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袁绍和曹操各自的战略,决定了「 ”官渡之战”

历代诗·三国(杨简)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相信大家都知道「 ”官渡之战”,是三国「 ”三大战役”中的首战。虽然在「 ”官渡之战”中,曹操并没有完全击溃袁绍的势力,是一次防守战的胜利,但是「 ”官渡之战”确实是遏制了袁绍向外扩张的势头,此战后袁绍集团一蹶不振。可以说「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在北方争霸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而曹袁北方争雄的结果,早在袁绍和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源于双方各自的战略。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袁绍和曹操各自的战略。 袁绍:吾南据河,北阻燕、代 曹操和袁绍在刚刚起兵的时候,双方有过一次对话,是有关于争夺天下的规划的,就是所谓的战略。袁绍的战略很明确,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事实上我们看袁绍的生平事迹中就能看出来,他一直是忠实地履行着这个战略。 袁绍和董卓闹翻,第一时间跑到冀州。董卓为了安抚袁绍,给了他一个渤海太守的位置。随后发生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件,就是袁绍和曹操「 ”互诉衷肠”的时候。袁绍利用自己汝南袁氏出身的名望上的优势,成为诸侯联军的首领;后来利用公孙瓒对冀州的威胁,成功从冀州牧韩馥那里骗取冀州牧的位置。这样一来,袁绍非常完美地脱离韩馥的控制,并进一步反客为主,占据冀州,在河北占据一席之地。 占据冀州达到了「 ”南据河”的条件,接下来袁绍的扩张方向就是北方,完成「 ”北阻燕、代”的目标。而当时公孙瓒是一股盘踞在幽州的实力强大的军阀。袁绍和公孙瓒之前展开激烈的战斗,公孙瓒作为猛将是很优秀的,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公孙瓒与乌桓、鲜卑人有深愁; ... 掉在幽州具有相当名望的刘虞;对待幽州世家子弟态度恶劣。种种举措导致公孙瓒在幽州就像坐在一个 ... 桶上。最后结果就是幽州出现大的动乱,袁绍趁机而入、推波助澜,最后彻底击败公孙瓒,完成「 ”北阻燕、代”。 与公孙瓒不同,袁绍对待乌桓、鲜卑这些人的态度是安抚、拉拢,而不是打压。所以袁绍在乌桓、鲜卑这些人心中的名望很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在对抗曹操失败后,袁尚和袁熙逃到三郡乌桓的势力范围;而郭嘉力劝曹操首先北伐乌桓,阻止袁尚借着乌桓的势力卷土重来。可以看出袁氏与乌桓之间的亲密关系。 另外袁绍还重创黑山军,把势力伸向并州;击败公孙瓒部下青州刺史田楷,夺取青州。在消灭公孙瓒后,袁绍拥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之地(不过不是全境),达到「 ”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剩下的就是「 ”南向以争天下”了、这就是「 ”官渡之战”之前袁绍集团的战略和履行的程度。 曹操: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 在当时那次对话中,袁绍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曹操留了一个心眼,是这么回答的:「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句话当然是一句没有什么营养的场面话。不过根据裴松之引注的《傅子》中的记载,曹操的一句话中还是稍微体现了自己的想法。「 ”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 那曹操是怎么做的呢?曹操起兵的地点是在兖州陈留郡;曹操开展事业一次非常重要的契机就是陆续击败黑山贼、南匈奴於夫罗部、流窜到兖州的青州黄巾,成功获取并且巩固兖州牧的地位。因为张邈、陈宫的反叛,兖州有一次失而复得。随后曹操选择进攻豫州、徐州、荆州、扬州,尽可能地向南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到袁绍终于平定河北之后,曹操的势力也很强大,占有兖州、司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荆州(当然也不是全境,向荆州、扬州就占了一小部分),仅从地盘上来看,曹操的潜力并不落后于袁绍。 那么曹操的战略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 ”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这句话不是曹操本人说的,而是一个叫做鲍信的人说的。这个鲍信算是曹操的老牌铁杆,曹操在陈留起兵的时候,鲍信就跟随曹操;随后青州黄巾 ... 死兖州刺史刘岱,也是鲍信力主迎接曹操为兖州牧。可以说鲍信是曹操集团早期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可惜死于与青州黄巾的交战中。当袁绍初得冀州,开展自己基业的第一步的时候,鲍信就将袁绍视为曹操的大敌,并且提出不能与袁绍硬碰硬,应该放弃河北之地,主要经略黄河以南。可惜鲍信死得早,在《三国志》中没有立传,这句话也没被收录在内,而是出自裴松之引注的《魏书》。不过我们看在「 ”官渡之战”之前的曹操集团的战略,主要的方向就是河南。 双方战略的异同 虽然在「 ”官渡之战”中,最后是曹操取胜,但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双方的指挥才能,内部的统一与否,以及一些偶然性的因素,不能武断地认为曹操的战略一定高于袁绍。小编抱着惶恐的心态来聊一聊双方战略上的异同和优劣。 袁绍的战略很明确,依仗黄河和太行山脉之险,保证大本营冀州的稳固。而消灭公孙瓒后,幽州、并州虽然也存在一些相对独立的势力,但对于袁绍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威胁较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袁绍集团先是依靠黄河阻挡南方的威胁,平定北方之后可以集中力量南下,同时占据青州后拥有对曹操集团另一个发力点,威胁曹操的东线,牵制曹操的兵力。 而曹操的战略就很简单了。兖州是曹操集团前期的基本盘,北有黄河、济水,东有泰山,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进攻能力,从兖州进攻豫州、徐州都比较方便,它的进攻端要远远强于防守端。曹操集团能够迅速地向南扩张到豫州、徐州、扬州,与兖州在进攻上的便捷分不开。 不过话说回来,曹操占据的地盘固然是「 ”应机而变化”,进攻上很便捷,但相应的也是四战之地,面临的威胁太大。在「 ”官渡之战”之前,曹操西南方有久镇荆州的刘表;东南方有跃马江东的孙策;关中诸军阀虽然名义上归附了朝廷,带还带有相当的独立性。这就可以视为曹操和袁绍明明地盘差不多,曹操也曾经接受过那么多青州黄巾,组成青州兵,但在「 ”官渡之战”中,与袁绍相持的主力部队却远远少于袁绍的一种原因,曹操还需要分散兵力防守其他的方向,而且还要分兵解决在后方活动的刘备等人。所以曹操在「 ”官渡之战”中长期处于劣势。 总的来说,袁绍的战略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取得冀州、幽州,用太行山作为西线的屏障,「 ”集中力量办大事”;曹操的战略是以兖州为基础,向南方扩张,按照小编的理解,曹操的目的或许是以长江和大别山脉作为南线的屏障,再北渡黄河与袁绍决战。虽然其战略中必然也要利用山川之险,但毕竟处于南北之间的腹心之地,面对的是多个方向的强大的军阀。小编个人认为,不能以「 ”官渡之战” 的胜负来判断双方战略的优劣,按照「 ”官渡之战”前中期的情况来看,袁绍更具备优势,而这种优势来源于他制定并执行的战略。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袁绍的战略是要优于曹操一些的。但这只是小编一家之言,并不一定准确,如果有不妥之处,还希望方家指正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袁绍和曹操各自的战略,决定了「 ”官渡之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梦见和蟒蛇打架

