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原借款是如何完成的:西原龟三的六次来华

  西原借款和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不同,这笔借款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位日本人的六次来华逐渐完成的,这个人就是西原龟三,所以就以他的姓冠名这笔借款。那么,西原借款具体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的?西原龟三六次来华的具体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西原借款主要是通过西原龟三六次来华而完成的。 他第一次来华的时间是1916年6月,正处于大隈内阁向寺内内阁过渡的阶段。因此,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实地考察中国现状,为寺内内阁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依据。6月23日到北京后,与中日双方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其中包括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使馆武官斋藤季次郎等以及中方的头面人物,包括国务 ... 段祺瑞、外交次长曹汝霖和前驻日公使、时任交通银行股东会会长的陆宗舆等。经过十余天的考察研究,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得出了基本结论。在到华第11天(即7月3日)给 ... 银行总裁胜田主计的信中曾说,就目前日中关系来看,连一个小小的经济基础都没有。恰如建筑房屋必须打好基础一样,目前首先打好一个经济基础,实为当务之急。在与胜田主计等广泛交换意见之后,他制定了《目前时局下的经济措施纲要》。返回日本后,立即把这一文件呈现给 ... 总督寺内正毅。在报告中谈到应在经济方面制定对华政策,主张组织起日本有力的银行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纺织公司以及实业家,组成团体,对华进行实业投资,建立在华之经济基础。这成为此后寺内内阁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 实现对华投资,须有适当的投资机关。以往日本对华投资,多由正金银行经营。为避免有计划大规模对华投资引起其它列强的责难,寺内内阁决定对华政治贷款仍由正金银行经营,经济性贷款由 ... 银行、台湾省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主体来经营。虽然日本东亚兴业公司、中日实业公司等也参加了经营,但比起上述三银行和日后成立的中华汇业银行来,它们的作用微乎其微。经谈判于1917年8月10日订立条规而成立的中华汇业银行,经营两国间的汇兑业务。为加强两国金融界的直接联系而建立的中华汇业银行,在寺内内阁对华贷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银行由两国合办,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总部设在北京。总资本为一千万日元,分十万股,存立期为30年。该银行成立后,借款事多由它而成,故1918年内借款之事最为繁多。 西原第一次中国之行确定的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很快就付诸实施了。同年8月,西原与驻日公使章宗祥在日本箱根商谈决定,日中“经济提携”应先从救济自袁世凯帝制以来信誉大坏、已经丧失汇兑职能的交通银行人手。1916年10月寺内内阁成立时,西原大体完成了《革新对华外交和日中经济合作》的方案,同时提出救济中国交通银行的主要条件。这是寺内内阁的第一次对华借款,事关对华政策的成败问题,所以所议条件比较优厚。为交通银行借款事,西原于12月18 日由日本启程赴中国,经奉天于22日到北京。到北京后,先与曹汝霖、陆宗舆、段祺瑞等人接触,目的在于消除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不良形象,并使寺内首相方针具体化。28日,西原与曹、陆就交通银行借款事达成协议,第二年1月4日正式签字。协议规定由兴业、 ... 、台湾省三银行提供五百万日元资金,整理交通银行。协议签定后,西原返回日本,结束了跨两个年度的第二次中国之行。 西原第三次中国之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尚不明朗、中国政局极不稳定的1917年2月。