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人靠什么传播信息?古代传播新闻的渠道介绍

现代和古代相比,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对信息的传播已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都处于实时通讯的状态。想要和亲朋好友联系,或者得知最新的新闻消息,只用上上网就可以办法,而不用通过漫长的书信来联系。不过在没有网络,甚至没有报纸的年代,当时的人们靠什么来传播新闻呢?友人之间还能靠书信,但发生的大事件到底怎么做才能及时让天下人都得知,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自有人类便有新闻传播

大约在一百七十万年前,我国已有远古的人类活动。这些原始人类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抵御猛兽的袭击,为了生存,他们需要进行思想交流、传播消息,用以协调行动。比如发现猛兽,就呼叫伙伴前来围猎或者及时躲避。于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逐步产生语言和新闻传播。因此可以说,新闻的本源是人类在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发生的事实,自有人类便有新闻传播。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社会上发生的新闻只能通过口头从两个方面传播出去:一是横的方面,一传十,十传百,传向四面八方;二是纵的方面,一代人一代人地口耳相传。例如,有巢氏发明“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学会熟食;伏羲氏教人结网捕兽,驯养牲畜;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以及黄帝战胜蚩尤,大禹治理洪水,尧、舜、禹实行“禅让制”等等,这些故事就是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然后记上古籍的。它们的真实性虽然尚待研究,但是,这些口头传播,无疑向我们传递了极其珍贵的中华民族祖先早期的信息。

二、远古时代新闻的传播和采集形式

古代文献曾谈到,尧、舜时 ... 在大路旁设立“进善之旌”和“诽谤之木”。

旌是古代一种旗子,旗杆顶上有五色羽毛作装饰。所谓“进善之旌”,就是竖一杆旗帜,让人们在那里向 ... 提出改善工作的意见。“诽谤之木”,是在路旁立一块木牌,让人们在那里对 ... 提出批评。这可算是远古时代新闻传播的一种形式。

后来当我国汉字基本成熟的时候,新闻传播有进一步的发展。《申报》早期主笔秦理斋,1922年在他写的《中国报纸进化小史》中认为,早在商周之际,我国已有新闻事业的萌芽。说那时“ ... 已设置专官,春秋二季,出巡列邦,采风问俗,归而上诸太史。”大体上今天传下来的上古诗歌、国语、国策,都是当时新闻传播的结果。我国其他不少研究新闻史的学者也同意这个看法,认为“采诗”和“采风”,就是古代的采访活动。

翻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许多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的新思想、新事物,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新闻记者吗?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那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群雄争霸,也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开展。主要表现:一是从一般的口头传播发展为重视文字传播;二是从民间的自由传播发展为有组织、有领导的由 ... 派人专门采集。

当时 ... 设有太史、内史、外史、小史和御史。这些史官有的侍奉在皇帝左右记言记事,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会议,采集新闻,并把采访所得及时公布或留为历史档案保存。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对鲁国的编年史《春秋》作过一次删改和修正。这部史书对鲁国的大事虽然只记了个大纲或提要,很不详细,可是它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因此,曾被人推崇为我国古代报纸的雏型。宋代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曾经轻蔑地批判《春秋》,说:“此断烂朝报也”。有的人因此又称《春秋》是我国最早的 ... 公报(“朝报”),甚至认为我国古代报纸起自《春秋》,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新闻记者等。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由孔子修订的《春秋》,是鲁国史官编写的断代编年史,主要是按历史年序记事,属档案性质的文献,当时并未公开发表、出版,它和报纸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任务,是不能称为古代报纸的。

但是,有些史书保存着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传播史料,倒是值得今天新闻工作者研究参考。例如,用历史事实解释《春秋》的《左传》,不仅描写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记录了我国古代观察彗星、日食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还歌颂了晋太史董狐一些不畏 ... 、秉笔直书的正人美迹,为后世新闻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左传》就值得我们认直学习。

四、公文书信和报纸的关系

刘邦建立汉王朝之后,承袭秦制,实行中央集权,但又分封许多诸侯王,让各诸侯王在京设邸(即驻京办事处),这就促使新闻传播有了新的发展。据《西汉会要》记载,汉朝九卿之一的大官大鸿胪之下,设有属官郡邸长丞。这属官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当时各诸侯王在京设的邸吏,传播诏令、章奏之类,以便他们及时向请侯或藩镇通报消息。

汉武帝时,国土开拓,邮驿畅通,更进一步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过去,我国著名的新闻史专家戈公振说过:“邸中传抄一切诏令章奏以报于诸侯,谓之《邸报》。”后来,有人据此认为,汉代已有邸报。可是,从戈公振提出这个问题至现在,仍未找到汉代邸报,甚至汉代文献上也从没有关于邸报的直接记载,所以,许多研究我国报刊史的人对此持否定的态度。

