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

南宋吴琚 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纵31.3cm 横39.4cm

宋黄庭坚 草书花气诗帖 纵30.7cm 横43.2cm

北宋李建中 行书土母帖 纵31.2cm 横44.4cm

南宋朱熹 致教授学士尺牍 纵32.3cm 横43.5cm

南宋张即之 致殿元学士尺牍 纵30.7cm 横53.6cm

宋高宗赵构 七言律诗 纵27.1cm 横48.7cm

宋蔡襄 行书尺牍 纵24.7cm 横27.1cm

宋范成大 草书尺牍 纵31.5cm 横61.7cm

宋林逋 行书手札 纵31.2cm 横38cm

南宋陆游 致仲躬侍郎尺牍 纵31.7cm 横54.3cm

宋米芾 致景文隰公尺牍 纵28.4cm 横39.5cm

宋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心牍 纵25.9cm 横53.4cm

宋司马光 跋语 纵30.3cm 横48.6cm

宋苏轼 致季常尺牍 纵27.6cm 横45.2cm

北宋朱敦儒 尺牍 纵31.3cm 横43.1cm

南宋赵孟坚 致严坚中太丞尺牍 纵25.5cm 横33cm

宋吴说 尺牍 纵30.2cm 横44.6cm

南宋赵鼎 书子 纵33cm 横50.8cm

宋徽宗赵佶 瘦金体书诗 纵33.3cm 横63cm

南宋赵孟坚 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

        一、尺牍概说

  在中国,用书信作为交往沟通之方式,可上溯至两千五百年之前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文中记载有不少书信往返之事,如《左传·昭公二五年》:“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文选》“古诗一十九首之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其中所谓“牒”与“书札”均指信函。“尺牍”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记载:“汉遣单于书,以尺一牍,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尺一牍”即汉代诏书,因书于一尺一寸之书版上,故名,后省称为“尺牍”,《史记》亦记曰:“缇荣通尺牍,父得以后宁”,缇荣之“尺牍”,即指其上书汉文帝,请求替父赎刑文书。自两汉而后,“尺牍”一词逐渐成为公私文书之通称,而人们为求变化也开始用“尺书”、“尺札”、“尺简”、“尺翰”、“尺纸”、“尺素”、“尺鸿”、“尺鲤”等词来称呼书信。此外,称呼私人信函,也用“书札”、“札翰”、“书疏”、“书问”、“简”、“函”、“小柬”、“手简”……等词;而对公文书则有“章”、“奏”、“表”、“启”、“牒”、“状”、“札子”、“笺奏”、“驳议”……等称。本文为行文方便,采用“尺牍”一词,代表以上所提及之所有公私信函。

        二、宋代书仪简介

  随著尺牍之文体与结构形式日益发展成熟,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层面日益普及,尺牍之体例规范因而建立。为使尺牍之书写体例格式不致因错误而失仪,写信之程式范本开始应运而生,这类尺牍之程与范本通称为“书仪”。早期书仪在东汉时已出现,其书结构以一年十二个月为纲,每个月均列书信范本。至于传世最早之书仪则为西晋靖(239——303)之“月仪帖”,其书为月仪形式,每月往复书信各一通,信以四字句为主。本院收藏唐人书“十二月朋友闻书”亦为月仪体裁之书仪,按一年十二个月份之次序排列,一个月一封示范尺牍。

  南北朝以前,书仪大量发行,内容亦扩充许多,按书信者身份之不同,或致书情况场合之差异,而有各类书仪出现,如《皇室书仪》、《妇人书仪》、《僧家书仪》、《吉凶书仪》……等。不过,南北朝时代的书仪,现均仅存目而已。唐及五代之书仪尚存,敦煌地区保存下来不少唐写本书仪,其中尚有为唐志著录者,当为民间流行之书仪。

  三、宋代册页中之尺牍书法

  宋代册页中之尺牍大都以楷、行或草体书写,其中又以行书占大多数。由于尺牍为互通音讯而作,故书写时意在表达心境,直抒胸襟,而不在书法之艺术表现,是以笔法线条无须雕琢刻画,结构行气毋庸布置安排。在这种无意求工的情况下书写,呈现出的却是“无意于佳乃佳”的真率自然与潇洒随意,此即尺牍书法与其它形式之书法大异其趣之处。以宋四家之一的米芾(1051——1107)为例,在他诸多书法作品中,当推尺牍书法最见本色,也最富变化,如本院藏米芾“致伯充防御尺牍”,即“值雨帖”、“致先生尺牍”,即“清和帖”,以及“致临沂使君尺牍”三札,其笔法或纵逸泼辣,或沈著含蓄,或迅疾流畅,充分反映出米芾遒劲圆熟收放自如的笔力,提顿擒纵变化多端的笔法,与潇洒率意浑然天成的笔趣。