此行的任务是劝说中国站到日本一边,参加对德战争,同时稳定中国政局,继续努力改变日本的不良形象。西原13 日从东京启程,16日抵达北京后,连日与曹汝霖、陆征祥、梁启超等进行接触,并访晤了段祺瑞。经其一番游说,段祺瑞及其高级顾问们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成为热心的参战论者。3月14日,中国断绝同德国的外交关系。以此为交换条件,日本向中国提供二千万日元的第二次交通银行借款。该借款合同于9月28日在东京签字生效。西原于24日返回东京。 虽然中国已宣布同德断交,但就交战问题并不一致。总统黎元洪与 ... 段祺瑞之间发生矛盾,引发了“府院之争”。段祺瑞愤然离京出走,不承认免职令,并策划武力倒黎。张勋乘机以调解为名率军人京,段祺瑞政权受到威胁。在日本刚刚开始的惨淡经营将付之东流的关键时刻,西原与胜田主计商定后,以镇压张勋复辟、复活段内阁为己任,踏上了第四次西行中国之途。为避免干涉中国内政之口实,西原化名田宪三,以“借款合同事”于6月3日由东京秘密出发。8日抵天津,寄寓曹家。西原到中国后,积极活动。由于事态发展日趋复杂,西原一改秘密身份,6月13 日夜前往北京会见驻华公使林权助。二人磋商后,西原立即着手促使段出山工作。西原向日本提出须以武力财力迫使李经羲内阁流产,复活段内阁的三项建议。一番周折后,段祺瑞内阁于7月17日又告成立,寺内首相发表援段声明。段祺瑞重新掌权后,参战问题自然得到解决,至此,西原总算松了口气。西原在中国逗留近两个月,时值炎夏,身染严重的痢疾。在回国前十余日间与财政总长梁启超等就恢复交通银行借款、整理中国银行借款及奉天大借款等进行商谈。7月26日,西原返回日本,8月3日抵东京。 西原第四次中国之行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国关系还算是比较平稳地发展。但不久, ... 段祺瑞与直系首领、继黎元洪之后任总统的冯国璋发生矛盾而再次辞职。为进一步稳定中国政局,以利于推行对华政策,寺内首相与胜田藏相磋商,决定派西原第五次到中国。1918年3月16 日西原抵奉天,18日抵北京。次日访晤曹汝霖、陆宗舆等,就所谓的日中经济提携的根本方针进行交谈。20 日下午到府学胡同段邸访问,力劝段第三次组阁,依靠强权结束中国混乱状态。23日,段第三次被任命为国务 ... 。由于西原的反对,原定内阁财政总长梁士诒改由与其有特殊关系的曹汝霖担任。此后西原与曹汝霖屡次会晤,达成了二千万日元的电信借款协议,签署并交换了前一天与曹商定的备忘录。4月14日,西原离开北京,18日抵东京。 段祺瑞第三次组阁后,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更加积极。1918年5月以谈判的方式同中国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在5月22日举行的日本三相会议上决定按预定计划推进对华政策。为履行前次来华与陆宗舆签订的备忘录中内容,西原带着寺内首相的重托,于5月26日踏上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访华之途。经汉城、奉天于29日抵北京。第二天就中国 ... 发行金本位纸币问题及吉会铁路、吉黑两省金矿森林和烟草专卖等问题三项借款与曹汝霖进行谈判,并先后签订了合同。8月6日,与曹交换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国营制铁借款合同、制铁及铁矿砂供给合同及其附属文件、退还庚子赔款及产业发行议定书等。此外,关于山东问题及军事借款等问题也进行了协商。8月7日,西原离开北京,11日抵东京。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西原多方奔走,9月28日,参战借款、满蒙四铁路借款、山东二铁路借款等最后三项借款以山东若干权益之让步而最后签订。 1918年9月29日,寺内内阁倒台。继起的原敬内阁一改前内阁的对华政策,从而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告一段落。 经西原之手议定的八项借款外,还有因内阁垮台议而未立者多项,诸如地租借款、凤凰山铁矿借款、印花税借款、闽沪船厂借款、广东矿山借款、苏皖制铁所借款等。在寺内内阁存在的两年的时间里对华借款总数约为三亿八千万日元,与内阁成立之初相比,增加了三倍。在议定的各项贷款中,除第一次交通银行借款得到偿还,其余各项借款如石沉大海,最后不了了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原借款是如何完成的:西原龟三的六次来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2. 毛主席大弟毛泽民:红色银行家的大智慧