    周公解梦梦见和蟒蛇打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蟒蛇打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云泥殊路是什么意思?

    【拼音】yúnníshūlù【解释】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出处】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例子】【相关】百度“云泥殊路”

  3. 在你心中的道

    道,就在你心中,你还在找什么道?“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无论他遭到什么逆境,都能欢喜承受。但碗已经破了,就算你再怎么用力打这个小孩,“碗”——还是不能自动黏合的。

  4. 梦见被猥琐

    周公解梦梦见被猥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猥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关于宝玉的成语_描写宝玉的成语

    含有宝玉的成语、表示描写宝玉的成语:12条关于宝玉的成语及解释。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身藏宝玉,因此获罪。韬光韫玉——隐匿光采,韫藏宝玉。薛卞之门——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珠辉玉映——珍珠和宝玉相互辉映。珠落玉盘——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字字珠玉——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

  6. 陶渊明辞官归隐

    陶渊明辞官归隐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

  7. 梦见上香梦到上香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上香好不好

    梦见给财神上香,不久朋友将会有好消息传来。梦见烧香梦到烧香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烧香好不好商人梦见上香,生意会赚大钱。梦见上香拜佛,是表示虽然你现在已经碰到了瓶颈,不过在最困难的时候,会有个贵人出来帮你一个大忙,而且还会非常成功。身染沉疴的病人梦见向寺庙的女神上香叩头,表示是祥兆,身体会复原。梦见上坟烧香,幸运之神将会来临,但是如果善事做的少,则不遇。原版周公解梦梦见焚香者,主婚姻事。

  8. 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

    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9. 郑和是个太监为什么却子孙满堂?

       郑和的家乡在云南晋宁县昆阳镇,现在这里仍然有他的后代。郑和在历史上是一个太监,为什么能子孙满堂呢?  据资料介绍,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1371年,他生于现在的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他12岁被净身入宫,34岁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10. 梦见身体变黑 梦见身体变黑什么意思

    梦见身体变黑是什么意思?梦见身体变黑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身体变黑的详细解说吧。见身体消瘦、变黑,交友运友下降倾向。梦见牙齿黑了,提示你注意身体健康。梦见皮肤变黑,意味着最近健康运下降,即使外表没有什么症状,但抵抗力、免疫力是有滑落的。若是女生做此梦,表示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诱惑而受骗。梦见白发重新变黑,预示健康长寿,或是会有沉冤得到昭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