  尺牍的书风往往会因书写对象与内容之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赵抃(1008——1084)“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与“致知府舍人尺牍”,前者受书人为其肥,故以较轻松古朴的钟繇风格小楷书写;后者为致谢知府舍人之手启,故以较庄重严肃的颜字风格成书;又如蔡襄(1012——1067)澄心堂纸“尺牍”之内容,系拟以厚值蒐购佳纸,故以精美端整的小楷书之,显得与所求佳纸相得益彰;而蔡襄另一尺牍主要叙述其为脚气发肿所苦,是以书写舍谨伤工整的楷书,而采随兴适意的行书,此与其内容所述之身体状况甚有关联。

  尺牍书法虽不像其它形式书作之刻意求精,但其自然率意,反而能忠实地透露出书写者之真正水平与实际风貌。书写尺牍时,手随心转,自由挥洒,不受任何拘迫,书者之功力在最自然的情况下透露,所以尺牍中常出现极精彩的作品。历代书家们的代表书迹中,有不少即是属于尺牍类,这些尺牍除述往还之情外,更成为书法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盖尺牍中未署年款者,其内容可详加考证,从而订出其书写时间,待其尺牍之书写时间一一定位,尺牍即可成为研究个人书风发展的基点。因此,经由书家之尺牍作品,可一窥其个人书风之演变,更可由同时期书家之尺牍中,看到时代书风发展脉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8.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9.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10.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随机推荐

  1. 李守礼是谁 为什么李守礼能够准确预报天气

    唐朝时期,有一位李姓王爷特别神奇,因为他能准确预报天气,精准程度堪比今天的天气预报。直至唐中宗复辟,作为皇室旁系的李守礼才得以承恩进封亲王。《旧唐书》评价李守礼的个人素养还不及不学无术的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面对这样的家境,李守礼却处之泰然,自认为是皇帝的兄长而不以为意。>>《旧唐书》载有一段李守礼“预知晴雨”的故事:平日里,有时天气阴沉许久,李守礼却告诉大家:“快要放晴了。”

  2. 江西省明明在长江以南,为什么叫江西呢?原来竟和唐玄宗有关

    按照字面理解,江西就应该在长江的西侧。但是,实际上江西省大部分区域是在长江的南侧,那为什么叫做江西呢?江西辖境面积共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余万,辖11个设区的市、100个县级行政区。也就是说,夏商时期,江西境内已经有了国家。>>(唐玄宗)>江西名字的由来,其实和唐朝的唐玄宗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叫这里为江西省。不过,因为辖区内有赣江等多条长江支流,江西省的水运非常发达。

  3.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4. 乱话三千

    某中学学生某,语文程度极低。学期考试时,该生搜索枯肠,勉强成300余字完卷。语多文不对题,且妙不可言。教师阅完,大为惊叹,于卷末批曰:“文虽仅300字,已大有可观。如果加2700字,好成乱话三千矣。”

  5. 羊吃了狼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山林中奇特的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

  6. ... 生也能往生

    ...生也能往生,水浒传里鲁智深...生一生最后在钱塘江坐着往生的,佛友们是作者措了吗?

  7.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 揭秘背后真相的原因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数民族将领瓦刺领兵打入明朝领土。明英宗朱祁镇在太久的教唆下,决定御驾亲征。但是让瓦刺和明英宗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于谦挺身而出,力举郕王朱祁钰为新的国军,这样国家稳定了下来,瓦刺的阴谋也落空了。>复位后的明英宗,对于于谦当年的做法耿耿于怀,于是找到一个机会下令处死于谦。

  8. 梦见赤脚走路梦到赤脚走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

    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梦见赤脚走路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赤脚走路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赤脚,预示着你将会拥有一份好工作。梦见失去丢失东西梦到失去丢失东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失去丢失东西好不好梦见自己光脚走路,代表最近自己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全靠自我拼搏,吃一些苦头才可以度过!

  9. 揭秘食物中的黄金搭档

    平时你是否注意到饮食的搭配问题呢?食物不仅相克,相生食物营养互补大家都知道饮食中“食物相克”的说法,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山药的补阴作用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同时可以很好地补肺。

  10.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面积小,为何是南方九国存在时间最长的?

    五代十国的十国,除了北汉在北方的山西,剩下九个都在南方。九国之中,荆南最小,只不过荆南位于中原、蜀、吴、楚之间,是各方之间的缓冲地带,所以存在时间较长。可吴越却是九国之中存在时间最久的,直到公元978年,吴越才纳土归降已平定南方的北宋。吴越面积小,为何能存在这么久?吴越占据浙江,正好位于吴国东南腹地,自然就成了吴国的心腹之患。吴国与吴越的边界,可分为两个部分:北方的苏州,及太湖以南地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