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独孤皇后——真正的大女主

年初有部剧《独孤皇后》挺火,我还看过几眼——话说对我这种稍稍懂那么点历史的考据爱好者来说,看国产历史剧基本就是一种折磨。近年来能看得下去的也就《大明王朝1566》和《大秦帝国》等寥寥几部,而且后者看起来弄不好也得歪。 扯远了,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这是剧照,独孤伽罗不长这样 据说从秦始皇到溥仪,中国历史上共产生了83个王朝408位皇帝,皇后的数量应该只多不少。而独孤皇后在其中应该是最特别、也是最富传奇色彩的的一位。 要论起在青史中的好名声,独孤皇后肯定比不过冯太后、长孙皇后、马皇后之类的贤后,要论起贪权乱政的恶名,更是没法跟贾南风、慈禧之流的败类相比。要论起跟皇帝老公秀恩爱,面对史上唯二做到一夫一妻相伴终生的西魏废帝元钦和宇文皇后、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独孤伽罗同学怕是要羨慕嫉妒恨得肝肠寸断:都怪老娘死得早,让杨坚那个挨千刀的死鬼撒了欢,害老娘前功尽弃…… 另一位好老公元钦找不到图…… 更别提还有一位空前绝后的历史巨人——女皇姐姐横空出世,与之相比独孤伽罗顶多算个幼儿园小朋友。 那么,无论好坏都排不到前头,最后连最引以为豪的「 ”妒妇”都做得挺失败的独孤皇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先搞搞独孤皇后的背景调查。 独孤皇后的生父是独孤信。 这可是个不得不说的牛人——当时要是有「 ”高富帅”这个词儿,独孤信一定是当之无愧的代言人:出身鲜卑八部之一,与皇室世代联姻,身份贵不可言;史上鼎鼎大名的西魏「 ”八柱国”,他名列其中;帅得一塌糊涂,人称「 ”独孤郎”,一不小心带歪了帽子,结果满城男子争相效仿,留下了著名的典故「 ”侧帽”。 独孤信的墓志收藏于国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独孤信一生诞下八子七女。儿子都是没用的货色不用搭理,而他牛就牛在会生闺女,以至于唐人令狐德棻羨慕得差点得了红眼病:「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引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所以,独孤信因女得福——隋以文献皇后父故,追封太师、赵国公,谥号为景;唐以元贞皇后父故,追封梁王。 有人说,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当老丈人当到登峰造极的独孤信,不愧人生赢家。 独孤皇后的生母崔氏,出身著名的清河崔氏。不过崔氏只是独孤信的妾,所以独孤伽罗是庶女,而她那两个著名的姐姐则是独孤信正妻郭氏所出,都是嫡女。 再说说独孤皇后家的那个大猪蹄子——隋文帝杨坚。 1978年,美国人麦克·哈特出版了著名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其中包括三位中国皇帝,有我们熟悉的秦皇,却没有汉武和唐宗宋祖,而杨坚却赫然在列。 配得上在名后缀「 ”大帝”标签的皇帝不多,但杨坚肯定没问题 因为不幸摊上个著名的败家儿子,杨坚一手打造的大隋王朝不过存续了短短的38年,因此往往为后人遗忘。但是不要忘了杨坚建隋最大的意义在于:不仅实现了自嬴政之后的第二次华夏一统,更重要的是结束了将近300年的胡乱,使得汉民族再次确立在华夏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将近300年的胡乱啊!很难想象要是没有杨坚一手创立的强隋,仅凭孱弱的南朝,再过个100年、200年,华夏文明将走向何方、汉民族的出路何在…… 杨坚的另一大贡献,就是草创了科举制,撬动了不可一世的士族门阀阶层的根基。后来牛皮哄哄的统治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千年的士大夫们,真应该烧香磕头,好好感谢一下他们的这位大恩主。 好啦,前戏搞定,女主登场—— 天生的大女主光环——独孤皇后强悍的一生。 独孤伽罗(伽罗为梵语,意为沉香木)生于西魏大统十年,14岁时下嫁杨坚。 您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就是「 ”下嫁”。 相比李渊建唐之后就忙不迭的宣称出身陇西李氏,还把李耳攀为祖宗,杨坚也是一个德性,立马跑去弘农杨氏认祖归宗。不过就算到了后世,这事也不断被考据证伪,认为他出身山东寒族,何况在大家差不多都知根知底的当年。 对了,跟独孤伽罗成亲的时候,他还不叫杨坚,应该被称为普六茹坚,小字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有点囧啊……) 在那个强调家世和血统重于一切的年代,正牌子的鲜卑贵女独孤伽罗嫁给普六茹坚,虽然不能说是癞蛤蟆吃到天鹅肉,但称之为「 ”下嫁”也不为过,而这种差距也为后来二人的夫妻关系埋下微妙的伏笔。