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高平陵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位于洛阳城洛水之南的大石山。公元249年,也就是曹魏的正始十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政变,一举打垮曹爽一党,直接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为了魏晋禅代奠定了基础。 其实,一般人看来高平陵政变一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怪异的事情,要知道曹魏从曹操打下基础开始到此时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中原人已经接受了曹魏的统治,而且司马懿在曹爽当权的时候,司马懿只是官拜太傅,官位爵禄虽然高,但是只是虚位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用。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征讨蜀汉的时候,司马懿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昭随军出征,还立下大功,可见曹爽也没有要干掉司马家族的打算。那么问题就来了,七旬老翁在政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发动一场冒险性的政变,为何后来就成功了呢? 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 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曹芳8岁继承皇位,实际上是没有亲政能力的,所以魏明帝曹叡在临死前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但是曹爽上位之后,暗中采用丁谧的计策,让皇帝曹芳下诏升司马懿为太傅,尊崇司马懿的地位和爵禄,但是暗地里却把司马懿的实权给剥夺了。由此曹爽掌控了曹魏的大权,曹爽的弟弟曹羲做中领军,掌握禁军,弟弟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弟弟曹彦为散骑常侍,其他的兄弟都是列侯侍从,出入宫廷。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另外和曹爽交好的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都被曹爽招为心腹,并担任朝中要职。 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 此外曹爽还敢干出了一下事件: 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 而且曹爽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把魏明帝的郭太后迁徙到永宁宫,以至于当时的郭太后和皇帝曹芳相互哭泣告别,如此种种行为想必使得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对于曹爽的极为厌恶。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曹爽做了另一件事情有损世家大族的利益,那就是曹爽针对九品官人法的弊端,采取了加强功课,以考绩和中正品状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如此一来中正官选拔人才在世家大族里面只能够选择优才,而不是人的出生,这就使得世家大族对于曹爽十分不满。 此外曹爽的做法也会使得曹魏的重臣对其不满: 当时曹魏重臣蒋济是领军将军,掌管禁军。曹爽上位后,蒋济被升迁为太尉,也是明升暗降,蒋济曾经对于曹爽的行为非常不满,他曾经批判曹爽的改制法度,认为曹爽改制法度是取祸之道。 大臣王肃就是因为非议曹爽的行为,就被以祭祀宗庙时有误的罪名罢免职务,后来改任光禄勋。 大臣孙礼因为在担任冀州牧期间为清河、平原二郡争议地界的事情得罪曹爽,直接被曹爽下令结刑五年,一直闲置家中。直到后来有人求情,曹爽才让孙礼担任城门校尉。后来北方匈奴人和鲜卑人作乱,边境不宁,孙礼再次被启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孙礼在出发前面见司马懿,说出了这样一番有着暗示意味的话: 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希望司马懿像伊尹和吕尚一样匡辅魏室,现在社稷江山很危险。 这些错误使得曹爽在今后的政变失去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司马懿成功进行高平陵政变的重要因素,依照「 ”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平定曹爽之乱 司马懿利用「 ”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的故事打动诸位曹魏元勋重臣。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开始,司马懿当时联合了蒋济,高柔等大臣,他让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 ... ,统领曹爽的禁军士兵,同时对于高柔说:「 ”君为周勃矣。”你现在就是周勃了,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诸吕之乱,正是周勃,陈平等人平定的。而且亲自和蒋济一起领兵到达洛水浮桥,做出一副群臣支持司马懿废除曹爽的样子。这就使得曹爽十分心慌,所以挟持天子的曹爽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处置比较好,曹爽晚上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前去拜见司马懿,探探司马懿的口风和态度,结果司马懿装出一副很宽厚的样子,只是指点曹爽的过失,只是想要免掉曹爽的官职。司马懿随后又派出曹爽十分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前去告诉曹爽,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不会追究曹爽的过错,而且和司马懿一起发动政变的蒋济也写信给曹爽,蒋济说只是免除曹爽的官职,就这样曹爽觉得没有事情,投降了司马懿。 司马懿巧妙的利用朝廷大臣和元勋重臣对于曹爽的不满,把他们发展为自己的可以掌控的巨大政治力量。但是在抓住曹爽之后,司马懿以辅政大臣的身份 ... 死曹爽和曹爽亲信的三族。这使得很多元老感到失望,比如蒋济也因为自己被司马懿欺骗而生病去世。许允后来参加了李丰废除司马师的政变。但是司马懿老奸巨猾,不是这些人能够比的。 凶险的政变 其实这次政变是十分凶险的,司马懿在掌握武库的过程中,途中率领士兵需要取道曹爽的府邸,一度被曹爽府邸的帐下守督拦住,车架被迫停止,当时曹爽的妻子刘怖到达大厅问帐下守督现在曹爽出洛阳城,现在洛阳城内刀兵四起,当时帐下守督就说夫人不要担心,想在门楼上用弩箭射 ... 司马懿和司马懿的士兵,最后是手下将领孙谦说:「 ”天下事未可知!”天下事现在还不知道结果,司马懿才得以通过曹爽府邸,控制武库。 初,宣王勒兵从阙下趋武库,当爽门,人逼车住。爽妻刘怖,出至厅事,谓帐下守督曰:"公在外。今兵起,如何?"督曰:"夫人勿忧。"乃上门楼,引弩注箭欲发。将孙谦在后牵止之曰:"天下事未可知!"如此者三,宣王遂得过去。 可以想见当时司马懿的兵力之薄弱,但是这样还是成功的发起政变。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30岁,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相煎何急31岁,立司马衷为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已经表现出智力低下的一面,宗室诸王和开国功臣们普遍希望立司马攸为皇太弟。所以司马炎只好以儿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智商为由,硬是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2.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3. 曹魏「 ”五子良将”的位次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一定是这五个人?

