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学在明治时期的日本遭遇如何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文化的滋养,日本人十分尊崇中华文化。汉学在日本如火如荼,直到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化的涌入,汉学在日本遭受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那么,汉学在明治时期的日本究竟遭遇如何呢? 在探讨明治时期的汉学以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概念便是什么是“汉学”,日本的汉学又是怎么产生的。在江户时代,即日本近世,朱子学(即程朱理学)被定为官学,与此相对,民间也发展出各种关于儒家学问的各种流派。虽然在表面上儒学的发展形态是通过对古典不停地阐明注释的形式发展的,由于儒教本身的特性,它在根本上是对自己生存方式叩问的学习,所以,牵涉范围甚广,文学历史,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在江户时代,这种关于中国的学问,被称为“汉学”,与研究本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和研究西方文化的“洋学”相对。自从佩里1853年黑船来航以后,在列强进出日本的过程中,日本完成了从封建锁国的德川幕府到呼吁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的明治时代。在明治时代,人们醉心于西方文明,呼吁文明开化,渴望成为世界强国,这是一个新旧并存对立的时代。洋学成为普遍性的学问,而汉学地位一落千丈,历经起伏。>明治时期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期间,新兴外来思想和传统思想对立并存。经过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列强之一。他们引进西方科学合理的研究 ... ,摒弃传统的汉学研究 ... ,将汉学分为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专门类别进行研究,对通史和汉语语法的研究也有所发展。在德川幕府时代,除被定为官学的朱子学以外,关于汉学的其他学问都被视为异端,遭到禁止。但是到了明治时代,各种学说都得到了发展,学风自由也是这段时间汉学研究的特色。而且明治时期的汉学研究是在意识到西方存在的情况下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明治的汉学,以伊藤博文内阁为线可分为前期和后期。明治初年,一般知识分子都有汉学的修养,而且旧幕府时代的大儒们都还在世,汉学讲堂也还存在,汉学还是相当流行的。在明治5年颁布学制以来,洋学讲堂兴盛,世间转为崇拜西方文明,汉学不断衰退。>明治六年,代表当时思想界,学士界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创立了明六社。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作思想启蒙家,是新兴文明的强有力的指导者。这些人的年少时期是在旧幕府时代度过的,又积累了西方文化的素养,在封建道德体制下长大,相当一部分人还有海外经验。>在明治十年,由于反对过度的西方欧化热潮,兴起了国粹主义运动。另外,文部省也痛感必须实行传统的东方式道德,已进行忠君爱国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在大学的文学部里设置了和汉学科。开设了古典讲习所,颁布幼学纲要,由三岛中洲创办的二松学社这样的汉学讲堂又重新兴盛。>明治18年到明治20年,伊藤博文组阁,森有礼成为文部大臣的这段时期,社会又开了极端地欧化模仿,重新醉心于西洋化。有人开始提倡国字改革论,前一段时期刚刚复活的汉学重新衰落了下去。但是,西村茂树在这段时间,大力提倡忠孝之道,发表了日本道德论,组织了东洋学会和东洋哲学会。>在极端欧化的同时,国粹主义开始兴起。明治22年颁布了帝国宪法,翌年明治23年颁布了教育敕语。由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战胜,日本认为自己要代替中国登上世界舞台,也就是说,面对西方,充当东方的角色。最后,将明治末期的汉学复兴推上 ... 的是明治42年敦煌古书的发现。>明治时期的汉语发展,一直是在新旧思想碰撞中跌跌撞撞前行的。在明治时期,思想启蒙家们对汉学持不同态度。新岛襄反对将汉学作为政治性教化性的学问,他认为只是为了了解中国的历史才需要学习汉学。>福泽谕吉是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对日本国民和文化有莫大的影响。他是欧化主义的代表人物,对汉学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认为汉学并非实学,反对儒家的复古倾向,认为儒教只是统治国民的工具。>在这其中,西村茂树倡导儒学的重要性。在1887年发表的日本道德论中,他提到德育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儒学精神上,儒学和哲学必须得到同等重视。另外,他也认为儒学也有缺点,应将西方的哲学和中国的儒学结合起来,称作圣学,在大学作为一个学科设立起来。>中村正直在《汉学不可废论》中说到,兼修汉学比独修洋学更能进步。另外,当时还有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新岛襄和福泽谕吉都认为汉字的使用制约了文明的发展,对于这类言论,加藤弘之指出,汉字已经基本上是本国语言了,中村兆民指出日本的文字是汉字。西周提出应当书写日本假名,甚至都后来更提出了应使用罗马字。>西周主张排除宋儒形而上的方面,讲明历代的典章文物律令制度,从而其中知道利害得失。高山樗牛认为日本的儒教是中世以后敬神的国风相配合,生成了武士道,对国民的影响很大。但是,他批判儒教是现世主义, ... ,是保守原始的思想。他也指出,在研究东方哲学方面,需要充分十分掌握欧美和印度的哲学,从历史和比较的立场来对东方哲学进行研究。他认为,日本的文学以中国文学为基础,从今以后,日本的文学思想无需仰仗中国。另外,他对国字问题也十分关心,提出了汉字节减论。>明治天皇一生都在学习中国文化。他的侍讲有元田永孚,副岛种臣等。其中,元田永孚对天皇的影响最大。元田永孚是个专攻儒学的硕儒,是复兴儒教运动的旗手。在明治14年,他接受天皇的命令, ... 了幼学纲要。另外,在明治23年参与起草了《教育敕语》,是儒学复兴的象征,在明治以后的日本,作为教育的基本规范在日本乃至 ... 和台湾省都得到了贯彻。>此外,在谈论明治时期的汉学时,必须提及的问题还有就是关于汉字废止的争论。汉字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外语,在追求文明开化,一心向西方学 ... 明治时代,他们一心追求罗马拼音的西方文字,歧视汉字,福泽谕吉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使用假名。>明治时期汉学的发展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历史情况是分不开的。在西方先进文明的进攻下,儒家文化圈一败涂地,儒家被认为是空谈义理,毫无实际用处,从官学的地位逐渐下降为一般学问。在明治时代可以看出这中轨迹,即备受推崇到保守批判,到其得到相对客观的认识。虽然以儒学为代表的汉学在明治时期经历了由胜到衰的过程,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还是被应用了日本的历史进程中,如教育敕语,幼学纲要的颁布,西村茂树的《日本道德论》中提出德育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儒学之上等等。另外,虽然在历史上一段时间,汉字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但毕竟在日本作为文字表记方式保存了下来,保持了生命力,这也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从以上的明治时期汉学兴衰过程来看,随着中国和东方文明的失败,日本已经逐渐抛弃了将汉学作为政治方针的做法,贬低中国文化和中国民众。但是日本人也开始用西方的学科方式对汉学进行学问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一些保守派使用汉学,特别是儒学树立他们所谓的“忠君爱国”意识,进行军国主义道德改造,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学在明治时期的日本遭遇如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历法】的意思是什么?【历法】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历法」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历法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

