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两人于漠北之战击败匈奴,彻底恢复西汉边疆之安稳,反观之下李广就犹如名将之中的小丑一般,个人武力虽爆棚,但对于整个趋势却起到了反效果,甚至在决战时李广居然还迷路,为何在决战之中,年轻的小将霍去病成了决定战役的导向,李广这20多年的经验老将却成了「”楞头青”?漠北之战中卫青作为主帅,统领霍去病、李广、张骞等其他将领。李广作为卫戍边疆多年的猛将,他对匈奴当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两人于漠北之战击败匈奴,彻底恢复西汉边疆之安稳,反观之下李广就犹如名将之中的小丑一般,个人武力虽爆棚,但对于整个趋势却起到了反效果,甚至在决战时李广居然还迷路,为何在决战之中,年轻的小将霍去病成了决定战役的导向,李广这20多年的经验老将却成了「 ”楞头青”? 漠北之战中卫青作为主帅,统领霍去病、李广、张骞等其他将领。李广作为卫戍边疆多年的猛将,他对匈奴当地的风土人情应该非常了解,所以卫青将本是前将军的李广调往东路,成东西合围之势包夹匈奴。李广多年对匈奴作战名气非常大,匈奴左贤王部分出4万人,先去针对李广。 反观霍去病从比较好走的西路奔袭作战,霍去病接到的命令是突袭匈奴部落放牧的农场,所以霍去病和李广这两人的作战任务是不同。客观而言霍去病任务要稍微简单点,放牧的农场目标大容易被找到,李广作为拦截匈奴的主力军,又要迂回300多公里,加上漠北之战是当年的7月,戈壁滩天气难测路也十分崎岖难走,迷路也是比较正常。这篇文章并不是刻意抬高李广贬低霍去病。 李广也有自身的缺点,刚愎自用不听属下劝告,如果李广能在出发之前耽误一天,等待暴风沙过去之后,应该会有不同的结局。虽然军令难以违抗,可是李广能够缓一天出发,远比他困在风沙中要节省时间。霍去病对阵匈奴长途奔袭作战没有迷路的原因是,他手下精兵强将全是西汉当时最好的装备。同时帐下还有不少匈奴人作为向导,再加上惊艳卓著的天赋,又极其擅长闪电战、运动战。因此这么多年霍去病,没有因为迷路或者天气的原因耽误军情。 反观李广虽是同时期猛将,但是他20多年担任都是防守型的任务很少主动出击。简而言之卫青让李广这个防守见长的将军打前锋,从战略上就犯了错误。主动出击并不是李广的强项。李广小编觉得他只适合防守反击,大战中他个人的能力、脾气秉性还是非常欠缺。李广在漠北决战中,已然拼尽全力身陷囹圄依奋死抵抗,就是为了不延误军令。 老将军这么多年卫戍边疆不敢说有功劳,但最起码也有苦劳,只是人和人是不同,所处的局势以及想法还有家庭背景都有区别。李广他就是个守将的料,非要让他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霍去病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天才,冠军侯帐下还有多位本地人带路。 此消彼长,李广反倒成了决战之中的拖油瓶。漠北之战结束之后,李广因为羞愧难当选择自尽,也要佩服这位老将军的血性。汉武帝其实也没有怪罪李广,假设如果李广真的如此神勇威猛,或许整个西汉就不需要卫青和霍去病。 参考文献:汉书、史记 撰稿人:扬州小李
本文标签:霍去病李广汉朝西汉卫青漠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