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孔融,鲁国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传承至今。那么孔融是否真如四岁之时那般孝敬父母兄长吗?有野史记载孔融的死,是因为他的不孝占了很大一方面。三国人物孔融孔融是怎么死的呢?有记载是被曹操授意诬陷他“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是孔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言论。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孔融,鲁国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传承至今。那么孔融是否真如四岁之时那般孝敬父母兄长吗?有野史记载孔融的死,是因为他的不孝占了很大一方面。
三国人物孔融
孔融是怎么死的呢?有记载是被曹操授意诬陷他“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是孔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言论。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这话的意思是:父亲对于儿子(或说父子之间)又有什么亲情可言?追溯父亲生下儿子的本意,不过情欲发作的一种本能罢了。儿子同母亲同样来讲又有什么感情了?就如同放在瓶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
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后孔融因忠于汉室而得罪袁绍,守地被袁军攻打,虚妄狂放的他生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故作镇定,饮酒吟诗,从不督战。
直到敌军破城,,他在亲兵掩护下出逃,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她们母子三人被敌兵俘虏,全部被 ... 。
后因孔融出处与曹操作对,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大逆不道,宜极重诛”将孔融处死。
孔融让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