    蜀汉的「”五虎上将”为世人所熟知,曹魏也有与之类似的「”五子良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此五人合传,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且有评语:「”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五子良将”没有正式评选过,是陈寿依据曹操建立魏国的过程中,诸将领的功

  4. 在三国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将能排进前10?赵云排第七,关羽垫底

    而这里,就来盘点下三国正史中,究竟谁能排进名将榜前十。TOP、10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即便不是第一的存在,也能排进前三;但是在正史中,关羽能进前十都还是靠他的名气,毕竟他的战绩寥寥无几,能力摆在那里;或许他参加过的小战无数,但是真正独领一军的大战,却是少之又少;真正论功劳,关羽也就一个镇守荆州之功和之后发动的襄樊战役。

  5. 孙权为何屡次攻打合肥?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合肥对吴、魏的重要性

    建安二十年,孙权十万东吴兵进攻合肥。这不是孙权第一次攻打合肥,早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没多久后,孙权便亲自率10万大军进攻合肥。《三国志·刘馥》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三国志·武帝纪》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三国志·孙权传》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

  6. 浅谈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的发展及都督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朝廷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已经逐渐的濒临崩溃了,这套制度渐渐的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因而这一时期在朝廷之中一个家族就出现了多个高官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7. 曹魏后期最惨败仗,对手不是诸葛亮,15万大军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要说曹魏后期最惨的失败,不是曹休的石亭之战,也不是司马懿被诸葛亮击败的第四次北伐,曹魏后期最惨的失败,当数司马师一意孤行发动的那场「”东兴之战。”公元252年11月,曹魏大将军司马师不顾尚书傅暇的反对,动员15万人征伐吴国。其中他弟弟司马昭担任名义上的主将。宿将王昶攻南郡,毋丘俭攻武昌作为策应,诸葛诞胡遵率领主力共七万人直攻东兴。吴国太傅诸葛恪先生很快便有了反应,亲自率领四万大军救援东兴。大战一触

  8. 曹操麾下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不是郭嘉,司马懿也排不上号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能力出众的谋士至少有十余人,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和司马懿六人,那么曹操麾下这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简单点说就是主要谋士,也就是曹操身边不可或缺和参赞军务最多之谋士,或者说他的主要职责是出谋划策,其实这六人之中纯粹的谋士也就荀攸、郭嘉和贾诩三人,为什么这么说?

