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是慕容复的老祖宗,更是鲜卑人的老大,为何死心塌地跟 ... 走?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二十八)慕容廆 公元317年,当从长安南逃的人将晋愍帝被俘的消息传递到建康后,很快,一封劝进表就呈递到了时为晋王的司马睿面前。 这封劝进表的内容并不重要,无非就是劝司马睿早承大统而已,这是每个皇帝继位前必做的功课。而这封劝进表之所以特殊,要被我拿出来讲,是因为在上面署名的人的名单(以下排名分先后)—— 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刘琨,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领护乌丸校尉、镇北将军刘翰,单于、广宁公段辰,辽西公段眷,冀州刺史、祝阿子劭续,青州刺史、广饶侯曹嶷,兖州刺史、定襄侯刘演,东夷校尉崔毖,鲜卑大都督慕容廆等一百八十人。 这个名单有什么问题呢?很简单,列衔的人里面,没有一个司马睿的嫡系,什么王导王敦全都在「 ”等一百八十人”里头,全部都是当时出镇在外的将领,甚至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虚衔,并不一定真的听从晋朝的话。 而在列名的人里面,甩尾的是一个很多人都忽视、却将在此后即将深远地影响中国北方的人。 提到慕容,很多人都会想到《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这个姑苏慕容家的少爷,一直心心念念要复兴大燕,即使过去了八百年也还是要复兴。只不过,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要复兴哪个大燕?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欺负慕容公子历史不好,而是因为在十六国时期,慕容家族和「 ”燕”这个国号,实在是一笔糊涂账。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很多人都觉得十六国很难记,还有人把冉魏也算进去了,这是不对的。有关十六国的记忆有一个口诀——一成(成汉)一夏(赫连夏)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西南北)。 能名列十六国里面的,就已经有四个燕子了,再加上跟游击队似的西燕,一共是五个政权。其中除了北燕统治者不姓慕容以外,剩下四个全部都是慕容家的种。 而这笔糊涂账的根源,还是要算到慕容廆头上去。 当东晋小朝廷在建康仓促登基的时候,慕容廆时任鲜卑大都督。而这个头衔只不过是中原王朝羁縻制度的产物而已,慕容廆手里除了有个没啥大用的印信和几件晋朝的官服以外,其实和独立王国的国君没啥差别。 应该说,慕容廆的家族和晋朝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早在他曾祖父的时候,就曾追随司马懿征讨过公孙渊。此后无论是他爷爷还是他爹,都是晋朝认可的鲜卑领袖,汉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到了慕容廆这里,已经彬彬不异中华了。 但是在慕容廆刚继位那几年,他却老是犯浑,总爱跟晋朝打架。这也很正常,因为他十五岁就接班了。小伙子年纪轻轻不懂事,爱捣蛋也很正常。而他一捣蛋,就老挨揍,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晋朝国力还相当强劲,揍你个蛮夷小邦还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挨了几次揍以后,慕容廆却彻底清醒了——自己的实力是不足够的,要想为鲜卑以及辽东谋发展,就只有认真汉化、学习晋朝。 这个念头,他从二十多岁就有,一直带到了棺材。 从此以后,慕容廆的辽东就成了边境地区学习中原文化的模范。他在冀、幽二州北部大力开垦荒田,鼓励发展农桑。而在北方的草原上,他也丝毫不放松畜牧业发展,训练出了大量优秀的骑兵。 因此,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慕容廆不但保护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积极配合中原地区的抗胡事业。在永嘉初年,局势已经几乎控制不住的时候,慕容廆主动向中原地区流离失所的 ... 张开怀抱,欢迎他们来到自己的地盘。 而当石勒想要劝降慕容廆的时候,慕容廆的操作也很简单:他直接把使者捆了捆,扔到船上,走海路一路飘到建康,请东晋朝廷处理。他甚至还先后两次修书给陶侃,邀请他北伐石勒,表示自己愿意在北方也举兵,一起夹攻石勒。 这样的慕容廆,就非常受东晋朝廷欢迎了。而且不同于刘琨等人身处内地不易交通的是,由于扼守住了出海口,使得慕容廆在和南方交流的时候极其方便——只要越过渤海和黄海,到了徐州就算是能和晋朝搭上关系了。 然而,如果你仔细分析慕容廆的行为的话,你就会发现,他绝不是真心实意的忠心于晋朝,而是有着背后的小九九。 就比如刘琨,这位晋朝在北方的最高 ... 长官,在晋阳惨淡经营数年,却在失败的时候宁可投奔段匹磾也不去投奔慕容廆,而慕容廆也从没有支援过刘琨; 还比如石勒,虽然慕容廆的姿态很高,把石勒的使者送到建康,但是终其一世,也没跟石勒在正面战场上硬碰硬地打过架。 因此,陶侃在接到慕容廆的书信之后,修书给朝廷,请求朝廷把慕容廆封为燕王,并且调到京城做官。 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老将军,在这个时候作出这种表态,就很发人深省了——你慕容廆从没有主动打过石勒,却漂洋过海不辞劳苦地邀请我去打石勒,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只不过,当东晋朝廷还在为是否征辟慕容廆来建康吵闹不休的时候,慕容廆就已经去世了。而在他身后二十年,陶侃对慕容家族的忧虑就变成了现实——慕容氏终于变成一条飞龙从池中飞驰而出,变成了此后影响中国北方五十余年的顶级家族。 那么,慕容氏又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皇帝的呢?咱们下回再说。