(独孤信与杨坚的老爹杨忠交好,但却嫁了个庶女过去,也能证明两家家世的差距。) 士族与庶族间鸿沟之大,如今很难想象 二人婚后不久形势突变,西魏一夜之间成了北周。此后独孤信被逼自尽,杨坚家族也与权臣宇文护关系恶劣。相同的遭遇增进了小两口的感情,著名的「 ”誓无异生之子”誓言便出现在这一时期。 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奋斗,哪怕是长女杨丽华成为周宣帝的皇后之后,杨坚仍然受到猜忌,随时有身死家灭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独孤伽罗展现出身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强悍与坚持,先是孤身闯宫「 ”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保住了女儿的性命,然后当杨坚在是否自立犹豫不决时,向丈夫提出了著名的「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的建议。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杨坚是被独孤伽罗推上皇位的。 杨坚立隋,随即册封爱妻为皇后(当然他也没有别的候选……),从此独孤皇后成为史上罕见的对君主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皇后:史载「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杨坚对她既爱且敬(或许还有「 ”畏”),「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请注意,这个「 ”二圣”可比差不多100年后的那对「 ”二圣”含金量高多了,毕竟唐高宗不止一次想废后来实现「 ”独圣”,而这个念头杨坚怕是想都没想过。 李治曾感受到武则天的威胁,屡次想废后 杨坚秉政23年,不但将乱世归为一统,而且在他治下的大隋论起富裕程度来,几乎只有极盛时期的唐和那个「 ”弱宋”堪可一比,史称「 ”开皇之治”。而在这其中,独孤皇后功不可没。 不过独孤伽罗一生精明,到老却走了眼。太子杨勇秉性粗率,又喜好声色,尤其是对自己老婆不好,这让「 ”相信爱情”的独孤老娘非常不满意。而次子杨广就不一样了,不但聪明能干,而且处处顺应老娘的心思,尤其是对自己的大老婆超级好(这个倒不是装的,杨广与萧后的爱情也是一段经典),终于让独孤老娘下定决心,狠吹了一通枕头风之后,大隋的太子最终易了主。 杨广骗过了精明的老娘 18年后,独孤伽罗看中的这个儿子,败光了父母打下的江山,也败掉了自己的性命,大隋就此玩完。 而在此16年前、也就是仁寿二年,独孤皇后便已离世,享年59岁。两年后杨坚驾崩,夫妻二人合葬太陵。 下面重点来了:独孤伽罗与杨坚之间的爱情故事。 把独孤伽罗排在杨坚之前没有一点问题,因为在爱情上,她一辈子都把自己的死鬼老公压制得死死的。 与元钦和宇文皇后、朱佑樘和张皇后比,杨坚在晚年老妻去世后不幸出轨,使得这段爱情看上去不够完美。不过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二人之间的感情更添传奇色彩。 鲜卑旧俗有母系遗风,「 ”妇持门户”甚为普遍,这与汉民族的伦理观完全相反。独孤伽罗作为一个汉化鲜卑人,也是大隋皇帝杨坚的贤内助, 虽然深度的参与了国家管理,甚至插手干涉过朝政,但是在整体上她还是牢牢的把握住了尺度,除了废立太子一事,并没有祸乱朝政的记载。 鲜卑是与汉民族融合得最好的北方游牧民族 但是对待感情,独孤伽罗的一生中始终保持着鲜卑女子的天真炽烈气质,在她的感情世界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因此在她强势的坚持下,杨坚身上的「 ”惧内”的标签一贴就是一千多年,「 ”誓无异生之子”、「 ”性忌妾媵”、「 ”六宫虚置”等等,由此被某些人称为古今第一妒妇。 以下选取几个发生在二人之间的经典的小故事。 「 ”誓无异生之子” 独孤伽罗与杨坚婚后不久便遭遇人生最低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二人立下「 ”誓无异生之子”的誓言。而杨坚一生共有5子4女,皆为独孤皇后所出,高祖文皇帝果然信人也! 即便杨坚后来出轨了,但是能守誓40多年,咱也得服气 《隋书》可做证明——「 ”上尝从容谓群臣曰:‘前世皇王,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 而且遍翻史书,诸如「 ”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 ”恩礼绸缪,始终不易” 、「 ”高祖与后相得” 、「 ”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之类描述独孤伽罗与杨坚之间坚贞而又绵长的爱情的文字数不胜数,以至于甚至有把已经快60岁的独孤皇后称为杨坚「 ”宠妇”的说法。 