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张议潮与他的归义军——日落鸣沙,曹氏归义军的败亡!后梁乾化四年,张议潮的后裔张承奉去世,历经67年的沙州张氏政权终结。

张议潮与他的归义军(11)——日落鸣沙,曹氏归义军的败亡!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张议潮的后裔张承奉去世,历经67年的沙州张氏政权终结。 曹议金随即接管了沙州(敦煌)的统治权,他废除张承奉创建的「 ”西汉敦煌国”,重新恢复了归义军的称号,自立为归义军节度使,史称「 ”曹氏归义军”。 随后几年,曹议金凭借与甘州回鹘、于阗国间连续通婚,稳定住了张承奉时期紧张的局面。 沙州政权严重依赖东西方的贸易 一、沙州政权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上,甘州回鹘和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对沙洲的包围态势,迫使曹氏归义军不得不与回鹘保持一致。 在经济上,沙州却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中原与西域贸易的中转站,并以此大获其利。 在汉地史籍中,西域与中原的贸易中最主要的玉和马匹,其次为绵、毛等织品。 河西地区本为良马产地,所以敦煌文献中记载的马匹交易极少,而玉石、毡、褐、硒砂的交易量却非常多。 在这些交易品中,西域玉石主产自于阗国(新疆和田地区),毛毡等织物也非沙州特产。 而向西贸易的大宗货品——绢、布帛,同样不产于沙州本地。 因此,沙州更像是一个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而非货物产地。 要知道,沙州曹氏本身就很有可能为昭武九姓中的粟特人后裔(其自称为毫州曹氏 ... )。沙州的粟特人,在曹氏执政时期也确实采取了毫无保留的支持态度。 因此,商业贸易的利润,成了支撑曹氏沙州政权的坚实基础。 敦煌和丝绸之路 公元935年(后唐清泰二年),曹议金去世后,其子曹元德即位。 公元939年,曹元德卒,弟曹元深即位。 公元942年(后晋天福七年),借后晋册封于阗王李圣天的使者回京,曹元深与甘州和好,并遣使与中原王朝沟通。 公元944年(南唐保大二年),曹元深卒,弟曹元忠即位。 从年号上就可以看出,不过短短数年间,中原已经连续更换了三个朝代了,朝代延续短促而更迭频繁,这也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 在曹元忠统治期间,借助河西贸易的昌盛,归义军的文化及其繁荣,政局平和安稳。 970年(宋太祖,开宝三年),喀喇汗王朝( ... 教)向于阗(佛教)发起了圣战,于阗不支,向归义军求援。 在归义军的援助下,于阗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但并未扭转与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的劣势。 974年,曹元忠卒,其侄曹延恭即位。公元976年,曹延恭卒,弟曹延禄即位。 曹延禄即位后,娶于阗公主为妻,双方再次通过姻亲,加强了同盟关系。 二、黑汗王朝的东侵 公元1002年(宋真宗,咸平五年),曹延禄被 ... ,族子曹宗寿即位。这一年是敦煌藏经洞文献中,最晚的纪年年代,之后归义军的历史,因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而显得模糊不清。 大概在公元1000年左右,喀喇汗王朝发动的圣战,以于阗国彻底灭亡而告终。 末代于阗王尉迟僧伽罗摩不知所终,新疆和田地区被纳入了, ... 教势力的版图。 一度号称「 ”西方佛国”的于阗,其国内佛教的寺院和影响遭到了彻底根除。居于东方的佛教势力,在130年后耶律大石西征后,才重新回归。 ... 势力的强势东侵,让同样秉持佛教思想的沙州政权行破了胆。 沙州的僧人们为保存经卷文献,匆忙中将其封存在藏经洞中,而后四散逃命,这一封便是900年。 直到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才被道士王圆箓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时无意中发现。 敦煌藏经洞老照片 于阗国灭亡后,喀喇汗王朝与北宋成了稳定的贸易伙伴,但两国间的货物运输,却不再经过河西走廊运输,而是走吐谷浑故地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失去了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使沙州归义军的实力渐渐衰落。 不久,喀喇汗王朝与自己的同族兄弟——高昌回鹘也爆发了战争,喀喇汗军队数次进攻高昌。 高昌回鹘也不含糊,作为大辽国的盟友,来自蒙古高原的3万帐(一说30万帐)「 ”异教游牧部落”(主要是契丹人和尚未 ... 化的突厥人),大肆进攻喀喇汗王朝的边境。 喀喇汗王朝的可汗阿赫马德.托干汗与这些游牧部落展开了长时间的交锋,阿力麻里、叶密立等草原地带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 在这场决定西域归属的战争中,曹氏归义甚至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 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以贸易立国的曹氏政权,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西域的地形被大片沙漠占据,能够通行的道路都仰赖沙漠中的点点绿洲。 但这些绿洲连成的交通线,既是商道也是 ... 通道。 和平时期,商队上缴的税收便是安全的保证书,但现在大漠上战火频仍,两边的军队都把商队当成了肥羊,哪有人再管安全的问题? 三、党项人敲响的丧钟 公元1014年,曹宗寿卒,子曹贤顺即位。 此时,盘踞于夏州(陕西靖边县)的党项人强势崛起,相继攻占会州(甘肃靖远)、灵州(灵武)。 