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是慕容复的老祖宗,更是鲜卑人的老大,为何死心塌地跟 ... 走?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二十八)慕容廆 公元317年,当从长安南逃的人将晋愍帝被俘的消息传递到建康后,很快,一封劝进表就呈递到了时为晋王的司马睿面前。 这封劝进表的内容并不重要,无非就是劝司马睿早承大统而已,这是每个皇帝继位前必做的功课。而这封劝进表之所以特殊,要被我拿出来讲,是因为在上面署名的人的名单(以下排名分先后)—— 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刘琨,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领护乌丸校尉、镇北将军刘翰,单于、广宁公段辰,辽西公段眷,冀州刺史、祝阿子劭续,青州刺史、广饶侯曹嶷,兖州刺史、定襄侯刘演,东夷校尉崔毖,鲜卑大都督慕容廆等一百八十人。 这个名单有什么问题呢?很简单,列衔的人里面,没有一个司马睿的嫡系,什么王导王敦全都在「 ”等一百八十人”里头,全部都是当时出镇在外的将领,甚至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虚衔,并不一定真的听从晋朝的话。 而在列名的人里面,甩尾的是一个很多人都忽视、却将在此后即将深远地影响中国北方的人。 提到慕容,很多人都会想到《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这个姑苏慕容家的少爷,一直心心念念要复兴大燕,即使过去了八百年也还是要复兴。只不过,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要复兴哪个大燕?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欺负慕容公子历史不好,而是因为在十六国时期,慕容家族和「 ”燕”这个国号,实在是一笔糊涂账。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很多人都觉得十六国很难记,还有人把冉魏也算进去了,这是不对的。有关十六国的记忆有一个口诀——一成(成汉)一夏(赫连夏)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西南北)。 能名列十六国里面的,就已经有四个燕子了,再加上跟游击队似的西燕,一共是五个政权。其中除了北燕统治者不姓慕容以外,剩下四个全部都是慕容家的种。 而这笔糊涂账的根源,还是要算到慕容廆头上去。 当东晋小朝廷在建康仓促登基的时候,慕容廆时任鲜卑大都督。而这个头衔只不过是中原王朝羁縻制度的产物而已,慕容廆手里除了有个没啥大用的印信和几件晋朝的官服以外,其实和独立王国的国君没啥差别。 应该说,慕容廆的家族和晋朝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早在他曾祖父的时候,就曾追随司马懿征讨过公孙渊。此后无论是他爷爷还是他爹,都是晋朝认可的鲜卑领袖,汉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到了慕容廆这里,已经彬彬不异中华了。 但是在慕容廆刚继位那几年,他却老是犯浑,总爱跟晋朝打架。这也很正常,因为他十五岁就接班了。小伙子年纪轻轻不懂事,爱捣蛋也很正常。而他一捣蛋,就老挨揍,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晋朝国力还相当强劲,揍你个蛮夷小邦还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挨了几次揍以后,慕容廆却彻底清醒了——自己的实力是不足够的,要想为鲜卑以及辽东谋发展,就只有认真汉化、学习晋朝。 这个念头,他从二十多岁就有,一直带到了棺材。 从此以后,慕容廆的辽东就成了边境地区学习中原文化的模范。他在冀、幽二州北部大力开垦荒田,鼓励发展农桑。而在北方的草原上,他也丝毫不放松畜牧业发展,训练出了大量优秀的骑兵。 因此,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慕容廆不但保护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积极配合中原地区的抗胡事业。在永嘉初年,局势已经几乎控制不住的时候,慕容廆主动向中原地区流离失所的 ... 张开怀抱,欢迎他们来到自己的地盘。 而当石勒想要劝降慕容廆的时候,慕容廆的操作也很简单:他直接把使者捆了捆,扔到船上,走海路一路飘到建康,请东晋朝廷处理。他甚至还先后两次修书给陶侃,邀请他北伐石勒,表示自己愿意在北方也举兵,一起夹攻石勒。 这样的慕容廆,就非常受东晋朝廷欢迎了。而且不同于刘琨等人身处内地不易交通的是,由于扼守住了出海口,使得慕容廆在和南方交流的时候极其方便——只要越过渤海和黄海,到了徐州就算是能和晋朝搭上关系了。 然而,如果你仔细分析慕容廆的行为的话,你就会发现,他绝不是真心实意的忠心于晋朝,而是有着背后的小九九。 就比如刘琨,这位晋朝在北方的最高 ... 长官,在晋阳惨淡经营数年,却在失败的时候宁可投奔段匹磾也不去投奔慕容廆,而慕容廆也从没有支援过刘琨; 还比如石勒,虽然慕容廆的姿态很高,把石勒的使者送到建康,但是终其一世,也没跟石勒在正面战场上硬碰硬地打过架。 因此,陶侃在接到慕容廆的书信之后,修书给朝廷,请求朝廷把慕容廆封为燕王,并且调到京城做官。 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老将军,在这个时候作出这种表态,就很发人深省了——你慕容廆从没有主动打过石勒,却漂洋过海不辞劳苦地邀请我去打石勒,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只不过,当东晋朝廷还在为是否征辟慕容廆来建康吵闹不休的时候,慕容廆就已经去世了。而在他身后二十年,陶侃对慕容家族的忧虑就变成了现实——慕容氏终于变成一条飞龙从池中飞驰而出,变成了此后影响中国北方五十余年的顶级家族。 那么,慕容氏又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皇帝的呢?咱们下回再说。

