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慧根和尚得知后,喜不自胜,一面加紧开山取玉,一面聘请能工巧匠,将开山取得的上等美玉,精心刻造成大小玉佛像五尊,并奉回国内。慧根老和尚见上海四众弟子与佛有缘,遂决定留下大小玉佛两尊,供上海信众瞻拜,其余三尊,送回普陀山供奉。慧根老和尚有鉴于此,即与四众弟子共发宏愿,欲募资重建新寺。玉佛寺由玉佛而得名。如果没有慧根老和尚从缅甸奉回五尊玉佛,并留下两尊于上海,那么也就不会有上海玉佛寺。
在上海市中心偏西北部,有一条小路,名叫安远路。 安远路是一条僻静的小路,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它只是一条不引人注目的,小小的马路,若不是有一座佛教寺院座落在这儿,可能绝大部分上海人都不会注意到在上海有这么一条小路。 说起安远路上的这座寺院,却是非常著名,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上海玉佛禅寺,上海人一般称之为玉佛寺。玉佛寺的历史不算古老,地方也不算大,但寺中供奉的玉佛,却名闻遐迩,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前来进香的各地香客,以及慕名前来瞻仰的中外游客。甚至连世界各国的一些 ... 首脑,也常常在访问上海之际,抽空来玉佛寺参观。 玉佛寺以玉佛著名。那玉佛可以说是寺里的镇寺之宝。玉佛通高1.95米,是由整块上等的缅甸美玉雕琢而成。此玉质地细腻,有如凝脂,晶莹剔透,圆润光滑。那佛像脸部丰满,犹如满月,双眼微开,略向下俯视,鼻梁挺直,双唇紧闭,嘴角略上翘,带着一种静谧安祥的微笑,使人看了不禁心神豁然,超尘脱凡之心自然而起。 提起这尊玉佛,必然要说起慧根法师。慧根法师是玉佛寺的创建人,首任住持。他本是清光绪年间普陀山僧人,德行高超,焚修虔笃。 风光明媚而又带着神奇色彩的普陀山,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唐代以来,普陀山即供奉着观音菩萨像。北宋以后,观音信仰已经开始在普陀山逐渐浒。明清之际,普陀山相继兴建许多新的寺院,到清末,已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和一百多处茅蓬。时至今日,普陀山作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仍然香客盈门,香火旺盛。慧根法师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潜修多年。他平时好读佛经,一日读《华严经·入法界品》,见经中谈到善财童子得文殊菩萨教化,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实现成佛的“行愿”之事,深受启发,毅然下决心云游天下,瞻礼佛教胜迹,参访善知识。于是他从普陀山出发,先上山西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文殊师利是指点善财童子南行参访的大菩萨,他效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以首先瞻礼文殊菩萨。接着他又去四川峨嵋山,朝礼普贤菩萨道场。因为普贤菩萨使善财童子实现了成佛的“行愿”,所以他也前往瞻仰。然后他只身从四川进入 ... ,并由 ... 出境,到了印度、尼泊尔等地。一路上他顺道瞻礼各地佛教胜迹、名山大寺,参访知名高僧,了解当地佛教流传的情况。最后,他来到了缅甸,因见缅甸盛产美玉,质地精良,非常适宜雕琢佛像,顿时生起采购美玉雕刻佛像的念头。其时缅甸华侨甚多,且多信仰佛教。于是他四出募化,筹措资金,以备采购美玉。在他虔诚信仰的感召下,许多缅甸华侨纷纷慷慨解囊,最后得当地华侨陈君普等赞助白金二万多两。慧根和尚单丁行脚,不远万里来到缅甸的举动,不仅获得了广大缅甸华侨信徒的欢喜赞叹,而且也感动了当时笃信佛教的缅甸国王。于是国王下令,特许慧根和尚在缅甸开山取玉,雕刻佛像。慧根和尚得知后,喜不自胜,一面加紧开山取玉,一面聘请能工巧匠,将开山取得的上等美玉,精心刻造成大小玉佛像五尊,并奉回国内。 慧根和尚原打算将五尊玉佛全部送普陀山供养。然途经上海时,上海佛教四众弟子见慧根老和尚奉回的玉佛玉质精美,雕琢精致,佛像庄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慧根老和尚见上海四众弟子与佛有缘,遂决定留下大小玉佛两尊,供上海信众瞻拜,其余三尊,送回普陀山供奉。 两尊玉佛留在上海,上海的四众弟子喜不自胜,莫不欢喜赞叹。时有笃信佛教的清大臣盛宣怀的父亲、叔父等,立即聚众商议,如何安奉两尊玉佛。当时有人建议,淞沪铁路之侧,空地颇多,可以先在那里建茅篷留供两尊玉佛以奉香火。这一建议得到采纳,于是在1882年觅得上海东北隅的张华浜衣周塘地基一方,即在那里建造茅篷,供奉玉佛。这就是玉佛寺的前身。 茅篷建成后,虽然比较简陋,但信众瞻仰礼拜的热情有增无减,朝拜者众多,香火渐盛,茅篷渐至不能容众之势。慧根老和尚有鉴于此,即与四众弟子共发宏愿,欲募资重建新寺。1900年,慧根老和尚苦心劬体,乞食诸方,与上海诸善信共同发起募捐,最后在沪郊江湾车站一侧,得土地一方,即在那里重新建寺。在建寺过程中,慧根老和尚亲自督理工程,并与僧众一起,搬砖运瓦,备尽辛劳。经过6年的苦心经营,所有殿堂楼庑,先后落成。新建成的寺院,颇具规模,有殿堂4进,寺屋共72间,毗连余地达33亩。寺院横额书有“玉佛”两个镏金大字。寺院建成后,慧根老和尚被推为首任住持。此玉佛寺寺宇庄严,玉佛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四众弟子前往瞻礼者络绎不绝,香火甚盛。应当说,这是上海最初的玉佛寺。 不久,慧根老和尚即圆寂,由其嗣法弟子本照法师继任住持。 玉佛寺由玉佛而得名。如果没有慧根老和尚从缅甸奉回五尊玉佛,并留下两尊于上海,那么也就不会有上海玉佛寺。这两尊玉佛,至今仍然完好地供奉在安远路上的玉佛禅寺中,成了玉佛禅寺的镇寺之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