他是慕容复的老祖宗,更是鲜卑人的老大,为何死心塌地跟 ... 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

    题/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文/cici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公元前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随后统一全国,结束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分裂局面,但是西晋日渐激化的内部矛盾

  2.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果。狼狈逃窜的侯景,硬是带着800残兵强占了南朝重镇寿阳,作为自己容身之所。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八千、寿阳造反。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贞,从寿阳逃到建康,状告侯景谋反。

  3. 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同年,以赵氏皇室贵族赵构为代表的北宋政权,一路逃到南方临安府定都下来,并创立南宋政权,史上称为"建炎南渡"。宋高宗赵构带领宋朝残余的文武大臣逃到南方后,之所以没有选择定都南京,而是杭州是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最为重要的是战事危机,南京难以立足脚跟。所以说,宋高宗赵构退守南方之所以选择杭州而不是南京,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安全起见。面对如此危机的时刻,无论是谁都不会选择南京作为根据地。

  4. 「大燕帝国简史」前燕 后燕 西燕 北燕 南燕 慕容复的复国梦

    大燕帝国是鲜卑族慕容部建立,包括前燕,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多个政权。八王之乱后,鲜卑慕容部先后击败鲜卑段部,鲜卑宇文部,成为辽东最大的割据势力。350年慕容恪击败了冉闵,占据了河北地区。后燕阶段384年,慕容垂起兵占据邺城,称帝并建立后燕。北燕阶段407年,冯跋发动政变,拥立慕容云为帝,取代后燕,建立北燕。慕容德死后由慕容超即为。410年被刘裕出兵消灭,慕容超遭斩首。

  5. 慕容复家族最不愿提起的祖先:64岁坐上龙椅,却被自然灾害吓死

    文/灭霸他爸在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中与丐帮帮主乔峰齐名的慕容复,一直念念不忘兴复「”大燕”王朝,屡屡碰壁之后,最终发疯。慕容复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他所在的慕容家族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且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等多个割据政权。其中,南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德应该是慕容家族最不愿提起的一位祖先,他不仅年过花甲才登上帝位,而且几年后竟然被一场自然灾害给吓死了,这种死亡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恐

  6. 他们曾是国家的功臣却因私欲膨胀 走上叛国亡命灭族不归路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琅琊王氏家族的王敦,因不满晋元帝重用鼓吹强化皇权,削弱门阀大族权势的刘隗、刁协等,及面对晋明帝步步紧逼,同时重病缠身,急欲趁生前完成改朝换代的「”使命”,先后两次发动武装叛乱,兵犯京师。第一次武装叛乱,因晋元帝势力寡弱,准备不足,加之晋元帝推行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程度不等地侵犯到其

  7. 慕容鲜卑有多强?几度灭国又几度兴起,最后成为了北魏最大的障碍

    慕容耐在部落实行恐怖政策,慕容涉归的嫡子慕容廆遂向慕容耐发难,经过几个月的内斗,慕容廆终于成为了部落首领。慕容翰先是投靠了段部鲜卑,接着又归从宇文鲜卑,慕容仁作为慕容皝的弟弟,也占据辽东威胁前燕本部。慕容俊依靠弟弟慕容恪的支持,先后大败冉闵和东晋,最终将河南、山东等地囊括于内。

  8. 徐志摩到底有多渣?看慕容复就知道了

    徐志摩,硖石首富徐申如之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惜,生活中的徐志摩远没有他诗歌中表现的那么真挚情深。他的感情史,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徐志摩当年,家境优渥、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徐志摩,才毕业就被包办婚姻,娶了蕙质兰心的大家闺秀张幼仪。才子配佳人本该传为佳话,然而对封建主义包办婚姻的不满,让徐志摩在看到张幼仪的第一眼