他是慕容复的老祖宗,更是鲜卑人的老大,为何死心塌地跟 ... 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

    题/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文/cici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公元前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随后统一全国,结束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分裂局面,但是西晋日渐激化的内部矛盾

  2.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果。狼狈逃窜的侯景,硬是带着800残兵强占了南朝重镇寿阳,作为自己容身之所。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八千、寿阳造反。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贞,从寿阳逃到建康,状告侯景谋反。

  3. 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同年,以赵氏皇室贵族赵构为代表的北宋政权,一路逃到南方临安府定都下来,并创立南宋政权,史上称为"建炎南渡"。宋高宗赵构带领宋朝残余的文武大臣逃到南方后,之所以没有选择定都南京,而是杭州是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最为重要的是战事危机,南京难以立足脚跟。所以说,宋高宗赵构退守南方之所以选择杭州而不是南京,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安全起见。面对如此危机的时刻,无论是谁都不会选择南京作为根据地。

  4. 「大燕帝国简史」前燕 后燕 西燕 北燕 南燕 慕容复的复国梦

    大燕帝国是鲜卑族慕容部建立,包括前燕,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多个政权。八王之乱后,鲜卑慕容部先后击败鲜卑段部,鲜卑宇文部,成为辽东最大的割据势力。350年慕容恪击败了冉闵,占据了河北地区。后燕阶段384年,慕容垂起兵占据邺城,称帝并建立后燕。北燕阶段407年,冯跋发动政变,拥立慕容云为帝,取代后燕,建立北燕。慕容德死后由慕容超即为。410年被刘裕出兵消灭,慕容超遭斩首。

  5. 慕容复家族最不愿提起的祖先:64岁坐上龙椅,却被自然灾害吓死

    文/灭霸他爸在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中与丐帮帮主乔峰齐名的慕容复,一直念念不忘兴复「”大燕”王朝,屡屡碰壁之后,最终发疯。慕容复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他所在的慕容家族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且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等多个割据政权。其中,南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德应该是慕容家族最不愿提起的一位祖先,他不仅年过花甲才登上帝位,而且几年后竟然被一场自然灾害给吓死了,这种死亡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恐

  6. 他们曾是国家的功臣却因私欲膨胀 走上叛国亡命灭族不归路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琅琊王氏家族的王敦,因不满晋元帝重用鼓吹强化皇权,削弱门阀大族权势的刘隗、刁协等,及面对晋明帝步步紧逼,同时重病缠身,急欲趁生前完成改朝换代的「”使命”,先后两次发动武装叛乱,兵犯京师。第一次武装叛乱,因晋元帝势力寡弱,准备不足,加之晋元帝推行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程度不等地侵犯到其

  7. 慕容鲜卑有多强?几度灭国又几度兴起,最后成为了北魏最大的障碍

    慕容耐在部落实行恐怖政策,慕容涉归的嫡子慕容廆遂向慕容耐发难,经过几个月的内斗,慕容廆终于成为了部落首领。慕容翰先是投靠了段部鲜卑,接着又归从宇文鲜卑,慕容仁作为慕容皝的弟弟,也占据辽东威胁前燕本部。慕容俊依靠弟弟慕容恪的支持,先后大败冉闵和东晋,最终将河南、山东等地囊括于内。

