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三大疑案竟因一人! “晚明三大疑案”指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不过明神宗朱翊钧想立皇三子福王朱常洵,因为她是自己宠爱的郑贵妃之子。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於爆发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结果皇帝和太子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
天启大爆炸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为1626年5月30日,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造成半径达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天启年间各种天灾人祸都比不上王恭厂大爆炸的破坏程度,故沈国元于《两朝从信录》中称此灾变“乃古今未有之变也”。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明熹宗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明代张差闯宫案(梃击案) 1615年5月30日,苏州男子张差,持枣木棍闯人皇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庆宫,进门便打,击伤了守门太监李鉴,待冲到殿前的廊槽下,被内持抓获送交东华门守卫指挥朱雄收禁。刑部提守主事东林党入王之余揭发查明张差的狱情,廷议时,东林党给事中何士晋等主张追究主使;非东林党大学土方从哲等主张以疯癫治罪。6月24日,就以疯癫奸徒的罪名将张差处死,并将庞保、刘成杖毙于内廷了事,“挺击案”就此告结。
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被烧死 贞德,法国女民族英雄,出身于法国东北边境香擦与洛林交界处的东列来村一个虔信天主教的农家。在此民族存亡之际,16岁的贞德决心拯救祖国,经过几番努力,她说服一个司令官安排她到希农去见王子查理,并要求给她一支军队去解救奥尔良城。1429年4月,贞德率领6000人向奥尔良进发,4月29日进入奥尔良城内。贞德决心收复巴黎。1430年5月,贞德被勃夏第党人俘获,卖与英军。教会法庭以贞德有一异端”和“女巫”罪,判处死刑。
东罗马帝国灭亡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开始向外侵略扩张。土耳其人以保障热那亚商人在加拉太的商业特权为条件,买通热那亚商人。经过7个多星期的激战,于1453年5月29日拂晓,土军从海上、陆上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世看到大势已去,化装夺门而逃,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击毙。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明仁宗朱高炽驾崩 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朱保住了北京城。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 1382年5月29日,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它原是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人仪仗。明太祖加强专制统治,使锦衣卫的权力扩大,兼管刑狱、侦察、缉捕盗贼奸党、监视文武百官。锦衣卫所属之锁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及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酷烈。锦衣卫屠杀文武大臣,镇压各地人民,罗织大狱,捕人甚众。到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锦衣卫的特务性质进一步加强。明武宗又增设内行厂,统称厂卫制度,开创了中国特务制度的先河。
西班牙无敌舰队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 1588年5月28日,西班牙多达130艘船和3万人的无敌舰队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前往英吉利海峡和英国皇家海军作战。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无敌舰队英西大海战1588年的“英西大海战”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
山海关战役爆发 5月15日,吴三桂据山海关袭击大顺军消息传至北京城。5月18日,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出兵京城,兵锋直指山海关。5月26日,大顺军到达山海关,并形成了对吴三桂的包围,开始进攻山海关。山海关一役,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此役确认了是大顺还是大清来取得中国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接踵而来的山海关战役,即清军和大顺军的第一次战役改变了大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揭秘:朱元璋手下的特务 原来,在宋濂身边,朱元璋早已安插了自己的人。这是朱元璋的发明,但锦衣卫之外,还有一种特务,也是朱元璋精心打造的,那就是检校。这个检校明为“言官”,实际上干的就是特工的活,专查官员隐私的,朱元璋的特务网就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组成的。这正是朱元璋所要的效果。