    但枪杆子也少不了钱袋子做支撑,毛泽民就是那个拿着算盘、账本,为中国革命赚得了生存、发展资本的重要人物。...的大弟毛泽民,一生只活了47个年头。前25年,他是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后22年,他在...引导下投身革命,成为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从创办红色中国第一个国家银行、发行苏区统一货币,到...路上筹钱筹粮、抗战时期的经济保障,毛泽民一生最大的才能和对革命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工农、为红军理财。

  3. 花旗银行真相了,外资银行其实就是活多钱少的傻坑?

    公司简介现在是花旗是一家完全现代化的跨国企业,但是在创立初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的,这里老王必须要提到的一个人就是詹姆斯斯蒂尔曼。当时华尔街最响亮的名字有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乔治·B·柯特柳、罗斯柴尔德勋爵,还有一个就是詹姆斯斯蒂尔曼。他从1891年—1909年担任花旗银行总裁,1909—1918年担任董事长。

  4. 经济、科技与战略优势: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 ... 战

    对于...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过日货?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亦或是日本都被美国民众乃至......过。

  5. 日本拍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们是怎样描述中国军队的?看了才知道

    能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的真实面目,然后了解历史不忘国耻,中国电视剧是这样的。那么在日本人的电视剧中,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形象呢?日本就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就是围绕一位日本女护士展开的叙述,讲的是她随军到中国救死扶伤的事,究竟是什么剧情我想大家都不关心。在这部电视剧中被中国军队的描述还算是客观,并没有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剧中也讲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善战。

  6. 日本多少东西都源于中国?不思报恩,却转头打中国

    有历史考据的日本最早来中国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便已经来中国朝贡,称为番邦国。日本至汉之后便一直派遣使团进入中国,学习我国的各种文化,衣食住行无不包括。日本早期建筑其实充满中国的风格。等到元末明初,日本已经忘记了中国给予的一切。等到了清代,日本近代史上的最大便革,维新变法,也是起源于中国。

  7. 元朝很强大吗?不!他们对外战争几乎全败

    有人说,元朝十分强大,为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这也不少元朝干的,而是其他四大汗国!虽然如此,但元朝对外战争上,几乎是全败的。就比如征讨日本,两次元朝大军跨海进攻日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对日作战的失利,却彻底改变了日本对于中国的看法。在元朝之前,日本一直对中国是敬畏有加的。由此可见,元朝虽然强大,但对外战争的功绩并不突出,那些功绩都是蒙古帝国所有的,我们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正视历史,不要曲解历史。

  8.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9. 细思极恐的一段历史:张勋复辟并非闹剧,而是一场密谋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从登基,到废黜,到张勋支持下复辟,再到仓皇出逃东北,成为日军扶持下的傀儡,再到被苏联俘获,最后成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他的人生堪称一部曲折跌宕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通过溥仪的回忆,去了解一段看似闹剧,实则细思极恐的历史——张勋复辟。

  10.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随机推荐

  1. 带有耸字的成语

    包含有“耸”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耸肩缩背——两肩耸起,背脊弯曲。耸壑凌霄——出于幽谷,高入云霄。耸壑昂霄——跳越溪谷,直入云霄。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毛骨耸然——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昂霄耸壑——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

  2. 弃瑕录用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ìxiálùyòng【解释】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出处】汉·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录用。”【例子】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近义词】弃瑕取用【相关】百度“弃瑕录用”

  3. 放弃

    王府井正在举办一个景德镇的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导购小姐不知道,我的放弃,并不是因为这套餐具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她地话提醒了我:这套餐具太好,还需要一套高档地餐桌椅相配!我家已买地餐桌椅显然与之不是一个档次。在王府井的步行街上,我边走边想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只能拥有和他相配的东西。所谓好东西,是好到正好的东西,而不是好到太好的东西。太好的东西往往会转化成为一种负担。

  4. 梦见家里亲戚

    周公解梦梦见家里亲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里亲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刚褊自用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坚硬固执,独断专行成语出处: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6. 【今日历史】9月13日大事记,林彪叛逃机毁人亡!

    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59年前,中华全国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有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664人884次打破106项全国纪录。2008年9月13日四川巴中特大交通事故,大客车所载51人全部遇难。车祸原因疑为司机疲劳驾驶或刹车失灵所致。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7. 100多张大连老照片,是土著都不一定全见过

    送蜂窝煤与电车并行的畜力车时尚的年轻人沿着铁轨边的小土路可以从胜利桥走到火车站公园里大扑克的老大爷马路操场荣盛市场路边的茶叶蛋村民挂灯迎春节大连周水子机场MD-82客机+北航标记(80年代)天津街上的饭店天津街人民浴池大连20年前马拉松比赛的照片身着超短裙的女孩1984年的大连生活,有你童年的影子吗秩序井然,宁静朴实,勤劳互助的好时代大连铁路局(日伪时期的满铁株式会社)办公楼大连的济南街七七街,基

  8. 带有克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克”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克敌制胜——制服敌人,取得胜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柔能克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无往不克——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克嗣良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9. 面争庭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iànzhēngtínglùn【解释】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面争庭论”

  10. “文丁 ... 季历”事件是什么?季历是个怎么样的人?

    文丁七年,周王季历攻打始乎之戎,成功攻克;十一年,季历又攻打翳徒之戎,抓获了三名贵族。>>“文丁...季历”一事,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史记龟策列传》则说商纣“...周太子历,囚文王昌”,这里的“太子”明显是“季”字的讹误,那么商纣也应该是文丁之误。于是文丁先下手为强,将季历从这个世界上肉体消灭。季历去世之后,子昌即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