「 ”性忌妾媵” 不过人无完人,杨坚也不是没开过小差。开皇十八年,年近花甲的老皇帝终究没能抵御住男人的劣根性和青春少艾的诱惑,背着皇后私下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可想而知看老公看了一辈子、并以此自得的独孤伽罗得知此事后会有多崩溃,于是打翻了醋瓶子的她一怒之下 ... 了尉迟女。这下子被老婆欺负了一辈子、从来没敢反抗过的老皇帝终于雄起了一回,气急败坏的决定离……家出走:「 ”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 通常处于强势老婆威压下的男人,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杨坚也不例外。所以老皇帝迷路了,又拉不下脸面求救,只能在荒山野地里瞎闯。幸亏两大重臣高颎、杨素及时赶来调节家庭 ... ,老皇帝的脑子清醒下来之后,想起家中那个让他又爱又怕的老婆又舍不得走了,发了句「 ”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的著名牢骚之后就乖乖的回家跪搓衣板去了。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想让男人不偷腥几乎不可能 此事虽然不了了之,不过当了一辈子「 ”大女主”、也好强了一辈子的独孤伽罗自此「 ”意颇衰折”,心灰意冷,不久就去世了。而杨坚在痛失爱妻之后悔恨不已,虽然此后广纳美女入宫,却在不到两年后就病重去世了。虽然杨坚之死疑窦重重,但不能不说如果独孤皇后仍在的话,也许那些千年未解之事根本就不会发生。 「 ”六宫虚置” 杨坚即位时40岁,独孤伽罗也已经37岁了。但是遍翻史书,此前杨坚都没有纳过妾室,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混上。不仅如此,他还拒绝过吐谷浑进献美女,并且一并禁止藩国向他进女。所谓的独孤皇后死后,杨坚「 ”广纳妃嫔”、「 ”荒淫无度”大体也是后人泼脏水,《隋书·裴肃传》说过:「 ”上谓肃曰:‘吾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宠幸,不过数人……’未几,上崩。” 为了让多疑且小心眼的皇后彻底放心,杨坚干脆把后宫完全交给独孤伽罗说了算,让其主持制定后宫妇官制度。这可是个史无前例的大放权,放眼历史也只有武则天享受过这个待遇,而独孤伽罗也毫不客气,将后宫大肆裁撤精简,封堵一切可能造成老公出轨的漏洞。以至于唐人令狐德棻在《隋书》中义愤填膺的替杨坚打抱不平瞎操心:「 ”初,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 对于杨坚来说,三宫六院本就是不存在的,才懒得管 独孤伽罗把后宫裁撤得多有惨——他儿子杨广上位后,深感老爹被老娘压迫得太惨,以致于连他也被祸害得不浅。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杨广不得不重新制定了一套妇官制度。 死后哀荣 独孤伽罗的死,对杨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孤独寂寥的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等美人那里寻找慰藉,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不过一年多之后,杨坚就一病不起,继而驾崩。 独孤伽罗的丧事规格之高是极其罕见的。杨坚先是为独孤伽罗定下谥号「 ”文献”,「 ”献者: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又召集了号称「 ”四海宗师,一时翘楚”的高僧50多人为自己的皇后超度亡魂,以至于使得这场丧事成为佛教史上的一场盛事而广为流传——「 ”献后之丧,福事宏显”;同时他指派时任尚书左仆射的杨素亲自负责主持为独孤伽罗营建山陵。由于情商极高、善拍马屁的杨素对此事极为重视,凡事亲力亲为,以至于被感动到的杨坚认为「 ”杨素经营葬事,勤求吉地,论素此心,事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也就是说,杨素一生南征北讨,为大隋立功无数,但在杨坚眼里,这些功绩还比不上给他的皇后修座坟重要。 太陵位于陕西咸阳,杨陵区因此得名 45年前,刚满17岁、还是一脸懵懂的杨坚,上门迎回了他14岁的、更为青稚的新娘。仁寿二年10月,已经是垂暮之年、62岁的杨坚不顾群臣反对,坚持冒着严寒奔波了数百里,把他钟爱了一生的妻子独孤伽罗送往太陵安葬,陪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两年后,杨坚再一次睡到了爱妻的身旁,这一次终是永远,好妒的独孤伽罗也终于不用再为「 ”防火防盗防小三”操心了。