  9. 三国最后一句「 ”天下终归司马氏”,司马家族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曹操元气大伤后北归,孙刘各自割据,三分天下。所谓三国,就是指曹魏、孙吴、蜀汉这三国。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横跋扈,打压异己。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权倾朝野。曹芳及曹髦二帝曾多次计划铲除司马家族,均已失败告终。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公元280年,东吴后主孙皓自知大势已去,自缚双手向进军投降,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东吴灭亡。天下终归司马氏。

  10. 此人守城天衣无缝,是镇守街亭的最合适人选,最后却被大材小用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来到成都没有多久的杜甫,专门前去拜访了偶像诸葛亮所留存的遗迹,并且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写在最后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千古名句,让人们在恍惚之间看到了诸葛亮当年,数次北伐全部失败的悲寂与落寞。诸葛亮一生之中有过五次北伐,最为人们所叹惋的莫过于第一次与第五次,第五次是因为诸葛亮阳寿已尽,在蜀汉已经占据优势,令曹魏军队只能坚守不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撤军,

随机推荐

  1. 有没有初中抒情、记叙作文的好的开头、 | 历史新知网

    有没有初中抒情、记叙作文的好的开头、结尾及好句?作文的结尾技巧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

  2. 梦见老公失踪

    周公解梦梦见老公失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公失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悬崖 山崖_周公解梦梦到悬崖 山崖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悬崖 山崖好不好

    梦见悬崖山崖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悬崖山崖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矿山_周公解梦梦到矿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矿山好不好梦见陌生人从悬崖上跌落下来,能治服自己的仇敌,但是会与自己的支持者分道扬镳。原版历史新知见悬崖,主有不吉。《历史新知》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见悬崖峭壁,大多数情况下,预示你的财产将遭到严重威胁,或是你的健康将会受到影响。

  4. 梦见水边走

    周公解梦梦见水边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水边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得意之色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6. 梁启超和钱穆是如何认识清代学术的?

    >钱穆先生>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审视清代学术的目光打破了朝代时间的局限框架。这些闪光点均是梁启超对清代学术的见解,值得后世参考。>而钱穆的作品对于梁启超的若干观点给予了批判,首先,梁启超认为清代学术史对宋明理学的“反动”,而钱穆认为清代学术恰恰史继承了宋明理学,“故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

  7. 梦见身体 梦见身体什么意思

    梦见身体变成白色,在异性方面将有好事。梦见因整个身体发痛而受苦,需要注意健康,很可能因过度疲劳而病倒。梦见身上长虫子,大吉,意味着身体强壮健康。梦见男人的身体,预示事业上会取得成绩。梦见身体被烫伤,暗示可能会被敌手伤害,甚至卧床不起。梦见自己身体疼痛,要格外注意身体健康,可能近期压力过大,劳累过度,这是不注意休息,很容易生病,或是发生意外。

  8. 南舣北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nányǐběijià。

  9. 宋朝有朵神奇的花人人都抢着戴连男人也是如此!此花有什么魔力?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宋朝有朵神奇的花人人都抢着戴连男人也是如此!此花有什么魔力?”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那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过在宋朝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时尚现象,就是宋朝人特别喜欢头戴鲜花,就连男人也是如此。宫花属于像生花一类,是宫廷特制的赏赐品。当时他高中进士,仁宗亲自给他戴花,若不是旁边人提醒,司马光甚至会抗旨拒戴。

  10. 马皇后谏察错案

    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朱元璋生性急躁,当了皇帝以后,变得待人苛刻,更加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每当朱元璋临朝震怒时,马皇后就从中调停,有不少无辜被责的人因为她的暗中保护和援救而保住了性命或减轻了刑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