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来使者 救世菩萨

如来使者 救世菩萨>——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追思朴老的光辉业绩和深重恩德。朴老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与中国 ... 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 ... 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朴老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工作,一生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特别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朴老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引领中国佛教从百废待举的状态逐渐走向复兴。总结朴老生平,可以认为他是如来的使者,是救世的菩萨,是新中国佛教的引路人。我与朴老的因缘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1960年至1965年,我就学于中国佛学院。每次于广济寺举行法务活动后,朴老必定站在天王殿东侧门出口处,一一与我们学僧亲切点头、含笑致意,送我们上车返院。朴老亲切慈祥的形象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1976年,北京受到唐山大地震影响,朴老暂时寄居于广济寺。当时,我由东北返江西,于广济寺盘桓数日,经任有群居士通报,蒙朴老召见,垂问在江西居山情形,关怀备至。后蒙朴老关怀,商请 ... 主管部门,将我由江西调至北京中国佛学院。1981年至1983年,经 ... 宗教事务局批准,朴老派我以中国佛学院讲师身份赴日本京都佛教大学进修。临行之前,朴老谆谆指示:要考察日本的佛教教育,因为我们自己也要办教育,说不定有可以借鉴之处。我自日本访学回国后,一直在中国佛学院任教,并担任教务长、副院长等职,在近三十年的佛教教育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朴老在佛教教育方面的高瞻远瞩。朴老牢牢把握佛教事业发展的本质核心,是“僧伽教育”。一再强调振兴新中国、新时代佛教,关键是提倡和开展僧伽教育事业,认为人才是开展佛教工作的关键。从中国佛教的历史经验看,佛教自身建设的好坏是决定佛教兴衰存亡的根本内因。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伴随着机遇与挑战,能否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归结于佛教自身建设的开展与深化。朴老提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其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基础,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和组织建设是保证。“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重视培养信仰坚固,道风严谨,注重德操的僧才。只有在培养人才上,注重信仰与道风,人才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有信仰、讲道风的人才,正是教制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有力保证。朴老关于人才培养和佛教自身建设的思想,直至今日,不但没有过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反而愈显重要。朴老的积极努力下,中国佛学院于1980年恢复,各地也复办和新办了多所佛教院校。朴老曾数次亲自主持召开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全面规划,适当调整,保证重点,协调发展”的佛教院校发展方针。至今,汉传佛教院校已达到四十余所。但是,佛教教育事业的道路依然漫长,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朴老对于佛教教育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他提出的“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时刻提醒我们在佛教教育方面不能松懈,任重道远。中国佛学院作为汉传佛教最高学府,肩负着培养中国佛教高级人才的任务。自1980年至2009年,共毕业本科学僧十三届488人,研究生47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约100人。毕业学僧在佛教教育、弘法利生、文化传播、慈善关怀、寺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学僧已经在全国和地方佛教协会和各大寺院担任关键岗位。中国佛学院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校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制约其作为中国汉传佛教最高学府功能的发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已经把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作为本届理事会的重要工作,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推进校舍建设,为中国佛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同时,中国佛教协会也将一如既往支持、鼓励和帮助地方佛教院校的发展,为中国佛教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纪念朴老,就要继承他基于大菩提心的遗愿,发扬人间佛教思想,做好教务工作,开展好海外联谊和国际佛教友好交流,维护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更要大力做好佛教教育工作,提高佛教徒特别是青年僧伽素质,更好地与 ... 社会相适应,与时俱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坚定不移地在党和 ... 的领导下,以朴老为光辉榜样,努力进取,将中国佛教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摘自《人民政协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来使者 救世菩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妈妈鼓励儿子的话 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13、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对自己负责。19、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 【崊嵚】的意思是什么?【崊嵚】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崊嵚」在《汉语大词典》第4234页第3卷828崊嵚高耸突兀貌。

  3. 明朝这两位妃子,一个因为早产被赐死,另一个超过产期被活活饿死

    >碽妃死后,朱棣被马皇后收养,靖难之役后,为了名正言顺做皇帝,才篡改史书,称自己是马皇后的儿子!>>无独有偶,在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明熹宗的妃子是超过了预产期,但祖孙二人的做法却惊人的相似!>怀上龙种,是所有妃子的愿望,结果明朝这两位妃子这两位妃子,一个早产,一个超预产期,都被皇帝赐死,真是死不瞑目啊!

  4. “阴兵借道事件”造成老北京城大爆炸

    第一种阴兵借道是指古代或者近代的军队败亡后,因其怨气不散再加上当时的天时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第二种阴兵借道往往是出现在大灾难死了很多人之后,这种阴兵是指地府来拘魂的鬼差鬼将。其实从古到今,一些地方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之后都有机会见到传说中的阴兵借道的。第三种阴兵借道来自于军人口中。所以军方首脑也只是命令战士靠向阳一边行进,传说关羽死后因业,堕入鬼道,也成一王,四处征战。阴兵借道看似诡异,实则不奇。

  5. 15岁嫁给张大千,生了8个孩子,受冷落后爱上牌友,却被骗光钱财

    黄凝素是一个十分普通的闺阁少女,15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已经有妻子的张大千。张大千与曾正蓉结婚两年未育,这才续娶黄凝素。张家邻居有一个女孩子徐鸿滨,她和黄凝素的大女儿张心瑞同龄,两个女孩关系很好,她经常来张家玩耍。直到有一天大女儿,张心瑞发现这个徐鸿滨居然怀了张大千的孩子。有了契机,她便向丈夫提出离婚。张大千百般挽留,可黄凝素去意已定。从此,张大千与黄凝素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6. 给点儿愚蠢

    一位玲珑的天使飞进窗口找上了她,说:“聪明的伊莎,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一份适量的聪明和一份适量的愚蠢,可是匆忙中上帝遗漏了你的愚蠢,现在我给你送来了这份礼物。”伊莎很不理解,慑于上帝的威严,她接过愚蠢,无可奈何地植入脑中。深夜,她偷偷地取出了植入脑中的愚蠢,扔了。事隔数天,天使发现给伊莎的那份愚蠢已被扔进了垃圾箱。不得已,伊莎重新把那份讨厌的愚蠢捡了回来。她把愚蠢嵌进头发,不让它进入思维。

  7. 梦见薄荷是什么意思 梦见薄荷是好预兆吗 – 周公解梦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含有挥发油、薄荷精以及单宁等物质,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是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平心静气的心灵补药。薄荷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植物,薄荷的花语是“愿与你再次相逢”和“再爱我一次”。那么,梦见薄荷是好预兆吗?梦见薄荷,预示轻松的娱乐等有趣的事情。年轻女子梦见薄荷,此梦警告她要抵御一些具有诱惑性的享乐活动。女人梦见吃颠茄好吗梦见颠茄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8. 吃「 ”他汀”升高血糖,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那「 ”他汀”还能吃吗?

    都说吃「”他汀”药降低血脂,可是又听说吃「”他汀”药会升高血糖,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不是谣言。可是,这样问题也就来了。心血管病人还能不能吃「”他汀”?糖尿病人呢?还能不能吃?回答是,能吃,应该吃。心血管病人、糖尿病人都能吃,也应该吃。为什么?因为研究发现,心血管病人,可以从吃「”他汀”药中获益。糖尿病人呢,因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也能从吃「”他汀”降血脂治疗中获益。心

  9. 目犍连(神通第一) 美色敌不过神通

    目犍连--神通第一美色敌不过神通有神通力的目犍连尊者,非但不会给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动摇不了他的道心。有一次,目犍连在托钵归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园林,园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着他。

  10. 梦见别人吐血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吐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吐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