独孤皇后——真正的大女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3.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4. 从隋文帝杨坚的过错入手,谈谈隋朝为何昙花一现

    公元581年,中华大地的领导权易主,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一统江山并且建立隋朝。但遗憾的是,隋朝不过昙花一现,仅仅历经三十七年就毁于隋炀帝杨广的手中。隋朝版图在笔者看来,隋朝昙花一现杨坚和杨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先来看看杨坚的过错:疑心过重,使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上下离心离德。

  5. 「 ”祸从口出”的经典案例一枚,慎言!慎言!慎言

    01贺若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将领,勇武刚猛。公元559年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为将多年,贺若敦立了不少战功,然而同辈都混成了大将军,唯独他不是,心理很不平衡,难免发几句牢骚。对其他人发几句牢骚,也许无关紧要,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当着朝廷使者的面发牢骚。贺若敦屡出怨言,把执掌国政的晋王宇文护惹毛了,命他回朝...。

  6. 隋朝二世而亡,不能全怪​隋炀帝​杨广,隋文帝至少负一半责任

    隋朝虽然国祚不长,但却是中国最强大、最富裕的王朝之一。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隋朝国泰民安,户口殷盛,仓库里存放的粮食竟然可以吃50年。隋朝灭亡后,唐朝人仍然吃了好多年。这个时代被后世称为——开皇之治。

  7. 为了讨皇帝欢心,公主害死驸马全家,皇帝:赐死,让她们一家团聚

    早已对丈夫、父亲,失望透顶的杨丽华,无意再嫁他人。杨丽华拒绝了隋文帝杨坚,为她挑选驸马的许诺后。最终,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成为了驸马之子。于是,驸马李敏,利用杨坚对杨丽华的愧疚,从平民一跃成为柱国。可以说,一生凄苦的杨丽华,将全部的心血与母爱,倾注到了独女宇文娥英,和驸马李敏身上了。

  8. 隋朝开国将领杨林为什么被称为靠山王?杨林是怎么死的?

    杨林年幼时,深得太祖喜爱,太祖因为是北周将领,屡建奇功,身负名望,杨林也因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同安郡公。由于后世关于隋唐演义的小说有很多,所以关于杨林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追到后,罗成一下翻身下马,举起枪,正中杨林的咽喉,靠山王杨林的生命就此落幕。而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杨林是死于秦琼枪下的。作为隋朝的开国将领,他的地位、功绩是没有人能够比的上的,尽管死的不光彩,但是也值得被后世所敬仰。

  9.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里封存着一个帝国数百年的秘密

    《长安图》:「”隋氏设都,虽不能尽循先王之法,然畦分基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居民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这是北宋名士吕大防对长安城规划之精的称赞。在吕大防眼中,长安城有规划制度之精密,利用自然之巧妙,规划创新惠民之精神三个显著特点。盛唐时期,都城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城内的人口超过百万。鲜为人知的是,唐代长安城是在隋代大兴城

  10. 明清历代帝王庙,为何秦始皇和隋文帝两位开国君主进不去?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大事情,就是祭祀和...两件。祭祀?现在人虽然不会认为祭祀这件事不重要,但一般也不会把它和战争等国家大事并列吧?但是在中国古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中华民族自古就不大规模信奉宗教,而古代人的思想素质又没有现代这么高,那怎么样才能凝聚一个团体呢?就是通过祭祀这样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种类非常多,从官

随机推荐

  1. 朱温为什么会背叛黄巢,转头投降大唐?