  2. 达扬居士谈母亲因果

    达扬居士母亲八十几岁时卧病在床,行动不便无法自行照料自己。一日达扬居士发现卧病在床的母亲身旁有蚂蚁吞噬母亲的身体,达扬看此现象极为不忍,自己又是学佛之人不可...生。达扬居士心底不经起了疑惑?达扬居士深信因果,於是询问其姊,得知母亲年轻时在乡下生活。达扬居士母亲常常以这种方式驱赶蚂蚁。达扬居士念经回向母亲及往生之蚂蚁,并且在母亲身边摆放一杯糖水供养蚂蚁,於是蚂蚁不再吞噬母亲的身体。

  3.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参考资料一: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的姥姥。了解了这刘姥姥真实身份,对解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便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今解真情,刘姥姥原型真身曹家老太太三次进大观园(皇宫),被著书人幻笔写在两处。究其真情,是正因这刘姥姥的亲孙女曹王妃,被皇家禁管于圆明园中。

  4. 他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第一批工科进士,称为「 ”中国铁路第一人”

    说起中国铁路,大家肯定会想起一个人物,那就是詹天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作为京张铁路的创建者,他还曾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

  5. 【逻卫】的意思是什么?【逻卫】是什么意思?

    ●《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戍诺真水为逻卫。」★「逻卫」在《汉语大词典》第15271页第10卷1304参见:逻卫逻卫是什么意思逻卫luówèi巡逻保卫。

  6. 咎有应得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ùyǒuyīngdé【解释】罪过和灾祸完全是应得的。【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例子】【近义词】罪有应得【相关】百度“咎有应得”

  7. 梦见亲戚家的小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亲戚家的小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戚家的小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亲人渐渐远离 梦见亲人渐渐远离什么意思

    梦见亲人渐渐远离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亲人渐渐远离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亲人渐渐远离,通常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情绪,或对被亲人抛弃的怨恨。梦见亲人在视线消失前,在远方向我们挥手告别,表示我们慢慢接受了失去亲人的现实,痛苦在渐渐消退。

  9. 春秋无义战?那是你没有真正读懂春秋

    导言:「”春秋无义战”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你认真阅读春秋的话,你就会发现春秋不仅有连年不断的争霸战争,更有许多现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包含在内。一、「”春秋无义战”的观点缘起孔子,出自孟子,体现了儒家对春秋时期战争的看法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清楚什么是「”春秋”和「”战国”: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周武王分封宗室

  10. 扬雄投阁的故事 扬雄名句有哪些

    扬雄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扬雄是西汉时期大辞赋家,被誉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有名的辞赋家。尽管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但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工于辞赋,终成一代大家。那么扬雄都有哪些名句呢?扬雄投阁的故事王莽扬雄投阁这个典故是形容文人无故受到牵连,遭受无妄之灾。王莽时期,扬雄担任大夫,主要工作是在天禄阁校勘国家收藏的图书典籍。王莽因自己是根据流传的符命夺取西汉政权的,因此想从此禁绝符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