再说,从邸发出报于诸候的“一切诏令章奏”仅是邸吏向诸侯(藩镇)个人报告的机要信,和那些能够公开发表又为一般官吏与知识分子需要的文报不同。倘若我们把邸吏的一切奏报称为古代报纸,那么,早在汉前的西周已经建立邸制,那时的邸吏肯定也要向其上司奏报新闻消息的,他们的奏报岂不是也可称为报纸吗?显然,报纸和公文书信是不能划等号的。

但是,公文书信和报纸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在秦汉时,朝廷已建立按日按月撰录政事的制度。“每月朔且太史上其月历,有司侍郎尚书见读其令,奉行其政”(《后汉书》)。

汉唐朝廷各部府,每月也有各种上报文字材料,名目“录报”。这种录报虽然有一个报字,但实际上是各种议事的记录、请示报告以及各种表报,仅仅作为档案保存。它仍然不是报纸,只是邸报、邸钞产生前与报纸较为接近的一种新闻传播形式。

五、西汉时,古代报纸的产生已为时不远了

西汉哀帝时,大司空师丹拟改革货币,起草了一份奏折嘱人抄写。不料那位缮写者多抄一份传了出去,流播很广,闹得京都舆论沸腾。哀帝获悉后十分恼火,结果将师丹罢官免职。

有的人问,那份传抄出去的奏折能否称为邸钞呢?小编认为不能。因为它还未具备形成报刊的一些特点,比如沿用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统一的内容,按时间陆续刊行等等。当然,尽管那份传抄的奏折不是邸钞,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汉时人们已留心传抄新闻,封建王朝也重视统制新闻,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已为时不远了。

新闻传播是报纸的先驱,报纸是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新闻传播手段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的,它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简牍、信件、官方文报)等阶段,直到唐代才逐步演变成为报纸“邸报”。自然,这仅仅是大致的划分,在报纸产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口头传播和简牍、书信、官方文报等文字传播仍然存在。

古人靠什么传播信息?古代传播新闻的渠道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10.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随机推荐

  1. 朱红灯为什么被推为义和团的首领 义和团首领朱红灯简介

    >1899年夏朱红灯把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公开进行反洋教斗争。朱红灯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朱红灯趁机转移,退回茌平。11月15日,朱红灯率团民攻打茌平县大张庄教堂。17日,朱红灯与心诚和尚所率义和拳在博平华岩寺会合。21日,朱红灯被清军游击马金叙捕获。

  2.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晋阳之战  春秋后期晋出公时,实力强大的智、赵、魏、韩四家地盘反比晋出公大。晋出公想讨伐四家,结果反被打败晋出公出亡齐国,智伯另立晋哀公,从此晋国政权掌握在智伯手上,智伯想扩大自己地盘,借晋哀公命令,威逼韩康子、魏桓子割地一百里后,又向赵襄...

  3. 带有旖字的成语

    包含有“旖”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4. 猎人分骨头

    猎人分骨头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猎狗去打猎,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于是,猎人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猎人经过思考后,将分配方式改为:根据猎狗捕捉的兔子的总重,决定其待遇。

  5. 风过花飞,斩不断的是对你无数的牵牵绊绊

    没有人会知道,这种想念是如何的痛彻心肺,如何的将心彻底掏空,再无情的撕碎。你的身影总在心中飞,让我醉、飞花悠悠开放想念,繁星闪闪忽闪挂牵,炊烟袅袅飘荡眷恋,日月穿梭见证誓言,亲爱的,嘴上不说,其实爱你在每一天,今生有你相伴最幸福。爱你一生一世,牵手永远。

  6. 梦见怀了个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怀了个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怀了个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楼库】的意思是什么?【楼库】是什么意思?

    旧时迷信的人给死人烧的像楼房的东西,用纸糊成。★「楼库」在《汉语大词典》第6341页第4卷1273参见:楼库楼库的拼音lóukù楼库是什么意思楼库lóukù冥具。

  8. 梦见洗手洗脸

    周公解梦梦见洗手洗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洗手洗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时乖运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guāiyùnchuǎn【解释】舛:违背,不相合。时运不顺,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不意时乖运舛,登时也就遇害。”【例子】无【相关】百度“时乖运舛”

  10. 「 ”贵妃之死”的真相:谁才是马嵬驿兵变的主谋?杨贵妃是死是活?

    千百年来,杨贵妃之死一直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谜团。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的疑惑,马嵬驿兵变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身为皇帝的李隆基面对这一切只能隐忍不发?最重要的是,杨贵妃当时到底是死是活?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