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独揽朝纲,大权在握,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人民则疯狂掠夺。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史弥远治国:滥发钞票,弄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史弥远在治国上颇遭非议的原因,一是政治上主和,二是经济上没有振兴。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独揽朝纲,大权在握,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人民则疯狂掠夺。他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嘉定用兵 ... 发行纸币竟达一亿四千万贯。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流通量竟达到了二亿二千九百多万贯,会子的滥发与贬值已经到了极端严重的境地。理宗亲政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秤提的措施使会子有所稳定,但是此时的南宋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国家财政处在破产的边缘,不得不依靠滥发会子以救一时之急,饮鸩止渴的后果是滥发的会子变得如同废纸一般毫无价值。 会子是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南宋会子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它是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由「 ”行在会子务”发行的铜钱会子开始的。这次会子的发行,以铜钱十万贯为准备金。会子采用铜版印制,面额分为一贯、二贯、三贯三种,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又增加了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三种。会子仍然使用楮纸印刷,因此会子也被称为楮币、楮券或者简称楮。 最初的会子并未限定发行额,也没有设界,自绍兴三十一年起,至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止,共印二千八百多万贯,支取回收了一千五百六十多万贯,民间尚在流通的有九百八十万贯。因为地方州县收纳赋税不收会子,所以有不少商人在各地用低价收购会子,然后到临安兑取铜钱。由于人数太多以至形成挤兑风潮,惊动了孝宗,孝宗迅速以府库所藏银钱回收会子约有近五百万,而民间尚留有四五百万继续使用流通。说明虽然发生了会子挤兑风潮,但是由于官方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维持会子的信用,加之民间也的确存在对轻便纸币的需求,所以,会子在以后得以继续的发展。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会子改为定界发行,每三年一界,每界一千万贯,每界使用六年(也就是两界)。之后会子的发行数有所增加,不过由于准备金充足且发行量也未至滥发程度,遇到会子贬值就马上「 ”秤提”回收防止恶性贬值,所以会子维持了较高的币值。后来会子越发越滥,流通数越来越多,至开禧年间,会子改为三界并行,总流通量达到近七千万贯,第十三界会子更是发行四千七百万贯,会子因此大为贬值。嘉定年间经过多方秤提平抑后,会子的价值才有所回升,达到在京一贯值钱七百,地方半之的水平。从中可知会子的贬值非一朝一夕,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贬值也是必然的。当然,嘉定年的政治、经济更值得进一步作仔细研究。 在政治上看,主和不得民心;从经济上看,物价上涨,会子贬值不得民心。「 ”与金人战、使会子不贬值。”这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和要求,或者说这是在南宋任何时候都能适用的普遍真理,但如将它与某一时某一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看,那就值得商榷了。如果用普遍真理去指导特殊问题,则不一定能得到很好解决,同样用人们一般情形下的普遍心理,去观察特殊背景下的事,难免也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 史弥远颇遭非议的还有用人问题。他以宣缯、薛极为心腹,王愈为耳目,盛章、李知孝为鹰犬,专擅朝政,权倾内外。薛极与胡榘、聂子述、赵汝述,是史弥远最亲信的人,人谓之「 ”四木”;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为之排斥异己,不遗余力,人称之为「 ”三凶”。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梦昱等都遭窜逐。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引起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愤慨。然而理学人士刘爚,在嘉定和议签订后不久,就向史弥远提出:「 ”荐引诸贤”,通过表彰朱熹,为史弥远改善形象出谋划策,借史弥远之力以倡导理学。史弥远随后即罢除学禁,为韩侂胄执政时遭罢斥的大臣赵汝愚、吕祖谦等人复官,又追封朱熹官爵,召林大中、楼钥等故老十五人入朝,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杨简、李心传等诸多理学人士,还在嘉定年间,对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争取理学人士的拥戴。 然而,在史弥运用阴谋手段,废除并 ... 害宋宁宗指定的继承人赵竑,并伪造宁宗遗诏,扶立宋理宗以后,宋理宗意外成为皇帝,甘为傀儡,史弥远的形象因之更为丑陋。 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因为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深为不满,先后以「 ”谤讪”、「 ”诬诋”罪名,被落职闲居。但史弥远为改善其形象,仍继续推行扶持理学派,重用或起用理学派人士,并追赠朱熹太师官号,追封信国公爵位,表彰其《四书集注》。追赐岳飞谥号「 ”忠武”,企图以此掩盖他奸臣面目。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亦使南宋军民十分不满。在嘉定和议签订的次年,赞同开禧北伐的军官罗日愿与殿前司、步军司军官杨明、张兴等谋 ... 史弥远未成,都被处死。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又发生了殿前司军官华岳谋 ... 史弥远事件。在开禧北伐时,华岳作为 ... 理论家(著有兵书《翠微南征录》等传世),以战略眼光指出,应待金朝破坏和议时攻金,不应在准备不足时主动北伐,因而受到韩侂胄的打击。但对史弥远的乞降求和更为不满,图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不料事泄下狱,宁宗知其名,欲生之,弥远曰:‘是欲 ... 臣者’。竟将其杖死东市。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才将他的党羽郑清之升为右丞相,结束了他独相二十六年的历史。次日以病危致仕,授两镇节度使,封会稽郡王,数日后去世,追封卫王,谥忠献。所赐号与秦桧谥号相同的忠献,并非完全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讨论谥号的礼官们,认为史弥远就是与秦桧属同一类人物,因为这在当时是士大夫们的某种共识。 (本篇完)
本文标签:理学史弥远中国古代史历史宋朝辛亥革命南宋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