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 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汉语、 *** 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人兼通 *** 尔语、汉语和蒙古语。原来使用以 *** 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哈萨克族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西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 *** 教。

  哈萨克族历史

  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其族称最早见于15 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 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 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 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终年生活在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他们放牧、运输、远行,甚至是生活上都离不开马。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以他们是“ 马上的民族” 为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2000 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誉为“ 天马” 。

  哈萨克族音乐

  哈萨克族约有人口八十余万,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青海西部等地区。哈萨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有本民族文字。哈萨克族人能歌善舞,他们有许多歌手和民间诗人。『冬布拉』是著名的哈萨克民间乐器,快乐的冬布拉曲,优美的民歌,生动地体现了哈萨克人的性格和风俗。

  哈萨克族礼仪

  哈萨克族庆节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历中上也有过一夫多妻制,但这些现象主要存在于贵族和富户中,哈萨克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所以以女为贵,注重门第,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富者赠骆驼百峰,相当于500 区马或才1000 只羊,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 吃奶礼”“ 成婚礼” 以及衣物等等,贫穷人家有“ 换门亲” 的习惯,以抵消彩礼。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终生的,通常不允许离婚,旧时还有“ 安明格尔” 的婚姻制度,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遗俗,妇女死了丈夫后,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或在本部落中为其选择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称颂。

  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这是哈萨克人为繁衍人口自然形成的优生制度,同一部落的人一般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在七服以上,还须征得部落的长者同意,联姻的两家人还需要有七水之隔,不管是否父母所生,只要吃过同一女人的奶水,就如亲兄妹,不能结婚。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文化特征。传统服饰,尤其是男子服饰的原料多取自羊、马、骆驼等牲畜的皮毛,在式样、类别和功用上,也都表现也便于骑乘游牧的特点。

  不随便摘帽

  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妇女的帽子、头巾和披巾,在婆婆家和不熟识的异性面前绝不能随便摘掉。无论冬夏,男女也必须戴帽,这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哈萨克族信仰 *** 教, *** 教对哈萨克族的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宗教禁忌脱帽露顶,自然也表现在哈萨克族的服饰习俗上。

  男女老幼皆穿皮靴

  哈萨克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靴,外套套鞋。皮靴有两种,一种是长统皮靴,靴套长至膝盖以上,后跟较高,靴内一般套毛袜;另一种是男子狩猎时穿的靴子,有包头,靴后跟很低,柔软轻便。夏天的靴子靴底薄,穿起来凉爽舒适。套鞋是用软皮制作的平底鞋,外面多用蓝色或其他颜色的布缝制成各种美丽图案。

  图案着色各有意义

  哈萨克妇女关于刺绣,刺绣方法有挑花、贴花、补花、钩花、刺花等。衣领、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摆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挂毯、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多饰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的图案。图案的著色富有像征性,他们认为,蓝色表示蓝天,红色像征太阳和太阳的光辉,白色像征真理、快乐和幸福,黄色像征智慧和苦闷,黑色像征大地和哀伤,绿色像征春天和青春。据考证,哈萨克族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与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古代乌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哈萨克族的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男人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的" 吐马克" ,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冬季,哈萨克族男于的外衣多为羊皮大氅,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夏季喜穿一种皮面布里、内夹驼毛的大衣(还可兼做雨衣)" 库普" 。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多姿多彩。哈萨克族妇女爱穿连衣裙,但最讲究的是头饰。未出嫁的姑娘戴" 塔合亚" 、" 标尔克" 等类型的帽子和" 包巾" 。" 塔合亚" 是下沿大、上沿小,呈圆斗型的帽子,一般用红色和绿色的绒布制作,用金丝绒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高顶的" 沙吾克烈" 帽,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戴绣有" 颊克"克衣米谢克" 套头巾,老年妇女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饮食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 *** ,特别喜欢马 *** ,马 *** 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 *** ,奶疙瘩。

  哈萨克族建筑

  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 巴塔(祈祷)” 。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宗教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西元11 世纪前后,改信 *** 教。但一部份人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崇拜自然、灵魂和火。

哈萨克族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俄司牙孜会谳:晚晴西北边界线上的司法探索,是成功还是失败?

    清朝后期,沙俄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道路。

  2. 中国这2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守望同1段历史,部分人或有同1个祖先

    其后裔至少融入了今日中国这2个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与塔吉克族。虽然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少数民族,却共同守望着汉朝公主的传说,结合史籍分析,二者间的一部分人或共有一个祖先。另外,只有在文化融合中保持自我特色才可以称得上是民族,否则只能停留在种族的层面,只能是一种被曲解的狭隘的民族观念。

  3. 「 ”我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永远为中国而战!”

    56个民族,56朵花。大家对哈萨克族的印象,或许只停留在各种羊肉制品以及一口新疆味的普通话。那么这个低调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是不是就是大家口中说的那个骑马去上学射大雕的民族?

