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性澄(佛海大师)

就在元世祖忽必烈指挥他的滚滚铁骑,南下江南,一统中华,建立起疆域空前广大的元帝国后不多久,一个生灵便呱呱而鸣,降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孙满家中。 他不是别人,直是元朝中叶那位鼎鼎大名的湛堂法师。 湛堂法师名叫性澄,字湛堂,又号越溪。他的母亲姜氏在孕育他、即将分娩的时刻,突然梦见一轮朗日,直落自己家中。倏然醒转过来,湛堂法师降生。 >湛堂少小时代就显得聪敏异常,而且表现出了大异众人的对佛教的特殊嗜好。在他年仅四岁的时候,居然就能提笔沾墨,运用自如地给画佛像图影,而且无不神态逼真,维妙维肖,令人见了叹为观止。他的父亲见状,就有意识地四处搜罗来一些或残或全、厚薄不一的佛经,教他日夜研读。令他父亲大为吃惊的是,湛堂法师居然神奇地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这样,到了元世祖至元丙子(即公元1276年 ),湛堂法师终干获得了父母双亲的准允,拜谒石门殊律法师为师,从而削发剃度,投身佛门。从此,他便如鸟翔天宇、鱼游大海,在佛门之中四处畅游,从容自得,游刃有余。 >拜师之后,石门殊律法师告诫湛堂法师说:“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你一定要秉心持正,努力修研,才能进步。”湛堂法师谨尊师命,足不出户,十分勤勉地钻研佛学经籍和戒律,不多久,即饱学经律,颇通佛法了。 >到了元世祖至元乙酋(即公元1285年),跟随石门殊律法师学习了将近十年的湛堂法师告别了启蒙尊师,一路远行,投身于佛鉴铦法师座下,开始修习天台教义。后来,他又来到南天竺普福寺,拜谒了大名鼎鼎的云梦泽法师。云梦泽法师刚一相见,就为湛堂法师昂扬的气表、流畅的谈吐、渊深的佛法所打动,视之为难得的佛学人才,寄寓他光大佛门的重任。湛堂法师也不负厚望,朝参夕叩,态度恭肃,凡有所疑,无不深入地参习或者请教,终于学有所成。 >在通晓天台教观之后,湛堂法师又开始学习禅宗。为了光大禅宗,他又不远千里,北上京都,上奏皇帝,扩建寺庙,广授门徒。元世祖一听,大为嘉奖,并御笔亲书,准允他奉旨行事。 >得到了皇帝恩准,湛堂法师就准备从京师大都(今北京)继续前进,东渡鸭绿江,前往高丽国(今 ... ),搜求天台宗流传海外经籍律论。可时,当他一路风尘,好不容易来到高丽国边境上的时候,却突然听说高丽国内战乱纷起,炮火连天,人民争相四处逃散,遍国之内哪里还以找到一方清静的土地?因此,湛堂法师只好打消东渡高丽的想法,半道回转中原。 >元成祖大德乙巳(即公元1305年),湛堂法师出任著名的杭州东竺寺住持。在这里,他设坛弘法,广播法名,人们争相归附,聆听法音,推崇备至。到了大德丁未(即公元1307年),江南吴越一带突遭大旱,河流干涸,田地龟裂,粮食颗粒无收,人们无以为生。面对着这满目荒凉,湛堂法师凭借自己一腔慈悲心性,亲自率领自己的门徒弟子,登坛作法,祈求上苍哀怜生灵,救人活命。说来也怪,就在湛堂法师刚一登坛,祈祷作法不久,刚才还晌晴的萌蓝天转瞬之间便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以致久旱干坼的田地,不多一会儿,即饱润雨水了! >祈来大雨之后,湛堂法师却并没有匆匆地便打道回寺。因为,他又发现旱灾使许多人饥饿倒毙,遗尸道旁,惨不忍睹,甚至要将他们一一掩埋,都是很困难的事了。 >湛堂法师见状,率领门徒弟子就地将这些尸首进行掩埋。之后,又专门为这些亡化的魂灵设坛作水陆大会,普度超生。 >从此,湛堂法师的名声为之大振,人们争相传颂着他的功德。 >元武宗至大戊申(即公元1308年),湛堂法师迁任南天竺演福寺。元英宗至治辛酉(公元1321年),皇帝驿道传书,飞马诏令湛堂入京。湛堂法师便辞别门徒弟子,随使奉命来到明仁殿,对答皇帝的垂询。 >原来这位英宗皇帝打小即十分崇信佛教,登基之初,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大名鼎鼎的湛堂法师的法容,因此,特地传诏,命他前来面圣。 >湛堂法师修炼深厚,佛法超迈,所以,即使面对着天子圣颜,也不慌不忙,酣畅淋漓地一一奏对,无不深合龙心,欢洽愉快。因此,在明仁殿对答之后,皇帝又特地命湛堂法师居止在京师清塔寺,奉旨校正《大藏经》。这之间,皇帝又特地驾幸文殊阁,问寒问暖,颇为礼遇;又特别赏赐《无量寿佛经》和其它经律各若干卷。 >校完经书之后,湛堂启程南归。可是,大出他意外的是,在他刚走了不多远的时候,英宗皇帝再决颁旨,命他前往京师白莲寺设坛建立水陆无遮大会。当朝丞相东平忠献王亲自前来宣旨。皇帝还御笔亲赐“佛海大师”的法号。从此,法师的法号更是有口皆碑,远播中外。 >泰定帝泰定甲子(即公元1324年),法容威仪的湛堂法师迁任上天竺寺住持。在这里,他依然一如既往,勤勉精进,毫不懈怠,法力又见深厚。 >到了元宁宗至顺壬申(公元1332年) 六月初一日 ,湛堂法师突然自己猛擂寺鼓,遍召门徒,告诉他们说:“我在这三十年内,曾先后三次住持东天竺、南天竺和上天竺这三座名闻中外的古刹宝寺,或许率领大家修习,还不至于十分荒疏。但是,我也深知自己尘缘有限,西去不远。因此,我想趁这最后的时光自己参研佛宝,你们大家各自努力吧!” >说完,湛堂法师便不顾弟子们的惊讶与劝阻,毅然归隐天竺寺云外斋,努力修炼,足不出户。一年之后,他又前往浙江的佛果寺,笃志净修,一心超度,那份虔敬、那份精诚,足可令铁树为之开花!就在他精修之时,不时现出瑞兆,征示佛国净土的感召。 >这样又过了许多日子。一天,湛堂法师重又召集来自己的一些门徒弟子,明确地告诉他们说:“再生佛国净土的征示已然显明,看来我确实不日即将西归。你们众人,切不可虚掷光阴,浪度时日,应当积极修炼,以成正果…… ”说完,湛堂法师又让弟子们点视他曾经用过的衣钵用表,一一传授众人。大家知道多说无益,就请求代为法师诵经念佛,超度西归。但是,湛堂法师却拒绝了他们。他说:“这最后的佛经,还是要靠自己来诵念才行的。”于是,他送走门徒弟子,自己端坐莲座之上,微闭双目,双手合十,给自己念起超度经来。第二天天一亮,湛堂法师的弟子们一齐来到法师居寝之室,准备晨参。推开门一看,却发现他早已端坐而化。 >这一年,湛堂法师已然高寿七十八岁,而僧龄却又长达六十四年。 >湛堂法师坐化之后,他的法身一直停留了整整七天,前来瞻仰的人方始稀疏。于是,他的门徒们便将红润如初、颜貌犹生的湛堂法师葬于青泰塔院之内。>湛堂法师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金刚经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性澄(佛海大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民国时加入青红帮等帮会是社会潮流,除可寻求保护外还可仗势牟利