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野心勃勃的李元昊攻取了甘(张掖)、肃(酒泉)、凉(武威)三州。 甘、肃、凉三州的失陷,对于归义军来说,几乎就意味丧钟响起。 西夏截断河西走廊后,中原的史籍上再也不见沙州曹氏之名。 此时,失去立国之本的沙州政权,除灭亡以外,再不可能有其他出路。 四年后,公元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李元昊率军攻占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灭亡。 曹氏归义军可以说因贸易而起,因战乱而败。在其122年的历史上,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贸易城邦特点。 但随着河西政治力量的改变,像沙州曹氏这样的城邦国家,显然无力主宰其命运。 当河西走廊归党项人所有后,西域诸国为躲避西夏,恢复了往日吐谷浑经营的通商道路。 根据于阗、拂啉(拜占庭)的使节报告,这条道路自于阗南道向东通过黄头回鹘、达坦之地,经临谷城、青唐(西宁)到达秦州(甘肃天水)。 吐谷浑故道(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恢复,使喀喇汗王朝对宋朝的入贡骤然频繁起来。 以至于,宋朝自元丰四年起,需要开始采取措施限制使臣的人数,可见当时贸易的活跃程度。 甘州回鹘灭亡后,其部众一部分南投唃厮啰,一部分则西奔瓜、沙地区,借助之前甘州回鹘对沙州的渗透,成为沙州回鹘势力的基础之一。 李元昊攻陷沙州后,归义军灭亡,沙州的回鹘势力并没有甘心蛰伏,而是分散于沙州的山谷之间。 为了复国,他们仍然积极地派出贡使同宋朝取得联系。争取宋朝的支持,共同对付西夏,其中曾有「 ”沙州镇国王子”(不知其身世为何)致书与知秦州兵事的北宋名将曹玮,言道「 ”我本唐甥,天子实吾舅也,自党项破甘凉,遂与汉隔,今愿率首领,为朝廷击贼”,可见沙州军民仍旧不断同西夏人开展斗争,直到收复沙州。 宋史记载「 ”景佑四年(1037年,也就是李元昊攻陷沙州的次年)六月,沙州大使杨骨盖、副使翟延顺入贡。” 而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康定二年、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皆有沙州使臣入贡,使臣皆为回鹘人,宋史所载皆称「 ”沙州回鹃”,而使臣称其首领为沙州北亭可汗王。 这些史料说明,在这一时期,沙州存在一个回鹘政权。 可以作为旁证的是,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洞窟中,能反映西夏人在敦煌活动的最早的洞窟,为莫高窟第444窟,时间为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该洞窟所用的西夏纪年为「 ”天赐礼盛国庆二年”。 既然景佑四年,李元昊便已经尽收甘、肃、瓜、沙诸州,为何其后数十年间,又出现一个沙州回鹘政权呢? 公元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不要以为年号都是两个字的)。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 元昊称帝后,希望通过战争来扩大西夏的版图,用掠夺土地、钱财和人口来缓和国内的矛盾。他和周边诸部盟誓后,对宋朝发动进攻。 此后数年,李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 西夏虽然在战场上爆锤了北宋,但也严重牵制了河西的 ... 。 同时,西夏截断河西走廊的行为,也切断了辽国与河西吐蕃及沙州回鹘的联系,这让当时国力强大的辽国深感不安。 辽国曾想用联姻的方式笼络西夏,将一位辽国公主嫁与李元昊。 可惜,辽国公主和李元昊不睦。不久后,辽国公主郁郁寡欢而死。 对此,辽国上下颇为不爽,曾派使者责问夏国。 而急于扩张的西夏,又诱致契丹边境的党项羌部叛辽投夏,直接导致辽与西夏的关系破裂。 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辽兴宗亲率十万大军攻夏,深入夏境四百里。 两军在河曲展开激战,李元昊不愧为不世出的 ... 天才,续爆锤宋军后,也爆锤了辽军。 但同时招惹宋辽两个庞然大物,就是再胖也会吃不消。 史籍记载,当时西夏国内「 ”然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财力不给,国中为‘十不如’谣以怨之”。 而且,宋、辽俩大哥还分别与河西地区的吐蕃、回鹘等小弟密切联系,撺掇他们从背后夹击「 ”刺儿头”西夏。 其中,辽国曾「 ”数遣使由回鹃路至河涅间,与嘉勒斯费约举兵取河西”。 宋朝也先后派左侍禁鲁经、屯田员外郎刘涣与唃厮啰(青唐吐蕃政权)进行接触。 宋史记载,公元1039年(宝元二年)四月,唃厮啰曾经向凉州发兵四万五千,欲与夏人交锋。 在这种大环境下,位于河西西部的沙州回鹘,有能力趁西夏无暇西顾之机,夺取沙州的控制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书目: 《沙州政权与回鹘扩张》_杨圣敏; 《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_冯培红; 《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_郑炳林; 《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_荣新江; 《 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_陆庆夫;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本文标签:李元昊西夏中国古代史宋朝归义军历史回鹘曹氏唐朝鲜卑族安史之乱突厥东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