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魏晋是一段与「”酒”渊源颇深的历史时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饮酒成为了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风气而将饮酒一事发挥到极致的当属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他们饮酒成欢,不拘礼数,阮籍甚至打出了醉卧邻家美妇之侧的惊人操作。《晋书·本传》记载:「”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所以,男主人没有把他打出来是认真的吗?不过依阮籍的品行,也不大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他虽反抗封建礼教,但是有自己坚守的原则。阮籍醉卧不管是真

魏晋 是一段与「 ”酒”渊源颇深的历史时期 上至皇室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 饮酒成为了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风气 而将饮酒一事发挥到极致的当属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他们饮酒成欢,不拘礼数,阮籍甚至打出了醉卧邻家美妇之侧的惊人操作。《晋书·本传》记载:「 ”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所以,男主人没有把他打出来是认真的吗?不过依阮籍的品行,也不大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他虽反抗封建礼教,但是有自己坚守的原则。 阮籍醉卧 不管是真是假,魏晋文人耽于饮酒确实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在魏晋时期,人们沉迷饮酒不可自拔呢? 首先,他们本来就不想自拔 东汉末年到魏晋是自秦一统天下之后又一次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东汉王朝覆灭之后,地方豪强开始无休止地割据混战,用「 ”人命如草芥,白骨弃于野。”来形容当时社会现状一点儿也没有夸张。 时不时爆发的战争留下可蔽平原的白骨,这些无法处理的白骨不出意外地引发了大规模的疫病流行。据史料记载,仅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70余年当中,单单有记载的疫病流行就有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 曹植《说疫气》 再加上曹魏末年司马氏公然谋反,曹魏政权和司马政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在政权相互倾轧,时代大为动荡的境况中,人的生命如同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幻灭。 每个人都时刻亲身经历着或亲眼见证着生离死别,残酷的社会现实让经历这次劫难的文人对生命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饮酒就成为了一种冲淡这种孤独恐惧的「 ”良药”,让人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 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会说,这种解脱都是暂时的,酒醒之后,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啊。 鲁迅先生曾说,醉酒一时爽,一直醉酒一直爽。所以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从东汉末年到魏末晋初的文人名士几乎都是泡在酒中的。 他们恣意放荡,看似沉湎酒精,挥霍人生,实际上是宣泄自己对生命的无尽热 爱。这种人生状态是积极病态的,且病态寓于积极之中。或者说,形式是病态的,但目的、作用是积极的。 所以有人说他们是饮酒成欢的酒鬼,也未免有些片面了。魏晋名士徘徊在现实与虚幻之间,醒非真醒,醉非真醉,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矛盾中开辟出生命道路的「 ”中间路线” 。 上位者对于地位和权利的争夺,无休止的政治屠 ... ,使参与其中的「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文人名士更加倾向于用酒麻痹自己,在无路可走的绝境中保护自己,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使得这一时期成为「 ”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同时也是「 ”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智慧,最具热情的时代”在这其中,酒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思想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西晋时期司马政权放弃了治疗 西晋是汉王朝分裂之后又一次完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西晋政权是建立在司马氏窃取曹魏的政治果实之上的,这其中掺杂了过多的阴谋和屠 ... 。 《三国》中倪大红饰演司马懿的剧照 正如学者罗宗强所说:「 ”这个王朝的建立,借助于不义的、残忍的手段”。于是当他们完成政权建立后,想漂白自己,给自己找一个正义的遮羞布,却发现自己丑行早已大白于天下,这个政权的占有者处于一种道义上的尴尬境地,失去了凝聚力”。 即使后来他们想立儒学为国学,用儒学的名教大义来巩固政权,但是他们为篡夺政权而弑君和残害嵇康等名士的行径,使得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竹篮打水。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拓印 司马政权的建立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正所谓「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 无所措手足。” 再加上,他们一直妄图用屠刀和财物来弥补道德上的缺失,对反对甚至疏离自己的士人一律斩 ... ,而对效忠自己的则无节制的滥赏,这样就使西晋时期的文人不再有建安时士人慷慨激昂的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正始时士人对内在自然和真实的坚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依靠为官时劫掠远行商人而发家致富,修建起「 ”金谷园”的石崇。 西晋「 ”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石崇 司马氏的放弃治疗,最终导致了士人价值体系的崩塌,他们不再坚持独立的人格,开始追求以个人得失为中心的功名利禄。所以当时士人大多流连于诗酒 ... ,再没有人于车迹所穷之处,恸哭而返。饮酒不再是追求精神解脱的途径,反而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这种风气直到东晋时期才有所扭转。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是没有空调和暖气的 璞君通过总结十八年的人生经验,发现空调和暖气简直是人类之光。 按照我们的常识,与生活在南方的人相比,北方的人酒量要大而且饮酒次数也比较多。他们认为天气寒冷的时候,饮酒特别是烈性酒可以使身体发热以起到抵抗寒冷的作用。 而在魏晋时期,气候是非常寒冷的。竺可桢先生曾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到,「 ”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今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 现今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图 根据我对我贫瘠的初中地理知识的回忆,秦岭至淮河一线如今是我国1月0℃等温线的界限,想要一夜忽然结冰可能性还是很小的。所以说魏晋的时候,冬天天气要比现在冷得多。在还没有暖气空调的魏晋时期,喝酒御寒也是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那么路过的朋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啊对,夏天都到了,那就先点个关注再走呗。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张娟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叹息; 2、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事——酒令与酒宴; 3、闫丽培,饮士·狂士·隐士——酒与魏晋审美观念生成之关系研究。 往期推荐: 行酒令只会「 ”五魁首,六六六”?古人喝酒的时候比我们好玩多了 上大学之前先来了解一下「 ”大学校长”吧? 喝酒上头谁的锅? (如果您觉得我们还不错,欢迎关注我们和我们的「 ”守璞如初”同名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需要转载我们的文章,可以私信我们哦。
本文标签:魏晋阮籍魏晋时代魏晋南北朝曹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