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一、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62岁,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 ”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十多年鏖战,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 ... 、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 ”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 ”文正”,后世称「 ”曾文正”。 二、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近代圣学儒宗,「 ”文章道德,冠冕一代”,被后人称为「 ”半个圣人”。读《曾国藩家书》可以深刻体会曾师为人臣之忠,为人子之孝,为人兄之悌,为人父之教,与朋友交之信以及治学之道。一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十年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成就了自己,也扶晚清大厦之将倾,最终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 曾说「 ”吾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同样也把曾师视为一生的楷模,为便于学习,也整理过曾师语录。南怀瑾先生曾说「 ”曾国藩一生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即《曾国藩家书》。”那么,《曾国藩家书》都包含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从治学,修身,交友,用人这四个方面来了解学习一下家书中的一些内容。 首先,治学。治学的具体 ... ,就是读书的 ... :1.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温经须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且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8.读经在一耐字诀,读史在身临其境,读经以穷理,读史以考事。21.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56.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不能毕一部。 治学在用功上讲:「 ”2.用功譬如掘井,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9.必须博雅有才,而后可明理有用。「 ”27.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15.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10.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 其次,修身方面。23.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熟读《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24.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32.总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35.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即出,信义即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勤敬。48.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3.总以习劳为第一要义。111.治心以「 ”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 ”不药”二字为药。127.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第三,交友。5.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为无益,且大损。10.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14.此等好学之友,越多越好。 第四,在用人方面。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时,凡是自己亲自带领打的仗,是「 ”屡败屡战”,而凡是他手下大将打的仗多数都是胜利的。石达开曾经评判曾国藩:「 ”虽不善战,而能识拔贤将,规划周密,起事以来未曾闻也。”曾所编《冰鉴》即是观人识人之书。57.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106.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去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129.袁婿在此,尚无为非之事,惟不肯读书作字,难期有成。 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若能善学善用,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将是受用无穷的。我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发奋读书,勤于思考,将曾师之学致用于己身。 三,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抄录了150条,每日日记抄诵一条,今天是第124条了。可以说,每天都有新心得新感悟。 第二,除了心得就是应用,读到「 ”56.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不能毕一部。”让我大受感慨。我自2014年9月开始读《资治通鉴》,到2018年九月大约读到第170卷左右,这其中我读完了《曾国藩家书》,读到上面这句话,就对我读《通鉴》这件事进行了反思。随后决定,每日最少读一卷。截止到今天读到了第288卷,还有6卷就读完了。所以,上面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深受其用。 这就是我学习《曾国藩家书》之后的一种学以致用,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素养,提升自我人格,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过程。谢谢大家! 写于2019年2月28日
本文标签: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中国近代史历史史记太平天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