    黄巢在长安自主为王以后,屡次派朱温出战。公元882年,朱温被录用为同州防备使,前去霸占同州,但却遇上了领有精兵三万的王重荣,朱温进退维亟,屡次向黄巢要求增援而不得,末了他判断黄巢也许会叛逆腐朽,转而向唐招降。以后,朱温的野心禁不起守候,他强制唐哀帝让位给本人,在907年四月,正式接办帝位,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不幸朱温一代枭雄,却落得这样境界。923年,晋王李存勖确立后唐,派兵攻占开封,后梁被灭,共历经十七年。

  2. 王温舒简介 汉武帝时期河内太守酷吏王温舒生平

    皇上听说后,升任王温舒为河内太守。>王温舒以前居住在广平时,完全熟悉河内的豪...猾的人家,待他前往广平,九月份就上任了。案子判决上报,竟至于流血十余里。河内人都奇怪王温舒的奏书,以为神速。因为义纵当内史,王温舒怕他,因此还未敢恣意地实行严酷之政。等到义纵死去,张汤失败之后,王温舒改任廷尉,尹齐当了中尉。

  3. 梦见蜈蚣在手上爬_周公解梦梦见蜈蚣在手上爬

    出行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建议遇雨水则延期出外,顺利平安。怀孕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预示生男,五月生女,慎防意外受伤。本命年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意味着先损后益,公教人员生活稳定,平顺如意。梦见蜈蚣爬脚上_梦见蜈蚣爬脚上怎么回事恋爱中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说明经不起考验。做生意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代表春占得财,夏占不利财。上学的人梦见蜈蚣手上爬,意味着实地温习住南方,应试有利。

  4. 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

    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有位男子整天觉得很烦恼,认为生活处处都在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已经陷入到了痛苦的地狱之中,于是便到佛光大师那里寻求解脱之道。这时,他又来到了这块路标前,不小心“咚”地又把头撞得生疼。醉汉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地走了起来,走着走着,头又被“咚”地一声撞痛了。走着走着,他的头又被“咚”地一声碰痛了。其实,只要清醒一下自己,静一静内心,稳一稳眼神,往往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5. 元宵祝福语_元宵节给老师的祝福短信_元宵祝福

    老师,元宵节,祝愿您永远年轻!祝福老师元宵节快乐!老师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祝福你元宵快乐!深深地祝福您――敬爱的老师,元宵节,愿您节日快乐!祝你元宵节,家庭团圆,幸福快乐!

  6. 借水行舟是什么意思?

    【拼音】jièshuǐxíngzhōu【解释】指趁势行事。同“借水推船”。【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借水行舟”

  7. 【买桌】的意思是什么?【买桌】是什么意思?

    【买桌】的意思是什么?【买桌】是什么意思? 【买桌】的意思是:买桌亦作「买棹」。雇船。  ●明袁宏道《王百谷书》:「明日遂行,买桌恐亦无及,野人誓守丘壑不出矣。」  ●清查慎行《沈客子索余补作仍次原韵》:「翻身买棹竟南下,...

  8. 汉宣帝——刘询(1--15)

    汉宣帝——刘询1、——宣帝刘询刘病已,刘彻曾孙刘据孙。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之后,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遇到大赦,为祖母史家所抚养。汉武帝遗诏令掖庭养视,宗正录其属籍,成长于掖庭。

  9. 好朋友只是朋友

    好朋友只是朋友   美文精选一:   好朋友只是朋友   一个人的时候,耳机里的旋律总是习惯单曲循环。   比如此刻,耳朵里徘徊的故事是郁可唯的《好朋友只是朋友》。   眼前的手机显示着你的微信头像,我犹豫很久,按下了屏幕截图,保存在相册里。这头像就应是你几年...

  10. 苏轼的读书法

    苏轼的读书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向求教于他的人介绍了一条读书经验:“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每一次读书只带着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去研究,不要涉及旁的问题。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精深的理解。苏轼的这种读书...,得到了不少后人的赞同,人们称之为“八面受敌”的读书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