他降魏后四年就去世了,这或许便是司马炎做了什么手脚。 在司马昭去世没多久,司马炎就改朝换代建立了晋,同时还封原来的魏元帝曹奂为陈留王,要知道汉献帝登基前的称号就是陈留王,司马炎这么做显然又是一次对失败者的羞辱。 所以综合来看,刘禅作为被羞辱的第一人,能有那种反应保自己平安,已经颇为不错了。 在司马炎称帝后,刘禅更加谨言慎行,十分低调,司马家也就再没有为难他什么了。最后刘禅活到了64岁安然去世,余生也算安稳。 只不过刘禅去世后没多久,西晋就发生了永嘉之乱,西晋灭亡,继承了刘禅爵位的刘恂及刘禅子孙大多遭到波及,几乎被屠 ... 殆尽。 只有刘禅之弟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成汉李雄封刘玄为安乐公,直到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顺便灭了安乐公国。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 所以说刘禅的「 ”乐不思蜀”确实保了自己的平安,只可惜后事难料,不然子孙亲戚们也一定能安稳更久。 近期热文:如果没有偏安一隅和 ... 岳飞,宋高宗赵构是不是个好皇帝? 武松当了都头后,为什么不找关系帮武大郎换份工作? 建国后实行一夫一妻制,那民国的姨太太们怎么处理?
本文标签:刘阿斗魏国三国历史晋武帝蜀国晋朝隋朝明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