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人们说,中国人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就是说,中国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病,十个胃病患者中有九个是胃寒。所以防止寒凉、寒冷对脾胃的伤害,十分重要。二怕湿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属阴,最容易受湿邪损伤,如果脾为湿邪所困,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湿为寒邪,对人危害很大。三怕甜脾怕甜,胃怕凉。甜腻,特别是浓度大的糖,糖较滋腻粘滞,使人容易产生湿气

脾胃有「 ”四怕” 一怕冷 人们说,中国人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就是说,中国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病,十个胃病患者中有九个是胃寒。所以防止寒凉、寒冷对脾胃的伤害,十分重要。 二怕湿 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属阴,最容易受湿邪损伤,如果脾为湿邪所困,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湿为寒邪,对人危害很大。 三怕甜 脾怕甜,胃怕凉。甜腻,特别是浓度大的糖,糖较滋腻粘滞,使人容易产生湿气,脾则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 四怕撑 就是不能吃得太饱。此外,适当多运动,多吃素,少忧愁等,都是保护脾胃的不二法门。这两个方面都注意到了,你的脾胃就会逐步好起来。 中医一直都把脾胃视为中枢,是人体可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可能你就要感觉不舒服直到病倒。所以祛湿调理脾胃尤为重要。 4类人尤其要注意脾胃的调理 工作忙碌、经常抽烟喝酒的男人 身体易水肿、浑身无力的老人 经常用脑、容易困乏的孩子 小腹凸出、虚胖、便溏的女人 4种不花钱的 ... ... 一、 ... 穴位。 有空的时候,随手按按腿上这4个「 ”祛湿开关”,随时随地都能做~ 1.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左手掌心对准右腿膝盖,张开虎口,拇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 图源/网络 2. 阴陵泉穴 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图源/网络 3. 丰隆穴 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中指、食指并拢的两指宽)。 图源/网络 4. 承山穴 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小腿腹肌肉的凹陷处。 图源/网络 ... 二:刮痧法 刮痧应用广泛,其中专长,就是祛湿。 ... : 取刮痧板(光滑、钝圆的物件如汤勺、牛角梳炳等),在以上4个穴位处涂刮痧油(甘油、润肤油等黏稠润滑的液体即可)。 然后,使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夹角,施行刮痧。 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宜,刮至皮肤发热、发红即可,建议隔天进行一次,每个穴位刮2至3分钟为宜。 ... 三:中药茶疗 1. 健脾除湿茶 材料:苡仁20克,党参12克,栀子5克,黄芪12克,茵陈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 用法:加姜片(3片),煎服代茶饮。 作用:春夏南方人多容易出现湿热的症状,此茶方兼有祛湿和清热的作用。 2. 祛湿清神茶 材料:白芷2克,薄荷、甘菊、羌活、栀子各1.5克。 做法:加姜片(3片)、加茶叶少许(红茶最宜),煎服代茶饮(薄荷后下,煎5分钟)。 作用:清头目,聪耳窍,助精神。 3. 祛湿解表茶 材料:藿香15克,佩兰10克,红茶5克。 做法:将红茶、藿香、佩兰放入杯中,加入200毫升沸水冲泡,加盖闷约5分钟即可。 作用:清暑辟浊,利湿醒脾。 ... 四:运动健脾 每一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40次仰卧起坐。这小小的运动,对调动「 ”脾气”可是有很强大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一般脾胃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锻炼脚趾。站立或坐姿,双脚放平,紧紧地贴着地面,脚趾练习抓地和放松,相互交替,这样能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 ... 作用。 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这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一个动作,胃部在足部的反射区是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中医健康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