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代 碧玉雕瑞兽 [专家点评]明代碧玉雕瑞兽明代碧玉雕瑞兽,长22厘米,以碧玉雕成。圆雕兽作卧伏状,缩颈前视,头呈方形,双眼突出,狮鼻阔口,双耳紧帖头部,背部出脊线,长尾从尾部向前弯曲至后腿,前足微曲健壮有力。整器刻划生动形象,身体各部肌肉感强烈,线条疏密有致,为明代典型器物。不失为一件难得的明代玉作佳品。
[专家点评] 明董其昌 高逸图 [专家点评]明董其昌高逸图高逸图(题跋)董其昌的《高逸图》,水墨纸本,89.4×52厘米。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他的书法、绘画、画论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及清代影响极大。《高逸图》以平远两段式章法处理画面,近画坡石松杉,中间溪水宽阔,对岸平滩浅渚,山丘数层,小溪从山丘两边延伸至远方,溪山林木处茅舍数间。全幅用笔较干,又多用折带皴法,故笔墨苍秀,意境深远开阔,表达了董其昌一贯的风格和情趣。
[专家点评] 明王铎 行草轴 [专家点评]明王铎行草轴王铎“行草轴”绫本,194×49厘米。款落“庚寅九月”,庚寅为1650年,王铎58岁,即其去世前二年所书,为其晚岁作品。单国强先生曾说王铎行草书法“较为迅疾,又收得住笔;点画粗细顿挫,时见拗劲折锋;结体有所错落,亦多欹侧之字。整体风格于流美中见生拙,沉稳中见硬倔,呈更多自身特色”,从这件作品中,我们是可以体会以上评论的。王铎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人称“王孟津”。
[专家点评] 金代 耀州窑月白釉夔纹三足炉 [专家点评]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夔纹三足炉这件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夔纹三足炉高27.3厘米,口径20厘米。方唇平沿、束颈、广肩、鼓腹、圜底,下有...虎爪形三足。在炉腹贴塑有模印的夔龙纹饰,间饰以瓦棱和竹节形扉棱,以回纹和莲瓣纹为辅。胎体坚致而细密,施月白色青釉,釉色淡雅而匀净。作为祭器,充分显出庄严肃穆和神秘气息。在...时采用了堆贴和刻划等技法,是耀州窑金代青瓷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专家点评] 民国 浮雕“花好月圆”婚庆摆件 [专家点评]民国浮雕“花好月圆”婚庆摆件这只民国浮雕“花好月圆”婚庆摆件,高18厘米,宽11厘米,重265克。正中间浮雕“花好月圆”4个隶书大字,将主题意境烘托得淋漓尽致。右方楷书“志康仁兄结婚志喜”,左方楷书“张延谔敬贺”,苍劲大气。这是一件新颖脱俗、极具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专家点评] 清 郁文斋制墨 [专家点评]清郁文斋制墨墨二锭,分别为7×3.3、6.5×3.3厘米。郁文斋为胡开文墨坊之后。但也有人认为是曹文斋,设曹郁文墨店。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光绪间。墨之一面为云纹,上有八方形状各异的印章。另一面隶书“八宝陈之”,构思颇为独特。另一方亦云纹,行书“龙文双脊”四字。二锭墨均落落大方,不落俗套,诚为文房雅玩。
[专家点评] 西汉 鱼鹰衔鱼铜啄 [专家点评]西汉鱼鹰衔鱼铜啄西汉鱼鹰衔鱼铜啄是西汉时期云南滇国使用的青铜兵器,高17厘米,晋宁石寨山出土。鱼鹰是一种秃顶、长喙、曲颈的水鸟。它善于游水,经过训练后,渔夫在其颈部套上圈环,捕到鱼时,无法吞食,只有将鱼交给渔夫,它是滇国渔夫捕鱼的好帮手。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和田玉钟表纹六方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和田玉钟表纹六方瓶清朝的康熙皇帝开明好学,对西方科技抱有极大的热忱,对欧洲自鸣钟也十分喜爱。至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裕,西洋钟表逐渐由原来的先进仪器与天道正统的象征转变为宫廷消遣的高级玩具及奢侈的陈设品。这件和田玉钟表纹六方瓶便是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的珍贵玩物之一。乾隆时期的玉器仿古虽追形求意,却并不在意细节的创新。这件和田玉钟表纹六方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明陈洪绶 戏佛图 [专家点评]明陈洪绶戏佛图戏佛图(细部)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明亡后,一度于绍兴云门寺出家,自号悔迟,亦号老迟、云门僧。浙江诸暨人,长期在杭州卖画为生,人物、花鸟、山水均擅。画中背景的山石尖峭、奇特,而孩童的衣纹则是圆转、流畅,正表现了不同对象和质感,画面十分合谐。
[专家点评] 清姚元之 隶书轴 [专家点评]清姚元之隶书轴姚元之的隶书轴纸本,171×43.5厘米。姚元之字伯昂,号荐青、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嘉庆十年进士,官左都御史。姚元之的隶书看上去比较接近桂馥,间架取法《史晨碑》,而波磔之间又有几分《曹全碑》端正流丽的风韵。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姚元之欲求变化的苦心孤诣,最典型的就是轻重笔的运用,最粗笔与最细笔划对比是如此悬殊,但在整体看来又不显的突兀,正是这件作品成功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