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苏绰的子女>儿子苏威,隋朝名臣,字无畏。>苏绰的主要成就>六条诏书>西魏文帝大统七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苏绰制定的记账﹑户籍之法早已失传。

苏绰 苏绰是南北朝(北魏→西魏)时期人物,他年少聪颖,精通算术,深得宇文泰信任赏识,曾襄助宇文泰改革制度,创制计帐、户籍等法,增加国家税收等。
苏绰的子女>儿子苏威,隋朝名臣,字无畏。曾任尚书左仆射等,封邳国公。>孙子苏夔,字伯尼。官至通议大夫。>
苏绰的主要成就>六条诏书>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令百官习诵,规定各地郡守令长不通晓六条诏书者不许当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六条诏书”的实施,对西魏政治的整饬及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使原来弱于东魏的西魏迅速转弱为强,从而为承继西魏的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统一全中国创造了条件。>朱出墨入>苏绰不仅改革了户籍与记账法则,也因为提出“朱出墨入”而成为这一记账 ... 的始祖。>苏绰制定的记账﹑户籍之法早已失传。但其创始的“方案程式”统一了记账与户籍的内容与规格,并为隋唐所继承发展。从敦煌出土的《大统十三年瓜州效谷县计帐》残卷可以看出,当时是按户统计,在每户户主之后,逐一登记户内成员以及依附人口(奴婢等)之名,每人名下记载性别、年龄、丁中等情况,并登记受田数字、应纳租调数。然后一户作一总计,分类统计应交纳的租调数。大约以若干户或按行政区划为单位,再作一总的统计。由于这种记账户籍之法,对于做好国计、资助军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宇文泰十分重视,并把这一记账 ... 规定为做官的条件之一,要求官员熟练掌握。不过,制订记账是在实行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的情况下推行的。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以后,“不以丁身为本”,这种主要以人口变化为内容的记账大约就废弛了。>然而,“朱出墨入”却至今能找到其身影。苏绰提出,用红色与墨 ... 别收支情况。这一记账 ... 也演变为“红头文件”,成为后世乃至今日的文案程式。“红头文件”中,“朱出墨入”指的是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标。至今,这一格式沿用了近1500年。只是墨标在今天的下级上呈文书中已不复见,所用的也是“红头文件”了,“红头文件”的格式也由此沿用至今。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西魏宇文泰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