  8. 徐志摩到底有多渣?看慕容复就知道了

    徐志摩,硖石首富徐申如之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惜,生活中的徐志摩远没有他诗歌中表现的那么真挚情深。他的感情史,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徐志摩当年,家境优渥、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徐志摩,才毕业就被包办婚姻,娶了蕙质兰心的大家闺秀张幼仪。才子配佳人本该传为佳话,然而对封建主义包办婚姻的不满,让徐志摩在看到张幼仪的第一眼

  9. 此人40岁建国,到死都没称帝,却生下3皇帝1皇后,成人生赢家

    而且,他也和高欢一样,到死都没有称帝,把机会留给了后人,此人便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的建立者慕容皝。巩固了国内的统治,慕容皝信心大增,刚好在40岁这一年,自称燕王,建立了前燕政权。由于撤退匆忙,后赵军还被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恪率军偷袭,损失惨重。在慕容皝的带领下,成为有实力争霸的强国。子女中3皇帝1皇后,要说慕容皝不是人生赢家,也没人相信。

  10. 一生战无不胜——刘裕为什么不可能完成天下一统?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在诗词中高度评价,极力称赞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定乱代兴之君”、「”南朝第一帝”的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根据《资治通鉴》:「”初,彭城刘裕,生而母死,父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和《宋书·刘怀肃传》:「”初,高祖产而皇妣殂,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人,议欲举高祖。高祖从母生怀敬,未期,乃断怀敬乳,而自养

随机推荐

  1. 宋代官窑瓷

    既然古人已经把官窑单独开列出来,说明它必定和其他四个窑口是有区别的,在瓷器开始被官方进行管理的宋代,被命名为“官窑”必定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后世,尤其是明清两代,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对瓷器的贪恋不断强化,宋代肇始的“官窑”也变成明清两代君主们的特权产物走向巅峰。由于宋分为南北两代,官窑的设置为北宋末年,南宋仍存续,但北宋时期的窑址、记载、实物均缺失,故宋官窑瓷器,现今主要是指南宋官窑瓷器。

  2. 古代高丽向中国进贡,一般都进贡什么?

    古代高丽向中国进贡,一般都进贡什么?  从进贡的历史记录来看,最早从元朝开始,那时高丽国成立,成为元的藩属国。从此开始进贡美女。  朝鲜半岛自古就出产美女,韩国人却莫名自卑,非要整容。  朝鲜半岛一直都是纷争之地,往早了说有鲜卑人,渤海人,女真人等等。有来自草原的蒙古人...

  3.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重约1200-1500克。大脑半球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或皮质),是神经元集中的部位。如果大脑皮层受了损伤,可引起该处某些中枢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由小脑半球和蚓部构成。脑干是除大脑和小脑以外的脑组织,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丘脑下部是内脑活动、体温调节、水盐代盐和内分泌活动。

  4. 后进领袖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òujìnlǐngxiù【解释】晚辈中最杰出的人。【出处】《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例子】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南齐书·刘绘传》【相关】百度“后进领袖”

  5. 张惶失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ānghuángshīcuò【解释】慌乱失常,不知所措。同“张皇失措”。【出处】巴金《秋》十一:“枚张惶失措地往四处看。”【例子】无【相关】百度“张惶失措”

  6.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罪人,每一个都是应该让后人铭记历史的人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汉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的利益之上,这些人必将遭到历史的谴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罪人。他还积极成立军队,也就是伪军,在他曲线救国的方针下,诱导许多人去当伪军,指挥中国人去侵略中国人。

  7. 独到之处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dàozhīchù【解释】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出处】【例子】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清·况周颐《惠风词话》第二卷)【相关】百度“独到之处”

  8.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_印光大师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宾士。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

  9. 龟厌不告是什么意思?

    【拼音】guīyànbùgào【解释】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例子】【相关】百度“龟厌不告”

  10. 梦见从高处坠落,象征著什么?_周公解梦梦到从高处坠落,象征著什么?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从高处坠落,象征著什么?好不好

    梦见周公解梦吃鱼暗示什么_周公解梦梦到周公解梦吃鱼暗示什么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周公解梦吃鱼暗示什么好不好还有一种常见的坠落式的梦,这就是性“坠落”如果有的人在生活中偏离了道德规范、行为规则发生了一些越轨的性行为,而他自己对这个行为本身并不是很接纳时,也会出现坠落的梦,这种“坠落”会令人心中有一份焦虑或不安。这说明她认为婚外性行为是愉快的,但也是坠落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