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拔图塔 伊本·拔图塔,元顺帝时来中国访问的非洲旅行家。1342年,元顺帝遣使臣至德里通好,德里算端命伊本·拔图塔率领使团随同元朝使臣回访中国。使团启航后,遇风漂没,马黎诺里伊本·拔图塔未及登舟,得免于难。伊本·拔图塔因失去随员、礼物,不敢回德里复命,在外辗转两三年后,才抵泉州。在候旨期间,伊本·拔图塔曾到广州游历,回泉州后,即奉旨北上大都觐见。
佛郎机 佛郎机,中国明代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称谓。中国人称葡萄牙为佛郎机是从东南亚的...教徒口中传来的。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乘船来到中国广东沿海,当时人即称之为佛郎机。嘉靖元年,葡萄牙殖民者寇犯广东新会之西草湾,被中国舰队驱逐出境。此后,葡萄牙人肆掠东南沿海多年。明人也把在吕宋的西班牙人称为佛郎机。另外,佛郎机又是佛郎机炮的简称,清代还有把法兰西也叫做佛郎机的。
郑和 郑和,中国明初航海家。因从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有功,赐姓郑,始名郑和。郑和作为明...的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至一地,佛郎机即向当地酋长、国王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诚意。因此,郑和的船队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欢迎。在印尼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这些名称都是对郑和出使该地的纪念。中国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礁,也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
利玛窦 利玛窦利玛窦,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卒于中国北京。1597年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会长。次年以进贡方物、协助修正历法为由进京,但未获准在京居留。1608年末,根据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开始把所了解的中国情况用意大利文记述下来,此即《利玛窦札记》。中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对其在中国传教的策略,罗马教廷和西方在华传教士颇有争议,因而引发了“中国礼仪之争”。
雅克萨之战 进抵雅克萨城下时即通牒俄军撤离,俄国统领托尔布津妄图负隅顽抗。5月22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碟。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仍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7月24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双方于清康熙十八年7月24日,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中国人民抗击沙俄斗争,挫败沙皇武力侵略扩张的结果,收复了中国被沙俄侵占的部分领土。七月初五日,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郊外开始谈判,关于尼布楚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谈判的焦点。以上因素促使戈洛文不再犹豫,同清...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布连斯奇条约 由于中国方面的让步,七月十五日中俄代表签订界约,因订约地点在布尔河畔,故称《布连斯奇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签订后,中俄双方即派出界务官,分组前往恰克图迤东和迤西,划定地段,勘分国界。评价《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状态下签订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比《尼布楚条约》更多的利益。
恰克图条约 雍正五年九月初七,两国代表在恰克图草签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总条约草案,即《恰克图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双方在此正式换文。贸易方面,布连斯奇条约俄商每3年来北京一次,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中国不收赋税,同时允许俄商在两国交界处进行零星贸易,这是后来中俄恰克图互市的由来。《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领土、贸易、宗教等项利益,但对其侵略野心起到某种遏...用。
南京条约 清...代表在英国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的原件之一由英国...保存;另一份正本现存于台北市的国立故宫博物院。8月29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对南京条约不平等性及其危害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加深的。
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美国与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又称《中美望厦条约》。条约还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条约准许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美国据此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特权。后来此条约成为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国家与中国所订条约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