    作为青帮前身的漕帮是在清初到乾隆中叶这一时期产生的。青帮的产生与漕运和罗教有密切关系;罗教于明正德年间创立,创立之初,即被明朝作为邪教禁止,但仍被秘密传播到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福建、台湾省等地。漕运是封建社会的田赋转运制度,这是一种季节性职业,每年漕运水手有半年以上的空闲时间,水手与河边的罗教庵堂发生了联系,使得罗教组织宗教色彩日益淡化,逐渐向封建行帮演化。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盘点从最高高度不带降落伞坠落生还者 谁是这项吉尼斯记录的保持者?

    但在二战中,尼古拉斯绝不是唯一一个从高空坠落中幸存的飞行员。到了1972年,人类“从最高高度不带降落伞坠落生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又一次被刷新。在维斯娜高速下落的过程中,机体保护了她免于高速气流的伤害。而她坠落地点的山脉气流在客机高速坠落下来时形成了一股上升气流,延缓了客机坠落的速度。获救后,维斯娜仅用16个月便恢复了元气,并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证书。

  2. 亲情故事:父母不在原地等我们

    佛教故事网----亲情故事:父母不在原地等我们>>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3. 吃出好性格的食品

    可以多吃些含有钙质的牛奶及海产品。应适当节制甜食,多吃含钙和维生素B1较为丰富的食物。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一书中曾提到一个怪癖少年杰利。专家建议控制糖类食物后,杰利的性格明显好转。对于其他的特殊性格特点,调节食物营养组成也能相当程度地改变其性格。

  4. 威廉·博蒙特简介

    Beaumont对AlexisSt.Martin进行了1822-1833年的一系列消化实验,在Beaumont治疗后,一名男子在胃部被枪击后幸存下来。博蒙特在圣马丁与他签订仆人合同后强迫他接受消化实验。出生:1785年11月21日出生地:黎巴嫩,康涅狄格州,美国星号:天蝎座死亡:4月25日,1853岁(67岁)WilliamBeaumont生活在1822-0606AlexisSt.Martin的“KDSPE”事件中,AlexisSt.Martin在胃部注射,并由医生WilliamBeaumont在麦金纳克

  5. 阮大铖怎么读_阮大铖为什么是小人_钱长书与阮大铖的关系

    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等到大铖至北京时,赵南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大铖与东林党钱谦益可谓其中师表。然而其反复之故,东林中人又有六七分责任。更有胡先骕先生甚至称大铖为“有明一代唯一之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中国文学分卷》中,在“清传奇杂剧作家”中,也列入了阮大铖的名字。

  6. 从《大 ... 》到橡皮图章,英国人是如何把王权一步步哄下台的?

    01威廉的王权:高标准、严要求马克·吐温说,习惯是很难被打破的,谁也不能把它从窗户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英国的王权,并非一开始就是今天这样的橡皮图章,而国王,也不是天生的吉祥物。

  7. 梦见别人眼睛红了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眼睛红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眼睛红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历史上的今天6月4日 印度戒日朝国王戒日王出生

    回到战场的戒日王更加英勇,在婆尼的辅助下大获全胜,赶跑了两敌国军队,恢复了穆里克国,由拉芝修黎担任名义上的女王,实际上由戒日王统治。后来在612年坦尼沙和穆里克两国正式合并,戒日王任国王,迁都曲女城,历史上将这一年作为戒日王朝的开端。不过戒日王对南印度遮娄其王朝的战争则遭到挫败。

  9. 1956年香港九龙大暴动真相始末

    62年前的今天,1956年10月10日上午,当...工作人员在清除纸旗垃圾时,与14K成员发生了...。1956年...曾在九龙策动了一场暴动。10月11日,事态进一步恶化。中午12时半,港英决定出动英军协助警察维持秩序,并下达开枪令,旋且宣布九龙...,时间由晚上7时半至翌晨10时。虽然港英在九龙市区实施铁腕政策,可是暴徒在荃湾闹得更凶。1956年,港澳同胞回国进一步放宽,向心力加强了。

  10. 过了50岁,肾脏健康也走「 ”下坡路”,做到这3点有积极意义

    我们人体的各项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下降现象,其中肾脏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器官,大多数进入50岁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肾脏越来越弱,会出现一系列肾功能下降的现象。其实,在进入50岁后采取这些措施,对于肾脏的养护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