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变

折变,中国宋代赋税输纳办法之一,实际上成为一种加税名目。征科赋税有固定物品,官府根据一时所需,变而取之,谓之折变。按照规定,折变并用平估,使其值轻重相当,且以纳月上旬时估中价准折,实际上却往往增取其值,亏损人户。陕西路粮价,支移大观四年已数倍于往昔,折变却仍用熙丰之价,致使税户陡增六七倍之赋。按照规定,折变物色数额,须于起纳前揭榜晓示,实际上却往往临时变更,反复纽折。

职役

职役,中国宋代役法之一。官府按照户等高下,轮流征调乡村主户担任州县公吏和乡村基层组织某些职务,称“差役”。差役、雇役、保役及义役都是实行职役的...。折变宋代的职役始终是差、雇两法兼行,但各朝比重有所不同。此法规定,官户、坊郭户、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寺观户免役,乡村下户的职役较少,上户的职役较多较重。因此,乡村上户普遍视衙前役为畏途,想方设法逃避。元代以后,职役通称为“差役”。

夫役

夫役,①旧时指服劳役、做苦工的人。

义役

义役,宋以后的一种徭役形式。

会子

初为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三十一年,朝廷又置行在会子务。行在会子务之设,虽说是“悉视川钱引法行之”,但最初实未照办。经这番整顿,会子之法始臻完备,与四川钱引法大同而小异。但国家财政的困难使得南宋君臣不久便破坏了自己制订的会子的兑界和界额。至此,会子的货币职能自难保持。义役又有湖会,初名直便会子,即湖北会子、湖广会子的省称。又有四川会子,简称川会,为南宋后期的四川纸币。

科差

科差,官府向民户征收财物或派劳役。

站户

元驿站有水、陆之分,水道用船,陆道以马、牛、狗等作交通工具,故又有船站户、马站户、牛站户、狗站户等名称。马站户数量最多。供应首思的站户可以免除和雇、和买、杂泛差役,由官府供应首思的站户则仍需承担。再加上站官多方勒索,站户中的富户又与官吏相互勾结,逃避站役,把负担转嫁给一般站户,因而站户日益贫困化。元代后期,站户消乏和逃亡已成严重问题,站赤的运行受到很大影响。

驱口

驱口,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驱口一词始见于中国金代。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口仍相当普遍。站户元代,宫廷和官府都占有大批驱口,称为官户、监户等。驱口只有通过赎身才能成为良人。驱口所受压迫较之一般劳动者更加惨重,因而引起各种形式的反抗。金末山东红袄军起义,就有驱口参加,蒙古时期和元代经常发生驱口逃亡事件。当使长赶来追捕时,他们群起抵抗,夺回被捉获的其他驱口。

皇庄

皇庄,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皇室勋戚都占有大量土地,通称为庄田,其中拨归皇室的称皇庄,拨给王、公、勋戚的称勋贵庄田,明代称官庄,清代称宗室庄田。皇庄除皇帝庄田外,还有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清代皇室庄田约3.9万顷。皇庄土地不准买卖,其土地免田赋,其佃户多免徭役。皇庄内部的管理人员大多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另有官校、庄头、家人等,负责收取皇庄子粒银。

烧造

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南京营造需用砖瓦,于聚宝山置官窑烧造。此外,河南、山东以及北直隶河间诸府均于运河沿岸建窑烧砖。应天、池州、太平、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各府,派官于苏州府地方立窑募夫,选拔技术熟练匠作烧造。辟临清有窑处所,召商烧造。皇庄陶瓷的烧造,自宋元已有著名官窑如定、磁、钧、龙泉和景德镇等,入明以后大多仍继续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