  9. 此人40岁建国,到死都没称帝,却生下3皇帝1皇后,成人生赢家

    而且,他也和高欢一样,到死都没有称帝,把机会留给了后人,此人便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的建立者慕容皝。巩固了国内的统治,慕容皝信心大增,刚好在40岁这一年,自称燕王,建立了前燕政权。由于撤退匆忙,后赵军还被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恪率军偷袭,损失惨重。在慕容皝的带领下,成为有实力争霸的强国。子女中3皇帝1皇后,要说慕容皝不是人生赢家,也没人相信。

  10. 一生战无不胜——刘裕为什么不可能完成天下一统?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在诗词中高度评价,极力称赞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定乱代兴之君”、「”南朝第一帝”的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根据《资治通鉴》:「”初,彭城刘裕,生而母死,父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和《宋书·刘怀肃传》:「”初,高祖产而皇妣殂,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人,议欲举高祖。高祖从母生怀敬,未期,乃断怀敬乳,而自养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没有裤子穿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没有裤子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没有裤子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拿破仑机智脱困境

    少年拿破仑对于那些纨绔子弟的欺侮,早就心怀不满,非常愤慨,盘算着进行报复。为此,小拿破仑一直等待着。拿破仑暗自高兴。拿破仑一不做,二不休,接着挥起拳头猛揍,连打带踢,狠狠整治了他一顿。直打得那小贵族缩成一团,趴在地下叫唤,最后连连求饶,拿破仑才终于罢手。

  3. 梦见“叔叔”是什么意思

    梦见叔叔伯伯,表明身体会强壮,梦者家人丁兴旺,相处和睦,感情很好。梦见叔叔伯伯教导你,预示著拥有长辈对你的爱,在事业上会取得很大的发展。成年人梦见已去世的叔叔伯伯找自己做事,而自己没去,意味着身体健康,意志力强。

  4. 旁搜远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ángsōuyuǎnshào【解释】广泛搜集,远承古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旁搜远绍”

  5. 僧格林沁率军战力强惜弱点被看穿遭重围下斩杀

      晚清时期名将辈出,就功绩而论,汉族的首推曾国藩,至于满蒙名将中,最出类拔萃者应属僧格林沁。他在对抗英法联军、征讨太平军、剿除捻军等战事中屡建殊功,备受清廷器重。然而,这位旷世名帅的结局却有点不忍卒睹,他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斩杀……  僧格林沁出身蒙古贵族家庭,袭...

  6. 多角度分析日本“准航母”“出云”号下水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出云”号的下水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力决定战斗力,通过“出云”号对这6种基本作战类型的影响,可以对其军事意义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换言之,“出云”号的下水使海上自卫队从属于美国海军的特性更加增强,也使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更加紧密。总之,“出云”号的下水使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有量的提高而无质的飞跃,并增加了其在单独面对中国海军时的脆弱性。

  7. 段颎用来大败羌人的汉代长矛什么样?

    西汉早期时,青铜矛头的使用量仍然很大。汉武帝时期,汉军使用的长矛已经以铁制居多了。从西汉到东汉,铁矛头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加长加重。随着骑兵的兴起,汉末出现了一种马战专用的长矛,称为马矟,也称马槊。步兵作战时,长矛手往往要密集排列,这样才能有效抵御敌军的冲击。东汉段颎在逢义山和羌人作战时,面对数量远多于自己的敌人,将长矛手排列三层,中间夹杂弩手,再以轻骑兵护卫左右两翼,最终击败敌人。

  8. 6.桓帝三后:梁氏灭窦氏兴

    >>汉桓帝因娶了梁太后的亲妹梁莹,才得以被立为帝。他登上帝位之后,梁氏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桓帝亲政后把数以千计的美女收到后宫,邓皇后处处干预桓帝宠幸后宫妃嫔。延熹八年,因邓皇后与郭贵人争风吃醋,桓帝将邓皇后废掉,令她忧愤而终。>>汉桓帝的第三个皇后是窦妙,她的先祖就是汉和帝时期飞扬跋扈的外戚窦宪,窦妙的父亲窦武为官比较清廉。窦贵人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是合适的皇后人选,但汉桓帝并不以为然。

  9. 情愫的意思

    情愫的意思   情愫   【情愫的意思】   ①(名)〈书〉感情。 ②(名)〈书〉本义:真情实意。   【情愫的例子/例句】   朝夕相处;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情愫。(作宾语)...

  10. 2017个性说说最新版-感人的情话

    两个人有感情,很可能只是因为时间久了而建立起来的默契,有可能是有共同爱好的兴趣,也有可能只是友谊和亲情。选择才是恋爱最重要的部分。谈恋爱,是两个人相互权衡比重。爱一个人却不能嫁给他,这是无奈。但以上这些,都是软弱姑娘的借口而已。一个人如果厌弃你,那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