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桓温是个牛逼的人,老子很欣赏他。——题记公元312年,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的长子呱呱坠地。

桓温是个牛逼的人,老子很欣赏他。 ——题记 公元312年,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的长子呱呱坠地。此儿不但有奇骨,啼声更异,让前来探望的名士温峤感慨 「 ”真英物也”,并赐名为「 ”温”,从此踏上了他既流芳百世又遗臭万载的人生征程: 年十五,遭逢「 ”苏峻之乱”,父亲为韩晃、江播所 ... ,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 年十八,仇人江播去世,桓温诡称吊宾,混入丧庐,手刃其三子,扬名天下;后娶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 年二十四,任琅琊内史,后加辅国将军。一路官运亨通,先守临淮,与荆州刺史庾翼投契,相期「 ”宁济之事”,后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 ... 。 年三十三,晋明帝驳回庾翼父死子继的请求,以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 ... 、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年三十五,率众西伐蜀地,于第二年攻灭了割据政权成汉,安抚蜀地,声名大振,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治下诸州形同割据。会稽王司马昱请殷浩出山,与之抗衡,君臣尚能相安。 年三十九,北方后赵皇帝石虎病死,中原大乱,桓温屡次请求北伐未果,拜表出兵东进,已至武昌。满朝震惊,司马昱写信劝阻,桓温撤军,拒封太尉。 年四十一,殷浩北伐,屡战屡败,朝野共愤。桓温上奏废黜殷浩,从此大权在握。 年四十二,北伐前秦,连挫秦兵,已攻至霸上,遇到了扪虱论天下的王猛。长安近在咫尺,后在相持阶段,逡巡不进,加之粮秣供应不足,最终失利撤军。 年四十四,大败姚襄,收复故都洛阳,拜谒先帝皇陵,后获封南郡公。 年五十,加封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 ... 和假黄钺。深感「 ”外难未弭,内弊交兴”,后提出著名的《七项事宜疏》。 年五十二,主持「 ”庚戌土断”,使侨户上籍纳租,限制士族特权,大大提升国力。 年五十七,北伐前燕,刚愎自用致使枋头兵败,死者三万余,桓温深以为耻。 年五十九,废帝立威,将司马奕赶下皇位,拥立司马昱为帝,是为东晋简文帝。 年六十二,求赐九锡之礼不得,病逝。兵权交由弟弟桓冲,爵位由子桓玄继承。 桓温的一生是张扬而热烈的,却也是自卑而压抑的。刑家出身(在上一回中,我们说了他的祖上很可能是高平陵事变中被 ... 的桓范,见文后链接),无心玄学,出身行伍都是他的原罪,令他饱受轻视、侮辱和否定。根正苗红的世家们耻与之通婚(「 ”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世说新语》) 更有人言必讽其为「 ”老兵”(「 ”(谢)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桓)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晋书.谢奕传》),讪笑他清谈的「 ”N流水平”(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 ”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 ”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世说新语》),无论他取得怎样的成就,无论他为朝廷做出多少的贡献,官再大,娶了公主,也始终不被「 ”第一流”接纳。 好在挫折和打击丝毫没有磨灭他的理想与野心,像他这样的人,又岂能为了明哲保身,脱离现实,不以经济邦国为计,成日高谈虚论? 「 ”桓宣武与殷、刘谈,不如甚,唤左右取黄皮袴褶,上马持矟数回,或向刘,或拟殷 ,意气始得雄。”(《裴子语林》.裴启)既然嘴上说不过,那就武艺上见真招吧!他学会了以自己的雄豪而骄傲,在 ... 上,在沙场上,在马背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桓温与清谈贵族的矛盾固然有品位,喜好和家庭背景差异性的原因,但究其根本,是双方政治利益的直接对立。士族不希望出现强势的君主,更不希望出现强势的权臣,最好永远君弱臣强,皇室依仗高门士族,这样既得利益才能代代相传,福泽绵长(「 ”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资治通鉴》) 那么对于桓温而言,把这帮人从朝廷里赶出去,除了个人恩怨,更是实现他个人政治野心的必选项,因为他有梦想。「 ”我若不如此,卿辈哪得坐谈?”(《世说新语》)国破家亡的惨剧,在永嘉年间已经上演一次,可惜这帮风流名士忘性太大,苟且偷安,鄙视武人。 他留给我们太多真实的可爱,有慨叹生命短暂,青春难驻的「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有鄙视王述、王濛清谈水准的「 ”顾看两王掾,辄翣如生母狗馨”;有追星失败的「 ”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桓温的偶像是刘琨,曾经问刘琨当年的婢女自己长相是否像刘琨。婢云:「 ”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晋书》);更有不愿籍籍无名,为文、景所笑的「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乱世男儿桓温成功过,失败过,巅峰过,也低谷过。他奋不顾身地在东晋的乱中取静,偏安一隅中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存在和对生活的热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本文标签:桓温中国古代史历史世说新语东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