  4. 奶茶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哈萨克族有奶食崇拜?

    声明原创,严禁抄袭转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文化大国,陆羽曾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叶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嘉木,是如何传入中亚的游牧民族的?奶茶作为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下中国茶叶的传播之旅,以及哈萨克族的奶茶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哈萨克族有奶食崇拜?游牧民族一、茶叶如何传播到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历史悠久,族源丰富,由众多部

  5. 哈萨克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1.纳吾鲁孜节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年头或元旦”的意思。也就是说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出街来临。这一天人们除了走家串户拜节之外,还举行节日仪式,进行哈萨克族的传统娱乐活动。古尔邦节到来时,哈萨克族民间首先举行隆重的节日礼拜活动,按照传统的规矩,...们在节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寺做礼拜、诵经、上坟、缅怀先人。

  6. 乌孙

    乌孙国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昆莫年老,令细君改嫁其继承人岑陬,公主不肯,向朝廷请示,汉帝为同乌孙共灭匈奴,令公主从其国俗。解忧留居乌孙达五十年之久,先嫁岑陬,未生子女。汉昭帝时,匈奴与车师并力侵乌孙,解忧上书请汉救援,汉公卿议救未决,值昭帝去世。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有所虏获,将还师,逢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白乌库吉说乌孙与阿史那一名解跳跃,源自萨满教跳神仪式。

  7. 人口锐减五分之一,哈萨克人在苏联经历了什么 | 地球知识局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一些前苏东国家国民流向西方,苏联控制下的饥荒历史也逐渐被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并且其中有63%的国民都是哈萨克族人,是妥妥的主体民族。哈萨克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长期在40左右徘徊,反而是一个少数民族。从苏联境内其他各处蜂拥而至的俄族人,不仅抢占哈萨克人的生活空间,更把自己塑造成了主体民族。当年年底,救济署还派出了医疗队前往哈萨克斯坦救治泛滥的斑疹伤寒流行病。但哈萨克人的灾难还远没有结束。

  8.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 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汉语、 *** 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

随机推荐

  1. 梦见手被玻璃划破

    周公解梦梦见手被玻璃划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手被玻璃划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心灵升华

    心灵升华法云法师台湾省友人赠送的《心灵清泉》音乐磁带,由着名佛乐专家奕皖居士(王俊雄)演唱,音色纯厚优美,加上梵乐的典雅,馀音绕梁,令人心清神宁,真乃“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从此,耕儿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感觉都在显着增长,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艺术家。所以,要创造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关键是美好心灵的升华。

  3. 无奇不有造句_无奇不有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无奇不有wúqíbùyǒu无奇不有的意思和解释: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无奇不有的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无奇不有的例子海底世界~,光是已知的动物就有三万多种。无奇不有造句骑士的这班朋友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也有人向往自然景色,原始森林、石乳洞穴,简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4. 德国历史上最怕的两个国家,一个灭不掉,一个不敢惹

    德国作为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其历史罪行比起日本来那都是不遑多让,别的不说就这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他们发起的就能看出这个国家是有多么的喜欢战争。近两百年来,德国经历了战败,赔偿,重建现在却依旧属于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一定的本事的。但就算德国这么厉害,在他们的历史上依旧有两个国家是他们不敢去招惹的,而且现在这两个国家还都属于世界级别的超级强国。

  5. 巴顿:第一坦克手

    美国陆军上将乔治·史密斯·巴顿就是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璀璨将星。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从军校毕业后,巴顿被调往美国第一集团军任骑兵少尉。参战国人民同庆和平的降临,而将自己与战争融为一体的巴顿却感到生活失去意义。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

  6. 【瞭望军】的意思是什么?【瞭望军】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瞭望军」在《汉语大词典》第10856页第7卷1254瞭望军明代科举考试时所设的监场人员。

  7. 凄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凄”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凄入肝脾——形容非常悲伤。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凄风楚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8. 梦见瓜地

    周公解梦梦见瓜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瓜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宋代的「 ”赦宥”有大赦、德音、曲赦三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宋大诏令集》中赦书德音的标题是在编敕时所加,还是《宋大诏令集》的编纂者所加,我们尚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说,这些赦书德音的标题最晚是在高宗朝形成,最起码可以反映南宋初对赦书内容和规格分类的观点。我们看到的这些赦书,如果不仔细区分曲赦和德音的概念,就无法理解这些赦书究竟属于德音还是曲赦,为区分二者,我们先梳理一下德音的演变与含义。

  10. 梁祝化蝶的传说故事

    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向很坚定。梁山伯连声说好,并且亲自打来一杯水放在床铺中间,英台这才和衣躺下。从此,祝英台和梁山伯虽然同床共眠,但忠厚老实的梁山伯一点也看不出英台是女儿身。祝英台和梁山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生。当学业完成后,梁山伯喜气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人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